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问答 > “钟声敲响了”是病句吗?

“钟声敲响了”是病句吗?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2W 次

是病句,应是钟敲响了

“钟声敲响了”是病句吗?

应该是病句,你分析的很有道理。

要改就改成 钟被敲敲响了。(钟不能自己响。)或 钟声响了(钟声不能敲响。)如果单句要改,在某种特殊语境下不用,课文里,这去还是挺顺的,应该不用改。

1.如果换一句来说, a.敲响警钟 b.敲响钟声这两句都应该是正确的吧。仔细思考一下,这里的两个“敲响”的语法结构有点区别。在a句中“敲响”应该是动补式的,“敲”是中心语素。在b句中“敲响”应该是偏正式的,“响”是中心语素。2.再回到原句“钟声敲响了”来看,这里的`“敲响”是不是也应作1中的b 句来理解呢。所以我认为原文从语法上是讲得通的。

是病句 因为敲响了一般是指物体 而敲响了之后才有声音

“钟声敲响了”,不是病句。 // “敲”的是钟,“响”的是声。合乎事理,表述清楚。
汉语的语意,既有严密的逻辑性,也有约定俗成的习惯性。有的语句的结构关系,是不能用语法“公式”去死扣的。例如:“酒香醉人”“花香扑鼻”,这两个短句,结构相同,语意也明白。但是细细推敲,又会发现差异。“酒香醉人”,“醉”的是“人”,可以说“人醉了”;而“花香扑鼻”,“扑”的可不是“鼻”而是“花香”,这里就不可以说“鼻扑了”。=== 这就是汉语语法的复杂现象。

如果仅从“是不是病句”的角度分析,这句话的词语搭配肯定不对。即便改成“钟敲响了”,也不准确,因为钟不可能自己敲响自己,很明显应改为被动语态:钟被敲响了。改为“钟声响了”是最准确的。然而,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我们就不能这么斤斤计较了。就像你在评论里举得例子,作为歌词,是要讲究韵律和节奏的,也就是说要合辙押韵,因此有些句子在搭配上有些瑕疵,是正常的。这种现象在文言文、诗词、散文中都会出现,通过整体阅读,我们并不会对“病句”产生错误的理解,反而觉得这样写读起来更顺畅,更有气势,很有感染力,甚至会产生美的感受。我想,这也是语言的一种独特的魅力,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