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遗世繁华散文

遗世繁华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13K 次

生命的短促让人类对世间充满迷恋,更多人愿意用遥不可及的未来安慰当下的尴尬境地,并在纠结中不得不面对死亡。古印度婆罗门教是第一个确信生命是有轮回的教会,其后无数宗教的阐释使轮回之说成为一种可能。前生因,今世果,今生因,后世果。千百年来,虽然并没有人真正体会过前世乃至来生的种种境遇,但人们依旧用美好的幻想求证着当肉体消逝之后灵魂皈依的种种可能,并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民国八年,离石马茂庄村西边一座汉墓被洪水冲开,眼前的情形让人目瞪口呆,像掀开尘封已久的秘密,一座惊世骇俗的宝藏裸裎在世人面前。一片片精美的石雕,一方方似真似幻的构石,在晴日和风中,展现出绝美如玉的风姿。这就是离石汉画像石——美好幻境的明证。它的出现,宛如暗示人类曾试图以各种形态为生命恒久存在做过无数的尝试和饯行,而最终无果时,他们选择了在石头上雕刻各种图案——或仙境、或现状、或幻影、或写实——来延展想象、托寄愿望,并试图用黑暗的埋葬和死亡的契机来延续或者更改现状的可能。

遗世繁华散文

离石在汉代隶属于西河郡,由于地理的独特性,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汉画像石也保留其独特的风格:古拙质朴、灵动豪放、色彩浓重。汉画像石主要以描述神仙世界和现实图景两种。据史料载:常见的有口衔圭的赤鸟、三足鸟、双头鸟,鸡首人身、牛首人身、独角神马,虎车、雁车、狐车、豹车、鱼车、狗车、龙车、车马出行图,东王公、西王母、羽人乘龙、羽人双龙等。为求得墓主人在阴间平安无事,画像石墓中常刻有铺首衔环、朱雀、青龙、玄武、白虎等吉祥动物。铺首衔环多刻在墓门上,是门户的标志,铺首应为饕餮的演变,刻在墓门上是为了驱邪避鬼。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方位神,其职责是御四方,避不祥。还有部分反映贵族生活的题材,刻有重楼高阁,楼内主人宴饮闲谈,下棋听乐,奴仆捧食进撰,拱手作迎送宾客,均栩栩如生,妙不可言。

离石汉画像石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和平民性,取材选用便宜易得的本地砂质页岩。一来成本低廉;二来硬度适中,便于凿刻;三来本地砂质页岩吃色吸水,色彩保持较好。灰绿或红褐色砂质页岩削凿磨制成石材后,“由画工用墨线勾勒出物像,再由石匠阴刻其轮廓并剔地平铲,成为浅浮雕作品。画像中细部不作阴线镌刻,留有隐约可辨的原有墨迹。其画像构图疏朗,刻画凝重醒目,形象洗练质朴。且剔地平铲极浅,故拓片效果宛如剪影,又衬凿地,得成古拙深沉的艺术风格。”作为一门民间艺术,将平实生活通过一种适度的揣摩和把控来再现并不难,但是,将他们心中所思、所想、所愿统统疏泻并呈现,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用多深的功力?时间沉默如谜。

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作为对于肉体彻底消亡的墓葬主人游离的灵魂来说,犹生和灭没可能是他们最大的获得和慰籍。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有别于周朝的诸侯林立和秦朝的昙花一现,成为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统一并久长的封建王朝。汉朝以孝治国,就连选拔任用官员也采用“举孝廉”政策,于是上仿下效,举国崇尚孝道成风。在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三分之一发生在汉朝。基于此,对长者“事死如事生”,死后采用厚葬也就再自然不过的了,这也是汉朝大兴厚葬的原因。在人世,一些小孩和老人会无意说穿一些秘密,但通常人们不会去相信。相反,卜师们或此或彼的种种猜测,成为人们验证是非的界限。我更愿意相信石头的预言,通过泥土和流水,密林中出没的'禽兽,一只倐忽消失的鸟使预言成立。冰冷的石头成为最灵通的预言者,它们陪伴往生者的肉体陷入黑暗的地层,并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安慰和超脱。

