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六年级教案 > 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说课范例

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说课范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W 次

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陈忠实的《青海高原一株柳》。在说课之前,我首先要谢谢学校领导为我们青年教师搭建的这个展示平台,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成长,感谢任焱老师的悉心指导,指导我多次修改教案,特别感谢我们区教研室的王老师和周老师,她们都在百忙之中为我指导教学思路与流程;在上完课后和我总结,听我反思,提出意见。我们六年级语文组是个具有强大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大家庭,这些日子里各位老师耐心为我解疑,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好的经验和我分享。刘老师听我上课后,针对我课上存在的问题为我出谋划策;严老师总是亲切地询问我的进展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平时我和范老师、袁老师交流的很多,这两位富有热心和热情的老师会把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完成;还有组内的其他老师都给予了我积极的鼓励与支持。正是在这样一个团队里,我享受到的是工作的快乐与激情!教案的反复修改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坐在书桌前不断地构思、预设对我来说是个艰苦的过程,但是看到辛苦出来的教案,此时心里的那种开心是不可比拟的,虽然教案还很不成熟,但至少过程的体验就是一种积累和磨练,一种无形中的成长、进步。

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说课范例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关于教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散文,纵观文本,文章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借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紧循作者足迹,以“柳”为主线统领全局,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细节都引领学生感悟“柳”的精魂。

第一节交代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第二节又交代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既给学生造成了阅读的心理冲突,又直抒胸臆地表达了作者对这株柳树望而生畏之情。三、四两节,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青海高原的苍凉。第五节具体地描述了这株柳树的巍然强大。六、七两节通过猜测和想象,追忆了这株柳树在青海高原艰苦卓绝的生长过程,不但与三、四两节照应了起来,而且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第八节通过对生长在优越的环境中而又名贯古今家乡柳树的介绍,进一步反衬出这株柳树的神奇。第九节以议论结束,高度赞扬了这株柳树顽强的毅力和韧劲,借物喻人,手法昭然。

文采用了顺叙、插叙、描写、议论、抒情、联想以及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既把这一株平常而又神奇的柳树鲜活地伫立于读者面前,又深刻地揭示了生命力的顽强和伟大。

虽然六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感悟和品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侧重通过环境的描写、多角度的比较来咏物并表现人生哲理的文章。还由于学生对青海高原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特点普遍缺乏感知和体验,再加上课文中只是运用语言直接描述,因此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环境的恶劣是教学的难点,而在此基础上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精神实质的朗读感悟和解读以及人生哲理的把握是教学的重点。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中指出: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一是把握文章的谋篇布局,结构顺序;二是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表达效果;三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高年级阅读教学既要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写的什么,还要引领学生领悟课文是怎么写的。那么,要把这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目标进行训练就必须强化篇章意识,注重整体联系。由此第二课时根据课文特点,紧扣“神奇”展开教学,这是明线,以作者的情感深化为线索,“望而生畏”这是暗线。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去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去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为了完成本教时的教学目标,我着重渗透三个理念。第一,尊重学生自己的体验、感悟和理解,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如教学第五小节时,我想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来朗读课文,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课堂教学的民主意识。另外,让学生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我会尊重,略加点拨。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会逐步对课文有比较全面的理解。第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三,继续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教学第七自然段讨论“虐杀生灵的风雪对柳树的摧残”时,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想象柳树在风雪中会怎样挣扎?会有怎样的动作、心理?使学生再次用自己的想象感受柳树的顽强不屈,训练其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关于教学过程

在教学这课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征,将本课教学设计成四大板块。第一板块由课题入手,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神奇在哪?直接导入第五节,柳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在归纳完这些特点后,让学生再用朗读来感受这些特点,及时巩固了这株柳树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朗读、讨论等情景中感悟文章内在的情感。第二板块学习3、4节,旨在通过读文看图,更为直观的感受高原环境之恶劣,进而明白作者衬托的写作方法,感悟写作的意图,突现柳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才如此神奇。第三板块教学六、七、八自然段。运用了批注式默读文章的形式,在自己认为关键的语句处批注自己的感悟.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指导学生在读中进行多角度的感悟交流,.高年级的课堂,应静下心来,多一些思考的时间。这也切实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板块整体回顾,读第9节深刻体味人生哲理。对人生哲理的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充分利用文末的点睛之笔由物及理,由现象到本质,让学生联系上文从整体上解读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在此基础上感悟到人生也应该不抱怨命运,以顽强的毅力和韧性与环境作抗争。由此水到渠成,揭示借物喻人的文本表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