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七年级教案 > 《给我的孩子们》优秀教案(七年级)

《给我的孩子们》优秀教案(七年级)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7W 次

 教学目标:

《给我的孩子们》优秀教案(七年级)

1.学习第二人称的写法。

2.通过分析重点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

3.通过学习了解丰子恺的写作风格,体会他对儿子的那份爱及在给孩子们赞美时要表达作为成人的悲哀。

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重点的词句,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为什么在给孩子们赞美时要表达作为成人的悲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丰子恺先生,十分喜欢抽烟。他有一个烟嘴,刻有近代僧人寄禅法师的一首诗: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骂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对镜心常定,逢人语自新。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

这首诗大意是说孩子的内心是最纯洁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纯真的品性就被物欲即对物质享乐的追求给掩蔽了,从而失去了纯真的美好的品性。丰子恺对孩子的纯真世界充满向往,对成人虚伪的生活充满悲哀。

 二、作者介绍

1.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又名丰仁。现代美术家,散文家。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的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代表作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画》等。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善取人间诸相,尤多儿童题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丰家姐弟为模特儿的。他疼爱孩子,羡慕他们天真无邪。他认为“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孩子才是真正的“人”。他从儿童的生活中观察到可爱的意境。《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主要散文选。1927年,丰子恺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在江湾永义里的寓所举行了仪式。丰子恺并请弘一法师为自己的住所取名。尊弘一嘱,丰子恺在小方纸上写了许多他所喜欢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遂名寓所为“缘缘堂”。当即请弘一法师题写“缘缘堂”横额。后丰子恺几经迁移,于1933年在故乡石门湾老屋的后面,建造了“缘缘堂”。

2.欣赏丰子恺画作

画诗词

丰子恺的漫画创作,是从画古诗词意开始的。在这些以古诗词为题的漫画里,却一点也闻不出陈腐的味道。画中展现的是今人鲜活的生活,典雅的意境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无矛盾。

画儿童

丰子恺喜欢儿童、热爱儿童,甚至是儿童的崇拜者。儿童是他漫画里最重要的角色,儿童漫画是他的作品中最具有感染力的部分。在画儿童的时候,丰子恺的身份更多的是一个仁爱的父亲和宽厚的长者。

画人间

丰子恺的漫画里还有很大的部分描写人间百态。在这些画中,一些饶有情趣容易被人忽视的生活场景被画家敏感地发掘出来。对这些人和事的描写,表达了画家对人世间最博大的爱与关怀。

 三、朗读课文

1.听范读,理顺字音。

2.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含义。

3.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四、整体感知

1.根据课文内容,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7),写孩子们率真自然的性格。

第二部分(8——11),抒发自己失去了童真的悲哀。

2.“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神”指的是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第一自然段中哪两个词能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

明确:憧憬、悲哀。

3.作者憧憬的人是谁?

明确:孩子们——瞻瞻、阿宝、软软。

4.这些孩子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率真。

 五、作业

1.整理生字新词。

2.积累并背诵诗词《偈语》(吾爱童子身)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齐背诗词《偈语》(吾爱童子身)

 二、课文解读

1.作者憧憬的是孩子们的率真,具体地说,在作者眼中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明确:天真、可爱、自然、率真。

2.文中写了哪些可以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

明确:

瞻瞻: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抱泥人,喂泥人。用扇子做脚踏车骑,麻雀牌堆成火车开;和宝姊姊争着要到月亮上去;父亲剃了头,就把他当和尚;把他的腋毛,当做黄鼠狼等;模仿他用小刀裁书,把书裁破了十几页等。

阿宝:给凳子穿鞋子。

软软:摆弄爸爸的羊毫笔。

3.从这些事可以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对孩子们这种生活的憧憬(向往)。

4.课文说“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作者憧憬的究竟是什么?

明确:是对儿童世界“真”这一本性的憧憬。

5.在孩子的眼中,大人及大人的世界是怎样的?结合文章来分析。

明确:大人是无生气的动物,终日伏在窗下做事,难为他们,摧残他们。

如当阿宝给凳子穿鞋子后,他妈妈毁坏了他的创作;当瞻瞻裁坏书时,父亲惊骇的“哼”字把他喊得哭了。

6.作者写了孩子眼中的大人,那作者又是如何看待“大人”的呢?

明确:作者眼中的大人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7.作者写的这些内容是为了说明什么?可以表达他怎样的感情?

明确:是为了说明孩子们有一天会失去童真,表达了自己的悲哀,对成人做法的不满。

8.为什么说孩子们总有一天会失去童真呢?孩子们失去童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明确:是世俗生活,社会风气和教育的弊端导致孩子们会失去童真。

9.“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明确: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便走出了童年,“真”便从他身上悄然褪去,他们也就失去了童真。

三、主题探究;

1.提问:本文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思想感情?

明确:

对孩子的喜爱;对孩子们有一天会失去真性情的悲哀之情。

2.文章题为《给我的孩子们》,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究竟要给孩子们什么?

明确:

一本记录童年生活的画册。

一段黄金时代的美好记忆。

一份关于成长的殷切的希望——希望孩子们永远保持童真。

 四、交流体验:寻觅“童真”

每个人的童年都一定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或许现在看起来还有些“傻里傻气”,但它们却表现了我们毫不矫揉毫不掩饰的真性情,请用你的笔把它写出来,说说你的“童年趣事”。

 五、作业

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给我的孩子们

丰子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