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一试题 > 2016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2016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42W 次

一、语言运用(每题3分,共12分)

2016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甄别zhēn 遒劲jìng 灰烬jìn 惊魂甫定fǔ

B.犄角jī 衽席rèn 窈窕yǎo 贻笑大方yí

C.戕害qiāng 奇诡 guǐ 田塍chéng 铩羽而归shā

D.泥淖zhuó 愀然qiǎo 饿殍piǎo 恪尽职守kè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3分)

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A、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 恒惴栗(常常) 意有所极(到)

B 披草而坐(身上披着) 漫漫而游(任意)

C 缘染溪(沿着) 攒蹙累积(收缩)

D 引觞满酌(酒杯) 游于是乎始(从此)

4.对下列各项有关词语或句式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

B. 箕踞而邀 (“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C. 日与其徒上高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D. 皆我有也 (宾语前置,“我有”即“有我”。)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

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节选自《资治通鉴》)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廉颇易与,且降矣 与:对付。

B.奢不能难 难:反驳,质问对方。

C.妾请无随坐 坐:坐下。

D.张二奇兵以劫之 张:布置。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 故为之文以志。

B.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 寄蜉蝣于天地

C.军吏无敢仰视之者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D.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 施施而行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4分)

(2)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4分)

(3)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分)

8.赵括熟谙兵法,为什么招致惨败?请从赵括自身方面简要概括其原因。(3分)

三、诗歌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咏笛

刘孝孙

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

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

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

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

9.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笛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10.诗歌的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四、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 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3) ,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4)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 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6) 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7)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8) 耳得之而为声, 。(苏轼《赤壁赋》)

五、名著阅读(10分)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稻香村,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怡红院。

B. 一日,黛玉在梨香院听《西厢记》,感慨缠绵,点头自叹,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眼中落泪。

C.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一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

D. 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

E.薛宝钗待人处事,有时会显出很深的城府。有年芒种,姐妹们在园内玩耍,薛宝钗一路扑蝶来到滴翠亭,无意间听到小红给芸儿私传信物。她就故意说是在找林黛玉,“金蝉脱壳”,使小红不怀疑她。

13.《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5分)

六、现代文阅读(一)(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西地平线上

①第二个带给我巨大影响和深刻记忆的,是罗布淖尔荒原上的落日。

②我们是从迪坎尔方向进入罗布泊的,走的是被斯文·赫定称为“凶险的鲁克沁小道”的那条道路。这样,车去的方向是东南,而落日的方向是西北,我们只是在匆匆的行旅中,偶尔地回头关注一下身后的日落景象。

③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显明了。像一枚灰白色的硬币,冷冷地停驻在西边天空。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灰蒙蒙的,那枚硬币的边缘,也不太清晰。因此,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

④我们向死亡之海罗布泊行进。这里是无人区,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荒凉空旷。四周瘴气雾霭弥漫,我们感到自己如同走入地狱,走入鬼域。为了打破这压抑,越野车司机放起了《泰坦尼克号》的用萨克斯吹出来的音乐,这音乐更给人带来一种梦幻般的死亡感觉。

⑤整个下午,太阳就这样不死不活地在我们的车屁股上照耀着。说是白天吧,但恍如夜晚,说是夜间吧,在我们匆匆的回首中,却分明有一个物什,在西天半空悬着。

⑥最辉煌的罗布泊的落日出现在黄昏。那一刻,我们的越野车已经来到距古湖盆二十公里的龟背山。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蓦地看见空旷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滞在那里。

⑦这时我们的车停了下来,包括陪同我们一起进罗布泊的“老地质”,都被西地平线上那辉煌的一幕震撼了。我们下了车。我们,我们的车,还有刚才那死气沉沉的罗布淖尔荒原的黑戈壁,此刻都罩在这一片回光返照中。我们互相看着对方的脸,每个人的脸都泛着红光。我们感到自己像在画中。

