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读《慢教育》有感(精选21篇)

读《慢教育》有感(精选21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1W 次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慢教育》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慢教育》有感(精选21篇)

读《慢教育》有感 1

《慢教育》为你打开的,是一种慢慢氤氲心灵、慢慢丰富生命、慢慢滋养职业的教育之美。我们现在需要给自己的教育生活找寻一个生命的原点,一个思想的源头,一个美好的上游,让自己有清醒的头脑和从容的心情,去面对那些可能熟悉得厌倦的教育场景和各种意料之外的教育事件。

《慢教育》这本书既有理论色彩,又有人文风采。朴实平和的内容中充盈着深刻的哲理,从而给人一种独特的享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教育是一种等待的艺术,再好的教育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这也决定了她特有的“行走姿态”——慢一些,平稳一些。

“让真的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打到心灵深处”(陶行知语)。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学生在和同伴、老师的交往中能体会到快乐,有自己施展才华的领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因此,需要放慢教育的脚步。

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尤其是那些淘气的孩子、接受新事物迟钝的孩子,教师就如一个母亲面对蹒跚学步的婴儿,站在他的对面,微笑着耐心地看着他,等待着他迈出第一步,哪怕是摇摆的,哪怕是瞬间的跌倒,允许他失败,给他鼓励,给他目标,吸引他向前,一步,两步,从摇摆到平稳,从磕绊到连续,从害怕到从容。在不可预知中,慢慢地感受成长的喜悦,慢慢地等待着孩子成长,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我们现在需要把自己从“效率至上”的机械运转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困顿中解放出来,进入“慢”的教育情境中,恢复教育本来的“慢”性。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任何功利和浮躁只能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我想,放慢自己教育的脚步,少一些浮躁与功利,多一些耐心与平和,这也是教育成功的途径之一!

读《慢教育》有感 2

本学期学校分给老师《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教育类的书籍。我看了一看到这个书名,就感觉此书有内容,细读每篇每章,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作者直面学校教育与教师行为的现状,以鲜活具体的教育实例和场境对生命化教育理念作出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仔细品味他的观点 ,对照一下我所看到的教育状况,反思自己的一天天的教育状况,感触深刻。

一、不要在教育中操之过急,不要在教育中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教育是慢的艺术还是快的艺术,大概很少有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解释了自己慢的观点。当然,他所说的慢不是慢慢爬行,不是无所作为。他提倡的慢是在教育中要细致、有耐心和爱心,甚至可以慢到婆婆妈妈、絮絮叨叨;与慢相对,就是快、急、躁,他反对在教育中动不动就训斥和惩罚,反对在教育中操之过急,反对在教育中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教育中要细致耐心,大概多数教师都不会反对。问题的关键是要细致耐心到什么程度。当一个小学生一年学业不突出,你还可能有耐心帮助他吗?如果他小学6年学业都不突出,你还会有帮助他的耐心吗?如果他小学、中学、大学都学业较差,你还会耐心地等待他在工作以后成为天才吗?

二、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教育者耐心的考验

《教育是慢的.艺术》举例介绍了爱因斯坦在10岁时还不能流利地讲话,以至于他的教导主任一度认为他是白痴,教导主任失去了对这样“白痴”类孩子教育、培养、帮助的耐心。其实爱因斯坦的成长恰恰告诉我们,对这样的孩子,教师的耐心仅仅有一天是不够的,一年也是不够的,甚至几年也是不够的,需要抱有十几年的耐心。爱因斯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自己始终没有放弃,始终勤奋努力。谈到十几年的耐心,教师中赞成并能做到的人还有多少呢?那些在学校中占大多数的普普通通的学生,那些在应试教育中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有多少老师能给他们足够的耐心呢?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教育者在耐心上的考验。我们很难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爱因斯坦那样的毅力,但我们可以期望每一个教师都给学生足够的耐心,做学生信心的支持者。

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耐心,前提并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爱因斯坦那样的成功者。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修养,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素质,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耐心是每一个教师的道德伦理水平。耐心能让你对学生的爱更持久,耐心能让你对学生的微笑更持久,耐心能让你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更持久。耐心是你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耐心是你对教育平等的尊重,耐心是你对学生有一个美好前程的长期有效的祝福。耐心并不一定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爱因斯坦,但可以让学生走向成功。成功的孩子背后,需要教师们持久的耐心。张文质在书中谈到了有些学生的智力有局限,他说:“这些局限有时是我们教师工作不能超越的障碍,我们有了这种谨慎的意识就不会操之过急,我们就能更从容一点。”

培养人是一辈子的事,要作长远打算,教育是一项细活,是一项不能立竿见影的工程。我认为,《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的意义就在于,当大家都浮躁于教育立竿见影、急功近利时,有人大胆地和你谈“慢”,颇有些振聋发聩的味道。

总之,我们应该用“慢的艺术”,熏陶自己的心灵;用“慢的艺术”,陶冶每个学生的情操。时时提醒自己,克制自己,改变自己的否定性思维,积极一点,主动一点,成为赞美文化的一部分;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做他们生命的保护人和精神的范本。

读《慢教育》有感 3

张文志先生说“哪里有鼓励,哪里就有起点”,“爱、尊严、鼓励仍然是我们最后的家园”,我非常认同和欣赏这两句话。这是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学生,是以生命为基点的教育理念和思想。

鼓励,是肯定,是赞美,同时也是一种信任。在肯定和赞美中,能保护孩子成长的天赋,能激发孩子内心的潜力,能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肯定、赞美、关爱、信任,也能改变人生。

这种理解和认识,是读了《教育是慢的艺术》后得到的,也是实际工作中的体验。

举两个例子,这是我亲眼所见到的和经历的。

有一个孩子,在我看来,是一个不聪明的很笨的孩子,他反应慢,动作慢,思维不敏捷,记忆力不强,写作文时告诉一句能写出一个词,告诉两句能写上一句话。但在他妈妈的眼里他却是个好孩子是个聪明的孩子,什么都能行。看人家打球,也让这孩子练,不行也跟着练;参加各种补习班:奥数,英语,也参加各种竞赛,不管能不能取得成绩。这孩子,就是在妈妈的肯定、赞美、欣赏中快乐地成长,从不行到行,从不能到能。现在这个孩子在四中三年级,已进入到学年的五十名之内。这就像老话说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夸奖,就是肯定,就是赞美,就是欣赏,就是鼓励,这个孩子就是在妈妈爱的鼓励中幸福快乐地茁壮成长起来。

还有个孩子,在我看来,应该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思维敏捷,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用词准确生动,但是,他不拘小节,马马虎虎,大大咧咧,抓大放小,字写得不成个,错别字多,田字方格根本束缚不了他,写起字来模糊一片,什么字都分辨不清。想想看,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在班级会有什么样境遇呢,天天挨批评,天天在训斥中渡过。字写得不好,没有哪一个老师会耐着性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分辨,也不会在一踢糊涂的字面中,再去发现闪光点。他就在一片斥责声中,没了学习兴趣,没了上进心,没了斗志,更没了自信心,就成了班级的倒数。连他自己也说,我不是学习的料,我学不明白了,学不好了。

周弘说得对,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我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更让我有了深切的体验。我孩子在上小学前没发现怎么笨,胖乎乎的挺可爱。刚上学时,还一直受老师的夸奖,我也觉得她不错,字写得大气工整,作业也能认真完成,老师还当我的面表扬孩子,几次考试都得百分的只有四个孩子,其中就你孩子一个女生,你这孩子真行。可后来就不行了,学习是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了。回过头来细细地想,孩子为什么不行了,不是我不管,而是我管得太严厉(我讲课是生动活泼的,我带班是以严厉著称的),我的天天管教,天天的训斥、指责、批评,逐渐地让她失去了信心,最后得出了一句话,反正我笨。我想这个“笨”,是我说出来的,是我管出来的,我从来没看到她的优点,而是时时在找她的缺点,并且无限的放大,让她不仅没有了信心,也没了勇气,更没有了斗志和上进心。后来孩子上大学了,反而学得很好,从来没有挂科的,毕业时还得了优秀毕业生,并自己考上了长春吉大一院,为什么,因为脱离了我的管教和训斥,离的远了,不能随时发现她的问题,说的就少了,每每打电话,没有训斥的依据了,少了批评与指责,只能是叮嘱,她放松了,不紧张了,学得也就轻松了,信心也就有了,也就不太笨了,学业也就上来了。