早在北宋末年,矗立在墓地中的汉代石祠堂、石墓阙及其画像,就受到战争史家和地理学家的注意。人们把墓室石刻艺术称之为画像石,意在突出它的绘画性。金石学家赵明诚“访求藏蓄凡二十年”,积累了大量金石铭刻拓片资料,著成《金石录》三十卷,其中汉画像石拓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1914年,法国考古学家色伽兰等人调查了四川的汉代崖墓、石阙及其画像。他们用科学方法进行了测量和记录,从而使汉画像石的研究走出金石学家的狭隘书斋,进入到考古科学的庭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术理论家滕固先生著《南阳汉画像石刻之历史的及风格的考察》文中,把雕刻技法提到了首位,认为雕刻技法是决定汉画像石艺术风格的最主要因素。五十年代初,民俗文学研究专家傅惜华根据自己所收集的大量汉画像石拓片,编辑出版了《汉代画像全集》。从此考古界开始从雕刻技法、图像内容的解释和考证、图像的配置规律、各类题材内容画像之间的联系,到汉画像石所反映出的汉代礼制、风俗、宗教信仰、汉画像石所属建筑的复原等进行一系列研究。汉画像石像一粒生机勃勃的籽种,不仅是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同时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据记载,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大致可分为单线阴刻、减地平雕、减地平雕兼阴线、减地浮雕、沉雕五种,其中单线阴刻中更接近于白描绘画效果;而减地平雕图象突起拓出,近于剪纸效果;减地平雕兼阴线是以阴刻线条来表现细部;减地浮雕属于弧面线浮雕性质;沉雕刻法和上述减地法相反,为后世木雕艺人所喜。汉画像石对雕塑艺术、版画艺术、书法艺术、装饰艺术、刺绣艺术和剪纸艺术乃至中国国画技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民间文化的繁衍者、继承者、发扬者、改良者。与汉画像石最具渊源的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艺术,不仅保留了汉画像石的绘景逼真,工整细腻,画面饱满,风格流畅,庄严、神秘之气息,同时传承了汉画像石所体现的家族血缘意识、祖先崇拜意识、巫术传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阴阳五行的思想,以生机勃勃的鲜活形象体现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早期的剪纸跟道家祀神招魂祭灵有关,诗人杜甫曾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诗句。剪纸同祠堂和墓葬的画像石一样,是人们追求得道升仙、兴厚葬举孝廉的产物,是对生命的寄托和暗喻,也是安慰恐惧和慌张的筹码。像世界之中包隐藏着世界,世界之外包裹着世界,人,神仙,精灵,灵魂,同时成为需要被这些古老技艺安慰的个体,他们因它们的存在而快慰,它们因他们得以繁荣。

那个被洪水冲开的日子,使离石汉画像石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与黄河对岸的陕北汉画像石一起绽放在古老的黄土文化圈内。它们的存在,宛若另一个远在却确凿的世界的存在,真切又恍惚。在离石汉画像石博物馆,别样呈现世界的方式集中展现,更是如临其境。祥云缭绕,雾气迷漫,矫健的飞龙呼啸而来,带冠的神鸟翩跹而过,这些世人均未亲眼得见过的神物在前生的版图上栩栩如生,似曾相识。而在苍茫大地上或奔跑或徜徉着无数马匹和牛羊,车辇过,珍禽走兽依旧闲然。鸟雀闪动着翅膀,播洒下无数看不见的时光种子。殿堂楼阁里簇拥着的是神态迥异的兵士、侍女和农人,他们衣物上的折褶,飘带和裙倨,充满动感,飘然欲仙。而数不清的奇花异草正从深处招摇而出,缓缓地吐露芬芳。你似乎闻到了酒、花、脂粉、植物的香,或者看到了神、人、禽、兽易于常态的仙,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世上的美好总是相通的,它们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使你仰望,迷幻,心醉神迷,目眩魂摇……很显然,这些集写实与浪漫于一体的生活场景,让人陶醉并向往,宴乐的微醉和耕作的惬意,放牧的欢欣和战争的激越,传说的诡异和神话的卓绝,种种,都成为可能实现的未来时光,一个可弥补、拯救、并得以发扬、值得期待的明天。

石头是冰冷的,而通过人手所雕刻的繁华景象却是温暖的。人世的温度使草木盛开,生命繁衍,也让岁月惊醒,俨然相对。要说遗憾,是当我们徜徉在汉画像石博物馆之中时,渐生出的再也无法仿照两千年前的人们,在离世之时雕凿大量的墓器陪伴,更无法托寄神人仙物、飞鸟走兽、伺者随从、花朵树木来替我们驱散去往往世的黑暗和冰冷了。想到此,又觉今生尚有幸运,可得遇眼前这些汉画像石,并耽溺于遗世锦绣的美和安心里,仿佛前生的某种机缘注定,是要错过来世汇聚今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