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于金兰和她的诗情画意散文

于金兰和她的诗情画意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4W 次

日前康启昌先生嘱咐我好好读读她的多年好友于金兰的新作《人生杂咏三百首》,先生的老友自然也是我的老师,况且,当年我做期刊主编,金兰老师做出版局长,正是我的顶头上司,对于她的为人、为文、为业,除了尊敬,更有钦佩。于是,恭恭敬敬地翻开这本不仅装帧精美,而且充满诗情画意的《人生杂咏六十首》,岂止诗情画意,更有哲理学识,更有人生智慧,更有不老情怀——感动,启迪,受益匪浅。所以,我要感谢作者,也要感谢推荐者,我愿意,特别愿意用自己的心和手,把这“六十朵鲜花”编织成美丽的花篮,送给二位让我格外敬重的师长。

于金兰和她的诗情画意散文

  关于“人生”

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就是作者的近照和简介——那张照片应当是在深秋或初冬时节的大苇田里,金兰老师背后的苇叶是渐渐的黄和隐隐的绿,身着的毛衣是理性的黑和热情的红,她的目光平和而深邃,她的微笑自信而从容。相信这张照片是拍摄在无意之中的,恰恰这种“无意”却相当准确、生动地给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收获的季节,丰富的人生,深刻的思想,浓烈的感情。随后的简介更是充分的论据:儿时记忆的贫穷与疾病,青年时期的勤奋与热情,领导岗位的敬业与亲民,文学领域的耕耘与收获。这些生命的.经历和体验,正是“人生杂咏”的理由和根据,也是文学创作的前提和条件,于是,我们首先阅读的正是金兰老师那绚丽多彩的人生:“你是花中之凰,同族之王,植根寻常泥土,月月绽放,为人间留下久不逝去的彩霞馨香。”继而,我们也在林声先生序言**鸣于这样的评述文字:“哲人揽大千以察秋毫,诗人赏一叶而悟广宇”。“好诗,是魂之外化,金兰诗用深思不显、挥洒自如的方式为读者塑造了一个达观率真、气韵非凡的诗魂形象”。其实,这样的好画好诗,正是金兰老师美丽人生的缩影与折射,我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更加敬佩作者“画魂”与“诗魂”。

  关于“杂咏”

阅读这本书,如同徜徉在人生的百花园里,每一簇鲜花、每一种花卉,甚至每一朵蓓蕾、每一片花瓣,都是美丽人生的真实写照。古人写花丛,常用一个“乱”子表现其姹紫嫣红,争奇斗妍的繁盛景象,而在这本书里,一个“杂”也是相当有特色、有代表性的。首先作者的眼界之“杂”,名为写花,实为写人、写心、写品格、写精神,于是有了“冬雪未消时”的“紫气、紫光”,有了“为酷热添凉意”的“冷香蜜”,有了“馨馨向天”的“娴雅高洁”,有了“化泥护新花”的“落红”。其次是作者思绪之“杂”,睹物思人,借花明志,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其中更多的是赞誉,也有讥讽与批判,印象比较深的是对照“劣行人”的山花,蔑视“折枝”人的“蜜蜂”,还有那些说假话的人、混日子的人、搬弄是非的人、身着“虎皮”的人,统统在花丛之中相形见绌、见丑、见恶劣。如此“杂咏”,更像是匕首和投枪般的杂文,是带刺的玫瑰和蔷薇,是这本诗集的骨气。第三是作者的才艺之“杂”,曾经拜读过作者的散文集和摄影集,这一次是把画意和诗情融为一炉的新颖文集,其中有女性的视角、官员的气度、作家的才华,还有摄影师的眼睛和思想者的心灵,怎一个“乱”字了得——是绚!

  关于“六十”

合上这本书,却爱不释手,于是又一次次地打开,一遍遍地研读,一点点的品味:耳有金石之美声,手有兰花之幽香——原因之一,抑或是同路人、同龄人、同类人的灵犀之妙吧。说到同龄人,我们都出生在新中国的前前后后。这本书的面世正值共和国六十华诞,六十是一轮甲子,六十为一个循环,六十岁的人生应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那就是这本书中“悟”的阶段,所谓“知天命”。在诸多的诗歌和摄影作品中,金兰老师以六十为选数,想必是别有匠心的;在这本书的两个单元中,我也比较偏爱后者。如果说“魂”是“写生”的话,“悟”则是雕刻,更加需要时间和历练,没有一个“甲子”的人生循环是很难修炼并觉悟于此的。特别喜欢那些“对立统一”的哲理诗,譬如“失掉”与“得到”,譬如“告别”与“忘却”,譬如“必须”与“不必”,譬如“期盼”与“厌恶”,譬如“真实”与“欺骗”,譬如“有名”与“无名”,等等。让我们不仅仅看到花团锦簇的美丽,而且还看到了美丽背后的艰辛、苦痛甚至丑陋,这才是本书的最高境界,是大家和哲人区别于画匠和写手的重要标志——综观人生逆旅,经过一个甲子的六十载跋涉,“还是回到了出发时的小站”,我莫名的落泪了。

一直相信,一个人就是一本书,一本书就是一条命,写出几本书就有几条命,每本书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的精神DNA。那么,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蓬勃旺盛且美丽优雅的生命,看到的是一种跌宕起伏而有声有色的生命。对于摄影和诗歌,我都是地地道道的门外汉,但是,即便在门外,我也眺到了园中的万紫千红,我也闻到了袭人的馨香芬芳。这本书再次验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缺少美丽,只是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当然,还缺少描绘美丽的画笔,还有缺少感悟美丽的心灵,而在这里,完美了。昨天,当我们从一个真山真水的美丽地方重返乌烟瘴气的水泥森林时,我就想到这本书,想到这本书里的花红草绿、神清气爽,想到当下在浮躁生活中浑浑噩噩的人们尤其需要这样的金兰馨馨、金石声声!

美中不足的只是图片(纸张)的印刷质量和个别诗句的推敲程度。因为我是“花盲”,所以挺希望书中,特别是前一个单元里,每张图片上都给报个花名,或许印象更深刻,联想更丰富。再次感谢先生的美荐和老师的佳作,再次祝福你们健康快乐,成果丰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