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南阳府衙散文

南阳府衙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7W 次

衙门从来就是一个让百姓望而生畏的地方。想到衙门,耳边就会回响起两班衙役极具威慑力的“威武”之声。古代官衙目前保存完好的并不多,一般人很少能实地体验,人们关于古代衙门的印象,基本上都来自影视剧。清代,全国有215个知府衙门,而目前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唯一府级官署衙门在河南南阳,它可让我们很好地领略自秦始皇设置郡县制以来,留下的一个完整的郡级衙门实物标本。

南阳府衙散文

南阳府衙坐落于南阳市民主街西部北侧,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历经元、明、清共199任知府,现存房屋150余间,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现存南阳府衙古建筑群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官署的规划、形制、发展、变迁以及地方官吏的袭封、属员、诉讼、赋税、祀典、政事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知府衙门坐北向南,中轴线两侧左文右武,前堂后寝,现存建筑保留了元、明、清三代的建筑艺术。位于中轴线上的衙署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有:照壁、大门、仪门、大堂、寅恭门、二堂、内宅门、三堂等,另有部分耳房、配房、厢房、榜房、库房、科房、官邸、吏宅、马号以及古井、莲池等,整座建筑坐北面南,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40米,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呈轴线对称、庭院式布局。

照壁,俗称“影壁”,南阳府衙照壁呈八字形,青灰砖砌成,照壁下砌须弥座,背面青砖上有“南阳府城”、“南阳府”砖铭。照壁的出现,在建筑环境上起到了屏蔽作用,并可营造一种庄重、森严、神秘的气氛。照壁的另一种特殊作用是警戒官员。古代官署衙门照壁正中通常画传说中的怪兽“犭貪”(音tan),鹿角、狮尾、牛蹄、龙鳞,足踏元宝、如意、珊瑚、玉杯,旁有摇钱树、灵芝等,皆人间财宝。传说此兽貪婪无比,任何东西都要吞食,后来在海边看到旭日,妄想吞吃,结果淹死海中。明初,朱元璋施严刑重典,为惩治貪官污吏,将貪官以酷刑处死后,剥下整张人皮罩在草人身上,放在衙门前作为进出官员的警戒。后来朱元璋意识到重典治吏的弊端,废剥皮实草之刑,钦定各级衙署照壁必须绘“犭貪”吃太阳的图案,以达到警戒的目的。衙门照壁绘“犭貪”此后成定制,一直沿用到清末。照壁、大门、八字墙构成了府衙的第一进院落。史书记载:在这一院落中,照壁两端与八字墙两端以外建有过街牌坊两座,即召父坊、杜母坊。“召父”、“杜母”分别指的是召信臣和杜诗,这两人都是汉代有名的南阳太守,召信臣在白河支流上引建了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被人敬称为“召父渠”,该渠在今南阳市新野县白河故道上还留存一段;杜诗发明了著名的水排,改进了汉代的治铁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这两位太守都为古代南阳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因而被后人尊称为召父、杜母。清代知府将古代衙门前的东西辕门改为牌坊,以示效仿,“父母官”的称谓也由此而来。

大门距照壁22米,是府衙的出入口,也是府衙建筑等次的象征。以府衙门扉为例:根据古代定制,从帝王宫殿的大门到九品官的府门依次为:红门金钉铜环,绿门金钉锡环,黑门锡环。明清南阳知府是四品官,府衙大门用黑底锡环。

仪门在古代称为桓门,汉代府县治所两旁各筑一桓,后二桓之间加木为门,曰桓门。宋避钦讳,改为仪门,即礼仪之门。明清衙署第二重门通称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是主事官员迎送宾客的地方。《明会典·官员礼》记载:凡新官到任之日,至仪门前下马,由迎接官员迎入仪门之风。府治喜庆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或举行重大祭祀典礼活动时,也要大开仪门。清末,为避宣统溥仪之讳,一度将仪门改为“宜门”。仪门平常是不开的,人们出入府衙,走的是东侧便门,即府衙仪门之东配房。根据古代制度,府衙仪门之西侧还有一座配房,即“鬼门”。大多数衙门只是一间,而南阳府衙“鬼门”则与仪门东配房一样,都是三间五架,只是高度略有下降。仪门东西便门两侧与府衙六房(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构成廊道相通,并与府衙大堂相接,混然一体。大堂是整座衙署的中心建筑,仪门则是大堂之门户。

南阳府衙大堂高峻威严,气势宏大。该大堂重建于清顺治五至八年(1648-1651年),虽经后世几次修缮,柱檀梁枋更换无几,保持了清代的建筑风格和手法。府衙大堂由大堂及其前部卷棚两部分构成,坐落在高1.2米的青石基之上,设三级踏步,其前又有堂前月台,再三级踏步,大堂主体为典型的清式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其中明间减掉前排金柱)硬山建筑。檐用斗拱,堂内砌上露明做法,显示了府衙大堂规格之高,威仪之严。大堂在古代称“黄堂”,各地或依作用称正堂、正厅、公厅、公堂,或为申明施政宗旨,称忠贤堂、爱民堂、壮丽堂等,清代南阳府衙大堂称公廉堂,是知府开读诏旨、接见官吏、举行重要仪式、公开审理决讼案件的地方。大堂明间正中设公案,两侧列“肃静”、“回避”牌及其它仪仗。根据古代定制,作为四品官之清代知府,其仪仗为青旗四,杏黄伞一,青扇一,铜棍,皮槊各二,回避肃静牌各二。大堂公案背景设屏风,上饰云雁。堂前卷棚站的是三班衙役。衙门审决案犯,常羁押在堂前月台下刑皂房待审。知府升堂,师爷随上。东西稍间辟为夹室,记录堂谕口供。遇到可以公开审理的重大案件时,府台大人常令仪门大开,让百姓涌至堂前围观,以示其秉公执法。