我认为,我是一个失败的教育工作者,因为我是耕了别人地,荒了自家的田。现在,我认识到了,教育孩子,应以鼓励为主,应当实行的是赏识教育。

泰戈尔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子石臻于完善。”是的,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像水,用无尽的柔情似水的爱心抚摸着一颗颗稚嫩的心灵,使其渐渐地趋于完善完美。

这些认识,虽说对我孩子已经晚了,但对我孩子的孩子可能还会有点用,对于我所从事的工作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这次到八中讲课,让我有了一次观念转变的实践体验。

在八中讲了一节作文课,作文题目是《丢弃错误》。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进行了写作练习。为了进行作文点评课,我又对学生此次作文进行批阅。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我的第一要务是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在精心批阅下发现了许多问题,并从中找出了几个普遍的主要的问题。按以往的规律和习惯,是要以此为样板进行讲评,分析问题结症、产生原因及相应修改对策。这样做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轻而易举,信手拈来。

可细细想来有些不妥。我是以问题为切入点,直截了当地讲析问题所在之处,应该说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一目了然,当然好,也能有效果,但这样的效果就如同张文志先生举的例子,一个学生迟到,摔他两耳光,他感到非常屈辱,明天就不会迟到了,这是有效果的;学生不做作业,把他赶出教室,这也是有效果的,但这不是教育应做的,这“立竿见影”的背后 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为,因为这样的.行为伤害了学生的做人的尊严,伤害了生命。如果我一直是这个班级的老师,学生熟悉我的教学方式和行为,他们能够很好的接受,现在我不是他们的老师,我仅上一两节课,哇啦哇啦一顿说,可能会给学生泼一盆冷水,可能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伤害到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失去了写好作文的信心和决心。我想我的这次作文讲评课不能以指出问题纠正问题为主,而是要以肯定为主,再带出问题的指出与纠正。怎样以肯定的主调进行,还能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让学生能有所认识有所改进有所进步呢?

经过反复地思考与审视,确定“肯定欣赏”为主调,它包括总体的肯定称赞、标题的赏析(标题拟定的原则和要求)、材料选择运用的欣赏与建议(选材的标准,选材中易出现的问题)。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被肯定认可的过程,是被欣赏赞美的过程。

讲评课的开场白,就让学生有惊喜有信心有尊严。我说:与同学仅活动了一次,就让我有了三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是仅用了一节课就顺利完成写前指导,原计划要用两节课或更多一些时间,所以我选择的是下午,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继续延长,不会影响其他的课,为什么这样快就进行完了呢,学生楞楞地瞅着我,不知怎样回答,我揭示,因为我们同学聪明呗!学生为之一震,脸上露出了释怀的笑容;

第二个没想到是我们同学积累的材料非常丰富,我想到的,同学们都知道都能讲述出来,还有一些是我不知道的,同学们也能说出来,也充实了我的材料库。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又有些疑惑,我又说,这是我们同学平时积累得多,看的多,读的多,脑子里有东西,有材料。借此,我强调了写作必须有丰富的积累做基础,否则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学生的脸上又露出了无比自豪的神色;

第三个没想到的是,在短短的时间内,仅上了一节作文指导,同学们就能创作出如此出色的文章。上交的36篇作文,篇篇符合要求,都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并都选取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使文章主题确切突出,文章内容准确丰富,材料选择运用恰巧、生动。有些同学更富有创新能力和精神,用小记者采访的形式,用小标题的形式,用题记、后记的形式,甚至用解方程的形式,以独特的视角,阐明论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让人耳目一新……听到这,学生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睛里放射着明亮的光芒。

在讲评中,我还拿自己开涮,在讲解改错要有勇气要勇于改正时,我就以我的问题为例来说明改正错误是需要勇气的。大人物改大错需要勇气,小人物改小错也需要勇气,我说你们看看黑板,看看我的板书,大小不一,乱成一团,这是我的毛病,是我刚刚教学时就有的毛病,一直到现在,还是很突出,所以说,即使是小毛病,也很难改,也需要勇气和决心。这个环节不太起眼,但在学生心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因为学生感到老师没有什么特别的,与他们一样,一样有毛病,一样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样需要不断纠正和改进,彼此之间是一样的,没有高低之差,好坏之别。这个环节,清除了学生心里上的障碍,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我在学生心中不在是陌生的,高高在上的,而是同样身份的共同学习者,这是降低我的身份与学生平起,这是抬高学生的身分与他们同学,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在互相尊重中学生有了尊严有了地位也就有了自信。

学生在被肯定、认可、赞赏中自豪地满怀信心地进入到了作文讲评和纠正修改之中,而学生此时的纠错改错则是在心悦诚服之下并且是在有着一定尊严的情况下进行的了。而不是像以往被动地等待着老师的说教指责甚至是批判,心情不悦不说,也没有地位,更没有尊严,是被说教的对象。我发现,此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幸福,他们的内心充满着自信和骄傲。

是的,在恰当的、适时的鼓励下,学生不仅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从事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是受尊重的,在平等的民主的愉悦的氛围中,解除学生对写作的厌烦与惧怕,从此会改变对写作的情感态度,从此会对写作产生兴趣。让学生感觉到,写作的过程是创作过程,更是体验的过程,从中可以找到快乐,找到自信,找到尊严,找到成功的自豪感。

我想一节作文课的作用大不了哪去,学生不可能就因为这一节课,就掌握了写作方法和技巧,也不可能今后就能一挥而就写出好文章,但这一节课,有可能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变厌烦为喜欢;有可能改变学生学习的方法:知道积累,想着要查找资料;有可能对自己有了信心,能产生更大的决心和勇气……

通过阅读张文志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我认识到:真诚的鼓励,是对学生的充分理解,能让学生内心感到温暖,在学习中快乐幸福成长;真诚的鼓励,是对学生的无限关爱,能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在学习中凸显生命的灵动;真诚的鼓励,是对学生的充分信任,能让学生有信心,在学习中激发生命的动力;真诚的鼓励,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成全,能让学生有尊严,在学习中张扬生命的个性。

读《慢教育》有感 4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温州市兰衍局名师工作室推荐的好书,"教育是什么",我以前只知道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也未曾深入思考研究和实践,初浅的以为就是上课的教学技术,显然偏颇大了,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寒假之余,读了此书以后,深有感触。

《教育是慢的艺术》的作者张文质先生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长期扎根民间,深入基层,关注一线教师的生存与成长,关注教育改革在中小学课堂的展开与困难。基于这种持续的田野考察和深切的草根情怀,张文质提出了"教育是慢的艺术"的重要观点。这既是针对当下教育现状的一种理性反拨,也是返回教育本质的一种"心向往之"的努力。

生命化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其核心理念是:以成全所有生命的价值为导向,执守教育的真、善、美的崇高理想,使教育沐浴于人性的光辉之中。他要求我们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从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开始,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成全每一个生命发展开始。这些理念,是那样的陌生,又是那样的新鲜,并且轻轻拨动了我那已逐渐枯竭的心灵。

记得叶圣陶说过:教育不是工业,不比做零件,今儿高兴就多做几个,教育是农业,农作物的生长是有规律、有季节的,儿童的认知同样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认知的建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面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任何想立竿见影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慢是教育的真谛。

教育是慢的艺术。万物都有季节轮回不能背离,我们首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尤其是面对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小,动手能力差,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孩子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使孩子在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后,多给孩子提供创造,交流经验,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力量。

家庭教育同样如此。我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像个男孩子,经常贪玩,不好学,粗心大意,不能持久。因此,她学习成绩谈不上好,单元小测试几乎没有满分卷。我看到她的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不该犯的错误,总是心急如焚。为了培养她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我尝试了很多手段,采用表扬为主的方法,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我都会放肆表扬,想激发她的学习兴趣,头几天她还有点新鲜感,可好景不长,我的心情自然由高兴到沮丧。张文质先生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保护和帮助他,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让我们时时提醒自己,克制自己,改变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让我们一点一滴地变得阳光一点,积极一点,主动一点,努力着慢慢地使自己成为建设性文化的一部分,成为赞美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大人都有迷失、犯错的时候,何况成长中的小孩呢!于是我很快理清头绪,告诫自己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找寻更易于她接受的能帮助其改掉不良习惯的策略。在这样慢慢摸索中,到了期末,我不经意地发现女儿竟越来越出色,期末各项成绩指标令我喜出望外。

"慢"

"慢"绝不是懈怠。既然是一种艺术,那就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要学会等待,因为有一种爱叫做等待,十个指头还不一样齐呢!学生参差不齐,也许有的学生属于大器晚成型的,读小学时懵懵懂懂,若是逼急了,说不定埋没了将来的人才。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自信,对生命的珍视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只需保护他们内心深处对学习的兴趣,或许现在学的东西并不是他想学的,我们不必因为哪个学生成绩差而自责,那不是你的错,这不存在谁对谁错,是自然规律,我们要以一种淡泊的心境、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的坏习惯和错误,学会期待,期待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我相信有了慢的心态和足够的耐心去期待,是能做到张先生老师期待的:"每一个孩子幸福、充实的童年生活,课堂上淡淡的、自然流淌的人性的美。"

中国的教育,多的是言论和"思想",太急功近利,缺少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教育是一种科学性很强的活动,应该严格尊重教育规律,才能真正取得有实际意义的成果。遗憾的是,这些年来,我们对教育规律研究得少,尊重得少。

其实人生也是慢的艺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则无心体验,细咬慢嚼才能享受美丽悠闲的人生!

