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教学设计 >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98K 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提倡,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是让字回到文之中,尽量在文章阅读、生活阅读中逐步达到多识字,提高识字效果,即语境识字。语境识字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从本质上及早让学生感受、体验、享受语文的快乐。课标还强调,低年级教学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朗读、诵读和欣赏、体味上,在读中引发兴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要做到:识字与阅读的结合;朗读语言和运用语言结合;阅读理解中朗读和说写的结合。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和萨沙不敢为弱者的品格。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教学

教学难点:

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虽然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亲人的眼里,你们是最弱小的。那你们是不是最弱小的。(不是)有一个叫萨沙的小朋友,他在家中是最小的,但他和大家一样挺直腰杆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想听听他的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看小萨沙是通过什么事来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二、读文识字,初步感知。

1、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提示:(1)自由读文,遇到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2)请把圈出来的字读给同桌听,如果读对了就夸夸他,如果读不准就帮帮他。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在段前标上序号。

2、汇报学习情况,进行生字教学。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学生领读、齐读)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个别读、齐读、开火车读)

(3)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借助熟字读词语)

(4)组织做游戏。(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读对摘取一朵云)

(5)结合句子认字。(出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3、初步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声音洪亮。(指导朗读)

(2)课文读懂了吗?快来填一填。

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 )和哥哥( ),跟( )一起到森林中去玩。在他们赏花聊天的时候,突然下起了( )。妈妈把雨衣递给( )又把雨衣递给了( )。最后,( )掀起雨衣,遮住了( )。

(3)讨论:你喜欢萨沙吗?你还喜欢谁?说说理由。

三、观察字形,指导写字,口头组词。

1、课件出示“扑、托、摸”。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共同点:

(1) 结构上,都是左右结构,注意“扑”左右相等,“托、摸”左小右大;

(2)偏旁上,都是提手旁的字,练习书写。

2、课件出示“芬芳”,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3、课件出示“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引导学生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末”字,观察其在田字格中与横中线竖中线的位置。

5、田字格里剩下的生字中,哪个字需要老师帮忙?

6、生在田字格里临摹。

7、讲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真了不起,不仅学会了生字,而且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继续加油!

五、作业:

1、熟读课文,积累词语,把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多读几遍并摘抄下来。

2、完成“我会填“课后练习。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4课《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记叙了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把爸爸、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在这个故事中,雨衣成了传递爱的一个有效载体,使文章处处洋溢着融融的爱意。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滂沱大雨、娇嫩纤弱”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分角色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体会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和萨沙自信自强的品格。

教学难点:

体会“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人文思想。

教学方法:

采用朗读感悟法、启发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体验。

学习方法:

边读边思、边读边画。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把读,议、说,写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弱”这个字左右相同,写这种字的时候,左边要写小一点,右边稍大一点,更美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看,他们向我们走来了,让我们一起打个招呼吧!(出示课件2,生齐读)

A粉红粉红芳香扑鼻娇嫩纤弱

B雷声大作大雨如注滂沱大雨

C掀起盖在低垂

3、细心的你发现每一行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第一行词语是描写蔷薇花的;第二行词语是描写雨的;第三行词语是描写动作的词语)

4、你观察得真仔细,分类积累词语不仅便于记忆,还能帮助大家正确使用,今后大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积累词语。现在,让我们把这些词语朋友送回课文,再一次走进那感人的故事!

二、读中理解,深入感悟

(一)感悟蔷薇,体会弱小

1、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是写蔷薇花的?找到后,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一标。

2、交流:

A:雨前:

(1)谁愿意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指名读)出示课件3

(2)你读了后觉得蔷薇花怎么样?能不能再给大家读一遍,把它的美读出来?(生再读)

(3)这么美的花,想不想看看?出示课件4

能不能把你看过后的感受读出来?(齐读)

B:雨中: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天空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那雨中的蔷薇花又怎样了呢?谁来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指名读)出示课件5、6

(1)你读了后有什么感受?能试着读出你的感受吗?(生再读)

(2)滂沱大雨这个词怎么理解?文中还有一个词语也表示雨下的大的意思,你发现了没有?你知道还有哪些词语表示雨下的大?(瓢泼大雨、倾盆大雨……)

(3)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样的大雨吧!出示课件7

(4)在这样滂沱大雨的天气下,你感觉此时的蔷薇花怎么样?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出示课件8)(此时的蔷薇花很可怜,我是从“娇嫩纤弱”“低垂着头”感受到的。)

(5)作者是用什么手法一下子就让我们感到了蔷薇花的可怜?(拟人)你能再造一个拟人句吗?

(6)除了刚刚开放的蔷薇花,你还知道有哪些东西是娇嫩纤弱的?(春天刚发芽的小草、刚出生婴儿的皮肤。)

(7)对!此时的蔷薇花就像刚出生婴儿一样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我们再来看看它吧!(出示课件9)

(8)刚才还粉红粉红、芳香扑鼻的蔷薇花转眼间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机,是多么惹人怜爱啊!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出示课10)(男女赛读两处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9)师:从大家的朗读中我听出来突如其来的大雨使得蔷薇花毫无抵抗能力,它太需要有人帮助它啦!

过度:倾盆大雨中不仅有娇嫩纤弱的蔷薇花,还有萨沙的家人。他们只有一件雨衣,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二)品味对话,领悟感情

1、指名读课文第2段,说说爸爸、妈妈是怎样让雨衣的。(相机板书让雨衣:爸爸————妈妈—————萨沙)

2、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3—6自然段,找出答案,画下来。

3、萨沙的爸爸、妈妈心里究竟怎么想的?让我现场采访一下。

(1)萨沙的爸爸,我是中央少儿频道的主持人,您为什么把雨衣给妈妈?(我是家里的男子汉,我应该保护比我弱小的妈妈。)

(2)谢谢。萨沙的妈妈,您为什么不把雨衣给托利亚而给萨沙?(萨沙是我的孩子,我比他强大,我应该保护他。)

4、看来萨沙的家人都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生齐读: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1)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向萨沙传递着一个信念,那就是——生齐读: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板书:保护弱小)

(2)一家人表面传递雨衣实际是在传递着——(生齐说:关爱。)

5、雨衣传到萨沙的手中,萨沙甘心做最弱小的吗?读课文5-6自然段。

(1)生自由读。

(2)谁来读一读萨沙说的话?指名读。

(3)萨沙是用什么语气来说的?(反问、不服气……)

(4)你再来读一读,读出萨沙不愿做最弱小的心情。

6、妈妈是怎么回答的?她的话是什么意思?

(妈妈的话的意思是如果萨莎谁也保护不了,她就是最弱小的)。

7、听了妈妈的话萨沙心里会怎样想?那么萨沙是怎么做的?指名读。

8、师:萨沙做这件事的时候一定会怀着一种特殊的心情,可惜作者却没有详细地写下来,你能在这些空白的地方加上合适的词语吗?(出示课件11)“萨莎立刻朝着蔷薇丛走去。她猛地掀起雨衣,轻轻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9、在做了这一切之后萨沙又是怎么对妈妈说的?

(1)萨沙说这句话是想告诉妈妈什么?他当时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出来吗?

(2)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回答小萨沙?