⑧萨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这时候适当其时地在放着。在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⑨记得,罗曼罗兰在构思他心目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形象时,他焦躁不安了半年,有一天,他登上山顶,看见一轮太阳正在喷薄而出,于是,罗曼罗兰心目中久久酝酿的英雄在东地平线上出现了。罗曼罗兰因此而热泪盈眶,“让我把你抓紧,亲爱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叫道。

⑩与罗曼罗兰不同,我看到的是落日,是西地平线。不过,它们一样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而较之日出,落日景象则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

⑾ 西地平线上那一轮胭脂色的物什,终于从我们的眼前魔术般消失了,一切又重归于死寂。我们上车,翻过龟背山,进入罗布泊古湖盆。

14.第③--⑤段描写的落日背景有什么特点?(3分)

15.第⑧段中,为什么“在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4分)

16、罗曼罗兰构思约翰·克利斯朵夫形象时的日出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七、现代文阅读(二)(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灯笼草:大地上的静物

杜怀超

①在梦里,我常见到灯笼草。

②这些在乡野上一直默不作声的植物,在我看来,就是油画上色彩柔和的静物,你看她一眼、两眼甚至无数眼,她依旧呆在那儿,无风无月无故事,超然于天地间。如今,她越过都市芜杂与欲望的目光,坍塌了我内心的城堡,召唤我回到故土,回归自然,来到她的身边。

③我偏爱灯笼草这个民间的叫法,这似乎充满着血缘的亲近。我和她一样,都是来自底层的大地。曾经与灯笼草一样,匍匐着,从低处生长,向着高处攀登,一心以为高处是灿烂的神奇世界。所以,灯笼草在无人处发芽时,我们也开始长大;她长叶,我们也长叶;她开花,我们离开了老家。半米来高的灯笼草,一直就以这样的海拔在生长,由青转黄,由黄到红,直到大雪压境,她才化作乡村门楣上的红灯笼,继续照彻乡间的夜。而我们早已远离村庄,远离大地,以为从此抵达高处了。

④村里的老人常看着我们这些外出漂泊追逐的年轻人叹息,人再高也高不过三寸之草。[来源:学科网ZXXK]

⑤此刻,我应了当初老人们的预言,和着那拐杖敲击地面的鼓点,回到灯笼草的身边。当我俯身低处时,才真正看清了高处,才悟透老人的叹息。灯笼草是属于乡村的,烙印着草根的血液,与城市无缘,她迈着千年不变的步伐,踩着时间的节拍,一步步挪过殷商,挪过春秋,挪过唐宋元明清……而我与灯笼草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不信,你看这血脉,至今还是红色的呢。所以,人,不管你走多远,也终有一天会回到草的身边。

⑥走近植物,成为植物中的一棵,是我生命的幻想与渴望。哪怕就是这些贴着地面匍匐生长的草,最卑贱的草,最低处的草!比如这灯笼草,她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活着,不在意生存的环境,不在意花朵的硕大与微小,不追求果实的甜美与赞誉。她活得单纯,甚至是清心寡欲。

⑦回到故土,回到自然的怀中,这已经是越来越多人内心的渴望。我们人与草,是有生命的基础的。如果扒开我们臃肿的皮囊,一定会有一丝自然的气息。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执着回到乡下的理由。在乡间,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聊天,终会有拨云见日之感。山水隐去,只剩下真淳。

⑧在田埂边,遇见一位老人,他安然地地倚着树干,抽着旱烟,把玩着一株灯笼草,喃喃自语,人噢,又到了吃草的时代了。

⑨见到客人,老人更是絮絮叨叨。曾经大地上到处是草。吃草,成了当时生活的主旋律。马龄菜、荠菜、灰菜等,曾都在铁锅与柴火的炙烤下走上青黄不接时代的餐桌。可如今呢,生活倒是富足了,但只有自己种的青货,接地气,接人气,吃上去神仙般爽心。的确,大棚颠倒了季节,反季节搞乱了蔬菜,在金钱的诱惑前,什么膨大剂、增长剂、杀虫剂、苏丹红、六六粉等一股脑地走进植物的生长中,人类在杀戮尽动物之后,又把手伸向这碧绿的植物丛了。

