当前位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二试题 > 2016高二语文选修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6高二语文选修第一单元测试题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9W 次

  【2016高二语文选修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6高二语文选修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匪我愆期(qiān )咥其笑矣(xì )自牧归荑( tí )联袂主演(mèi )

B、犹可说也(tuō )自牧归荑(guī )吾道先路(dǎo )隰则有泮(pàn )

C、否泰分明(pǐ )重以修能(chóng)将子无怒(qiāng)留作遗施(wèi )

D、周公吐哺(bǔ )绕树三匝(zā )赍钱三万( jī )贻我彤管(yí )

2、选出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项( )

A机杼 各抒己见 毁家纾难

B纤弱 细草芊芊 纤夫

C恫吓 侗族 胴体

D守拙 茁壮成长 相形见绌

3、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项( )

A耿介 春秋代续 玄虚 呦呦鹿鸣

B箜篌 靡室劳矣 陆离 周公吐辅

C葳蕤 静女其姝 嘉宾 奄奄一息

D伶聘 坚如磐石 陨落 窈窕淑女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执己见,二三其德。

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D、这场球赛,我们班就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305首民歌,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风”代表了《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

B.《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加上“兮”字,具有浓厚了地方特色。

C.《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被钟嵘誉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作品是创作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

B.《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的作者是著名的朦胧派诗人梁小斌写的。

C.《山民》借一个山民的口吻,叙述“人”不安分于“山”,总向往着海。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B、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6分,每小题2分)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懼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屈于不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悟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欣慕焉。

(摘自《史记•管晏列传》)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语及之,即危言 危言:危险的言论

B.晏子出,遭之涂 涂:道路

C.其后夫自抑损 抑损:谦卑,不自满

D.世有多之,是以不论 论:论说

9.对下列各句中”其”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既而归,其妻请去 称代前文的“御者”

B.今者妾观其出 称代前文的“晏子”

C.其后夫自抑损 称代前文的“御者之妻”

D.详哉其言之也 称代前文的“《晏子春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晏子是春秋时齐国名相,奉事齐灵公等三位国君,他节俭力行,生活朴素;在朝中说危言,行危行,在诸侯中很有名气。

B.越石父被抓,晏子将他赎出来,越石父回来之后,不但没有表示感谢,还提出要与晏子绝交,晏子大惊,又感到不理解。

C.晏子的驾车人驾车时扬扬自得,与晏子的神态形成鲜明对比,回家遭到妻子的指责,有了改变,晏子于是推荐他担任大夫。

D.司马迁推崇晏子,表示倘若晏子在世,非常乐意做他的驾车人,这既表现了他对晏子的无限敬仰,也包含着深沉的感慨。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2分 共4分)

(1)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1-13题。(8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在横线上补上原有的诗句。(2分)

13、“采菊”这一动作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14、如果将“悠然见南山”的“见”换成“望”字好不好,请简单分析一下。(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8分)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庭在隋末遭受重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③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置天才李白那样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⑤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到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⑥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

⑦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啼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中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成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⑧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

(选自《散文》2003年第12期,有删节)

15.作者在第①段中间问“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从全文看,李白与一般诗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其缘由何在?(6分)

16.第③段“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和第④段“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两句中的“此”分别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⑧段中“他有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该怎样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本文的语言风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默写下列诗句(12分)

19.(1) ,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2) ,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

(3)羁鸟恋旧林, (《归园田居》)

(4)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龟虽寿》)

(5)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6)惟草木之零落兮, 。 (《离骚》)

(7) ,黄泉共为友。 (《孔雀东南飞》)

(8)汩余若将不及兮, 。 (《离骚》)

(9) ,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

(1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 (《短歌行》)

六、语言表达及运用(8分)

20.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一个带“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做简要地说明。(2分)

“半”是个很普通的字,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半”字的巧妙运用,却可以表达出诸多理趣。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在提醒人们最后的坚持尤为重要。又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意在说明做事起始阶段的重要性。

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句诗扩写成不少于30 字的一段话。(6分)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七. 作文(40分)

22.下面是一首中学生写的诗歌,请你将其改写成一篇题为《送行》的记叙文。要着重刻画父亲的形象,表现崇高的父爱,用第一人称写。

父亲站成一轮弯弯的月亮/目视着即将远行的儿子/书/钥匙/行李袋

父亲没有洗泪为我饯行/只是默默地提着我的行李/送了一程/又一程

车启动了/父亲吐出了两句话/注意身体/与人和气

车走了/父亲依旧立着/凝视道路/默默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