10、现在让我们再来练读一下萨沙和妈妈的对话吧:出示课件12

11、请同桌分角色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12、指名分角色朗读。

13、萨沙最终保护了弱小蔷薇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生齐读题目:我不是最弱小的。

三、拓展延伸

1、你们在生活中愿意做最弱小的吗?你是怎样帮助弱小的事物?

2、我听出来了,你们都是富有爱心、不甘弱小、保护弱小的好孩子,让我们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3、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弱小的人和事物,也有许多有困难的人,它们都需要我们的帮助,所以请你伸出你的双手,用你的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们,呵护他们,同时也希望你们不甘弱小,做生活的强者!

四、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13

1、选用本课词语写一段描述雨景的话。

2、搜集阅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有关文章。

板书设计: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让雨衣:爸爸——妈妈——萨沙——蔷薇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要求识记的生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型。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好问句、感叹句。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弱小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14个生字,在田字格正确书写8个生字,2个词语。

2、区分形近字:未──末。

3、辨析音近字:分──芬;令──铃;北──背;京──景。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要问句、感叹句。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师:(板书“弱小”,齐读)小朋友们,“弱小”是什么意思呢?“最弱小”呢?

(力气小,需要别人帮助的)

2、师:你们是“最弱小”的吗?(生)有个小男孩,他的想法和你们一样。那他是怎么做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完整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师:请大家小声地把这个故事读一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的通顺。

生自读课文。

2、师:这篇课文一共几节?你们想怎么读?请在学习小组里读一读吧。注意听一听,有没有把字音读准。

分小组再读课文、划分小节。

三、识记生字

1、师:大家把字音都读准了吗?咱们开火车试一试。

开火车抽读生字,正音。

2、再现并认读生字:弱、末、托、铃、芬、芳。

四、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师:读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和你们想法一样的小男孩是谁吗?

(萨沙)

2、师:我们就跟着萨沙和他的一家一起学习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共几个小节?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指名按小节朗读课文。

3、习课文一、二节。

4、投影课文插图:

师: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谁吗?请指着图告诉同桌的小伙伴。

5、师:是呀,他们是弟弟萨沙、哥哥托利亚、爸爸和妈妈。(板书)

6、师:萨沙一家来到什么地方?做什么?我们一起把第一、二节读一遍。

齐读第一、二节。

7、师:还记得这是什么句?(投影:“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谁愿意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比较朗读感叹句。

8、师:大家评一评,谁读得好?

9、师:这两个小节写得美吗?哪个词语用得好?或哪几句写得特别美?

交流。

10、师:一、二节写得多美啊!我们再把这两节美美地读一读。

五、加入旁白,分角色朗读课文剩下的段落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7、我不是最弱小的

妈妈

托利亚

萨沙

蔷薇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的生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型。

2、在田字格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2个词语。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弱小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区分形近字:未──末。

2、辨析音近字:分──芬;令──铃;北──背;京──景。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萨沙一家在森林里聊天时遇到了倾盆大雨,妈妈把雨衣递给托利亚,托利亚有递给了萨沙,那么,雨衣最后给谁用上了,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一课。

二、学习课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3~7节:

⑴师:读到这儿,谁是最弱小的?为什么?

(萨沙)

⑵师:最后,谁用上了雨衣?为什么?

(蔷薇花,因为它是最弱小的)

⑶师:你从课文里的哪些词语或句子知道的?请读出来。

(指名读第八节的词语、句子)

⑷师:为什么现在,萨沙不是最弱小的啦?

(因为他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事物)

三、总结全文

1、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围绕课后小哥哥的话各抒己见)

2、师:是啊,我们已经是二年级小学生了,不再是学校里或家里最小的小朋友了,要伸出热情的手,多多帮助、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或事物!

四、指导书写

师:请仔细看这几个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或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地方要提醒大家?

1、根据回答,师着重指导“弱”字的书写,注意该字分居田字格左右半格,两部分各写得瘦窄些。

2、区分:“未──末”的字型,书写时要注意上下横的区别。

3、“芬”、“芳”均是形声字。

4、组词区分:分──芬。

音近字:令──铃

师:田字格里剩下的生字中,哪个字需要老师帮忙?

根据回答,指导书写“夏”和“该”:

5、“夏”字中间是个“自”,不要写成“白”。

6、区分:“该”──“孩”──“刻”。

7、生在田字格里临摹。

8、讲评。

五、我会填

1、自己完成“我会填”。

2、同桌互改。

3、讲评。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7、我不是最弱小的

妈妈

托利亚

萨沙

蔷薇花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模式:

初读划关键词句——品读体验文本情感——感情朗读加深感悟——积累迁移表达情感

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思维和情感熏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师生、生生与文本多向交流的对话状态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魅力,激起语言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获得语言的训练,生命的体验。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运用几个词语说一段描写雨景的话。

3.联系上下文品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4.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品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3.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

1.板书:我不是最弱小的,指读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就是最弱小的?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家人中最小的孩子——四岁的萨沙说的一句话。他为什么这样说,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他是一个什么的孩子?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美好的假日,走进萨沙的内心世界,相信大家会对弱小,对萨沙一家的美好品质更深刻的理解。(齐读课文)

二、学习第2自然段

假日里萨沙一家人到森林里度假,森里是那么美好。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森林的美好?

2.学生自读

3.组织交流,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是野蔷薇美;二是一家人非常温馨和谐。)

4.小结:是啊,森林里的景美,相应投影出示图、文: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看着这一朵粉红粉红娇嫩的蔷薇花,闻着它一阵阵沁人心脾扑鼻芳香,你情不自禁的相对他说句什么话? 带着你的这种情感在读这句话。

在森林中有这美丽的蔷薇花陪伴,萨沙一家人聊天、看书,生活是那么温馨美好。

6.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正在这时一场大雨突然来临,请同学们读描写雨景的语句,划出体现雨大的词。

①相应出示 :大雨如注,“注”是什么意思?(灌入)“大雨如注”就是……?

②形容雨大的四字词语,你能说出几个吗?(生回答后再适当补充:)

滂沱大雨 倾盆大雨 瓢泼大雨

狂风暴雨 疾风骤雨 暴雨如注

③课文虽只有寥寥三个词,却把雨前、雨中的情景描写得生动逼真。谁能选用大家提供的这些词说一段描写雨景的话?

指名说,点评。

7.就在这雨中,一场温馨的关爱弱小的传递开始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划出萨沙说的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说每一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试着在书上做标注。

三、品读对话、体验真情

1、学生默读自学。

2.组织交讨论:

谁来和大家交流第一句?生读后交流。

面对萨沙的疑问,妈妈做出回答大家读-----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板书)

面对妈妈的回答萨沙又说了什么?

交流第二句,这是什么句?(反问)可以把它变成这样吗?为什么?(不甘弱小----)

投影出示: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这就是反问句的魅力---表达丰富而强烈的情感。

面对萨沙的反问,妈妈笑着说---生读,这下萨沙该怎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生回答,出示投影语段和图

萨沙是一家中最弱小的,把雨衣让给他,我们是懂得的,那萨沙为什么要把雨衣让给野蔷薇呢?

我们来看看雨中的野蔷薇是怎样的?

投影出示图和文: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指名读,并说说:看,雨中的蔷薇花正向我们呼喊什么?你想说什么,你更想做什么?

此时的萨沙做了什么?谁来读?

