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素材 > 木兰诗修辞手法句子

木兰诗修辞手法句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1W 次

《木兰诗》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辞格,修辞手法达14种之多,还有8处用了多重修辞格,堪称使用修辞格的典范。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木兰诗修辞手法句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木兰诗修辞手法句子

  顶真

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以上3处,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词语相同,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句显得明快,富有节奏。

  排比

《木兰诗》有3处用了排比的手法: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户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这3处都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3个或4个句子连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第一处描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忙碌地准备行装的情景;第二处描写木兰回到家乡,家人迎接木兰的热烈场面;第三处则是描写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乡后,走进家门和重着女装时的欣喜心情。

  对偶

诗中有5处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此5处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内容互相补充,音节和谐优美,富有节奏感。其中,第5处是对偶中含对偶:“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与“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形成对偶;上述两句中的“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是对偶句,“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也是对偶句。

  夸张

诗中有3处使用了夸张手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在这里,对所述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都作了扩大的描写。“十二卷”、“十二转”、“万里”、“百千强”都非实指,而是采取“虚言多数”的手法。“十二卷”是夸张地说征兵文书下达的频繁,以突出军情的紧急;“十二转”是说木兰战功卓著,官爵越升越高;“万里”是极言征程之远;“百千强”是说木兰受到的赏赐之多;“飞”更是夸大地说明行军的快速。

  借代

诗中有2处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这2处均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使语句的表达更加鲜明生动。“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是对偶兼用借代修辞手法。“金柝”是古代军队用作煮饭和打更的铜器,“铁衣”指古代战士穿的有铁片的衣甲,是用部分(金柝、铁衣)代替整体(军队),突出战争环境的艰苦。“千里足”实为“千里马”,用“千里马”的特征来代替本体,形象地表达了木兰急于返回家乡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