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照水集》跋散文欣赏

《照水集》跋散文欣赏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6W 次

结集付梓似乎是每一个写字人的梦想。于我,写字生涯也有十几年了,虽然断断续续。十余年来,尝试过各种文体,小说、散文、人物传记、新诗和古典诗词等都有涉足,浮积了近百万字,发表过不少,也拿过一些奖项。但是,把她们归拢起来择优出版的念头,确乎是一瞬间迸发起来的。在期待浙东才女蓝烟《钗外集》的时候开始萌发,春日下午的暖阳下,坐于快哉亭边凝神阅读的那一刻空前强烈起来。想想,5460一起写诗的朋友有好一些都出书了,去年夏天在苏州也得到过孤帆的《雪云堂诗集》。

《照水集》跋散文欣赏

愧称写字之人,其实自从我步入学堂,在所有的学科中最不喜欢的要数语文了,作文更加让我头疼。小学三年级开始看图说话,基本上是老师在上面念,我们在下面照着写。记得语文老师姓万,其时已经四十出头了,喜欢在等我们记录的空儿,捻拔自己白净下颌上稀疏的胡须。那情景实在有趣,我每每想起的时候,总是想笑,总是把三味书屋那位将头“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老先生拉出来一起比照。到了四年级开始独立作文,我憋了一天写出几百字,还被老师斥为“凭空臆想”。不过,野百合也有春天。五年级时我写了一篇关于鸽子的作文,终于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推介。那时,家中养了几十只鸽子,屋山墙上挂满了“二罐子”(过去农村提水用的一种泥烧器皿,钉在墙上,罐内铺些茅草,可以作为鸽子的窝),我与它们感情甚深,写起来自然文从字顺、情真意切。但是,高兴劲只是维持了几十分钟,下课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悄悄地问,有没有参考别人的?话说得委婉,其中的猜疑还是明显的,当时直觉如兜头一盆冷水,直灌入心,也彻底冰冷了对于文字刚刚燃起的一点兴趣。初中三年,杨召举老师带我5个学期的语文。杨老师面相严肃内心和蔼,学识颇为渊博,待我极好,使我感到不下苦功去学习就对不住他。几百个日夜下来,写作水平没有明显提高,语文成绩的确不太拖后腿了。

初中毕业后,选择了中专,读的是理工科。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也如“哀鸿遍野”了,想以中专立于社会显然不可能。于是自考成为提升学历和素养的最便捷的途径,不过这时候我却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以初中这样浅薄的'底子去钻研深奥的理工书籍,真是和“蚍蜉撼大树”一样,太不自量力了。未曾想,这一急功近利的抉择,竟然让我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古典诗词。含蓄的表达,和谐的韵律,凝练的文字和优美的词句,哪一样都有着令人不可抵抗的魅力。最初是阅读,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渐渐地就不满足了,翻了几遍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之后便尝试着自己去写,数年间积聚了三四百首。现在看来,那些东西除了字里行间浸润的青春激情,平仄间出,用字芜杂,几无可取之处;因而这次结集,很少选用早年的诗词。

90年代后期,写了一些新诗,最终觉得自己都看不懂,还是放弃了。同时开始写散文;散文这个东西容易被大家接受,捣鼓的人也多,我也以此为媒认识了故园、李阿媚、雷泰平、范明道等好友,大家相互砥砺,皆见精进。2000年前后几年间,煽情一点说,简直一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时日不长大家总要啸聚一次,轮番置酒,高谈阔论,不欢不散,不醉不归。

紫筠这个名字,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使用,并渐渐在坊间传播开来。很多人以为此名偏于女性化,的确只是我本名的两个谐音字,组合起来也是我喜欢的意象。筠乃竹子,在我自以为是的想象中,紫竹仿佛有仙家气派。百度一下,清代陈淏子有书称紫竹“出南海普陀山,其干细而色深紫,段之可为管箫,今浙中皆有”。去年夏天,我与孤帆同游沧浪亭时,竟不期而遇,还特意向婆娑竹影间留下小照。

稍后一点时间,范明道主持的《彭城晚报》开设“城市故事”栏目,多发一些白领阶层的情爱纠缠,我应邀涂抹了不少;可能和当时世纪末的悲凉心绪有关,颓废气息浓郁得难以化开。《二00三年的爱情》是其中较晚的一篇了,此后不再涉足此类,重又拾起古典诗词,并在5460注册。感到非常荣幸的是,5460一开始就为笔者留了一点雪泥鸿爪,道“紫筠词有白石风味”(《古典的历程(2003)》),显然是过誉了。较为深度介入5460,始于2009年底加入古典聚会群。交流的便利与唱和的频仍,直接促使了诗词量质并进,集中收录的诗作十之七八为2009年以来所写。

在5460认识了很多朋友,为本书作序的尹月和梦语心皆是佼佼之士。“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尹月是潇湘才子,诗词旷达、高远、浑厚,有东坡遗风;梦语心乃淮南仙子,其地自古文化风流,博大精深的《淮南子》即诞生于斯,受江山之钟,梦语心亦“超凡脱俗,颇有几分灵气,又颇有几分才气”(《古典的历程(2004)》)。得二人为序,是我莫大的幸福,在此深揖谢过。蓝烟也是5460中神仙一般的人物,诗词婉转,尽得易安神韵;书名《照水集》就是来自她的提议。我曾有句“照水亭亭一紫筠”,最初打算以此为名,又觉得啰嗦。蓝言,还是《照水集》吧,简洁传神。我欣然采纳。蓝道,这样一来,你的“紫美”(参见梦语心序)一名也就坐实了。浅笑,深谢。茶韵生长于辽沈大地,诗词书画俱佳,曾拜在齐白石第三代弟子霍安门下,亲绘紫竹一枝,设计封面;鱼儿是古砖文研究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雅擅书画篆刻,得其题写书名,为拙作增色不少。——遥奉以“谢”字,愿可温酒。

还要感谢我的朋友王瑜珩。我一来到徐州就结识的朋友,十几年的交往中喝下的酒不下于千斤了,还一同合写过十几万字的人物传记《像晓鹏一样飞》。此番文集出版,他前后左右联系,费了不少心力。王丽娟是我的武大同学,在我为销路惆怅的时候,自告奋勇要包销300册,并道“我只是想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文字若藏在深山就太可惜了”。这份深情厚谊,令我动容,也必将促使我坚定地走下去,无论文字之道,还是人生之路。

要感谢的人和物很多,所有在我诗文中出现、给予我教诲和灵感的老师、朋友、同学和擦肩而过的路人,山上的花石,河畔的水草,夕阳中的归鸟……不胜枚举,不再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