是啊,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写了蔷薇花带给我们美丽和芳香,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第7自然段又写了大雨中的可怜蔷薇花,需要我们的保护。这样前后照应是要告诉我们弱小者不仅仅是年龄、力气、身体比我们弱小的,一切身处困境急需帮助的人或其他事物都是弱小的,都需要我们的保护。(删掉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中“人” 副板书)

萨沙保护了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他又说了什么话?

生读----你会把它变成带句号的句子吗?对比读,你认为他这句话里饱含着什么意思?

妈妈又将怎样回答他?你会怎样称赞他?(自豪、自强、自信、善良)

(爸爸把雨衣让给妈妈,妈妈把雨衣让给萨沙,萨沙又把雨衣披在了野蔷薇身上,因为他们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他们这种自觉保护弱小者的精神让人感动。现在让我们再次用心用情读这一段话)

分角色朗读萨沙的三次对话

投影出示三次对话 分角色读,读好母子对话。

④总结:父母言传身教,用自己保护弱小的实际行动教育了萨沙;而年仅4岁的萨沙内心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别人给予的保护,而努力的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者更让人感动、钦佩、学习。

三、联系生活,检测导结

1.你会用那些词形容萨沙 ( )( )( )( )

萨沙只是四岁的孩子,他已经不甘心做弱小者,尽一份自己绵薄的力量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那么你们是否也曾伸出过援助之手,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者其他东西呢?

2.投影出示仿写语段:一棵小树正在狂风中剧烈摇晃,它是弱小的,我要保护它,于是······

3.总结:许多都会事物发生了变化,也许原来的强者会变成弱者,而原来的被关爱者又变成了主动关爱别人的人,但是不管怎样,唯一不变的是要有这样的意识——(齐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我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板书: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让雨衣:爸爸→妈妈→萨沙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 ·····蔷薇花······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武冬梅

爱,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在家爱父母,在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关爱别人。因为有爱,才会甘于奉献、乐于助人。《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把爸爸、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的蔷薇花上的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1、借助文本内容,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学语文的终极目标就是用语文,我在执教中紧扣文本内容多处进行语言训练:

其一、围绕雨前的蔷薇花和雨后的蔷薇花进行语言训练 。

投影出示图文:看着这一朵粉红粉红娇嫩的蔷薇花,闻着它一阵阵沁人心脾扑鼻芳香,你情不自禁的相对他说句什么话?

投影出示图和文: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指名读,并说说:看,雨中的蔷薇花正向我们呼喊什么?你想说什么,你更想做什么?

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想像说话,既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训练,又使学生进入文章的角色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其二,围绕描写雨景的语段进行词语积累和说话训练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正在这时一场大雨突然来临,请同学们读描写雨景的语句,划出体现雨大的词。

①相应出示 :大雨如注,“注”是什么意思?(灌入)“大雨如注”就是……?

②形容雨大的四字词语,你能说出几个吗?(生回答后再适当补充:)

滂沱大雨 倾盆大雨 瓢泼大雨

狂风暴雨 疾风骤雨 暴雨如注

③课文虽只有寥寥三个词,却把雨前、雨中的情景描写得生动逼真。谁能选用大家提供的这些词说一段描写雨景的话?

这样设计既当堂进行了语言训练,又为学生在平时独立阅读中积累词汇、仿写做了示范,一举两得。

二、紧扣萨沙的两次反问,反复研读“对话”,让学生获得语言的训练,情感的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熏陶中获得思想启迪。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弱小”一词为文眼,抓住文章的明线——“谁是最弱小的”;以“保护”一词为情眼,抓住文章的情感暗线——“保护比自己弱小的”。紧扣萨沙的两次反问,通过反复研读“对话”,在联系上下文品读反问句,反问句与陈述句对比读的过程中揣摩萨沙的心理活动,在师生、生生与文本多向交流的对话状态中,深化学生对文本情感的体验,激起语言思维的火花,既让让学生获得语言的训练,又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语文课堂追求的境界吧。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弱小者”,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教学重点】

学习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体会不同问句所表达出的不同意思。

【教学难点】

萨沙的三次问话。

【教学准备】

1、 cai课件。

2、生字、词语、句子卡片。

【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认字、喜欢读书,把认字、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导课。板书课题。

2、谁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呢?

3、过渡:有一个小男孩叫萨沙,虽然他才五岁,但是也不愿意做一个弱小的人,并且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你们想读读这个故事吗?

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

⑴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考考你们,看看谁认识它们。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不带拼音)指名读。

⑵针对易读错的字相机指导记法。

⑶他们重新排排队,你还认识他们吗?(生字调顺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⑷四人小组做“打牌”游戏,巩固生字。

⑸这些生字宝宝回到词语中,你还认识吗?

出示词卡: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⑹用做动作的方法理解“递给、掀起、聊天、簇拥、倾听”。

⑺生字宝宝可喜欢和你们捉迷藏了,他们又藏到了句子中,你还认识吗?(老师拿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①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②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③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

④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一家人坐在野蔷薇旁边,聊起天来。

指名读。

3、再次读课文,读流畅。

三、精读理解

1、学习第二段:

过渡: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突然,萨沙发现了一丛野蔷薇。(随着学生说的,课件出示野蔷薇和描写野蔷薇的句子)

⑴请大家一边看画面,一边读句子,看看这些野蔷薇怎么样呢?

⑵指名配音乐朗读。

⑶齐读。

2、学习3~9段:

过渡:正当野蔷薇美美地开着时,(出示连环画课件)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了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哥哥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弟弟萨沙。可是5岁的萨沙对妈妈和哥哥的这一做法感到很不理解,于是萨沙和妈妈之间就进行了一场对话。请大家读读,(出示4~9段)看看萨沙一共说了几句话?

⑴学生自由读4~9段。

⑵萨沙一共说了几句话?

(点击课件,萨沙说的三句话变颜色)

⑶自由读读这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三个句子都是问句)

⑷练习读这三句话:(自由读,指名读)

指导读第一句问话 :你从这句问话中感受到什么?(萨沙对妈妈和哥哥的做法感到不理解。)

指导读第二句问话:你从这句问话中又感受到什么?(①萨沙感到疑惑,妈妈是在说自己是最弱小的吗?②妈妈说他是最弱小的,他感到不服气。)

重点指导第三句问话:

①萨沙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读读7、8段。(课件出示7、8段)(学生自由读)

②假如你就是萨沙,现在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③你用自己的雨衣保护弱小的蔷薇花,多勇敢的孩子啊!那你能不能坚定的说,你不是最弱小的?

④萨沙的心里也是这样想的,(补充板书)他的第三次问话里,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谁再来读读第三次问话?

⑤生读。

⑸分角色读。(小组分角色读;指名分角色读)

四、想象倾诉,“链接”生活

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体会:

1、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弱小的蔷薇花,向大家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么你保护过比你更弱小的吗?

指名说。

2、小结:

我听出来了,你们都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们都是一个有爱心的、勇敢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6

第一课时

一、讲述故事导入

1、检查预习

昨天要求大家读一个小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都读熟了吗?有不认得的字词需要帮助吗?

2、讲述故事

谁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愿意来讲一讲。

(稍作准备后请两位学生讲述并简评)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请在书上把有关内容画出来)谁能把自学要求读一下?(指名读)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要求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要检查字词学习情况。(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谁能读得又准又响亮?

