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四无粮仓精神永不过时散文

四无粮仓精神永不过时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7W 次

近日,笔者在《中国粮食经济》杂志上看到开展“‘四无粮仓,精神永传承”的特别系列报道,深深的触动了一位“老粮食人”的神经。沉浸在记忆的深潭中,回忆开展“四无粮仓”的活动,如幻灯片一般,一幅又一幅的呈现在我的眼前。

四无粮仓精神永不过时散文

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高中毕业后的我参加了粮食工作。分配在江西武夷山北端的铅山县的山区湖坊粮站当粮食保管员,保管稻谷。以后的'39年我从未离开粮食部门,先后当任过出纳员,核算员,防化员等等。只有当任保管员防化员的时期,大力开展的“四无粮仓”活动让我刻骨铭心。

解放后不久,政府把收缴的祠堂庙宇都改造成粮仑,用于国家粮食的收储供应。湖坊粮站有两座仑库——黄家祠堂和姚家祠堂,两祠堂里又分割成10多个小木板仓,大小仓容不一,总仑容约300万公斤,两祠堂相距约2里。仓库储存在当地收购的征购粮——稻谷,小麦。

上班不久,我就知道了“四无粮仓”工作是粮食部门最重要、最重点的工作之一:站长,所长每次开会都有“四无粮仓”工作的布置和要求,县,市每年都要组织几次的“四无粮仓”检查,考核。甚至还有全省联合检查。要求高标准保持“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粮仓”标准难度很大。不流一身汗,手上不长老茧,要长期保持“四无粮仓”标准是很难的。当时有一句话说的好:“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是“四无粮仓”的目标。

当时,每年粮食出库空仓后,都要为板仓再次刷石灰水,板仓墙壁的缝隙如果过大,还要用小木条补平。为了提高防虫效果,我们发明了在石灰水中掺入一定量的“六六粉”提高了防虫作用,后来此法在上饶全区各县推广。记得有一年冬天在黄家祠刷仓,我和同事老丁在同一部楼梯上刷石灰水,他在上面,我在下。不知为什么,他挂在楼梯上的“石灰水桶”突然打翻了,大半桶石灰水全部洒在了我从头到脚上。

每年的夏粮或秋粮收购入库前都要清扫仓库,并用滴滴涕进行空仓消毒。保持“四无粮仓”标准中最难的是防虫治虫。记的当年用“氯化苦”,药剂熏蒸杀虫时,那个要求之严,工作之细勘称粮食工作之最。熏蒸要将整栋仓库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做到基本密封,往往要经过几天的准备工作。要把屋面重新粉刷,要把仓门用塑料薄膜和纸张把门窗全部封死不漏气。总之既要保证薰蒸杀虫效果,又要保证人员安全。粮食发热,配合通风降温,要在粮堆上“挖沟打井”,不但十分累人,而且灰尘很大。口罩上,工作服上全是灰尘。鼻子耳朵里也是塞满了灰,吐出的口痰都是黑色。和井下挖煤的的煤矿工人差不多。通风降温要辅以经常性的耙动粮面,及时散发粮温和水气,防止温差产生结露而霉变粮食。

要实现“四无粮仓”标准,我认为:一是要提高保防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落实各项仓储制度。二是要组织保防人员学习粮油保管知识。掌握粮油储藏生理变化规律,根据粮食水分,粮温等变化釆取相应措施,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要贯彻好“以防为主,防治并主”的保粮方针。“四无粮仓”标准,实际上就是在防“四无”上做工作,下功夫,防范于未然。辅以各种有效的治理措施,达到“四无粮仓”标准。四是从源头上抓起。从入库粮食质量抓起。要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标准,尤其是控制好入库粮食水分。粮食储藏中的发热、生虫和霉变都和粮食含水量有直接关系。

几十年的从事粮食保管防化工作,让我体会到,开展“四无粮仓”活动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粮食保管安全,减少损失,杜绝事故。在开展“四无粮仓”活动中,我既受过表扬,得过奖状,带过红花。也挨过批评,甚至被扣除过季度综合奖。但是我深知,开展好“四无粮仓”活动,是保管员的工作职责。是评判粮食安全最好途径与最好平台。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现在的粮食仓储工作已经是今非昔比。大量的仓储机械和新器材,新方法,新技术已经运用到粮食保管中。但是开展“四无粮仓”活动仍然没有过时。仍然是衡量粮食仓储工作成绩的最好标准。国家提出“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我认为:弘扬“四无粮仓”精神,继续开展好“四无粮仓”活动,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四无粮仓”精神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