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记叙文作文 > 傍晚的佛初中记叙文650字

傍晚的佛初中记叙文650字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6W 次

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法的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的文体。那么大家知道优秀的记叙文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傍晚的佛初中记叙文65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傍晚的佛初中记叙文650字

傍晚的佛初中记叙文 篇1

已然四目皆空,佛从菩提下起身,缓缓踏过九步,步步生莲。

驻足,久久凝望那泼墨在天边的油彩,落日的光晕将山的一端涂抹至天际,渐行而渐淡。

晚风撩起他的袈裟,他只是以同一种姿态纵目远眺。

云被风吹乱了些许,天空的颜色开始变得不那么均匀,块状的色彩攒聚在一块儿,像是美人不小心哭花了的妆容,别有一番风味。

身后的菩提随风摇曳,原本斑斓明媚的色彩开始变得有些浓重,像是起了一层雾,弥漫在每个角落,又像是一层轻纱,笼住了天空的画板。

游客自远方踏云而来。佛点了点头,客也弯腰致意,无需多费口舌,各自心中便已如明镜般了然。

一把陈壶,泡上二月的新绿,空心似炉火,烹煮云水生涯,用春水煎茶,以莲花为座,时光在茶中,过的波澜不惊。佛不语,客冥坐,仿佛在画中已定格千年。

缘分再深也会面临别离,佛目送客远去,直至消失在视野中。

天像是被压低了不少,云朵是山水画家泼墨时的杰作,或舒或卷,姿态万千。空气变得湿润起来,佛深吸一口气,又缓慢地呼出,是雨的味道,山雨总是那么令人向往。佛闭上双眼,立在无所遮蔽的旷地,他嘴角微扬,以淡淡的喜悦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洗礼。

一点,两点,三、四点,倏地,雨水将森林湖泊全部掠过,猛地扎入大地的怀抱。

袈裟被雨淋湿,莲花在雨中顿然有了出水的惊艳。佛依旧不动,静默地在雨中,合着双眼,空着心,听着天籁的声音。

他听见新草抽出地面的声响,它在雨中轻轻呼吸;有几片花瓣悄然落地,落地处似乎有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小小的虫子从树上落下,掉进低矮的灌木,窸窸窣窣。

忽闻一阵脚步,佛抬眼,是行人在雨中匆匆穿行,脚上粘着春泥,趟过一滩滩水地,溅起一连串水花,噼噼啪啪。

佛将双手合十。目光似看着行人,又似看着更远的方向,他微微动唇,只一句低声呢喃:“阿弥陀佛。”

天敛去云雨,将暮色四合,佛消失在了夜色中。

一切看似平淡,却只因,哪怕岁月流转,依旧波澜不惊。

傍晚的佛初中记叙文 篇2

夕阳高高的挂在天空,被余晖照应的云朵似小绵羊一般正在找寻回家的路,太阳的光透过云层照射到佛寺的大门上。顿时,这寺下,这世间,我感到自己存在的渺小。

随着人群不停地挪动脚步,接着又停下,这种重复,何时能结束!站在拥挤而蜿蜒的人潮中,我有些不耐烦。即使在集天下名僧于一方土地、吸日月精华于一片树林的嵩山少林佛门净地,我始终无法心无旁骛。于是乎,看着剧场里众僧的表演,心里头只想一个问题,怎么跟电影里拍的差不多呢?

我走进嵩山少林寺的内院,满眼翠绿的古树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向我诉说它的现在和过往。被时间碾过的年轮静静地潜藏着,所有被翻修的`古老建筑,呈现着现代科技与古典工艺的完美融合。历史过往中的大火的痕迹都已不复存在,展现给世人的,是气势不凡辉煌荣耀的一个少林寺。

我静静地看着这院子。的确,找不出痕迹与伤疤证明它曾经被无情的大火蔓延,但却真真切切地发生过。为什么呢?熙熙攘攘的访客走了一批又来一批,导游的声音渐渐清晰,渐渐模糊,他们不是为了佛而停住脚步的信徒,而是随大流想了解这个宗教净地的.过客。我悲哀地走出庭院奔向大殿,那些匆匆的过客是否知道火灾背后的故事呢?他们又真正“看”到了些什么呢?

佛像是金色的,它常年不变地保持着耀眼的光辉,可是,有哪一尊佛在佑护我呢?我不是无神论者,却也不太相信神的存在。不过还是执了三炷香虔诚地插在了厚重的香炉鼎中。回到大殿,我实在没有勇气当众下跪,只是在心中万分诚挚地拜了三拜。我低头又仰起,佛像依然平和地、静静地俯看着我,仿佛要将我的内心看穿。也许,这就是妙处吧,让人无法与它同高,无法正视它。它,只是一尊动不了的塑像,真的可以庇佑人吗?我在心中申辩,摇着头继续迈步。

到了僧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每间房大门都紧闭,无一例外。可是导游的话却深深触动了我,我顿悟于这镶有金边的嵩山之中。原来,佛只是人类的精神寄托;原来,佛是一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原来,佛法是所有僧人送给世界的礼物;原来,佛一直馈赠着我们。原来的原来似乎一瞬间解开了,万古之世受人顶礼膜拜的原来在这里,清心净欲,普爱众生,大爱无边,大爱无痕。所以,是牺牲品又怎样?是政治家的阴谋又怎样?是没有的不存在的又怎样?佛法永远不只是一座藏金阁的高度而已。它如同嵩山一般俯视众人,人们寄希望于它,它馈赠给人们光明。

这方水土,这座庭院,那些进出的僧人学徒,那些长埋于此的合利子,那些古老的树木,不显山不露水地占据世间的一席之地。它们始终存在于一些人心中。那种静心的氛围,也始终隐藏于游人的凡心角落,缺了,便迷失,丢了,便烦躁。

这是嵩山少林,那是一颗佛存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