弱小 旷地 掀起 几滴 娇嫩

纤弱 托利亚

(1)指名读,老师随时正音

(2)这些词中的那些字音还要特别注意呢?“旷地”的“旷”读第三声

(3)谁能把这些词读一读呢?指名读(随便指)

(4)齐读两遍,好,最后我们连起来把这些词读两遍。

(5)大家读的真好,现在我把拼音去掉,谁能读好它?(指名)

(6)生字词学得很好,现在我们来讨论学习课文时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重新出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三、精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2、分自然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萨莎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玩,点明萨莎是最弱小的。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莎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莎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

四、精读第一部分

1、自由地朗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 讨论:

时间:假日

地点:森林

天气:闷热

人物:一家人

3、 小结。

五、指导写字

1、“蔷薇”两个字上小下大,草字头占整个字长的四分之一;

2、“附、聊、滂、沱娇、纤”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垂”的笔顺。

六、作业

1、 钢笔描红。

2、 抄写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7

设计背景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小萨沙与一家人外出度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一家人手无足措。因为出门时只带了一件雨衣,所以父母亲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最需要保护的萨沙。而萨沙在父母亲的影响下,也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

就文本本身而言,文章说的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蕴涵其间的深刻道理。这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教学这篇文章时,宜以“我”为主线,一方面关注“我”的行为、言语,一方面关注“我”的心理、情感,借助读、议、说、写等方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心灵沟通,从而使学生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并真正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美的乐趣。

设计理念

苏教版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说:“学习语文无非就是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的确,语文课应该追求简单,纯朴,老师要简简单单地教,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地学。

设计流程

一、想想问问————与学生对话

1、关于我(教师)

①同学们认识我吗?(认识)

②都知道我什么?(交流)

2、关于“我”(萨沙)

①大家认识这个“我”(萨沙)吗?

②想知道些什么?(讨论)

3、学生分组交流

4、揭题:今天来学习一篇写萨沙的文章,题目是《我不是最弱小的》。

5、想想问问

①打算怎么读课题?(突出“我”、“最”或者“弱小”)

②初读课题,有哪些疑问?(如:还有比我更弱小的吗?谁以为我是最弱小的?什么是最弱小的?)

6、自读文章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学伊始,巧妙结合课题,以“我”入手,由表及里。这样既拉近师生之间的课堂距离,又自然引入语文教学的主题;既注重课堂说话的训练,又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既是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与通道,又是实现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构建。在揭示教学课题后,学生紧紧围绕课题质疑、讨论,这同样也是语文课堂自主性的很好体现。如此,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变得积极探究、勤于思考、勇于表现。第二,从这样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语文资源和语文的实践无处不在。细想之下,整个教学过程不就是一次有益的口语交际吗?而这样的交际又是在师生平等、民主的对话中进行的。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孩子们学习的自信与勇气,我们不难触摸到孩子们丰富的思维,甚至可以激活孩子们对于语文学习沉睡着的心灵。]

二、读读议议————与文本对话

1、我的一家(自由读第一小节)

①我们一家人:父亲、母亲、拖利亚、萨沙(我)。

②我(萨沙)是最小的一员。

2、我的活动(细读第二小节)

①到森林去。(突出森林的美好)

②我们一家人的快乐:母亲与孩子们在草地上聊天,父亲在草地上读书。

3、我的言语(听读第三至第八小节)

①听课文录音,感知萨沙与妈妈的对话。

②读读画画,画出我(萨沙)说的话。

③研读妈妈与萨沙的对话,能从这些话语里读出什么?

“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希望与妈妈一样拥有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拥有与妈妈一般的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④组织讨论,议议萨沙和妈妈各自的想法。

[设计意图: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堂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借助读读、议议的阅读策略,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无声的对话与有声的交流。一方面凸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样的阅读新理念,一方面主张通过阅读使学生学会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这里将教学的重点圈定于萨沙与妈妈的对话之中,要通过反复阅读,通过精细讨论,体悟出萨沙三次说话的不同心境。]

三、说说写写————与心灵对话

1、我(萨沙)的精神世界(研读第七、八两小节)

①不解——雨衣为何让来让去;

②不满——也有着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③自豪——实践着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2、创设情境(说一说)

①分别说说当时我(萨沙)心里的想法;

②我(萨沙)会对风雨中飘摇的蔷薇说些什么;

③通过这件事情,我(萨沙)会对他熟悉的小朋友们说些什么。

3、“我”(学生)的精神世界(回读全篇课文)

①你想对萨沙说些什么;

②你打算对萨沙的妈妈或者其他人说什么吗;

4、创设情境(写一写)

①相信文章中的萨沙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萨沙,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②谁是最弱小的呢?你们有过这样的感受或者是碰到过这样的场景吗?请以“最弱小者的呼唤”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不仅因为语文本身就浸润着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精神,更因为语文学科所独特的“文”性之所在,母语文化,人文情怀,文道合一。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中不但要重视文章中萨沙的情感世界、精神风貌,还要着重学习者(学生)通过学习内化的情感、精神。这里主要借助于说话、写作的方法实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说话是为了积淀文本中流淌的情感因素,而习作则是倾吐学生心中积蓄的情感。如此,不但培养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丰富了学生习作的内容,锻炼了学生习作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语感的形成,活跃思维的发展。从而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渐渐形成。]

{总述:《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在设计时一方面强调关注文本,既注重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又突出文章情感思路的揣摩;一方面力求走进学生心灵,既引领学生与鲜活的文字对话,又为学生与作者、时空对话构建平台,既有与文本本身的有声交流,又有与自己心灵的无声倾诉。这两者的体现都借助于和谐、自然的对话形式,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力求体现简单的原则,简简单单地教,简简单单地学。}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8

教材简析: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讲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父母亲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在他们的影响下,萨沙也不甘于做弱小者,并学会了保护弱小者。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渗透了培养自信自强人格的思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教给学生朗读方法并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萨沙和妈对话。

3、理解课文内容,仔细揣摩萨沙和妈对话所包含的意思,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并有不甘于弱小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走进萨沙的心灵,理解他的思想行动,获得启迪,有不甘于弱小并能主动保护弱小的意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萨沙三次内心变化,层层引领学生“不甘于弱小自觉保护弱小”的情感思维发展。

教学准备:课件光盘、幻灯片

教学时间:3课时(1、3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游戏引入: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我们来进行反义词对对子游戏活动。(如:高对矮、强大对弱小等。)

对对子游戏,既是对学生三年级所学知识的巩固检查,又能唤起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调动他们参与本课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导入新课引出“强大”和“弱小”作情感铺垫,这是创设情境的好方法。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学得开心,积极性非常高。

2、讨论 :你认为生活中哪些人是强有力的,哪些人是弱小的?(生答)

你愿意当强有力的人还是愿意当弱小的人?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十四课《我不是最弱小的》。 这样导入新课,挖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已经产生的情感参与学习,丰富学生对“强有力的人和弱小的人”的感知。看似还未正式进入新课内容,实质上已经在学习新知了,这是拉近了文本和学生学习、生活的距离。也为第二个问题奠定了不当弱小者的情感基调,使学生入情入境的学习。

二、整体把握。

1、看课件,听故事,思考:这个故事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板书人和物)

看课件、听故事。这种既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形象生动的视频,给学生强烈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兴趣盎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而读后交流人物和发生的故事,又能了解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情况,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为后文的系统感知课文服务,突出了年级段的训练重点。

2、大声读课文1-2节,思考:读了课文1、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9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芳香扑鼻”、“附近”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活思维

上课前,老师来跟你们做一个对对子游戏。

明对(暗)夜晚对(白昼)东升对(西沉)强大对(弱小)

二、揭题导读,体现个性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弱小有关的故事,题目就是《我不是最弱小的》(板书:我不是最弱小的 )

2、指名读课题。

3、师总结: 即使是同一个题目,我们用不同的读法就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这就是我们中国语言的魅力,那你们想知道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吗?

