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父亲的党籍散文

父亲的党籍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K 次

上次父亲的学生来看他,吃饭期间,父亲又一次提起他的“党籍”的故事来。

父亲的党籍散文

事情还得从30年前说起。那时父亲在乡初中教学,带的是初三毕业班的语文,又当班主任。由于工作极端地负责,教学下劲,他班的升学率年年稳居前茅,在县里小有名气,以至于许多人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或是亲戚送到他班里。那时候,初三复读很普遍,都想考个中师、小中专之类的学校,就业包分配,对一些农村学生来说算是个捷径。复读生也叫往届生、座级生,有的由于成绩上不去,甚至复读了好几年,我认识的一个他初三就读了三年。当时,全县27个乡镇往届生与应届生之间的竞争基本如此,如果中招时没有几个往届生“撑门面”的话,乡里的升学率在全县排名将会吃亏。后来,为了公平竞争,县里对复读生查的越来越严,比如中师等专业,复读生不让报考了。于是乎,为了达到目的,许多人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能报上自己的理想学校考走就行。

记得有一年到了报志愿时,父亲班里的付霞霞、程杰等几个复读生很是纠结,报吧怕被查到了,几年的辛苦努力白费了;不报吧又有点不甘心。父亲理所当然要为自己的学生出谋划策,指点迷津。毕竟,农村的孩子出来不容易,要想改变命运除了考学、当兵之外,别无选择。记得那年到了审查档案的时候,父亲有点不放心,亲自去县教育局打探消息。别说,父亲那次真没白去,那天教育局核查学生资格时,正怀疑他班的那几个学生呢。真巧,父亲及时赶到,急忙找到了教育局长拍着胸脯说:“这几个都是我的学生,如果他们是往届生,我拿我的‘党籍’做担保,核实了开除我的‘党籍’。”别说,父亲掷地有声的话,还真起了作用,再加上县教育局上下都对父亲比较熟识,能拿“党籍”说事的还不多,也就不了了之。后来,他的几个爱徒也都顺利考走了。那之后,父亲又故伎重演了两回,用“党籍”送走了几个往届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用“党籍”担保的故事也被慢慢遗忘了。

其实,父亲并不是一名真正的党员,上世纪八十年代他能拿所谓的`党籍担保,也是出于一个老师的正常反应,也可以说是一种父爱的真情流露,他不愿看到自己的学生辛苦复读几年而前功尽弃。当然,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可能有点不妥,或许是偏心和自私占了上风,里面可能牵涉升学率的原因,在那时也是很普遍的事了。只是,这对当年的应届生来讲有失公平,甚至是致命打击,那些年,举报往届生的事也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被录取上了几个月因“东窗事发”而被遣回来。说实在话,对父亲他们来说,班里的往届生、应届生都是自己的学生,有的应届生也想报考中师、中专。当时,为了避免因报志愿带来的“冲突”,包括父亲在内的许多老师都会主动劝导班里学习好的应届生去读高中,就是在今天看来,这也不失一个明智的选择,只不过读高中要比上师范、中专付出很多。幸运的事,后来,父亲的学生无论是往届生、应届生都对他尊重有加,当然,也有是因父亲用“党籍”担保而获益的人。

说真的,在我眼里,父亲俨然就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工作认真负责,在学校顾全大局,团结同事;平日里爱管“闲事”,在邻居中口碑很不错。至今,我仍清楚记得家里堂屋东墙上挂有他撰写的两副对联,一个是:“学马列主义,学泽东思想;学恩来品德,学少奇修养”,还有个是:“学胡兰勇敢,学海迪自强;学鲁迅剖己,学雷锋平常”,言为心声,文字多少能代表父亲的修身之道。听父亲讲,他曾经为三四个人代笔写过入党申请书,对照党章里关于党员的标准,他始终觉得自己还远远不够,所以也就没有写入党申请书。尽管他没有组织上入党,可思想上、行动上却比有的党员做得还好。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拥有“党籍”的群众,却不是普通的群众,至少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