读《慢教育》有感 5

第一次读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是20xx年。在此之前,我只是零零碎碎地读些单位推荐的需要交读后感的书。后来读书很多在教育界小有成就的好朋友告知我:你先要读两本书,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培养教育情怀;张文质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教会人理性对待教育。迅速买来两本书,开启了我的阅读之旅。真的很神奇,毫不夸张地说,这两本书改变了我对教育的认识,也改变了我教育的行走方式。20xx年12月,叙事者共读的一本书,正好也是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从书橱中翻出几年前读过的那本书,看着书页中圈圈画画的那些痕迹,倍感亲切。

尽管这本书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正面影响,但是时隔这么几年,真要说出具体的内容,也做不到了。好书不厌百回读,于是再次捧读,细细咀嚼。

12月30日晚上,张文质先生在网上与叙事者进行线上交流,他说,这本书写了那么多年了,看看书中所写的内容,比照现在的教育,你发现有什么大的变化吗?第二次读这本书,其实萦绕脑际的还真有这个问题。这本书收录的是20xx年到20xx年张老师的一些演讲稿,如今已到20xx年岁末,那么多年过去了,世间的人、世间的事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变化,但是教育上呢?看看张老师书中的所思所悟就一目了然了。也许我们都会感叹:张老师描述的教育不良现象不就是现在所发生的吗?张老师发出的深切感悟不正是我们郁结心中想倾诉而又不知道怎么表达的吗?没错,也许这就是这本书过去那么多年依旧让人念念不忘以致于成为叙事者千人共读的书目的原因吧。虽说10多年过去了,但是正如书名"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样,要改变教育的积弊哪会那么容易呢?然而我始终觉得,当我们摆正心态,再平和地看待教育,并从改变自己开始,也许我们收获会更多。

读着张老师的书,品味着"教育是慢的艺术",很多往事涌上心头。当语文老师时,看到下课时孩子们总喜欢扯着喉咙说话,以致于教室里总显得很嘈杂,那时要在教室里喊个人或者说说话,很难。于是我要求他们说话时做到轻声慢语,这样即使课间,整个教室也是安静有序的。一次上课,一个孩子总是开小差,无论我用眼光还是用语言暗示,都没用。于是我提高嗓音冷不丁叫了那孩子的名字,还真管用,那孩子的思绪一下子拉了回来,但是也把一些胆小的孩子吓了一跳。平时比较有个性的小周嘟哝了一句:"老师就不用轻声慢语吗?"我刷地一下脸红到了耳根!

在教育中,我们追求的往往是快速见效果,而忘记了教育是慢的艺术,甚至忽略了教师的以身作则。

其实谨记教育是慢的艺术,一定能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翻看以前的日志,一则故事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发生在我课堂上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新学年开始了,孩子们的"好书推介"十分精彩地进行着,前一个孩子结束后,怎么没人了?大家都在东张西望,等待着下一个同学的上台。还是没有人。我问:"刚才进行到几号了?""13号!""14号谁?快接下去!"我接着刚才同学的回答就说。说完,我才意识到,14号是朱晨远。

这可是个特别的孩子!四年级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不了解情况,请朱晨远起来回答问题,结果他死活不肯开口。后来班中学生告诉我,一到三年级,朱晨远从不回答问题,老师也从不去叫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呢?教了那么多年书,第一次碰到。我意识到这孩子有点问题!他并不笨,作业都能很好完成,考试成绩也不算差,但是他是不合群,平时下课从来就是独自一个人活动,也不见他跟其他同学讲话。这样不行,一定得设法帮助他。于是我一次又一次找朱晨远谈话,并且和他有了个"约定".(以前的日志中也写过这个"约定")慢慢地,朱晨远上课敢于回答问题了,到我办公室的时候也能主动招呼我了。他还在自己的作文中讲到了我跟他的那个约定。虽然,他仍旧没有大多数人那么活泼,但是能有这样的进步真的很不错了。所以后来,我一直把他当作一个普通学生,也没再过多关注他。

过了一个年,朱晨远又怎么啦?我走到朱晨远身边,看见他的稿子写得挺长的,书写也很端正,于是我俯下身子轻声对他说:"上去吧!没关系的!"没有任何动静,他依然坐在课桌上。看来我无法说动他,于是我让孩子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上讲台,还说掌声要等朱晨远上讲台才能结束。孩子们可真听话,掌声不停,可朱晨远还是不上去。没辙了,于是,我轻轻地扶了一把,这下,他终于拿着写有稿子的本子站了起来,并且慢慢吞吞地走上了讲台。走上讲台的那几步,我感觉他特别沉重。在讲台边站定,他低下头,就是不出声。我提醒他:"朱晨远,你可以照着读了,大家都等着呢!"不领情!继续无声!怎么办呢?要是以往,我的声音早就高了八度,火气早就升腾了起来。但是,那时候真的想起了"教育是慢的艺术",而且这是个特殊的孩子,必须特殊对待。但是这样僵持下去总不是问题啊!我灵机一动,让朱晨远选一个同学替他读稿子,这下朱晨远的眼睛略抬起了一点,他望着前面几排同学,但目光并没有固定在某位同学身上,也没有开口叫某位同学。等了片刻,我知道这招还是失败,于是我问同学们:"谁愿意帮朱晨远来读他写的稿子啊!"张云漪第一个举手,而且手举得特别高,我想让朱晨远亲自叫张云漪上去替他读,但是转念一想,恐怕朱晨远也做不到。于是直接叫张云漪上去读了朱晨远的稿子。

朱晨远的稿子写得非常出色,也是前面所有同学中写得最长的。张云漪读完,下面没有反应,我做了个鼓掌的.姿势,大家掌声才响起来。我说:"这掌声一是送给——""张云漪的!"大家毫不犹豫地说,"二是送给——"没有人接话,我知道大家对于朱晨远的行为很是不解,前面在一次次催他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已经在议论纷纷了,上学期刚转入的龚广辉甚至有点打抱不平地嘟囔着:"我还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人呢!"孩子们不说,自然是我说,"这掌声二是送给朱晨远的。"话音还没落,教室里又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我做了个安静的手势继续说,"虽然由于胆小,朱晨远不敢讲,但是刚才你们都听见了,他的稿子是写得很精彩的,而且写得又那么长!"这时有几个女生开始点头了。我继续说:"希望朱晨远能够大胆一些,以前几学期你不是已经做得很好了吗?"说完,我朝朱晨远看了一眼,虽然他还是不敢大胆直视大家,但是脸上胆怯的表情已经被略微的红晕替代了。下课后,龚广辉在走廊上追上我,还是那句话:"毛老师,我从没有看见过这样的呢!"语气之中似乎在为我抱不平。我笑了笑说:"老师也很少见到,但是他很胆小,我们都理解他吧!"龚广辉对于我的回答似乎并不满意,摇着头离开了。

静待花开也许有点难,但"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不断用这句话鼓励自己,也用这个理念在不断践行。

教育从来就是复杂、丰富、沉重和感人的,那么多年来,我们所看到的教育大环境改变也许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可以在好书的的引领下改变自己,让自己获得真正的成长。正如张老师在书中所说:"教育终究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终能够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证明人性胜利,证明我们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遏制的渴求。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谁就能够把这样的信念坚持更久。"

读《慢教育》有感 6

我们教师每天都在教育着别的孩子,可以说对别的孩子我们是赞扬、赏识,甚至是“哄”,但对自己的孩子,是否也这样?我在与老师闲聊有关于教育自己的子女时,很多老师都说教育学生就能耐下心来,但对自己的孩子就不行,一看自己的孩子犯错误就不能容忍,就很难以平常心去对待,往往会恨铁不成钢。

