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六年级教案 > 苏教版《冬夜读书示子聿》课文及说课稿

苏教版《冬夜读书示子聿》课文及说课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4W 次

 苏教版《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

苏教版《冬夜读书示子聿》课文及说课稿

冬夜读书示子聿

朝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言绝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苏教版《冬夜读书示子聿》说课稿

 一、说教材

《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主要写林冲遭刺配来到"小旋风"柴进庄上,被洪教头所逼与之比武,几招之内便使洪教头败于棒下,羞惭而去。课文灵动传神的语言、动作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林冲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鲜活、独特的个性特征,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极富灵性。通过文本的语言、动作描写读活林冲,讲活林冲,便能使学生对梁山好汉产生兴趣,对古典名著《水浒传》产生兴趣,形成美好的阅读向往和期待。

  二、说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五、教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说教学流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1、视频出示:《好汉歌》。这首歌大家都挺熟悉的,它让我们立刻想到了一本书,联想到了一群虎虎生威的好汉??

2、话说北宋徽宗年间,纲纪败坏,贪官污吏把持朝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下豪杰纷纷揭竿而起,演绎了一幕幕荡气回肠的英雄剧,成就了同学们熟悉的水浒100单8将。今天咱先表一人,此人乃东京汴梁人士,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领虎须,三十四五年纪,官至80万禁军教头,人送外号“豹子头”,你猜此人姓甚名谁?(板书:林冲)

3、说到林冲,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且看,《水浒传》前十章中有多个章节说到此人,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今天咱们说的这个故事就出自于此。

3、板书课题,谁来读好课题?

生读题,师点评:

重读林冲:重在“林冲”,虎虎生威,如见其人;

重读林冲:重在“棒打”,干净利落,如闻其声;

重读林冲:突出“洪教头”,表示打的不是别人,就是洪教头。

[设计意图]:本课的学习基于长线阅读《水浒传》的基础上进行。课之伊始,将课文的学习置于《水浒传》这部经典名著的大背景下,也是传递着一个信息:如何阅读名著文选。

(二)、朗读大PK。

1、通过课前自学,同学们一定对故事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对书中人物有了初步的印象,今天我们先不请大家来谈感受,而是好好地读读书。

2、出示小组学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带着你们对课文的初步感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最感兴趣的句段,再和其他小组来比一比,赛一赛。

【学前温馨提示:小组长可以先征求一下大伙儿的意见,选择大家都感兴趣的内容,想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最能表现出你们小队的整体实力,读完可以自评自夸一下,特别是自认为读得最棒的地方。】

3、小组汇报:

A、指名一组汇报展示。

B、朗读PK:哪一组也喜欢这一段,来PK一下,比一比谁读得更有味道?

C、除了刚才读的这一段,还有哪些小组想读读自己最感兴趣,最拿手的文字。

4、师相机引导:

⑴走进人物内心,想象情境:

洪教头的话表面上是说给柴进听的,实际上是说给林冲听的?你想象这句话,那应该是怎样一字一句地送到林冲的耳朵里去?那该怎样数落、嘲讽、挖苦林冲啊?

⑵让平面的文字立起来,添加合适的提示语,配上动作、神情:

①洪教头那话之前可是“冷笑了两声”,你也可以“冷笑两声”再往下读,感觉就不一样了。

②瞧瞧,这回洪教头那可是——“跳起来”,跳起来说,那是怎么说的。

⑶肯定学生中值得借鉴的成功做法:

① 好,这个洪教头读得真像,气得吹胡子瞪眼,火冒三丈,拍案而起。

② 我发现这洪教头真是怒从心头起,恨向胆边生,他对林冲是七个不服,八个不愤。 ③放下手中的书,看大屏幕,连比划带读,这个方法挺好,这样朗读更有表现力了。

5、朗读至此,你们读到了这是个怎样的洪教头呢?

(感受洪教头是心胸狭窄,骄傲蛮横霸道无理,不自量力狂妄自大)

而林冲呢,正和它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感受林冲的谦恭知礼,一再忍让)

6、师小结:

你看,读水浒这样的名著故事,同学们平时都习惯用默读的方式,像我们今天这样有滋有味地朗读是不是也挺有意思的,同学们不妨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再去读读水浒,你的收获一定会更丰富。

[设计意图]:生本课堂不仅有热热闹闹地说,还应该有有声有色、兴趣盎然地读。朗读是目的,也是手段,首先诵读经典名著,享受大声读带来的快乐;其次,表现性朗读既培养训练语感,也是感悟发现的感性方式。

(三)、智慧大比拼。

1、清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盛赞:“水浒所叙108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并为水浒做了精彩的点评。

2、出示学习要求:

文中哪些文字写得特别精彩,能让你充分感受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请你来评赏一下。