三、读中感悟,真情体验

过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与弱小有关的故事吧!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文中有许多生字和新词,请同学们多读几遍,把它们读正确。

2、再快速地读课文,边看边想:课文哪些句子是写蔷薇花的?找到后,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一标。

3、交流句子,教师相机出示:

⑴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芳香扑鼻。

⑵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4、指导读。

5、你看到了这一株野蔷薇,会怎么想?

6、而萨沙是怎么做的呢?(教师相机出示: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7、结合课文内容,想想萨沙为什么这样做,同桌讨论一下。

⑴父母的行动影响了萨沙。出示: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

⑵妈妈的话激励了他。出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

⑶萨沙不甘心做一个弱小的人。

8、在课文当中有妈妈与萨沙的三次对话,这就是萨沙三次所说的话,谁来试着读一读。

指导读,出示:“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由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9、想来把萨沙与妈妈的话来读一读吗?(分角色朗读)

四、想象倾诉,“链接”生活

1、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体会:

其实萨沙和你们一样,只是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他却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们是否也曾伸出古援助之手,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东西呢?

⑴同桌交流。

⑵指名说

2、遐想三四年后的景象:

人们常说“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假如时光已经过了三十年、四十年,还是这么一家子,还是在这样的日子里,还是在这样的森林里,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⑴每个人拿出纸,把想象到的出下来。

⑵交流。

3、小结:

时光往往令许多事物发生变化,也许原来的强者若干年后会变成弱者,而原来的被关爱者又变成了主动关爱别人的人,但不管怎样,唯一不变的是要有这样的意识──“我不是最弱小的”,并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五、作业

完成想像,同学之间交流。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解读: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小语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萨沙的家人在雨中传递雨衣的动人故事,萨沙由家人的行动懂得了保护弱小的道理,并将父母传递给他的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文章语言浅显,情感含蓄,道理明晰,易于让学生读文、悟情、明理。

设计理念:

1、把课堂的教学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平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走进萨沙的心灵,理解他的思想和行动,获得启迪与熏陶,产生保护弱小的意识。

教学准备:

PPT课件(雨前和雨中蔷薇花的图片;课文段落以及句段练习)

教法学法:

1、鼓励个性化朗读。教学中充分认可学生的独特感受,相机评价不同读法所表达的语意上的细微区别,帮助学生逐步准确把握语言,积累语言。

2、评价激励。课堂上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教师的评价充满着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与期待。不管是教师语言、动作还是一个小小的表情,都着力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投入、学得愉快。

3、链接生活。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言行,联系自身实际谈谈自己曾经是如何做的,如何扬弃优点和不足,借此帮助学生提升思想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质疑问难

1、师生以不同的逻辑重音方式读课题,并讨论表意方面的细微区别,指导学生细腻地感受语言,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提问,教师相机梳理。问题:①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②“我”不是最弱小的,谁是最弱小的?③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整体阅读,引导对比

1、学生通读课文,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

2、小小年纪的萨沙怎么会想到要去保护蔷薇的呢?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蔷薇的两句话,画出来。

3、指名读并出示描写“娇艳的蔷薇”的句子。——“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朗读说说蔷薇花带给自己的感受。

结合课文描写的画面拓展词语——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眼前的蔷薇花?进一步指导朗读,体会蔷薇花的娇艳可人。

4、让学生读出描写雨中蔷薇花的句子并出示。——“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重点指导“滂沱”、“纤弱”两个词语的读音,并理解。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这时的蔷薇花娇嫩、纤弱,非常需要他人的关爱。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与前一句对比朗读,借助朗读使学生入情入境。

5、突如其来的大雨使得蔷薇花难以抵挡,找出文中描写雨大的句子,读一读。

三、读读议议,突破难点

1、想一想,雨中只有一件雨衣,萨沙的家人是怎么做的呢?让学生读课文,并尝试从课文中质疑。①爸爸为什么不直接把雨衣给萨沙?②爸爸妈妈为什么没有把雨衣给托利亚?③爸爸把雨衣给妈妈,妈妈为什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

2、出示3~6小节,借助于文字和图画讨论一家人的做法。父母亲和托利亚认为应该把雨衣让给最弱小的萨沙,由行为分析其背后的本质———家人传递雨衣就是在传递关爱。从他们的行动中体会中心句“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3、引读中心句:看样子萨沙的家人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向萨沙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

4、引导学习萨沙和妈妈说的两个反问句,设计句式练习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帮助正确理解句意——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指导朗读,并体会萨沙不愿意做最弱小的人。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指导朗读,并体会妈妈话语中隐含的鼓励和期盼。

5、分角色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6、过渡并出示萨莎护花的句子,齐读。

萨沙做这件事的时候一定会怀着一种特殊的心情,可惜作者却没有详细地写下来,你能在这些空白的地方加上合适的词语吗?——“萨莎 朝着蔷薇丛走去。他 掀起雨衣, 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学生填词后,或说明理由,或有感情地填词朗读。

7、带着自豪的语气读萨沙的话:“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同学之间,邻里之间,与残疾人、陌生人之间,与小动物、花草树木之间的关心帮助的事例。

2、让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用一句话来谈体会或收获,把最想说的话写在事先准备的书签上并全班交流。

3、结语:希望大家珍藏好书签,也珍藏好一份保护弱小的爱心,每天都能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分析]: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人教实验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小萨沙与一家人外出度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一家人手无足措。因为出门时只带了一件雨衣,所以父母亲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最需要保护的萨沙。可出乎意料的是萨沙在父母的影响下,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风雨飘摇的蔷薇花上。就文本本身而言,文章说的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蕴涵其间的深刻道理。这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体会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和萨沙自信自强的品格。

[教学难点]:

1、体会“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人文思想。

2、学会做不甘弱小的人,能用文字记录下保护弱小的事情。

[教学准备]:

1、生字教学及课文片段的课件,生字、生词的卡片。

2、准备一些铃兰花、野蔷薇花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品味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准备一些铃兰花、野蔷薇花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感知“弱小”。

①通过出示大树、小草、老虎、小兔等图片或课件,让学生辨认比较“强大”与“弱小”,感知“弱小”的词意。

②出示课文四个任务的图片或课件,让学生辨别比较“谁是最弱小的”。

2、 师趁势切入:“萨沙他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播放录音,学生倾听。听后,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师揭题:是呀,尽管草儿对于大树而言,是弱小的;花儿对与大地而言,是弱小的;我们小孩对于成人世界而言,是弱小的。但是,假如有人要说我们是最弱小的,我相信,同学们肯定跟萨沙一样,坚决地对他们说——“我不是弱小的”(学生齐说,教师板题,齐读题目)是不是最弱小的,单靠嘴巴来说是不行的,关键是用行动来证明。小萨沙是通过什么事来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形象感悟“强大”与“弱小”,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二、读文识字,初步感知。

