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语文《花瓣飘香》的教学反思和后记

语文《花瓣飘香》的教学反思和后记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1W 次

今年暑假我们参加了县教科局组织的新教师培训活动,在新教师课堂技能展示环节中,我讲的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六课《花瓣飘香》,讲课时没有学生只有老师,教学过程有一段是这样的:

语文《花瓣飘香》的教学反思和后记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6课花瓣飘香。

2、检查生字:挑写。

3、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

结合进行板书:摘花瓣

二、引导自学,读中感悟

1、那么,小女孩究竟是怎么摘花瓣的?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摘花瓣做什么?

出示问题:(1)小女孩怎么摘花瓣的?

(2)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3)摘花瓣做什么?

2、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

(一)探究问题1,学习第2段。

1、小女孩是怎么摘花瓣的?在哪一节?

2、指名读,你觉得小女孩摘花瓣时怎样?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体会:俯在、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

3、交流摘花的动作。

4、谁能把小女孩当时摘花瓣的情形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二)探究问题2,学习第3-5段。

1、“为什么只摘花瓣呢?”请大家把3-5段连起来读读

(1)指名答:舍不得

为什么舍不得?

交流:舍不得把整朵花摘下来

师,他连两片都没有摘,只摘了一片,你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爱花,懂事)

(2)当小女孩被发现后,她表现怎么样?心情怎么样?

生交流:她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出示词语:不知所措:她的神态,不知道怎么办

惶恐:心里很害怕。惶:竖心旁,担心的意思。恐:心字底,害怕的意思。

指名读,齐读

此时此刻,小女孩为什么不知所措,心里很惶恐呢?

(这是别人家的花,她知道自己是不对的)

由此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呀?

(懂事的孩子)

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指名读,齐读。

(3)作者理解她吗?理解

哪儿看出来?(我轻轻地问)

(她知道自己错了,所以我当时不忍心责备她。)

(三)探究问题3,学习第6-9段。

1、摘花瓣做什么?

(1)送给生病的妈妈。

(2)为了让妈妈高兴。(板书:送妈妈)

指名读6-9段。

读到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读?

评价: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花瓣柔软舒服散发出淡淡清香,心里什么感觉?

(很高兴)妈妈看到了,一定也会高兴的,让我们一起来读小女孩的话。

2、再读读还有哪里看出?

(1)爸爸是一位保卫祖国的边防战士。

(2)爸爸远在千里,照顾不到妈妈,写信叫小女孩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惹爸爸生气了吗?

没有。

她不但不惹妈妈生气,还关心生病的妈妈,让妈妈高兴;

不但听妈妈的话,还听爸爸的嘱咐,让爸爸放心。)

(3)小女孩想起了爸爸心里会怎样呢?(爸爸不在身边,妈妈又生病了,小女孩很难过,很担心没人照顾的妈妈,恨着急)

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敬爱父母,懂事)

出示: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老师读、学生读,个别读,齐读。

3、读到这里,三个问题都理解了,此时你们最想说一句什么?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学生齐读)板书:懂事

讲到这儿评委老师没有再让我讲下去,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的语文课过于追求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即泛化了“人文性”,冷落了“工具性”,这是所有新教师的通病。经过老师们的评课,我做了如下反思: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者之间的关系,用崔峦老师的话说就是:它们犹如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离开“工具性”谈“人文性”,有舟天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的绝妙景致。

一、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失衡的原因

(1)、由于本人学的是非语文专业,语文素养还有欠缺,语文知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语文的语言做不到“身形并茂”。

(2)对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学习不到位。

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对策

1.加强自己的业务素养,多向名师、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学习理论知识。

应把功夫下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学识水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意义。

2.从领悟人文内涵入手,有机进行语文形式的学习

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课堂教学应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学生必须能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来增强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披文入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同时,研究文本的语文形式,学习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相机进行言语训练。

3.以学习语文形式入手研读文本,相机渗透人文教育。

深圳的赵志祥老师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他这样引导:

我拿到课文的时候,读了一遍就深受感动了,读了第二遍就注意到叹号特别多。我数了一下,一共有15个。现在,请各小组做两件事:一是看看这些叹号大都集中在哪儿?二是这些叹号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然后,你想法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好吗?

孩子们就这样在研读文本的言语形式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了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领悟到了这对父子间的深情。

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实践操作上要解决很多问题。从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来促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何谓两者统一的最佳状态和最佳效果,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从学生的角度看,应具备什么态度、情感对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怎样处理教学的统一要求和个人的独特感悟、体验、理解的关系,如何通过探究活动,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文的人文精神、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特征,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因此,我们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相统一,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