张文质老师在《育是慢的艺术》中写道:父母这个称谓首先就意味着一种责任,为人父母既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又是一种对象性的角色。因为你只有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你才成为这个孩子的父母,如果你没孩子,无论你年龄有多大,你都不能算是为人父母。但是一旦成为一个孩子的父母,这个角色终其一生就不可能改变。我们中国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觉得也可以倒过来,“一日为父,终身为师”,这个“师”当然不完全等同于教师那个“师”,但是这个“师”里面同样包含着养育、教诲、帮助、指导、督责、成全等等责任。在原先的我们的家庭格局和社会格局中,对一个人怎么才能成为父母,怎么才能当好父母,怎么把自己造就成优秀的父母,关注得都不够,或者说“职业化”的程度都不高。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经把世界上三种职业称为不可能的职业,其中的一种就是教师。他说这是不可能的职业,其实未必就是说这个职业的不可能有,而是这个职业很难说你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尽善尽美,因为任何一个人,他都很难站在自己的立场替别人说话,一个人认识自己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何况你要那么具体地去帮助一

个你可能并不熟悉的人。而每一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又是如此之大,个体自身的变化又是如此之微妙与复杂,所以不仅知已难,知人总是更难的。而为人父母的这个“师”的职业就更难了。但是我们已经为人父母,我们就必须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地担当起父母的责任。这个责任在今天看来,最核心的也仍然在教育这个点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可能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任教师。

父母作为个体,即使自己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只要你有了孩子,你的角色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责任也发生了变化,养育孩子、成全孩子发展的这个中心工作,就须臾不能被遗忘、被漠视、被放弃。虽然孩子的成功不见得是我们成功的证明,也不是说我们的成功需要孩子的成功来体现,而是,任何一个孩子的发展,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离不开父母的成全。为人父母,他担负着一个家族一个社会生命传承的责任,你对“这个人”的责任,也就是对社会的责任。而能否把孩子教育好,父母的责任一定大过其他任何机构与个人。

以上说了这么多,就是要从这些思考中引出今天的话题

读《慢教育》有感 7

“教育是什么”?以前只知道教育是一种艺术,但这种艺术我似乎永远欠火候,问题在哪里?寒假期间,我认真研读了《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让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本书是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所编,他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关键在于这个“慢”字。慢,是对教育的理解和信赖,而我在过去的从教生涯中往往忽略了这个关键字,看了这本书,让我感觉千头万绪,一时也理不清,我且先把自己的一些感想整理成文。

学会宽容。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密码,带着独特的禀赋,带着不同家庭的影响来到学校。不同的个体在不同领域有巨大差异,而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是在用同一的标准衡量不同禀赋的人,这本身既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我们教师在工作中,如果再去强化这种标准的实施,也未必公平。有的孩子天生记忆力差,但他也许绘画很好,有的孩子数学不好,但也许他对语言的感觉非常好,我们要宽容、尊重这种差异,就是培植文化育人的多样性。我过去也经常会说勤能补拙,不错,但有时候再勤也补不了天生的“拙”,就像我训练一辈子也不可能像姚明那样打篮球。所以,生活中,我也许更应该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扬长胜于补短,引导学生把优势项目发挥到最好的程度,远远胜于在不足的地方进行弥补。我经常感慨,要是全班学生都像某某(优等生)那样该多好呀!现在,我觉得有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错的。老师,教的绝大多数是普通人,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因为是极少数,有人说,天才是人类的病态,天才不是人类的常态。教育的'最大收益群体应该是处于常态的普通人,而不是天才。我们就是要帮助最广大的普通学生养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学会生存生活的技能,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

要学会等待。任何事物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循序才能渐进。张文质老师说到慢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其实,我觉得慢还是一种科学。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使学生在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后,多给他们提供创造、交流经验、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力量。张文质老师书中提到“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出成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读了这些话语,我陷入沉思:在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嗫嚅着嘴,想回答又说不出来,或者说来说去不在点子上。碰到这种情况,我有时会急躁,会打断学生作一番暗示。现在想来,我是不是应该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我为了急于听到孩子“正确”的回答,过早地把现成的知识和盘托出,迫不及待地将知识填塞孩子们的头脑……这都违背了教育规律。我曾经出去听课,发现有的老师业务水平很高,上的课从欣赏的角度看堪称完美,但教师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上课速度过快,他等不及学生的思考和反馈,教师成了课堂里唯一的知识输出者,没有挑战,没有临场的智慧,一切是那么顺利,但一切又过于顺利,教师教得好,孩子到底学好了吗?我不禁反思……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所以,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张文质老师告诫我们:要加深对教育的理解,确立自己的生命价值与目标,同时能够影响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甚至一所学校。我们教师就拥有这样的位置,我们依然要珍视内心的声音,依然要对自己有一个期待,让自己过的更好,让孩子们过的更好。让我们努力的工作,让教育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润泽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对教育永葆激情,用最初的心情做永远的教育,让我们携着平凡追逐和超越我们永远的梦想。

读《慢教育》有感 8

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育有时候也需要婆婆妈妈,絮絮叨叨,非常有耐心。丰子恺写过一篇文章回忆他的老师李叔同。为什么孩子们都很怕很怕李叔同呢?原来李叔同非常有耐心,经常是低声下气、和颜悦色……这个低声下气里也充满了教育的意味。

我关心也关注了一个孩子很久——栎。他穿衣随随便便,早餐也是马马虎虎,作业经常没做。联系家长过来也总是说很忙,没法到校。有一次他又没完成作业,我就狠狠批评了他一顿。没想到他竟躲到桌底下,老不出来。估计平时他家长对他也是很严厉!我想,我这样对待他是不行的!孩子一定要健康健全快乐地成长!

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我单独找他谈话。这孩子也诚实,我问什么他就说什么。我让他坐在身边。我们的谈话开始了——

我:"孩子,你的学习基础并不是很好,为什么不去博扬(一个专业的教育公寓)?"

栎:"老师,我爸爸妈妈不让我去。"

我:"为什么?"

栎:"我爸爸妈妈想培养我独立生活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我:"哦,你爸爸是做什么的?"

栎:"他在开出租车。"

我:"你妈妈呢?"

栎:"她在厂里打工。他们白天都不在。"

师:"那你中午吃饭呢?"

生:"就吃早上的饭。"

我心头一热:"你饭有没有加热?"

栎:"有。"

我摸摸他的头说:"你吃完饭做什么?"

栎:"我就自个儿玩呀,有时看看电视。"

孩子不很经意,我却眼眶有点湿了:就是这样的家庭,孩子没人管,放任自流,却美其名曰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拍拍他的肩膀:"栎,你做得很不错!是个男子汉!既然你爸妈想培养你独立生活和独立学习的能力,那你这样做对不对呢?记得吗?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乌塔》?"

孩子点了点头。

"乌塔是个独立生活的孩子。那你能向她学习吗?"

孩子又点了点头。

我竖起大拇指夸他:"栎,原先我只知道你很爱班级,会管好班级的长绳(是大课间同学们运动用的),也爱劳动,经常帮助老师擦黑板。现在我还知道你是个顶天立地的好孩子!我要在班上宣布这件事并表扬你!你竟然能管好自己,能独立生活!要是你接下来能管好学习,就更是个好男孩了!"我一激动,语调都上扬了:"你每完成三次作业都可以来跟我领一张红花争章卡(我们学校激励学生进步的卡片)。好吗?"

孩子爽快地回答:"好,读后感《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于是我发现,接下来连续好几天,栎的作业完成得不错。有时他也会落下一些题目,我估计这些是他不会做的,就没批评他,只是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讲解,有时也让优秀的同学帮助他。

课堂上,我经常观察栎,有时看他把手举得高高,就示意同学把机会让给他。他快乐地上课,快乐地完成作业,也快乐地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

这样的快乐差不多维持了三周。有一天,我发现栎又没完成作业,我正要问他,他赶紧对我说:"老师,我忘了,下午我一定补做。"我轻轻说了一句:"你答应我了哈,可要说到做到哈。"到了下午,栎拿着作业本,指着作业对我说:"老师,我没吃饭就补作业,你看——"嘿,还写得挺工整!我就表扬他说:"栎真是个说话算话的好孩子!"