给学生自读课文的时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读情况,让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之后,提出自己疑难问题。

1、 读通课文。

①轻声自读。要求学生打开课本,小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遇到生字拼读的困难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和“小锦囊”的帮忙反复多读几遍。

②指名轮读。把各组选派的代表,指定顺序,分自然段轮流朗读课文,评选最佳“朗读小能手”。

2、 识记生字。

①读准字音。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考考你们,看看谁认识它们。(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不带拼音)指名读,齐读。(注意区分“弱”“垂”“芬芳”“掀”“铃”“倾”等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易读错的字可相机指导拼一拼)然后用生字卡片指明读、开火车读。

②交流识字方法,相机指导,如“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

③结合词语认字。这些生字宝宝回到词语中,你还认识吗?出示词卡:“弱小、萨沙、周末”等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④结合句子认字。这些生字宝宝可喜欢跟你们捉迷藏啦,他们又藏到了句子中,你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结合读句子,在语言环境中识记。

3、 初步感知。

①交流阅读收获。让学生再次自由读读全文,想想知道了什么,读后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交流。比如知道课文写了件什么事情;比如妈妈把雨衣递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萨沙,这就是他们互相关爱;再如,弱小的萨沙看到蔷薇花被大雨打掉了两片花瓣,就心疼地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粉红的蔷薇花上,可以看出萨沙学会了保护弱小者……

②当学生谈到“雨衣递给”是互相关爱,教师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经历,如父母怎样送雨衣到学校等,把“关爱”具体化,把感悟生活化,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来读一读有关的句子,读出感情来。

4、 提出疑难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下面的这些问题:什么是铃兰花,野蔷薇?萨沙为什么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妈妈为什么说萨沙是个勇敢的孩子?……可以结合图片来让学生直观理解铃兰花,野蔷薇;对于其他的问题,可存疑,让学生再继续细读课文想想、议议。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的生字较多,但内容比较浅显,所以本环节设计把注意力放在读通读顺上,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读自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 课件出示“扑、托、摸”。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共同点:

①结构上,都是左右结构,注意“扑”左右相等,“托、摸”左小右大;

②偏旁上,都是提手旁的字,练习书写。

2、 课件出示芬芳“儿子可以合起来知道,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3、 课件出示“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末”字,可与第二课的“末”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

四、拓展延伸,积累词句。

1、 熟读课文,积累词语,把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多读几遍并摘抄下来。

2、 完成“我会填“课后练习。

(设计意图:这都是课后练习,重在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问号、叹号的句子。

2、 学会关爱弱小,学做勇敢的人。

3、 学习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准备:

课文片段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识记情况。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这句话是谁说的?(萨沙)谁愿意来做萨沙,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3、你觉得文中谁是弱小的?(蔷薇最弱小,萨沙最弱小)为什么?

(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段学习重点。检查学生上一节课生字词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引入新课。)

二、情趣交融,诵中品悟。

1、 精读感受“野蔷薇美丽而弱小。”

①导语:夏天的一个周末,在一个景色美好、空气清新的森林里,一朵野蔷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特别是我——萨沙的注意。课文中写野蔷薇的句子在哪儿呢?请小朋友把语文书翻到27页,大声读读这个故事,比比谁先帮老师找到它。

②自读自画,并于小伙伴交流。

③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片段一:课件出示:“原来有一丛,芬芳扑鼻。”喜欢吗?说说这是朵怎样的野蔷薇。出示:()的野蔷薇很好,再试着用你们的鼻子去闻一闻。听出来了,你们也十分喜欢这娇艳欲滴的蔷薇花。那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片段二:“大雨已经……显得更加娇嫩。”你看,刚刚还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美丽花朵,转眼间就被无情的风雨吹打成这样。你看,它耷拉着脑袋,是那样的纤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④让学生交流感受,并通过朗读把感受读出来。其他同学参与评一评,读一读。要注意感受可以多角度,如雨前的野蔷薇特别有劲,特别漂亮;雨中虚弱,没劲,不那么美丽……要学生感受到野蔷薇花很美丽、很可爱,要爱护他们;感受到野蔷薇花很弱小、很容易受到上海,要呵护它们。

⑤表达感悟。看到此情此景,假如你就在这朵弱小的野蔷薇的旁边,你想说点做点什么呢?

2、 精读讨论“萨沙是否最弱小”。

①提出问题。先让学生说说萨沙是怎样呵护这一株野蔷薇的,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出事片段三“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问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吗?”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读读课文想想“萨沙是不是最弱小的。”

②轻读思考,并于小伙伴交流。

③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注意引导:

1、在爸爸、妈妈、哥哥眼里,他是最弱小的。注意引导从妈妈与哥哥的行动(“妈妈赶紧从背包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以及妈妈的话(“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进行体会。

2、在萨沙自己眼里,他不是最弱小的。注意引导从萨沙的行道(“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和他的话(“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吗?”)来体会。

④表达感受。对萨沙的做法和问题,妈妈是怎么说的?出示片段四“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最勇敢的孩子啦!“引导学生读出称赞的语气。然后,让学生用一句感叹的话夸夸萨沙。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读、说说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妈妈、萨沙的话所包含的意思,体会到萨沙聪明、可爱,能自觉保护弱小的高贵品质。体会在这一家人身上都存在这种高贵品质。)

三、朗读表演,引起共鸣。

1、 感情朗读。指导学生朗读对话,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以及感悟萨沙的心理。读萨沙的第一问,要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读萨沙的第二问,语调先降后升,引导学生在朗读红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读萨沙第三问,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心情。

2、 表演朗读。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引导学生感悟萨沙的内心情绪变化,引起共鸣。)

四、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发表见解。学到这儿,请大声地告诉老师,你是最弱小的吗?(读课题)说响亮些!这可爱的一家人用他们的行动证明自己是强大的。(板书:强大)

他们照顾、关心、保护着自己眼中的弱小者,连萨沙也不例外,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你呢?生活中遇到过比你弱小的吗?当你面对弱小,你又是怎样做的?请用“我不是最弱小的,因为________ 。”说一说。

2、 读诗歌“别踩了这朵花”。同学们,冰心奶奶用这首诗告诉我们:保护弱小也是一种(快乐)!(板书: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是呀,只要你能真诚地去关爱别人,只要你献出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爱护比自己弱小的,你就是一个生活的强者。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姿多彩,世界会充满爱。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难点:末──未的区分;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卡片、古筝曲。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认识生字弱,范写弱字。

2、什么是弱小?它的反义词是什么?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小老师领读。

⑵ 小兔开门游戏。如:

师边举生字卡片边问:小兔、小兔、谁来开?

生边做小兔动作边回答:我来开,我来开。

师:XX,你来开,你来开。

XX:弱、弱、弱,弱小的弱。

全班学生:弱、弱、弱,弱小的弱。

⑶ 认读词语:

弱小、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簇拥、随风舞动、芬芳、聊天、倾盆大雨、递给、娇嫩、掀起

指名学生读生字词,读对了 其他同学拍三下手,表示奖励。

⑷ 说说自己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⑸ 画一画:

把偏旁一样的生字画成红花。(萨、芬、芳)

⑹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末:与未的区分,采用组词、联想、记忆再现等多种形式牢记。

弱:提示点、提的写法。芬芳:草字头的两竖向内展,八要舒展,方的一横要长。以支撑整个字的方正平稳。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5、强调夏字的中间是自而不是白。

四、认读新词

投影出示:夏天、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花、蔷薇 、簇拥、聊天、芬芳、扑鼻、应该、娇嫩、摸了摸

五、重点识记

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板书爸爸、妈妈、托利亚、萨沙) 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说说你的 理由。可是课文的标题就告诉我们萨沙不是最弱小的,他是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吧!

