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夜访琴岛小街的散文

夜访琴岛小街的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W 次

再次登上鹭江的渡船,已是27年后的今晚。我站在甲板上向远处眺望,鼓浪屿岛上华灯初放,无数闪烁的灯光密密麻麻,如银河里的星星,围绕着沉寂的小岛,在黑夜里十分耀眼。渡船拍打着不断泛起的浪花,像一条姿势优雅的海豚,在鹭江里无声无息地游弋着。此时,我的胸膛和鹭江一样心潮起伏,回味着27年前,与妻子来此地旅游的幸福时刻。那是1987年5月,新婚蜜月不久,我和妻子外出旅游一路南下,杭州西湖、江西庐山、福建武夷山……最后才来到了厦门这美丽的琴岛。如今,时隔这么多年,我依然对鼓浪屿有那么一种难以割舍的思念和期待,总想找个机会,再去一趟鼓浪屿,重温旧梦,领略琴岛旖旎的风光。然而,也正如一首老歌《我想去桂林》所唱的那样:“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了钱的时候,没时间”,因工作家务一直缠身,我就没能再去鼓浪屿观光。这次机会终于来了。单位老总安排我们各部门经理,于10月底去厦门考察一个工程项目,由副总带队,来去两天。虽然时间短暂,几乎挤不出时间出游,但我还是想方设法利用今晚休息的时间,独自去了一趟鼓浪屿。

夜访琴岛小街的散文

渡船行驶了约7分钟后,稳稳地停靠在了鼓浪屿的码头。踏上鼓浪屿,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岛上著名的商业小街。由于出来匆忙没用晚餐,此时我已饥肠辘辘,正想找点吃的充饥。这时,我突然想起了鼓浪屿岛上的名点“叶氏麻糍”。早已对鼓浪屿的各种小吃垂涎欲滴,也曾第一次来岛时,和妻子品尝过诸如鱼丸、北仔饼等特色小吃,但我就是从未尝过名声在外的“叶氏麻糍”,为此一直“耿耿于怀”。于是,我第一时间一路寻问,来到了著名的“叶氏麻糍”小店。出乎我的意料,“叶氏麻糍”竟没有门店,而是停放在路旁的一辆小摊车。只见这辆类似过去那种移动式的售货小车上,贴着一张并不起眼的广告牌:“叶氏麻糍”,一位花甲之年的老妪,正站在小车中央,热情麻利地做着生意。虽然已是晚上,但小车前排队买麻糍的人数依然不减,我兴冲冲地排在后面,一心想能早点轮到我。可当轮到我买时,玻璃柜里空空仅剩下2只麻糍,让我大失所望。我问老人家是否还能续做?她笑着摇了摇头说:卖完为止,如是还想买,只能明天再来。我只能遗憾地拿着两只麻糍走了。

我心里一直纳闷:“叶氏麻糍”生意既然这么好,为何不多做点?后来与当地人闲聊中才得知,原来叶氏夫妇为了保护麻糍小吃品牌的声誉,宁愿限量供应,也决不增加产量。同时,坚持物美价廉的经营理念,麻糍的价格始终是一元,几十年未变。我嚼着黑里透黄、又香又糯的麻糍,心里多了几分对叶氏夫妇的敬意。是呀,在这蒙坑拐骗、物欲横流的.社会,“叶氏麻糍”的经营方式,无疑是一道路亮丽的风景线,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鼓浪屿商业小街的路名叫龙头路,而商业小街,也真像一条龙身,弯弯曲曲地在狭长的小巷里蜿蜒起伏,龙头在渡口,龙尾却甩在600米外的鼓浪屿体育场那边。这条商业小街,大概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从原先几家小铺,发展到如今近百家各有特色的商店。我记得87年5月份来此地时,这里整条小街乱哄哄的,乱设摊现象非常严重,也没有人管,游客只能小心翼翼地在摊位之间穿行。今晚,我再次来到这里,却惊喜地发现一切都有了明显的改观,不仅小摊小贩没了踪影,而且整个商业小街的店铺,都进行了改造翻修,错落有致,门面相当美观典雅。我起初以为小摊小贩的失踪,可能与晚上有关,于是就询问路旁的一位女保洁工,从她口中才得知,早在2005年起,这里就不允许乱设摊了,而且每天都会有城管队员,在这儿不停地执勤检查。

夜色渐浓,已是晚上八点多钟,街上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一对对男女,满满一大家子,春风满面地拎着大包小包,悠闲地漫步在小街,穿梭在各个特色商店。这情景,让我想起了上海的城隍庙商业街,虽然鼓浪屿商业小街的规模,还无法与上海的城隍庙媲美,但它本身具有的当地特色,还是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如果说鼓浪屿的商业小街,是一条流动的绚丽的彩带,那么,鼓浪屿的民宅小街,则是一幅深邃的静谧的油画。我从繁华的商业小街徜徉出来,一会儿便走到了樟州路上的民宅小街。这里与其说是小街,倒不如说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小巷更恰当些。因为这里的路面,都是窄窄的长长的,好多小街的格局,至今还保持着一百多年前的风格,原始粗放,古朴自然。走了没多远,我偶尔看见一处路灯下,有一群游客正朝着一处小巷口张望着,似乎在打探什么,而有一位导游模样的女子,手举着旅游三角旗,正滔滔不绝地对这些游客讲解着什么。出于好奇,我也凑过去一听,原来此地标着的樟州路44号小巷的里面,竟然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和学者林语堂先生的故居。我默然走进小巷里,久久望着这苍老古朴且又破旧没落的英式别墅,不由得心生感慨,原来名人名家的故居,也只不过如此,没有丝毫的豪华和神秘感。