渐渐地,我发现栎进步了,不但行为进步了,学习也追上来了,真替他高兴。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细致、耐心。但有时非常容易就是训斥、强迫、禁止。你可以怪体制,但细想一下,更可能是自身教养、对教育的责任,对孩子的爱心出了问题。"

"每个人成长的环境、家庭对孩子的期待各不相同,每个孩子智能状况各不相同,学习心向也不一样,怎么能简单地对之做评判呢?所以真正的帮助都应该是具体的、个别化的,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突然想起一位已经过世的老教师——她以前是我的同事。我发现她课间经常和个别孩子在谈心,有时在教室门口,有时在操场边上,有时就坐在榕树下。她的一个姿势至今我记忆犹新——就是俯下身子,右肩半倾斜,头朝着孩子,手在比划着什么。她的班级学风好,纪律也好。我想,这就是低声下气的教育,这就是和颜悦色的教育,这就是慢的教育艺术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这位老教师就是在通往孩子的心灵上架起了微妙教育的桥梁。这座"桥梁"起于爱心,运作于鼓励、尊重、平等的一系列措施,最终落座于一个人的成长。

"有时候有些孩子需要棒喝,有的甚至要饿其体肤,给他比较严厉一点的方式,但有一些孩子你用一根指头伤他一下他都受不了,所以要用不同的方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更要谨慎,更要耐心,同时要灵活地运用方法。"

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去做操,刚走进操场,突然队伍中有一位同学叶迅速追赶另一位同学昌跑向操场远处,看起来叶很生气。一会儿,他们回来了,照常做操。我也不动声色。等操做完。我悄悄走到叶身边,还没问,他就哭了。原来今天早上他把裤子穿反了,同学昌一直嘲笑他。我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就单独把嘲笑他的昌叫出来,悄悄提醒他:如果你换位思考一下,看看你是不是伤害了别人的自尊?昌低头想了一下,红着脸说是自己错了。我趁机叫他要跟叶道歉。他点头同意了。一场风波平息下来。

张文质先生说:"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

这个具体的实践过程,往往就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关切的姿势,一种换位的思考,一段深入人心的谈话……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微妙的教育总是从心灵出发,去开启一段曾经关闭的心扉,去培植一截曾经幽暗的绿芽,去化解一些一时纠缠不清的纷争与矛盾……

一朵百合花需要奋斗一年才能重新开花;一棵杉树苗需要拼争几十年才可能长成有用的树……一把小提琴的制作需要四十三道工序;从一块块泥巴变成精美的瓷器,一般说来需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那么,一个孩子的`成长呢!一个健康健全的人的培养呢!一个大写的人的养成呢!

慢慢地来,慢慢地教,慢慢地手把手,慢慢地陪着她背记单词,慢慢地教他们写作……在慢慢中,我们也在慢慢老去。时光飞跃,我们在教育教学旅程中慢慢地学会低声下气,学会和颜悦色,学会以自己宽广的心胸去接纳学生的缺点,并及时想办法使之走入正常的轨道。这些微妙的教育我们渐渐地学来,也渐渐地运用。

"爱、尊严、鼓励仍然是我们最后的家园。"

钱理群先生说道:"救一个算一个,唤醒一个算一个,促进一个算一个,成全一个算一个。""用你的力量去做你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你努力去做,做多少算多少。"

是啊,来日方长!我们走过,但不会错过!我们错过,但不会再错!微妙的教育,从爱心出发;微妙的教育,从细节做起;微妙的教育,从关注一个人,关注一个生命的成长作为目的地。微妙的教育,必将从缓慢的进程中沉淀出教育的芬芳!

读《慢教育》有感 9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回归本真,细细品味,能引起我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慢又是一种什么样子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师那样的”教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日本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的事业,慢就是体现爱心和耐心的一把尺子。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面对孩子们,我们要有慢的教育艺术,我们需要的是耐心与等待,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更是必要的。

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他在低年级的时候掌握不了这个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是会慢慢领悟的。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甚至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我们把眼光放得远了,才能对今天的教育行为有所思考。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应该有一种悠闲的心态,一份闲心。

“我常常发现,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养;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鲁、卑俗,有时候这一切才是教育更为具体、尖锐的问题,但是它往往被各种任务、指标、困难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读了这一段文字,我不禁问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来,有没有认真想过“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在对待一些特殊的学生时常常没耐心,采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觉得这样的学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责任,似乎我已经尽力了,我每天要忙这忙那,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总是对自己的行为找一些理由。这一切都使我日常的教育工作变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会习气,脱离了教育应有的本真。读了这段话,让我重新进行思考,重新审视我自己,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调整,让教育回归自然。

”教育终究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终能够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证明人性的胜利,证明我们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谁就能够把这样的信念坚持更久。“这是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写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我挺喜欢这样的文字。真正理解教育、热爱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里就总能流露出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坚持更久。也只有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用生命润泽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且贯穿生命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得时时在场。不能含糊,不能应付。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是要自己像个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人,并不是说像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做教师的人,内心深处必须得坚守住那份教育理想,必须永葆对教育的那份热情,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民族复兴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魅力是一种感染力、影响力。古往今来,从孔圣人到蔡元培、陶行知,再到当代难以计数的优秀教师,无不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大爱无言,人格高尚,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亲切善诱,富于创新,深受学生喜爱、给学生巨大的感染力,让学生印象深刻,受益终身。曾经作为一个学生,我对于教师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好的老师。而现在看来,作为一个好的老师,我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

读《慢教育》有感 10

浏览网页无意间看到了张文质先生的《慢教育》,当时感觉很奇怪,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教育又应该做到怎样的慢呢?带着疑问,饶有兴趣地翻开看,准备好好读读教育应该怎样“慢”下来。薄薄的两辑书还真需要细细品读,正如书名所写,我看这本书的速度确实有些慢,并不是书不够精彩,缺少吸引我持续阅读的兴趣,恰恰相反,慢教育的每一个实例,每一篇文章,都在向我传递着一个看似平常却蕴含深遂的教育哲理,需要我用心慢慢地感悟,细细地咀嚼。

作为一个教育一线的教师,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杆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等待着孩子长大,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慢教育》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所透露出的理念。“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生命化教育课题的一个重要理念,这本书的主编张文质先生在谈到生命教育的“关键词”时,提及了“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悠闲、优雅、细节”,这些都是我们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要培养的姿态和心态。我经常接手学校挠头的差班,差班的教育工作可想可知,在不断地摸索与前行中,我渐渐总结出一些经验,对差班的工作还真不能超之过急,真需要所谓的慢教育,每个孩子真是在一点一滴中逐渐改变和转变的。慢教育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短短的40分钟之内,还包含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从这样一个意义来讲,老师真的需要处处留心教育资源,关注教育对象,以一个等待的姿态倾情投入教育,时刻关注生命的成长。

吴佩童同学是我们班上一个少言寡语的女孩子,性格比较内向,虽然在各种活动中她表现的并不落后,但内向的性格总使她不敢张扬个性,不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在课堂上我总是投以她鼓励的目光,让她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一开始她总是很胆怯,声音很小,脸总是由于紧张而涨的通红,我并没有着急让她坐下,而是鼓励她慢慢说,把语言组织好再说,慢慢的,她变的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勇敢,以后在每一堂课上她都大胆举手发言。我真为她感到骄傲。

“耐心”是个多好的词啊!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心烦的事,总会感觉千头万绪,无所适从,但当我们想到孩子就是在耐心等待的过程中成长的,心态就会平和很多,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一样。我很欣赏书中的这段话:“要把教育当作一件事来做;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一件事也不一定能做好;重要的是尽力去做,而且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做一件就是一件。”

读《慢教育》有感 11

这个寒假,学校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大餐--张文质的《慢教育》。细细品读,"慢教育"所蕴含的教育哲理,如同一股清泉沁入心扉,让人弥久难忘。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慢教育》的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所透露出的理念。他提及了"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悠闲,幽雅,细节"这些关键词。实质上这些都是我们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要培养的姿态和心态。

教育是慢的艺术。面对幼小的孩子,我们需要的.是耐心与等待。有人说:教育孩子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孩子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更不能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也是必要的。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我们的教学,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躁。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面对幼小的孩子,我们必须学会从容与宽容。从容是一种态度,不慌不忙,有条有理。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大有气量,不计较。而对孩子宽容,则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我们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

慢,需要平和;慢,需要细致;慢,需要耐心;慢,需要宽容。让我们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慢慢地等待孩子长大。