【小组学习提示:刚才大家朗读时大多集中在第3、第7自然段,我们就从这2段来看起好吗?为了避免蜻蜓点水式的泛泛而谈,每个小组可以集中力量,择其中一段想深入,谈开去,做中心发言。】

3、小组合作学习。

4、大组汇报,师适时点拨。

⑴感悟传神的外貌描写:

经典不愧是经典。你看,寥寥不到十个字就传神地勾勒出了一个粗俗傲慢的洪教头的形象,这对你们今后写人物的外貌一定有所启发吧。

⑵发现对比衬托的表现手法:

出示,补充介绍“背面铺粉法”:

我们古人对这样的对比,早有了自己的说法,在美术方面,为了突出人物的线条、眼神更加清晰,就在它的背面铺粉来突显人物的清晰。于是,我们的古人们也用上这样的文法来写小说,表现人物特点,这样的文法和你们刚才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便叫(生:背面铺粉法)。

瞧,为了突出林冲的正面气势,文中就运用了洪教头这样和他截然相反的个性,来反衬林冲,越这样描写越是让我们从这背面铺粉法中去发现林冲的特点,那真是四两拨千斤。既然读到了此处,我们发现这里用了背面铺粉法,那再来看看课文其他部分有没有这种文法。⑶品味看似简单文字背后的丰富意蕴: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仅通过林冲与洪教头比武时双方语言、动作的描写,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的梁山第一等好汉。

▲预设一:同学们,有人统计,在水浒中写林冲呀,这林冲的话“哪里敢”用了2次,“怎敢”用了3次,“如何敢”3次,“岂敢”用了5次,“不敢”竟然用了6次,这个看似简单的“不敢”后面是什么?谁来做林冲的代言人来说说他内心的想法,是真的“不敢”吗。(从课本语言来看,林冲说话极少,只有三处。一处是洪教头无礼挑衅,林冲连说:“不敢,不敢。”透过两个不敢,我们似乎就可以看到林冲内心的想法:一来林冲思量这洪教头是柴进的师父。如果打败了他,怕是对不住柴进。二来这也跟林冲一贯逆来顺受的人物性格有极大关系。妻子受辱,忍;遭受陷害,还是忍。作为禁军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并不是一个草莽英雄,他深受儒家“温、良、恭、俭、让”思想浸濡。在洪教头这等耍赖小厮面前,

他的善良、温厚、谦逊、忍让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预设二:与洪教头比武,看似简单的三招,更可以洞察出林冲的细致心理。

(洪教头使出浑身功夫,来了个“把火烧天”时,林冲一眼便看出破绽,把棒一“横”,第一个回合持平。第二个回合洪教头更是气势汹汹,劈头打来,林冲只是轻轻往后一“退”,便避开一招。真是知己知彼,足智多谋。第三个回合,林冲见洪教头方寸已乱,“还没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于是一“抡”,一“扫”,便使得洪教头倒在地上,羞惭逃开。洪教头招招狠毒,林冲点到为止。仅三招,一个武艺高强、武德高尚的林冲便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了。)

▲预设三:从“羞惭”一词追溯洪教头恼恨林冲的心理根源,可恨之人亦有可爱之处,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洪教头,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小人物形象。

(洪教头对林冲态度是多方面的。不能引导学生从本质上否认这个人物形象。洪教头不是英雄,所以自然没多广阔的胸襟,没多大的气度,这很正常。再看文章的最后“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知耻近乎勇,他知道“羞惭”正说明他本质并不坏。这一处细节正是作者塑造人物成功之处。)

▲小结:经典名著,历久弥新。你们看,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意蕴,这就是名著的魅力,阅读这些文字,细细咀嚼,一定会给你带来许多收获和快乐。

5、师小结:我们发现,原来朗读《水浒》不仅仅是朗读故事,还要在朗读中品味文法,这样我们才能努力地做到,成为文章的知己。再读水浒时,如果你不仅能读懂内容,还能关注故事表达手法,这样的读书会让你变得更智慧。

[设计意图]:评赏语言,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使学生对林冲这个“好汉”的内涵能认识的更具体、全面,对“好汉”这个外延把握更准确。品味文法,开放的话题,学生带着个体已有的经验,批判的眼光或者困惑的思索以及主观情思投入到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充分经历了思考、探究、体验、感悟和发现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历练智慧。

(四)、课外拓展、推荐阅读

1、有人对林冲是这样评价的:说他是“具有懦弱性格的锐气英雄”,说他是“为了自己生活而谨慎的人”,还说他“性格中所具有的重要东西就是窝囊”。

读读《水浒传》前十回,用自己的眼睛看《水浒》,再来综合评价林冲此人。

2、朗读《水浒传》,剖析诸位英雄,发现百味人生。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课堂学习之末抛出人们对于林冲的一段不同评价,引领学生思其意,索由来。用自己的眼睛看《水浒》,每个学生都应该为拥有自己的“水浒”去思索。这样的语文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苏教版《林冲棒打洪教头》评课稿