二、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把描写蔷薇花的句子用横线画出

2、交流自己所画的句子:

出示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⑴ 教师可抓住簇拥第一朵让学生感悟萨沙虽然那么小,但他多么善于发现,关爱身边的小事物。

⑵ 教学罗兰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⑶ 同学们,就让我们当一回善于发现,关爱小事物的萨沙吧!

朗读萨沙的话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

出示句子: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⑴ 比较异同。说说自己的感受。

⑵ 此时的蔷薇花最需要什么?假如你就是蔷薇花,你会怎么说?

⑶ 你看到了这一株野蔷薇,会怎么想?怎么做?

⑷ 萨沙是怎么做的?把描写萨沙做的动词用圆圈画出来。

比较句子:① 萨沙掀起雨衣,遮在蔷薇花上。

② 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

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悟轻轻地写出了萨沙关爱蔷薇花,深怕自己不小心弄坏了蔷薇花的怜爱之情。

3、静静地读读课文,想想萨沙为什么这样做?

⑴ 小组交流各自的体会,要求结合课文内容来谈。

⑵ 全班交流,指导好萨沙的3句问话:

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体验这样两点:

① 父母亲言传身教,用自己保护弱小者的的实际行动教育了萨沙。

② 萨沙内心不甘于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别人给予的保护。这里要抓住妈妈的答话,引导学生通过读,通过想象,感受到萨沙在妈妈眼中是弱小的;此外要抓住萨沙反问的话语,体会萨沙内心不愿意做一个最弱小的人,因此他要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

⑶ 分角色朗读妈妈和萨沙的对话。

三、总结拓展

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

2、怎么读才能表达出萨沙呢 ?连读三遍课题。

3、在生活中你是最弱小的吗?说说看?

4、小结:

四、练读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拓展练习:试写问句和感叹句。

【板书设计】

爸爸妈妈 关爱 托利亚 保护 萨沙 我不是最弱小的 蔷薇花

【作业布置】

讲讲勇敢者的故事。

【课后反思】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此课中,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比学生还小的形象,引导学生揣摩字词,亲身的朗读实践,适时想象,启发学生和蔷薇花的对话,最后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体验妈妈的话,使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上完课,孩子的纯真,善良,让我觉得──孩子心灵和思想的成长,人生视野的拓展,跟我们的语文阅读是那么息息相关!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啊!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13

一、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认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三、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通课文,讲述故事。

1.检查预习

(1)昨天要求大家读一个小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都读熟了吗?有不认得的字词需要帮助吗?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2.讲述故事

谁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愿意来讲一讲。

(稍作准备后请两位学生讲述并简评)

二、细读品析,积累词句。

1.说说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哪些词句比较欣赏。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引导体会花的美:多,娇嫩,颜色鲜艳,香气浓,并指导朗读。老师读句子,学生闭眼想象,然后看插图,再感情朗读。

(2)“大雨如注” 引导从课文中找个近义词,帮助理解。

(3)“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引导体会野蔷薇花在大雨中柔弱无援的样子,并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2.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莎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玩,点明萨莎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莎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莎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

四、精读第一段。

1.自读 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讨论:时间:假日 地点:森林 天气:闷热 人物:一家人

3.小结。

五、指导写字

“蔷薇”两个字上小下大,草字头占整个字长的四分之一;“附、聊、滂、沱娇、纤”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垂”的笔顺。

六、作业

1.钢笔描红。

2.抄写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我不是最弱小的》(读题),这是一篇很有人情味的课文。先来复习一下生字词。

(1)开火车读词语。

闷热 弱小 旷地 掀起 低垂 附近 粉红粉红的 芳香扑鼻 几滴雨点 在雨如注 滂沱大雨 野蔷薇 娇嫩纤弱 萨沙 托利亚

(2)导入:这是发生在一个外国家庭的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人物。(指名说)

二、精读课文第二小节

1.过渡:在一个假日里,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郊外度假。(放音乐)引读第二小节的前两句话。听着这么美的音乐,读着这么美的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森林的美好)

2.萨沙一家人分别在做些什么呢?

3.多么详和的画面啊,拿好书一起来读第2小节的前3句话。

4.突然(放音乐)描述:雷声大作,先是—,接着—,什么叫大雨如注,你还知道哪些词是形容雨大的?(倾盆大雨 狂风暴雨 滂沱大雨)

5.过渡:一场大雨打乱了一家人的度假计划,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可贵。大雨中,一家人的表现是怎样的?(相机板书)

6.雨下得这么大,爸爸、妈妈却把雨衣给了萨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学习第3—8小节。

1.导入:萨沙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这样做,他是怎样问妈妈的?他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

2.学习第一次对话(3—4小节)

(1)引读:萨沙问道—

(2)理解重点句子(出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3)读读、想想、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联系上文说说:萨沙的父母在大雨到来时是怎样保护弱小者的。

(5)指导朗读。(肯定的语气)

3.学习第二次对话(5—6小节)

(1)听了妈妈的话,萨沙的表现怎样?

(2)妈妈的话应该怎样读?

(3)比较句子(知道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更能表明妈妈的意思)

(4)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

4.指导朗读出反问的语气。

5.学习7—8小节

6.听了妈妈的第二次答话:萨沙是怎么做的?

7.看图想像:萨沙会说些什么?爸爸、妈妈和姐姐会说些什么?

8.书上是怎么说的?(出示小黑板:用笔画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语;用曲线画出表示蔷薇花弱小的词语;联系上文说说萨沙为什么要这样做;把这小节读好)

9.讨论交流

10.给蔷薇花盖好雨衣的萨沙,会说些什么呢?(出示: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11.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蔷薇花,我应该不是最弱小的了)

12.指导读好反问句(自豪的语气)

1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8小节。

14.讨论反馈

四、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大雨来临时,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最后萨沙将雨衣盖在了蔷薇花的上面,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指板书)学了课文,作为萨沙的同龄人,你有什么体会呢?