读《慢教育》有感 12

前段时间很多的新鲜词汇不断地涌入我的视野:遗失的童年路上、“孩奴”现象、保卫童年、拯救童年等等。起初我也并不在意,感觉这些都是信息高速路的必然产物,轰动一时流行一阵而已。可当我在一则教育随笔中看到“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一提法时,顿感眼前一亮,将那个叫张文质的教育学者及“慢艺术”牢牢刻入脑海。放假前,当看到同事手中有这本《教育是慢的艺术》时,渴望阅读的心情瞬间陡增,突然间作为老师的我一下子顿悟,我也不喜欢那被浓缩了的童年和高压力下的教与学,我更渴望寻找一条淡然恬静的教育教学之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一切都快了起来。出门不再步行,连自行车都几近在城市绝迹,车水马龙,过马路都要分外精心。动物、植物,只要是人们需要的都可以缩短成长期,尤其是关于肯德基养鸡技术的披露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于是人们抱怨,菜没味了,肉没味了,可人们依然不愿意停下的是飞速发展的脚步,在一面怀念过去的哀怨中追寻更快。教育更不例外,“知识下放”普遍存在,一道小学低段的数学题难倒了一堆的本科、研究生。每当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也几乎是“全家总动员”的时候,每一个在校学生的爸爸妈妈都能深刻地体会到“为人父母之重”。“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积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快速行进的课堂学生实际上是很被动的跟随者,只能一路吃力地跟着,跟不上的注定要掉队。”所以当我看到这些语句的时候心里涌动的竟然是感动。如果用花儿解释先生的理论,那就是是花儿终究都会开放,但却有花期早迟素淡的问题,你难道会说寒冬的梅花逊于早春的桃花?或者丰满的牡丹一定强于清瘦的兰花?既然花儿都是如此,为什么我们非要培养同时开放同样灿烂的孩子呢?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潜意识地希望慢,可同时却也在让脚步加速。就说我们的孩子吧,繁重的课业负担还要附加繁忙的课外辅导,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孩子们不再拥有上学的路上,更不会享受周末的悠闲。老师们、家长们很少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案分析,都渴望整齐划一的优秀。我们都坚信“勤一定能补拙”、“笨鸟必须先飞”是真理,可张文质先生却敏锐地提出“勤未必能补拙,扬长远胜于避短”的观点。虽不能说这就像晴空里的一声炸雷,最起码也是醒酒的汤,让沉迷于追求高效的我们在快速行进的间歇多一些有益的思考。每个孩子都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坚信一个信念:首先应该让每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我听说有些学校孩子们每天晚上的作业奇多,有时候家长都要代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十二点睡觉。当我听说这些的时候不仅是痛心更是鄙视了,虽然我也是一个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似乎不该这样。然而,如果让我牺牲孩子们的快乐为代价来提高我们暂时的'学习成绩,我宁可选择放弃。从教多年,我反对机械重复,我反对题海战术,尽管每次考试我也会分外担心孩子们能否沉着应战,但我依然不愿辛苦孩子。我们都是教育中人,或许也都正在为现今的教育模式而困惑不解。一方面在强烈呼吁“减负”“减压”,可是教育体制却是不变的,最终都需要在考试的关口倾力一搏,然后才能唱出“真金不怕火炼”的赞歌。

前段时间在阅读中发现了这样的语句:

“中国人,赶时间。

最爱‘快进’,狂点‘刷新’。

评论,要枪‘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排队,最好是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

看完之后,不禁哑然失笑,想想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的确是这样的。尤其对于排队心里的分析更是精妙绝伦,颇具讽刺而又那般传神。于是久久地停留着那些文字上,反复斟酌着、诵记着,想让它们成为我今后生活工作的一面反光镜。在教育中,我们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可能就是“能不能再快点,再好点。”我们都在苦恼着孩子的磨蹭,我们更担心孩子的成绩不能最好。甚至,我们希望孩子的快速成长,渴望孩子的培养如同农业、工业的发展那这样尽可能最快,最好收益最大化。我们忘了,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忘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因为渴望快,我们更加得急功近利,希望我们的教育教学点点滴滴都能立马见效。于是,我们忘记了积淀,忘记了对人的长远的培养。在题为“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和“如何建设一所优质学校”的演讲中,先生多次谈到“阅读”──一个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内久久盘旋在我心头的词汇。我喜欢张文质先生的率真与深刻,对教育现象作深入的剖析,有些时候观点语言也甚为尖锐,读他的文字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书中有豪气,豪中有霸!

教育是相通的,张文质先生也是从一线做起的,我不知道他曾从事哪个学科的教学,可是在阅读这个观点上却和我们的语文教学专家出奇的一致。讲到了当今孩子的阅读现状,并精辟地阐述“阅读几乎为零的孩子才真正叫作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未来来说才真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阅读为一个人的成长精神打底,甚至为一个人立精神,生命是从阅读开始的。”等等。和很多的专家一样在大声疾呼着阅读,阅读,阅读!在阅读这件事上,我真是大恨其晚,真正的阅读似乎是从进入这所都市小学才开始的,那也是因为压力,因为看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仅仅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我开始了疯狂阅读,有教育教学专著,有儿童文学,有报刊杂志,有心灵鸡汤类的故事散文等等。很奇怪,以前我只喜欢文学,关注的就是故事情节。可现在即使是一本枯燥的教学论著我也不再感觉乏味,或者说再乏味也会坚持着看下去了。

很多时候感觉到了都是新奇,有趣,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与警醒。读书,让我对自己、对教学、对人生都有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不再狭隘。虽然这个年龄的我读书已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记忆,常常有一种过眼云烟的虚无感,但依然深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或许读书的初衷就是因为担心自己被淘汰吧,也正是张文质先生在谈及应试教育苛刻时提出的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无论从文学的积淀还是学识的浅薄我觉得自己都是那种有待提高的类型,所以读书是当务之急,是首选!我需要在读书之中维持自己的自信,维持自己为师的尊严。当然先生疾呼读书的同时更多思考的是教育中的中心和重点──孩子!我觉得从素质教育被提上议程之后,我们的应试教育却无形中愈演愈烈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名目繁多的考试,还有排序。“在提高孩子成绩的过程中我又没有做了一些不人道的事情啊?”这个扣在教育学者心头的疑问,更是值得我们所有一线老师反省的问题啊!是啊,当大街小巷张贴者大学录取学生的名单时,有谁会去关心那些落榜的孩子呢?当我们大肆表彰成绩优异的教师时,我们是否用心分析过成绩差异的诸多原因?可是因为这许许多多的课业,孩子们没有时间来为自己的精神打上底色,因为紧紧张张的排名,孩子们无暇顾及课程以外的书籍?谁能想到,我们那些所谓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行为让孩子们无形中已经输了,不,是受伤,让我们的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

慢,快,快,慢……我已经分不清究竟该怎样,是慢好还是快对?行进在基础教育的路上,我更加困惑,在迷茫中踟蹰。谁能告诉我,究竟如何去实现自己对教学理想的追求呢?这关于理想的温暖话语,只能在书中读读罢了吗,将会有谁在我的耳边让它慢慢地荡漾呢?如果“教育能像蜗牛散步一样,只要放松心情,放慢脚步,防长眼光,才能以诗意的态度,发现教育生命之美,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呢?

读《慢教育》有感 13

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读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在阅读中,我常常被他的真诚和敢于直言所感动,让我忍不住在书上圈点勾画。我也常常在阅读中陷入沉思,让我想起曾经以及周围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教育案例。

他在"消极"是我们最可怕的敌人一文中直言,"消极"会让我们固守着某种偏见处人,处事,处己,而自己浑然不知。习惯用贬低人,批评人的方式去教育学生。还认为自己老谋深算,看透世界。读到这里让我不免陷入沉思。想想自己从教这些年,是不是也曾经那样偏激的对待学生,甚至用挖苦,讽刺的语言对待学生,想到为自己当初在教育上过失而惭愧。我们可能太习惯用"坏心眼"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了,当我们自然不自然地以否定、贬低的、不信任的'心理看待学生时,那是给学生多么大的心理上的伤害呀!