一、说教材

1.主要内容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的第22课。这篇课文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主要写林冲遭刺配来到“小旋风”柴进庄上,被洪教头所逼与之比武,几招之内便将洪教头败于棒下,最后使之羞惭而去的故事。全文紧紧围绕“比武”这一中心,以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征。

2.结构安排

课文是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依次为“进庄——相遇——比武——离庄”,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易于学生阅读,理解,是《水浒传》中一段脍炙人口的佳作。

3.情节描写

从全文看,课文的故事情节完整,人物描写细腻,重点突出了人物的鲜明性格,忍让谦和、武艺高强却深藏不露的林冲与傲慢无理、盛气凌人、武艺差的洪教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4.写作特色

(1)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别是个性化的语言,充分显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用词准确贴切、生动传神。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刻画出了洪教头急于取胜的心理,展现了林冲战胜洪教头的精彩场面,突出了林冲深藏不露的高超武艺,把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5.题目解析

文题“林冲棒打洪教头”高度概括了本文记叙的内容,也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整篇课文就是通过林、洪两人的比武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6.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课文生字,联系句子理解课文字词意思。掌握“解、禁、还”3个多音字的用法。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7.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感情朗读。

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感受我国古典文学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理念

1、语文观语文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十字经”课课要念。

2、质量观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差异发展、可持续发展。

3、角色观蹲下来看孩子;师生是共同的研究者;走近学生,走进学生(让师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呼应起来);鼓足教育期待的风帆(它是催化剂,催化创新的意识;它是播种机,播种的希望越大,收获的果实越多;它是童话的圣殿,将课堂变成学生的精神家园)。

4、教学观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方法、重情趣。

5、设计观目标与智能的多元化,内容与方式的选择化,结构的模块化(变线性结构为模块结构),节奏的弹性化(与学生的学习情绪谐振)。

6、评价观评价是激励的艺术。在我的课堂上,不仅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而且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这种多元性、多主体的评价,形成了一种强力“思维场”,让学生的思维在强力碰撞中迸发美丽的火花。

三、说教法

1.引导自主学习法。我们强调一堂好的语言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因为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课文片断,便于教学;播放电影片断,便于学生进入课文情景,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3.范读法。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治情感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形象思维,提高作文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通过范读,披文入境,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以其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起到传授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的作用。

四、说学法

1.自学法。人的大脑接受信息,有意注意总比无意注意有效得多。经过自学,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有了一番摸索的功夫,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困惑不解。一旦进入探讨阶段就会全身心投入。一方面可以从容、有条不紊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略有所悟的急需得以印证和深化,不得要领的急需理清头绪,困惑不解的急需弄个明白,自然都格外注意,毫不懈怠。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留下了深刻印象,还强化了自主意识。

2.研讨法。学生自学后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听取别人的意见,思索别人的看法,反驳错误的观点。这一过程在教学时还注重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般先由基础较差一些的学生解决课文中的共性问题,并积极引导尖子生对个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一参与过程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听说能力、判断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3.反复朗读法。学生的多层次读。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a.初读。感知课文内容,解决字词,质疑问难。b.细读。质疑后,边读边想边议,弄清段落层次,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文章脉络。c.精读。感情朗读重点语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澄清疑点。通过这样的读,就可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功效,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

五、说教学过程

1、四大名著来开篇,开门见山入课题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那么在教学伊始,我便让学生说说四大名著与作者,然后,便直接提出今天要学内容便是《水浒传》第九回的一个小故事。板书:林冲棒打洪教头,学生对林冲何人,什么叫教头并不理解,让学生了解人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对林冲会进行简单介绍,对教头会直接进行解释。我还会告诉学生看着课题就会知道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多读题,随后让学生提问,想了解些什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出下面教学。

2、初读课文要感知,识字正音理脉络

五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已经较大了,所以生字在课前的预习中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解决,在初读课文中,我主要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从课题入手,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再让学生找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洪教头挑斗比武以及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经过?再弄清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并请学生按初次见面(23自然段)、初次交手(456自然段)、再次交手(7)自然段,把第二段分为三层。分段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与其让学生去错误地猜测不如降低难度,直接给学生学习理清脉络的阶梯,让学生在正确的导向中掌握好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