2.指名说说

3.小结: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自觉保护弱小者,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们之间更应和睦相处,对一些比自己弱小的人或是小动物以及花草树木应该爱护、关心,这样世界才会更美好。

五、作业:

1.把自己最想说的话或感受最深处写下来。

2.抄摘自己欣赏的词和句,并试着运用其中的一、二个词语。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朋友听。

六、板书设计: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萨沙(说做想)

妈妈 每个人都要保护

爸爸 比自己弱小的人。

托利亚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了以下两点:

一、抓准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

“弱小”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时时传递着保护弱小的心声,使“弱小”一词发挥了超出它本身的作用。首先,我在板书课题时,引导学生认读“弱小”,通过生生举例理解“弱小”一词的意思,赋予它形象感和质感;接着我请学生结合课题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什么?”一生说:“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一生说:“我不是最‘弱小’的,那谁是最‘弱小’的呢?”句句疑问不离开“弱小”,让“弱小”牵动学生的心灵,指引学生读书的视线;当学生通过读书对疑问有新解答时,我请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带有“弱小”的句子,想想分别是谁、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引出关于保护弱小的对话,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在深入读书时,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感悟,思考萨沙为什么想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继而体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二、抓关键句引导学生读书

本节课,学生的读书活动贯穿课的始终,且都是兴致盎然的,富有实效的。初读是在学生心中产生了疑问、有了强烈的阅读期待时开始的,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不仅把文章读正确了,还结合疑问抓住了文章的主要任务和信息。接着,我结合学生对疑问的解答,提出再读的要求:把文中带有“弱小” 一词的句子找出来,想想每句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学生探究的兴趣再度激起。然后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悟结合,步步接近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萨沙和妈妈的三次对话,我先让学生体会说话人的语气、心里活动,逐句训练。在整体感知整段对话后,让学生自由练读,分角色表演。随后,我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题,在读中再次体验小萨沙的心声,从而使小萨沙的心声成为我的心声,他的心声,所有人的心声。

最后,学生们在交流生活中你得到过保护吗,你保护过弱小的吗?的事例的时候,展现了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使学生保护弱小的品质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

2、积累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4、理解“我不是最弱小的”这句话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以“弱小”一词为切入点,抓住带有“弱小”一词的句子来感知课文内容,并通过品读、感情朗读来体会文中爱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读好带问号、感叹号的句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描写野蔷薇的作用,理解“我不是最弱小的”这句话的内涵,并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

教学学法:

质疑法、读议结合法

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课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你们还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指名读并组词)

出示词语:生字宝宝的朋友,你们还熟悉吗?(指名读,领读)

引导识记“蔷薇花”

二、感情朗读,体会爱的情感

1、感受野蔷薇的美丽与单薄。

a、课文哪里写到了蔷薇花(出示课件),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b、指导朗读

2、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萨沙和妈妈说的话,说说萨沙每次说话时心里都是怎么想的。

(出示萨沙的话)指导朗读

仿句说话

3、默读课文,体会萨沙的内心

思考:萨沙为什么要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三、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四、拓展延伸

1、你们有过保护弱小者的经历吗?

2、课外书籍推荐

五、作业

1、完成练习册《我不是最弱小的》。

2、收集勇敢者的的故事。

板书设计:

7 我不是最弱小的

托利亚

妈妈 爱 我

野蔷薇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在前后对比中感受野蔷薇的弱小,从而走进萨沙的内心——我不是最弱小的,我可以保护更弱小的!

2、在朗读中感受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并运用想象练说、补充内心活动等方式体会两个重点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语:(听写:雷声大作 大雨如注 芳香扑鼻

娇嫩纤弱

3、复习本课所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过渡:那么萨沙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萨沙身上,走进萨沙,走进萨沙的内心世界。

二、精读课文

学习活动一:品读对话 走进人物内心

自读提示:

自读第3-8小节,画出妈妈说的话。试着加上提示语,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同桌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自读对话,在想象揣摩中加提示语。

2、细品母亲的话: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1)每个人指谁?也包括萨沙。

(2)“都要”中读出什么?

(3)读出母亲的语气。

3、细品母亲的话: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

将母亲的反问句读成陈述句,感受母亲对萨沙的教育:不仅是要保护弱小的人,更要争做强者,不甘弱小。

4、给对话加上提示语

5、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语气,想象人物内心。

过渡:在萨沙眼里,谁才是最弱小的?

学习活动二:前后对比,同情弱小

自读提示: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两处描写野蔷薇的句子。想一想:野蔷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出示蔷薇花图片,欣赏

2、文中是怎样描述这美丽胡野蔷薇花的?

课件出示文字: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用朗读法感受野蔷薇的美丽。指导读好“一丛丛”“粉红粉红”“芳香扑鼻”。

3、幻灯动画: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朗读感受野蔷薇的娇嫩纤弱。

过渡:俗话说,言为心声,行为心表,意思就是人物的言行是受他的思想感情、性格决定的,那么萨沙在保护弱小方面又有着怎样的行动呢?

学习活动三:聚焦动作,想象内心

自读提示:

默读第7自然段,画出表现萨沙动作的词语,想象萨沙做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完成填空。

1、学生默读,完成

2、现在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萨沙?

3、指导朗读,读出萨沙的自豪。

4、面对莎萨的问话,想象母亲的回答

过渡:瞧!我们不仅认识了萨沙,也明白了一个简单而又质朴的道理。

三、学文悟理: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 说一说

你是一个弱小的人吗?你是否也曾伸出过援助之手,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东西呢?

五、当堂检测:

你是怎样帮助弱小者的?将经过写下来!

六、作业超市(二选一):

1.把自己最想说的话或感受最深处写在读写笔记上,勉励自己。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弟弟妹妹听。

板书设计:

22、我不是最弱小的

保护弱小 不甘弱小

(加上提示语)

二年级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妈妈的答话和第八自然段中萨沙的反问,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不是最弱小的”这句话是谁说的?(萨莎)谁愿意来做萨沙,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萨沙为什么要说“我不是最弱小的”呢?让我们深入课文的学习。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天气、人物、事情)

3、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哥哥托利亚和五岁的萨沙”?(告诉我们萨沙是最弱小的)

4、看,这就是一家人。出示图片,让我们和他们打一下招呼。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一家人来到森林里,森林里怎样?一家人在做着什么?

2、出示句子:

森林里是那么美好。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聊天,父亲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书。

⑴ 为什么作者用“美好”来形容森林?野蔷薇“一丛丛”“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我们见到了野蔷薇的众多,颜色的美丽,散发着清香。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朵刚开放的娇嫩鲜艳的蔷薇花,闻到了蔷薇花扑鼻的香味儿。)

⑵ 看,盛开的蔷薇花。(出示图片)看完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实在是太美了。这儿的景色美如画……森林里是那么美好,你想来赞美一下吗?(指名读)

⑶ 一家人在森林里干什么?读到这里,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和睦温馨 其乐融融 幸福快乐 尽享天伦之乐

⑷ 真是景美人欢。老师给同学们配上音乐,你们想读吗?齐读。

四、学习3~8自然段

1、可是,是什么破坏了这一幅美好的画面?

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

⑴ 出示句子。

⑵ 这场雨有什么特点?(突如其来、非常大)你怎么知道的?(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如注)“大雨如注”的“注”是什么意思?“注”是灌进去的意思。“大雨如注”呢?形容雨下得很大。课文中还有哪个词与它意思相近?“滂沱大雨”你还能说出几个形容雨大的词语吗?(倾盆大雨、急风暴雨、瓢泼大雨)这样的雨都见于哪个季节?夏季。你知道形容雨下得很小的词语吗?细雨如丝、蒙蒙细雨、毛毛细雨、和风细雨。这样的雨都见于哪个季节?春季。你喜欢什么雨?为什么?大雨如注,这样的雨对我们人体可有伤害,对哪些东西也有伤害?

2、大雨如注,一家四口仅有一顶雨衣,他们是怎么做的?齐读。他们的行为说明了什么?(每个人都在自觉地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你的掌声想送给谁?

爸爸:有爱心,把雨衣给了妈妈。

托利亚:笑眯眯地看着弟弟,眼里充满了关爱。

妈妈:她保护着孩子。她聪明智慧,善于抓住时机教育孩子,启发孩子。

(出示句子)

萨沙问道:“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