张文质先生在文中注重生命化教育。要关注到具体的个人,关注生命,要把人当目的而不是手段。是啊,我们总是在课堂上注意那些学习努力的学生,而忽视那些需要帮助困难的学生,在我们的心里认为这些学生只会给班级拉后腿,往往被弃置在一角。甚至老师还在家长会上点名批评某某学生成绩差,家长是怎样教育的?张文质先生说人与人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全面、最持久、最深远的,甚至一个眼神、一句话很可能就决定了你一生的命运。所以我们当教师的应该在工作上如履薄冰,慎之又慎才对。

张文质先生说"教育是慢的艺术"。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只会说教育是艺术,通过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白,教育需要慢,需要等待,需要有耐心。佐藤学先生说:"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当我们真的慢下来时才会真正知道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学生。我们的确有时候在课堂缺少等待,我们只看到了全体,而忽视了个别学生的感受,有时甚至为了节省时间,自己就把答案说了出来。往往我们忘记了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孩子在课堂上敢于表达,乐于参与,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笑声是欢快的,表情是自信的,这是最大教育的成功。张文质先生说过,一个好老师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提高学生、帮助学生。

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能急于求成,需要静待花开。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一种更高尚的精神引领,要养成良好的阅读、倾听、讨论的习惯。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大问题要思考,小事情要践行。要从我们能够改变的地方去尝试。

读《慢教育》有感 14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寒假读了张文质老师编辑写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这本书是张文质老师在多个场合的演讲集,语言浅显易懂,处处显示出张老师对教育的关注、关心与反思,他主张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塑造身边的小环境,解放孩子。回想从教十三年,我很有感触、深有体会。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教育是慢的艺术”呢?令我思考很多很多……

“慢”需要感悟。“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保护和帮助他,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这样的文字,总是一次次惊醒我要学会等待,学生不需要的担心,而需要关心;学生错了,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学生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分享;学生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学生本身就是希望,我们尽管为学生着想,为教育的慢而崇拜。我坚信,我的眼里没有差生,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神圣的理由,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比如面对一些问题儿童,爱因斯坦到十岁才可勉强说话,海伦凯勒两岁的时候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舟舟被认为是弱智少年,却是世界级的天才指挥家。

这学期,我新接了一个一年级的班,真的发现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家住哪里的孩子,不能说话,眼睛不能聚焦的孩子,不能听见同伴说话,带上助听器才可勉强听见声音的孩子,但是,这又怎么样呢?谁能敢说,他们不会是下一个爱因斯坦,舟舟或者海伦凯勒?时间是证明学生成长最好的东西,不是靠老师的声嘶力竭的呐喊和批评甚至奚落讽刺,置之不理。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有独特的视角和自己的思想。老师生拉硬扯地教育管教,怕是会误事的,也不会有什么成效,“教育是慢的艺术,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千万不要在无意的伤害中偷走了孩子的梦想。

“慢”需要等待。教育的等待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美好的东西,在课堂上即使我们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方法教授同样的知识,也不会使学生取得同样的成绩。那就让我们学会等待吧,用耐心静静地等待,用宽容温暖去等待,用汗水辛勤去等待。就像农民一样,春日里播种,把对秋天果实累累的向往融于浇水施肥、松土拔草、辛苦耕耘之中,尽管有许多果实的收获是要等到来年乃至他年的,但他们依然不恼怒,不气馁,继续默默耕耘,因为他们相信,每一粒种子都有发芽成长结果的那一天!作为教师,“等待”就是见证学生成长的过程,“等待”给了学生成长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等待”是对学生的信任,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关注和挖掘学生的潜力是至关重要的。面对每一个学生时,我们始终都要有这样的心理暗示:在他的成长中一定有很多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我们不要着急,慢慢等待,等待的过程也是孩子潜能释放的过程。真诚地赏识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期待并加以特别引导的话,那他们的潜能将会得到充分地挖掘。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等待的艺术。对学生的教育永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惟有耐心的等待,坚守,我们才能看到花开的美丽。

“慢”需要永恒的责任。张老师告诫我们:要加深对教育的理解,确立自己的生命价值与目标。本书中,他提到马克思·范梅兰对教师最好的描述:成为学生心目中能够替代父母角色的人。他还说:“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积淀一些有用的东西。在教学中,我们要去慢慢地感悟,教育是浸润和雕琢的境界,要保持“慢”,慢,代表是平静和平和;慢代表是细致和细腻;慢代表的耐心和耐性,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心情。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

1、学会宽容,学会善待学生。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密码,带着独特的禀赋,带着不同家庭的影响来到学校,宽容、尊重差异,就是培植文化与人的多样性。

2、学会等待。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智慧的觉醒,有一个精神力量增长的过程,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教师要有等待之心。

3、学会倾听。更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4、学会欣赏,哪怕孩子只有点滴进步,我们也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

5、学会赞美。教师应大声说出对孩子的肯定和表扬。

6、学会参与。参与到学生生活中去,真正和学生在一起。

7、学会合作。任何课堂的成功都有赖于师生的对话、互动、合作,而合作能力的培养,只能在合作过程中实现。

8、学会表现。教师要有很好的“舞台感”和课堂表现能力。

9、学会反省。不仅思考教育方法、策略、技术,更要检讨在成全人的方式、价值取向上的对与错。

10、学会创造。通过成就学生的方式来成就自己。我们的成就感、满足感离不开课堂和学生。要成为有魅力、有感召力的人。成为引领孩子人生方向的人。

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杆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学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陪着学生长成参天大树,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读《慢教育》有感 15

近期翻阅了张文质先生的《慢教育》。我细细地品味着慢教育的每一个实例,我深深地感到每一个实例都在向我传递一个看似平常却蕴含深意的教育哲理。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先生这样阐述: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时候我们简直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视、发现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临场智慧。

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是教育的`大忌。正如德国哲人所言: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生命活力与精神灵魂的教育需要耐心、宽容、细心……

以“慢”的心态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等待长大,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在“慢”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充分的从容和宽容,慢慢地等待孩子的思考与幼稚,慢慢地感受孩子的挫折与成长。老师要拥有足够的童心与细心,慢慢地听孩子讲故事谈理想。同时要学会真诚的欣赏与体验,慢慢地表扬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慢慢地和孩子一起品味纯真的快乐童年。

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我很欣赏书中的这段话:“要把教育当作一件事来做,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一件事也不一定能做好,重要的是尽力去做,而且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做一件就是一件。”从今天起,在教学中,我会“慢一点,再慢一点,放慢欣赏的脚步;等一等,再等一等,等到迟来的花开。”

读《慢教育》有感 16

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详尽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什么是生命化教育?那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这就是生命化教育。生命化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学生的一种单向教育,对于老师来说,更是一种教学相长的教育。要想更好的教授教育心理学,不仅需要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的不断汲取,也应该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唤醒自己的生命意识,来激发自身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完善,从而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老师在文章当中提到所谓的对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就是要培植人对生命的真爱,要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生命比一切都更重要。人活在世上,不管贫穷、疾病、困难,但只要活着本身就带给你希望,带给你无穷的可能性。所以张文质认为,教育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要培植每一个人对生命的敏感,对生命的珍视,包括对生命的敬畏感。

书中提及最感兴趣的是生命化教育,举了很多教育的例子,给我很多启发。教育的三个维度,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共同润泽和成全。生命化教育在于教师的“人的'真实生命的复归”。生命化教育要求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的差异,努力去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发展目标。要从关注每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个学生开始,从满足每个学生需求开始,从善待每个学生开始,从开启每个学生的智慧开始,从相信每个生命的意义开始,从成全每个生命发展开始。不仅要尊重、善待学生,还要研究学生特点;在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异常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引发思考……客观条件,就是课堂环境,教学空间。

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顺乎人生,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让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美与幸福。

作为一个教育一线的教师,我非常喜欢“生命化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将知识灌输到学生大脑就可以的,而是让每一个人面对生命有尊严的活着,有意义的活着。对教育而言,重新给学生上一堂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课。

读《慢教育》有感 17

张文质在关于童年我有几个基本的看法写到:

一个人能安身立命,显示自己独特性,带给你一生幸福、自信的,一定是你的长处。就像西方人说的天才如果放犯错了地方可能天才就难以成为天才。所谓的天才就是他的禀赋、独特性。但我们的教育常常不尊重它的独特性。前面我为什么要举我孩子的例子,其实那是一种忧虑。她对写作也有优势。小学就出书,初二又获一个全国性大奖,出版社跟她签约,马上要出第二本书。如果她要走这条路,可能走得很顺。但她能否考上一类高中,这却是一个很难预测的问题。按现在的评价机制,他再平庸,但会考试,他就可以顺利地读个“好”高中、“好”大学。一个人很有天份,某个领域很有才华,但考试成绩上不去,她可能很麻烦。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和我的同学刘增爱。我从很小的'时候受母亲影响,对绘画很痴迷,在我的记忆里,不是看画就是画画。上初一时,我发现我们班还有一位绘画高手,她叫刘增爱,她擅长画红楼梦人物,她画的很快,很流畅,她的笔下一会儿就能流淌出婀娜多姿的林妹妹、晴雯、薛宝钗、王熙凤等,个个裙带飘飘,貌美如花,线条流畅,特别是手指的造型各不相同,有时,还要配上背景,看到她的画真是羡慕死我了,好多同学都向她要画,在我们学校已是小有名气。我们俩经常在一起画,当然是我努力地向她学习。可是,她不太努力学文化课,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一直到现在,变成了一个早已和绘画毫无关系的农妇。想到这里我至今都为她惋惜,可惜了她的艺术才华,如果当年她的文化课好一些,她的人生道路就会改写了。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社会会有很多吧?