寅恭门为府衙第三道门,也是二堂之门户,寅恭门意为恭恭敬敬迎接宾客的大门,实际上也是一种礼仪之门,有些地方衙门堂前可以不做此门,而直接于大堂屏风后设屏门。南阳府衙寅恭门为清代知府顾嘉衡主持重修,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寅恭门东西各有耳房两间,配房五间,规模型制悉于寅恭门相同,当为同一时期重修。其中东配房明间另辟门洞,为进入东偏院之门户,其廊与寅恭门连为一体,东山门洞直达府衙副线建筑之厅院(粮捕厅)。如此构成了以寅恭门为中心的纵横轴线网络,将府衙全部主要建筑连为一体,实现了功能结构上的整体统一。

南阳府衙二堂仅次于大堂,其面阔比大堂少2米,但进深又比大堂多1.8米,因此,高度更显深邃,整体建筑别具凝重之庄严气氛,而于大堂突出高峻、威严之形象略有不同。同时,由于二堂内金柱进顶五架梁,而天棚又高设于五架梁间,因此,二堂室内空间显得高大宽敞,突出了府衙二堂特有的环境气势,显示了衙署建筑刻意创造威势氛围的文化底蕴。现存南阳府衙二堂重建于清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于道光二十七年(1843年),清末知府傅凤飓也曾葺残补缺,加以整修。堂匾曾记载为“退思堂”,现名“思补堂”为知府顾嘉衡重题。有关资料记载,府衙中的`重大案件,一般都在二堂审理,誊录房抄完口供后,知府大人常在退堂,从二堂西稍间(西山门洞)进入耳房,到师竹轩里签判,然后才可到大堂进行公开审理。由于二堂是知府的主要日常办公场所,府属大部分机构多是围绕二堂布置,包括东侧的粮捕厅,西侧的理刑厅,东面则的税课司,西南侧的照磨所等,东侧靠后有桃李馆、桂香室、虚日轩,西侧靠后又有菊圃、韭园、虹桥水池,为衙署官员在公务之后提供了一个别有洞天的休憩场所。特别是到了清代中后期,由于府衙内部机构的增改裁并,两侧不少建筑在功能上有所变化。二堂两侧偏院外更多体现的是一幅田园式的景物风貌:透过古朴典雅的门楣隔扇,走在蜿蜓曲折的幽深小径,你可以看得到槐荫静舍、菊圃、韭园,可以闻得到桃李芬芳,桂花飘香,可以听得到鸟啼虫鸣,晨钟暮鼓,还可以想得到知府官员在此邀其幕友叙旧论政,举行大型宴请活动的生活场景。

穿过过门,即为三堂院落,其中三堂两侧两座配房与厢房构成东西偏院,另外有东西跨院、廊房,整个院落较前各建筑豪华壮丽。三堂,也称官邸,匾“燕思”,是知府大人处理内务的地方,内设接待室、书房、更衣室,知府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机密事件、处理隐私案件常在这里进行。既是内宅,自然也是符台长官燕居憩息之所。根据古代型制,衙署建筑都要遵循前堂后寝的格局,府衙三堂东次间辟为办理公务的场所,即内签押房,东稍部则设置罩子木床一张,供知府休息之用;西侧两间则辟为知府书房,室内结构工整,装修精细,摆设考究,古色古香的书架、宽大的书桌、雕刻精细的博古架,墙上悬挂的名人字画,都显得文雅大方。平时知府在此习经写字,著书立说,教子读书。

南阳府衙花园占地面积十多亩,西有池水,东有叠山,整个园中假山耸峙,绿水穿绕,亭榭掩映,花香鸟语,春季花草繁盛,秋季硕果飘香。靠东侧偏院之后又别植竹园一处,翠竹扶疏,清静雅致,颇有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之匠心意蕴。花园东北隅有知府宅,是一组典型的清式四合院建筑,对外封闭、对内开放、轴线明确、左右对称、布局合理。在院中赏花植木,满足了道家循世的渴求;打开大门又可以投身世俗生活之中,实现了儒家出世的愿望,传统的儒道矛盾四合院中找到了平衡点。严谨的空间序列,对称的布局,沿轴线空间等级的递进,又反映了宗族合居在的尊卑,长幼、男女、主仆的等级差别,用空间的差异区分了人群的等级关系,传统的封建礼教思想在府衙的这组典型四合院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府衙可谓缩微的故宫,观南阳府衙,于中国传统文化可有进一步深入的切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