3、精读课文细品味,了解人物各特点

理清文章脉络后,我便以兵法中的计谋为学生细学本篇课文的切入点,整堂课的教学都会以谋略贯穿始终。首先我会和学生聊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我问:同学们听过孙子兵法吗?里面有三十六计,你知道哪些计谋呢?不要求学生说计策的具体内容,只要说出名称就行,男生的兴趣肯定会比女生更为浓烈,就由男生带起女生兴趣一起走进文本。随后我话锋一转,兵法有三十六计,而我们今天学的课文里面也蕴藏着五个必胜之计,想知道吗?一个必胜计就已经够吸引人了,现在一下子有五个,那么学生的味口便在这五个必胜计中油然而生,随既我又说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一天午后,董超和薛霸两个差人押解林冲路过柴进的庄园时,柴进爱惜林冲是个人才,所以把他当上宾对待,没想到洪教头一出现,就对林冲视而不见,惹柴进极为不满,随即又在洪教头的挑衅下,林冲使出五招必胜绝计,让洪教头羞愧离庄。这第一招便是性格绝定命运。为什么我这么说呢,读读课文描写林冲与洪教头初次见面的情况,你会发现胜败已在初次见面时就分晓了。请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以自己学过的成语或词概括林冲与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抓住林冲的三次谦让,林冲是在什么情况下谦让?(第一次林冲刚看到洪教头,寻思是柴大官人的师父,理应敬重,“连忙躬身施礼”;第二次是洪教头不理睬林冲,柴进向洪教头介绍林冲,林冲“起身让座”,表示礼貌;第三次洪教头冷言讥讽,瞧不起林冲,要与他比武,林冲连称“不敢”再次退让)让学生明白林冲和洪教头,一个武艺高强,却处处谦虚退让,留有余地;一个酒囊饭袋,却目中无人,不知天高地厚。胜败早已定,性格即命运。找到了第一招我们便来看看第二招,小心试探。你看,他们初次交手,课文的第二段第二层,林冲和洪教头,一缓一急;一慢一快;一个佯装绵羊却是猎豹,一个要装成猎豹却是草包;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从他们的语言和动作中便会发现对于比武艺,两人态度有什么不同,在这抓住洪教头的脱,拿、掂、耍、喝来体会洪教头的自傲与轻敌,而林冲一个低声奉承:“请教了。”便说明了他的虚虚实实了。兵法云: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先做小败,诱敌深入。这第三招便是小败在前。林冲是伪装在前,后发制人。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初次交手,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林冲真的“输了”吗?此时你就是林冲,你真的认输吗?让学生进入情境,来体会林冲当时的想法,这对后面林冲的取胜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可能会说到,因为林冲打起来不方便,他戴着木枷,施展不开,再打肯定输,心里并认输,因为他说了就算是输了吧!而不是说我真的输了。我就会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出第四招减少一切负面要素,两位差人之所以会开枷,是因为在野猪林遇难时,鲁智深本想杀了2人,但林冲却保了两位差人的性命,两个感激林冲这是其一,其二柴进给的彩头也让两位利欲熏心差大哥枉法循私,开了枷,指望林冲给他们弄点银子花花。脱了枷锁的林冲此时便如蛟龙腾渊,对待洪教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快读第七自然段。他们只比了三个回合便一分高下了。读读这第五招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齐读了本自然段后,又分别让三别学生读三个回合的比试,同时投影出示三个回合的有关句子

第一回合:洪教头使出人“把火烧天”式,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式。

思考:洪教头为什么“用了浑身功夫”

第二回合:洪教头将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思考:林冲为什么要往后一退?他是怎么想的?

第三回合:洪教头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洪教头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扑”地倒在地上。

讨论:“措手不及”说明了什么?

通过读与思,读与品,让学生明白“猛虎别在当道卧,困龙亦有上天时”。

4、品味性格再内化,对比描写学写作

在教学完课文,我会再次让学生小结出林冲与洪教头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并提出为什么作者可以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人物的鲜明个性呢?一下子就能辨认出这是林冲,那是洪教头。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上课文后面的提示,让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一种写作手法,对比描写,告诉学生在习作时,要突出某人、某物的与众不同,或者使其个性、特点更鲜明,就可以运用对比描写。

5、创新与实践

在课后,我还要求学生读一读《水浒传》,把你觉得最喜欢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

以上是我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我认为要学习古典文学,那么做为教师,首先自己就要古色古香,只有丰富的语言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带领学生在古典文学中畅游。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那么做为老师的我便就要更具备这些了。

六、板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我认为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人物的鲜明个性,其实就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就是从林冲的身上学到一些待人处事的态度与规则,所以我设计的板书是从教学设计的必胜五计和林冲的个性特点中提炼出的。以下便是我设计的板书

林冲棒打洪教头

处处谦让,留有余地。

示弱在前,退避三舍。

小败在前,诱敌深入。

增大正面力量,减少负面要素。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居高临下,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