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乔家的惜字宝库散文

乔家的惜字宝库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9W 次

椿茂萱荣堂上屡承仙露润;天长春永阶前咸舞彩衣新——这是阴刻在乔家青砖门楼上的对联,横批:耕读第。

乔家的惜字宝库散文

多年前,这是村庄为数不多的青砖厦房,这百年的院落在一片土窑洞里鹤立鸡群。门口有石狮子,进门有一个青砖白墙的照壁,寓意主人一生做事清白。石狮子右首有一个一人高的青砖炉子,供人焚化字纸。

这青砖炉子做得精细,底部雕莲花宝座,库顶为屋檐式,檐角高挑,风铎叮当,古色古香。上部窗棂透雕,以散烟气。下面是纸库,炉里纸灰厚厚。侧面张贴用红纸书写的“惜字当从敬字 生,敬心不笃惜难成;可知因敬方成惜,岂是寻常爱惜情”之告示。

村里的长老说小时看到过乔家的人把每一张有字的纸都要拾起来,聚在炉子里焚烧,并教育他们说要“敬惜字纸”。村人起初也曾经取笑乔家迷信。但当自己长到了年纪,看到乔家的兴旺蓬勃,似有所悟。

乔家百年来一直是人丁兴旺,像一棵大树,根深叶茂,发出许多枝桠,衍生出多少户就有多少分支。乔家代代子孝孙贤,个个耿直硬正,享有威望。清朝时曾频频出过几位举人,村人皆说乔家风水好。

这小小的青砖炉子,让村人百年来对文字和知识充满敬畏 , 时时刻刻在告诫偏僻村庄里的人,纸上写了字,就成了一件能为众人带来祸福的东西,不应轻视。

慢慢地, 出于对文字的敬畏,村里也就有了许多的禁忌。手不干净不能触摸亵渎书本,写过字、印过字的纸不可随意丢弃地上,以免不小心遭到践踏,更不能拿去“揩屁股”。有文字的废纸总要先积存在纸篓里,然后再慎重地拿到乔家门前的青砖炉子里进行焚化。

现在尚居住在青砖院落的乔家老大说,五六岁时,他给祖父点水烟,单手递过去,外祖父说:“错了,晚辈给长辈递东西,要用双手。”吃饭时,他瞄准盘里大肉块下筷子,祖父说:错了,吃菜不要挑三拣四,不要吃着自己的,盯着远处的,夹菜不能把手伸到长辈面前,要从自己跟前往前吃。人生在世,无论轰轰烈烈还是平庸寂寞,其实都是在世间谋一口饭而已,由于祖父的启迪暗示,乔家人处世稳健、低敛,不贪意外之财,冥冥中避开了无数的诉讼、争斗和人生凶险。

乔家老大还记得自己成人时祖父对自己的人生教诲,那天祖父的怪异举动让他琢磨了一生,也感悟了一生。

那是一个午后,八十岁祖父稳坐在院子的青石桌子前,手里举着一只黑碗说这是啥。乔家老大知道祖父晚饭时都得喝一碗包谷酒,他就说是酒。祖父一口气喝完,又倒入了水说这是啥。乔家老大疑惑地说是水嘛。祖父说,这明明是个碗嘛,你心里装着啥就是啥。他随即把水泼在地上,水在地上吱吱地泛着泡被迅速地吸收,祖父接着说:一碗水,风可以将它吹干、土可以把它吸干、太阳可以把它晒干,要想不干,只有在井里面在河里面。独木难林,一人难事啊。

说完,祖父摔袖就走,袖子拂落了黑碗,摔在地上成为两半,乔家老大惊呼,但是老人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屋里走,他喝了酒照例是要在土炕上迷糊一下的。乔家老大觉得很奇怪,便问:“爷,爷,你碗摔碎了你咋不看一下呢?”老人答到:“我再怎么回头看,碗还是碎的。”

祖父还不让子女坐着的时候抖腿,说没有福,有福也被抖掉了的。

乔家老大现已八十有七,育三子一女。

大儿子自幼好学,博闻强记,成了村上唯一的大学生。毕业时分到省城给大领导当秘书,临走时乔家老大给儿子写“做官不许发财”六字,让老婆绣在枕头上。远在省城的儿子,每晚仕途归来就躺在上边三省其身,扪心自问。由于父亲的告诫和威慑,这儿子不负众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抵抗了不少诱惑与波澜,化险为夷,官至厅级,现已退休。

二儿子从小懂事,高考落榜后参军,在部队考入军校,从普通士兵一直到团长,后来转业回到地方,通过自己不懈努力,一步步走到领导岗位,已经有了一些权力,那时“朋友”之间难免“礼尚往来”,家父一句“物无妄受”,让身居要职的他洁身自好,几乎没有犯过错误。如今,年近五十的他每周要坐轿车从县城回来给父亲恭恭敬敬请安。

小儿子从小心性高,凡事争强好胜,乔家老大让他放羊一年,琢磨羊的习性。在长期的牧羊过程中,小儿子体味到天地间许多关于人生的大道理,这影响了他一生的处世哲学和人生走向。在乡村静谧的气氛中,在羊儿咩咩咩咩的天籁般的叫声中,小儿子发现,羊喜欢待在山丘的半腰上,不喜欢山丘的顶端,这是因为顶端风大地薄,草也不丰茂,而土丘半腰的阳坡上,那地方避风,温暖,能蓄住水,土质肥沃,这样草就繁茂。还有,羊都知道,到了丘顶,就意味着走下坡路,就意味着这一天要归栏,就意味着被关起来而远离了青草。

他最后当了兵上了军校,也成了一名团级军官。因为羊,他明白了人生“知止”的.大道理,学会了有节制地索取和享受。

他是个聪明透顶的喜欢琢磨事情的人。他还观察在田地里耕作的牛和骡子,牛是慢性子,任主人的鞭子再敲打也保持着不急不慢的秉性,骡子却是急性子,经常累得浑身汗水,劳瘁而命短。在这里他体会到了人生凡事要慢的哲理,事缓则圆。

多年后,仕途稳健的他,回到家乡在田野麦茬地里转悠时,他是否还记得作为他人生导师的羊?

再说乔老大的女子秀英,平时话不多,却是有心劲。嫁到陕北地界,几年前和丈夫在延安城开了一家火锅店,谁知丈夫招了一个花枝招展的女子,并任命为“大堂经理”,这女子与丈夫眉来眼去全然不把秀英放在眼里。丈夫借口秀英不生育,也明目张胆。有心劲的秀英想起父亲说过女人要像水,要有水德。她憋着心劲熬着吃小米粥,忍受着丈夫的背弃,在厨房里剥蒜剥葱忍气吞声。半年过去,小米粥养得秀英像换了个人一样,接二连三给丈夫生了一男一女。丈夫回心转意,辞退了大堂经理,和秀英过起了幸福的日子。

生意兴隆、日子丰润的秀英明白寒门生孝子的道理,对子女经常教诲:一饭一粥,当思之不易,一丝一缕,当思物力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