⑩在村里转转。我越发觉得老人的话富有深意。庄稼坍塌,河流消失,树木隐藏,村庄老去。空荡荡的村子,空荡荡的旷野,空荡荡的日子。就连那些鸡鸭们也早已不见了踪影,而虫子们的叫声则如海啸般扑来。放眼四围,各种莫名的草正涌过来,是绿色的海洋,是碧绿的潮水,当然,这群野草丛中闪现着灯笼草的身影。

⑾灯笼草,带着民间的图腾,在大地上生长着。我为这个名字叫好!当她再次覆盖大地的时候,也是生命回归自然的时分。我们就以草的方式,在四季的轮回中活出生命的亮光来。

(选自2014《青年文学》,有删改 )

17.根据全文内容,概括灯笼草的特点。(4分)

18.根据文章内容,理解第⑧段中“人噢,又到了吃草的时代了”一句的含意。(4分)

19.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第⑩段中画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6分)

20.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在“灯笼草”中寄托的丰富情感。(6分)

八、作文(7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每人都有一块由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或许无法选择,荒芜、繁茂将由自己来决定。

请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1. D 2. B 3. B 4.(被动句 “我有”即“为我所有”。)

5. C 坐:入罪,定罪。

6.B(A项,认为/用来,来。B项,介词,在。C项,代词,代赵括/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项,并列/修饰关系。)

7.(1)假使赵国不用赵括做大将也就罢了,假如一定要任用他做大将,那么使赵军失败的就一定是赵括了。(“使”“将”“已”“破”各1分。)

(2)(秦王)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调往长平,阻断赵国的救兵及粮运通道。(“如”“民年十五以上”,定语后置,遮绝各1分)

(3)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嘉”“贻”各1分)

8.①赵括缺乏实践,对战争的残酷估计不足。

②赵括不能礼贤下士,急于追求功名利禄。

③赵括用人轻率,贸然出击。

附:参考译文

秦军屡屡打败赵军,廉颇便下令赵兵坚城固守。赵王认为廉颇损失惨重后更加胆怯,不敢迎战,愤怒之余,就多次斥责他。这时应侯范雎又派人带上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到处散布谣言说:“秦国所畏惧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大将。廉颇极易对付,而且他也就快投降了!”赵王很快中计,任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蔺相如劝阻道:“大王因为赵括有名望就重用他,这就像是粘住调弦的琴柱再弹琴呀!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而不知道在战场上随机应变。”赵王不听。

当初,赵括从小习读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人能够与之相比;他曾经与父亲赵奢探讨兵法,赵奢也难不住他,但始终不肯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询问缘故,赵奢说:“领兵作战,是提着脑袋做事,而赵括谈起来却轻松自如。赵国不用他做大将也就罢了,假如一定要用他,那么使赵军失败的必定是赵括。”待到赵括即将出发,他的母亲上书赵王,指明赵括不可重用。赵王问:“为什么?”赵母回答道:“当年我服侍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的时候,亲自捧着饭碗前去招待的将士有数十位,他的朋友有数百人。大王和贵族宗室给他的赏赐,他全部都分发给手下将士;他自接受命令之日起,就不再过问家事。而赵括刚刚成为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朝拜,大小军官没有人敢抬头正眼看他;大王赏给他的金银绢帛,全部都搬回家藏起来,每天只是忙于查看哪里有良田美宅可买的就买下。大王您以为他像他的父亲一样,其实他们父子是心思迥异的两个人,还望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赵王却说:“老太太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因此说:“万一赵括出了什么差错,我请求大王不要连累我治罪。”赵王同意了她的请求。