据悉,鼓浪屿地方虽小,但名人名家的故居或寓所却不少。除了林语堂外,还有现代医学家林巧稚、钢琴家殷承宗,以及女诗人舒婷等等。对于女诗人舒婷,众多文学爱好者是再熟悉不过了,当年以一首《致橡树》诗而成名,成为现代“朦胧诗”流派最著名的女诗人。不过,舒婷并不是鼓浪屿人,她出生在福建龙海市石码镇,只是于20007年年底随丈夫搬迁落户在此。我无从知道这位令我崇敬倍至的女诗人,究竟住在这条小街的哪一处?但她的名字已和鼓浪屿紧紧连在一起,很多游客上了鼓浪屿,指名道姓地要导游去寻找舒婷的寓所。有意思的是,听当地人介绍,舒婷所居住的那栋红楼建筑,曾经被当地旅游部门标示在鼓浪屿的旅游导图上,造成大量的游客涌入舒婷的家,给她和她的家人生活上带来很大干扰,后来舒婷不得不向有关部门投诉,她的住址才得以从旅游图上抹去。但之后仍不断有游客来鼓浪屿小街,寻找她的寓所。其实,舒婷是个非常热情好客的人,她在自己的家里,曾无数次接待过一批又一批来访者,其中就包括不少文学爱好者,对一些生活拮据的人,她还慷慨地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帮助。

夏末初秋的鼓浪屿,海风一阵阵地吹拂着,挟裹着淡淡的咸味,嗅觉有些异样,但身上格外凉爽。民宅小街的夜晚,远离商业小街的喧嚣,又是那样的幽静安祥。不知是小街里的名人故居吸引了我,还是小街里那些风格迥然的建筑迷住了我,此时,我已无心再去日光岩、菽庄花园、郑成功纪念馆等景点观赏,而是跟随着一些素不相识的游客,在四通八达的小街里随心所欲地徜徉起来。

夜幕下的小街建筑,虽然没有白天看得清晰,但在灯光和月亮的笼罩下,依然能勾勒出各种建筑的轮廓,隐隐约约、或明或暗,别有风味。徜徉在樟州路、福州路等小街,那些哥特式的尖顶、拜占廷式的圆顶、以及红瓦的坡顶,会不断地在我眼前涌现,目不暇接,令人惊异。我过去一直以为,只有上海外滩的各种建筑群,才能称得上是国内历史上最优秀的“万国建筑群”,现在看来,鼓浪屿小街的这些风格独特的建筑,也能与此媲美。

鼓浪屿小街之美,不仅仅在于有那么多风格迥异的建筑,当我置身于小街深处时,蓦然发现它的路也是如此之美。脚下那纵横交错的小路,很多是用青石板或青砖铺成,不少路面被众人的脚印磨得光秃秃的,有些地方还留有一些浅浅的凹坑,不知是什么时候留下的,人走在上面,仿佛回到了古老的年代。从这窄窄的小路一路走来,我还竟然没发现路面有一丁点的垃圾,甚至没有一只烟蒂,让人有些惊讶也有些敬佩,小街的路面如此干净,恐怕在国内也难寻第二处。小路的两侧都是民宅,有的被高高的围墙围绕着,有的遮掩在一棵棵高大的榕树下。很多民宅的门都是黑色的铁门,也有朱红色的木门,但黑色却是这里的主色调。凑近细观,几乎家家门口都种植着一些花花草草,有盆栽的,也有在斑驳的围墙底下做一个栏栅,在里面种植一些花草。那些攀爬的紫藤、那些从墙角伸出的长春藤、三角梅,海风里摇曳着柔软的肢体,煞是可爱。

也许是夜色渐浓,这里的人家几乎都是大门紧闭,难得见有人出来,街面上冷冷清清。小街里没看见有一辆汽车,甚至连自行车都没有,偶尔有居民从对面而来,也是不紧不慢悠然而行。望着这深邃而幽静的小街,我蓦然遐想着此时能下一场小雨多好?对面款款而来的是位撑着花雨伞的姑娘,妩媚动人,眉宇间却又结着忧愁,从我身边走过……真痴痴地希望戴望舒的《雨巷》能在这儿重演。

鼓浪屿小街的景象真迷人,如果不是时间有限,我真想在此住上个几天,好好浏览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让自己疲惫的身心在此得到释放,让自己的灵魂在这里得到净化。返程的路是无奈的。当我游兴未尽时,时间却悄然走向了终点,渡船即将停运,我不得不转身向渡口走去。

我记得第一次来鼓浪屿时就有所耳闻,鼓浪屿不仅有国内最大的钢琴博物馆,而且走在每一条小街,都能听见钢琴的弹奏声。可今晚在此逗留了这么长时间,自己却始终没听见有钢琴的弹奏声,小街寂静得似乎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虽然心中有些遗憾和疑惑,却丝毫没影响我对琴岛美誉的理解和拥戴。我想也许是小街人家早已弹奏完毕,此时正喝着咖啡小憩;也许钢琴家们正专心致志地谱写着新的动听的曲子。当我又一次站在渡船的甲板上,凝视着逐渐离去的鼓浪屿码头,蓦然发觉这码头的形状,仿佛就是一架巨大的钢琴,而不断拍打船身的浪涛声,犹如在演奏一首《鼓浪屿之歌》。夜色阑珊,星光璀璨,船离鼓浪屿越来越远。在即将到达对岸的时刻,我忍不住又回眸看了鼓浪屿一眼:此刻,鼓浪屿正像一位睡美人,劳累了一天,衣衫未解,就一头倒在了鹭江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