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牡丹花开

散文:牡丹花开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72K 次

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那么我们不妨看看吧。

散文:牡丹花开

秋天来了,秋雨也是悄悄而至,不经意间,从窗外袭来一阵凉意,接着,就会听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有节奏的声响了。秋天的雨,似乎是蒙在天地间的一层纱,拂去夏日心底的丝丝炎热与烦躁。心儿轻轻,尘封的记忆散落在雨点的旋律中。此时此景,心瞬间变得纯粹起来。

秋天,如诗,如画,如梦。早饭后,从茶台取出茶叶,泡上一壶新茶,书房弥漫了茶香,飘满了整个房间,而思绪悄悄地也溢出了脑海,顺手打开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给画家杨静伟编发的中华墨迹《牡丹天香》画册,不仅仅心静了下来,随着书页的翻动,那些纯真的情感也散发开来,安静享受画册中杨静伟画的牡丹天香赐予的风景,心灵静静地美妙,会感到生命宁静时的美好。

品茶,是越喝越安静,让人心灵沉淀,精神升华。茶儿散发的清香,给我味觉、视觉及精神上的享受。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丝,忽然想到历史画卷中那一个个豪气干云的侠士。他们头戴着尖顶的斗笠,身后斜背着木壳的长剑,目光如炬,或在旷野中独行,或在江河边凭栏,或仰天长啸,让人不觉间顿生出苍凉古朴的千古遐思。随着茶香,岁月在指间留下的记忆里忽闪现出花中之魁――牡丹。牡丹为花中极品,本身有着丰富意义的文化生命体。关于“牡丹”的诗句佳作甚多,如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更有皮日休写牡丹的诗:“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洛阳说过“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绘画,旨在探索灵魂深处之“真、善、美”。早在秦汉时期,就有画家以牡丹为题材作画,最初是线描,其后逐渐衍生出“工笔”“半工笔”“小写意”“大写意”。先贤们用不同的手法赋予牡丹灵性,让牡丹文化逐步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读中华墨迹《牡丹天香》画册作品中,发现画家杨静伟以自然、闲淡的画意为旨归,以牡丹形象为主体,达到生命自然律动的效果。在色、墨的运用上,杨静伟注意到与画面整体意境的契合,通过强弱、虚实、轻重、取向的变化,使画面产生了节奏感、旋律感、生命感。笔下的牡丹多是端雅含蓄、流光溢彩。细而不柔,艳而不俗、工而不繁、笔触细腻,功底深厚,形象飘逸逼真,求神似而更求其形,资致端庄绰约,于沉静中见灵秀。作品中淡墨、浓墨的运用很谨慎,是为与画意相合之故。他的“艺术范儿”在其笔墨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在中国的书画艺术中,特别强调一个“意”。科班毕业的杨静伟,从小就喜欢牡丹的优雅、端庄、灿烂。从平顶山教育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多画花鸟画,主攻牡丹题材。他继承了元人文人画传统,讲究用笔用墨的情趣,既有遒劲古力,又见墨韵风神;同时注重诗、书、画融为一体的书卷气,又强调象外之趣、画外之情。风格趋向于小写意画风,落墨为格、下笔成形,动之于兴、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形具而神生,既有结构的苦心经营,又有水墨小写意的笔墨韵致,既注重线条的形式美感,又不失神韵入形,呈现出浑朴温润的格调。重要的是,他是借传统的笔墨样式抒情寄怀,从敏感的内心中自然流淌出的那份感知和感悟,传达出的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秩序,而其艺术的`状态又显示了中国画人是文化定性。

窗外的雨儿停了,雨后的秋色有一种别样的风韵。秋色的美丽,是由内往外长出来的,宛如岁月的沉香,格外细腻,分外耐品。宁静的秋色使我联想到画家杨静伟。几十年来,杨静伟不群、不随、不争,只是默默地利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笔墨的认知,对色彩的认知,对自然之物与人生百态的认知,他关注内心的情感体验,更注重个人经验的积累。他属于那种既可以掌控笔精墨妙的技巧,又有着独特艺术感觉和创作思想的画家,以特有的情感,通过气氛、色调、情景、线条等因素创造出作品唯美的气韵,使画面散发出清雅、含蓄的气息。“画者,心印也。”片纸断墨视之为物,不过尔尔;而画之能传承文化与后人,于画中印画者之心,则功莫大焉。

宋代无门和尚佛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秋色中,在杨静伟的中华墨迹《牡丹天香》画册里,在茶香中,心灵一隅求得喧嚣中的宁静,让自己如水一样清澈透明,淡定从容。在喧嚣的尘世中求得了心灵的恬淡和豁达,拥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宁静之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