读《慢教育》有感 18

《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是我的一位教师前辈向我推荐的。2017年5月份第一次读,读着张文质的文字,满满的都是真实。他一直在讲教育的真相,一直在强调生命化的教育,读得我心里很痛的那种感觉!

和另一位教师前辈交流,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怎么会有心痛的感觉?她说,痛苦,就不要读了!于是,就把它搁置那里了。

为了完成此文,又拿起了这本书。一年多的沉淀,心境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了曾经的痛彻心扉。

当教师失去了她该有的阳光下最光辉的师道尊严的时候,我们只能向自己寻找答案,一切从自己的内心去探求。也许,就是那种笑着哭的感觉吧。就是那种流着泪去追寻梦想——砥砺前行、静待花开、用生命去绽放教育的绚烂焰火!

教师的师道尊严,哪里去了?

在《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一文中,我读到“德国教育家洪堡在一百多年前做了两件有深刻影响的事,一个就是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资,结果使得优秀的人才大量涌向学校;一个是实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德国,哪怕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最有创造力的国家之一。这跟洪堡教育改革的理念所开启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心里是振奋的!真的羡慕德国的教师从业者,不是艳羡他们高额的工资,而是眼气高额工资所带来的当教师的师道尊严!

我们当教师的有尊严吗?

有些家长一提起老师,就咋咋咋地评论。就是社会上,也总是贬低教师。我真不知道教师都犯了怎样的道德失误?世人为什么要用超于常人的道德标准绑架教师?

教师,是神?还是个人?

当孩子在学校擦伤,家长跑到学校嗷嗷叫:孩子交给你,就给我看成这!当老师和他讲道理时候,他说:滚一边儿去!甚至是想要向老师大打出手!

当教师的是否要问,教师的师道尊严,哪里去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泥泞中,用那遥不可及的梦想支持着我们前行!

向自己寻找答案,静待花开!

每每读到诸如此类的文字:

教师的真挚关爱对人的幼年时期的成长,对人生建立的信心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就像美国诗人艾米斯说的那样,哪怕仅仅把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送回巢中,我们也就“不虚度此生”!

只有把责任当作自己内在的责任,就是当作我们的`天职,一种功课,当作我们可以从里面获得生命价值的一件事去做,你才能够去坚持,才能够不那么容易被别人所改变、所扭曲。

孩子们变得不自卑了、有自信心了,孩子在课堂上敢于表达,乐于参与,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笑声是欢快的,表情是自信的,这就是教育迈出的很了不起的一步。有了这样的精神打底,精神奠基,教育才真正是光明的、高尚的,才真正是有助于人的成长的。

人的生命的奇迹往往都与美好的教育有关系,一个孩子能够遇上一位让他长久甚至终身依恋的老师,真是一个福分。

童年是我们最重要的生命阶段,我们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要不断回到童年中去汲取力量。

一个人哪怕再成功,如果没有遇到一位好老师,他的一生也是很茫然的。但有了一个好老师就不一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人没遇到好老师的话,他就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罪犯,如果一个人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他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

心里又渐渐地燃起了飘渺的火焰!不为别的,就为了那师生之间那相遇的福分;为那个人一生的童年基奠、精神打底;为了那一句他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也许,选择教师,从开始就注定了要清贫、大度、豁达。哪怕受到了委屈,依然要继续演绎生命化教育的精彩!

一切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去探寻、去实践,不以外物的种种苛求自己,不让嘈杂的世人扰乱自己纯净的精神圣地。用心去做好自己心中想要的那种教育效果,足够!

相信教育,相信未来!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静待花开!

保持一颗童心,相信一定会看到最绚烂的教育盛焰!

读《慢教育》有感 19

张文质的《慢教育》一书提及了“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悠闲,幽雅,细节”这些关键词。实质上这些都是我们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要培养的姿态和心态。慢,需要平和;慢,需要细致;慢,需要耐心;慢,需要宽容。让我们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慢慢地等待孩子长大。

但是,我对书中的这段话兴趣较大,它谈到:“我们所以迷惘,是由于我们不会思考了;我们所以不会思考,是由于我们储存的‘知识’不足以解决或更好的解决问题了。最有效的办法,是重拾书本,更新自己,与时俱进。”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能帮助教师读出教育的知识,读出教育的思想,而且更有利于指导者更新思维,向外了解世界,向内了解自己。21 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加速,社会变化急剧,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

古今中外,关于“阅读”留下了不少佳句。中国谚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谚语说明,只有在书籍之中才能获得尊贵。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重要的建议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总之,读书,有千万个理由。但是,在当下的.教育中,教师们疲于应付琐碎的教育教学事务,有心读书的教师在逐步减少,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成了摆设;即使是读书,也仅仅是教学用书、考试辅导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试问,教师如果不读书,还能去“教书“吗?因此,每一位教师要想真正成为有思想的教师,那就去读书。如果作为一名领导者或中层干部或是带教的指导教师,要想对其他老师或徒弟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必须是高屋建瓴,用阅读的方式来拓展思路,更应该把读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树立榜样的作用。

读《慢教育》有感 2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耳熟能详的话不就在告诉我们教育是慢的艺术吗?

张文质老师曾经详细描述到:“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有时候我们简直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也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保护和帮助他。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经常,我们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他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他需要你对他这个具体的人而给予的帮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一种临场智慧)。”

当他提出这个观点后,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因为今天这个时代确实是泥沙俱下、万马奔腾的年代。有人认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但是张老师认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这里的慢指的就是用人性的方式,针对各不相同的、具体的个人,有足够的细致、耐心与充分的教育意识。这样的教育在我们任何人看来,或许都会觉得都是一种理想中的教育,但我们应该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情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好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时候体现的是“严厉、急躁”,是“狂热、粗暴”,是“不宽容”,是“麻木、冷漠”,以至于消极、懈怠到极度沮丧,因为我们早已失掉了作为教师的那份光荣与自豪,也悄然失落了作为教师所必须的教育精神。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已失去了太多,教育早已被功利化稀释得面目全非,我们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只是我们都不愿面对。

慢的'教育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学习,这种“慢”也是需要智慧的。而张文质老师提倡的这种“慢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就是以智慧主导下的耐心和爱心让孩子们接受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人获得成熟和自由,使生命绽于爱与善良之中。

朱熹说:“做事情要宁浅勿深,宁小勿大,宁下勿上,宁近勿远”,强调“要从我们能够做到、能够改变、能够尝试的地方做起。”尤其是处在教育改革前沿的教师更应该时时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克制愤怒,学会耐心与期待,或许这样的慢能使你琐碎的工作变得优雅起来,虽然明知这优雅有着理想化的色彩,但是教育者本身不就是理想主义者吗?

读《慢教育》有感 21

读了《小学教学》杂志上刊登的由庄惠芬老师撰写的《享受教育“慢生活”》这篇文章,我很受启发,让我对教育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庄老师在文中写到:“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如同我们期待新生命的孕育、成长、来临; 教育是一种慢的生活,如同我们等待庄稼的成长、开花、抽穗,直到成熟,这需要的是过程和等待,需要的是时间和空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和旋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教育需要有耐心,有一个领会和感悟的过程。在我的教育实践中往往就是缺乏耐心,使部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他们只停留在表层的认识,没有帮助他们进一步地理解,使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应用。让我进一步理解了教育确实是一种慢的艺术、一种慢的生活。

教育中的“慢”意味着对孩子成长规律的尊重; 教育中的“慢”意味着等待,等待他们思维的转变和成熟; 教育中的“慢”意味着生活,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去聆听孩子们的争辩,去欣赏一个个孩子与众不同的个性。在“慢”的教育情境中,让孩子释放自己的天性,让课堂焕发生命的.灵性。

教育是师生共同走过的一段生命历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美好旅程。教育是慢的艺术,生活也是慢的艺术。就让我们慢下来,细细地品味生活的优雅,在“慢”中欣赏孩子的进步和成功的快乐,去享受“慢”的教育带来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