秦王听说赵括已经升任为大将,便暗地里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改王龁为副将,并在军中下令:“有谁胆敢泄露白起为上将军的消息,一律处死!”赵括来到军中,全部废除原来的规定,更换军官,下令出兵攻打秦军。白起佯装战败逃走,却预先布置下两支奇兵准备截击。赵括不知中计,乘胜追击,直捣秦军营垒,秦军坚守不出,赵军无法攻克。这时,秦军的一支二万五千人的奇兵已经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外一支五千人的骑兵也堵截住赵军返回营垒的通道。赵军被一分为二,粮道也被断绝。武安君白起趁势下令精锐轻军前去袭击,赵军仓促提兵,迎战失利,只好坚筑营垒等待援兵。

秦王听说赵军的粮草通道已经被切断,便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调往长平,阻断赵国的救兵及粮运通道。齐国、楚国增援赵国,赵军缺乏粮草,请求齐国救济,齐王不同意。

到了九月份,赵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赵军开始暗中互相残杀,互相吞食。赵括心急如焚,便下令赵军进攻秦军营垒,想派出四队人马,轮番进攻,但到第五次,仍无法突围出去。无奈,赵括亲自率领精兵上前肉搏,被秦兵射死箭下。赵军于是大败,四十万士兵全部投降秦国。

白起说:当初秦军已攻克上党,上党百姓却不愿归顺秦国而去投奔赵国。赵国士兵多反复无常,如果现在不全部杀掉,恐怕会有后患。”于是连哄带骗地把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放出二百四十个年岁较小的回到赵国。前后共杀死赵兵四十五万人,赵国因此大为震惊。

9.①首联“流风韵九成”,从笛声韵味多变来写。②颔联从笛声曲调的变化有丰富的表现力的角度来写,随着曲调的变化表达出或慷慨或凄清的感情。③颈联从听者的角度来写笛声,笛声能让远行异乡的人产生离情别绪,能让邻居想起过去的老交情。④尾联从有知音赏识笛声可流传千古的角度来写笛声的不凡。(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10.诗歌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幸有知音来欣赏赞叹,千年之后也能留下奇妙的乐声。(2分)表达了作者对知音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知音的渴望。(2分)

11.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3)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4) 蟹六跪而二螯

(5) 官盛则近谀 (6) 泣孤舟之嫠妇

(7)渺沧海之一粟 (8)目遇之而成色

(A探春住了秋爽斋,李氏住了稻香村;B《牡丹亭》)

13.答: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1分),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1分),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1分)。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1分);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1分)。

14.(3分)广袤混沌、荒凉空旷、弥漫着死亡气息

15.(4分)罗布泊落日的辉煌景象使人感到心灵的震撼;(1分)《泰坦尼克号》的音乐曾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死亡感觉”,(1分)此刻在听音乐,突然感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2分)

16.(4分):这是作者由日落引发的联想(1分),烘托落日的庄严、神圣和悲剧感,(1分)表明人可以从自然那里获得启示和力量,赞颂生命的创造与伟大。(2分)

17.(1)扎根大地,亲近自然;(2)坚守乡村,固守家园;(3)身处低位,清心寡欲;(4)平凡宁静,默默无闻;(5)不在意生存的环境,顽强地活着。(每点1分,答对4点得满分)

18.(1)过去经济困难,人们以草果腹;(2)如今生活富足,但蔬菜已不如草“绿色”;(3)土地荒芜,庄家坍塌,粮食会越来越少;(4)表现了老人对当今人们生活状态的深深忧虑。(每点1分)

19.选取村庄这个代表性事物,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表现手法(2分),从视觉、听觉和内心感受的角度描写了村庄衰落的情景,表达了对村庄被遗弃的痛惜(2分),句式灵动活波,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2分)。

20.①对清心寡欲、简单真淳、甘处低位、顽强活着的精神的赞美;②对故土的热爱,对家园的眷恋;③对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渴望;④对美丽的村庄被遗弃成空村、荒村的遗憾、痛惜;⑤希望人们关注和思考村庄的命运。(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更多热门试题推荐:

1.2016-2017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语文版)

2.2016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3.2016新课标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4.2016-2017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5.2016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6.2016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语文试题及答案

7.2016-2017学年(上)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8.2016高一上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9.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2014-2015(有答案)

10.苏教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基础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