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教学设计 > 语文一年级《浪花》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语文一年级《浪花》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4W 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一年级《浪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一年级《浪花》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语文一年级《浪花》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浪花来了两次,来干什么。

2、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及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喜欢小浪花从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重点词、句,理解小浪花的淘气可爱。

教具准备:

字词卡片、多媒体电脑。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生词卡片,复习所学生字词。

浪花,贝壳,小虾,篮子,轻轻的。

2、同学们,你们想看浪花、贝壳、小虾吗?让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看吧。(多媒体电脑播放海边景色和浪花声。)

二、运用多媒体看图导句,学词学句。

1、同学们快来看呀,我正在沙滩上玩耍,谁来了?(浪花)。浪花来做什么?(搔脚丫,送贝壳和小虾,解释“搔”)。是啊,浪花一共来了两次,第一次来搔我的小脚丫,第二次给我送来了贝壳和小虾。(文中哪个自然段是在写浪花来搔脚丫,哪个自然段是在写浪花给我带来贝壳和小虾?)齐读课文。

2、哪个自然段在写浪花第一次来搔我的脚丫?(第一自然段)。

第一段中的哪句话呢?用“———”勾出(请三位同学每人读一句,同桌讨论勾画)。

课件展示①

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

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3、讲读第一自然段。

①、浪花第一次来,是怎样来到我身边的?(板书:轻轻、走)。

②、你能发发声音,做做动作,表演出来吗?

③、课件展示比较句子。

比较句子。

浪花迈着步子走来。

浪花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不要“轻轻的”好吗?为什么?

比较读这两句。

④、(回看①)这两句还有哪个词是轻轻的意思。

(板书:悄悄地)还可以悄悄地干什么?

⑤、是啊,小浪花迈着轻轻的步子来就是想悄悄地搔我的小脚丫。小浪花怎样呢?

⑥、小浪花更调皮的地方还在后边呢?找找看是哪句?(笑得我眼泪……)

指导朗读这一句。

⑦、齐读第一段,体会小浪花的淘气。

4、第二次,小浪花又来了,给我带来了贝壳和小虾,这是第几自然段中写到的。(第二自然段)。

5、讲读第二自然段。

①、这次,它是怎样来的?勾出表示动作的词。(小组讨论)

板书:唱、笑、跑。

②、用手、口表演出浪花唱笑跑来的样子。

③、比较读“第一次走来的句子”和“第二次跑来的句子”。

④、浪花唱得多高兴,笑得多开心呀。你看它还给我送礼物来了呢!

有什么?

怎样带来的?

做“捧”的动作。

你们看,这两朵浪花多像一双手呀,贝壳和小虾就是这样捧来的。(多媒体展示)

篮子里的礼物多吗?从哪里看出来的?(装不下)

⑤、指导读第二自然段。

浪花又能唱又能笑,还给小朋友带来这么多的礼物,你喜欢它吗?

让我们带着欢快的语气来读一读吧。

6、讲读第三自然段。

浪花一会儿跑来,一会儿跑去,像一群什么?齐读第三自然段。

这群娃娃怎样呢?

板书:淘气

你喜欢淘气的小浪花吗?让我们再去看看它吧?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作业:学生通过多媒体电脑完成填空题,教师在教师机中随时查看作业情况。学生互调查看。

四、运用多媒体,扩大知识面。

书中的小女孩和浪花玩得多高兴呀,你也想去看看小浪花吗?那么,请调用有关资料到大海边去玩玩吧,甚至还可以到大海深处去看看,看看大海给我们带了些什么礼物!

板书:

18浪花

轻轻的悄悄地走

淘气

唱笑跑

语文一年级《浪花》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词语“迈着”“搔痒”“捧来”“轻轻的”“悄悄地”等。

2、能力目标: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感悟理解“迈着”“搔痒”“捧着”等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有没有在软绵绵的沙滩上玩过?演示CAI课件(画面:课文插图伴有海浪的声音)

今天,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看金色的海滩和美丽的大海中的浪花。(CAI出示课题)

二、品读感悟,细细体味。

(一)、初读课文:

1、配乐配图听老师范读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一下读书的情况,这些字词你能读准吗?

(二)。理解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标出句子。出示课件:这就是金色的沙滩,我是指谁啊?对了,就是和我们小朋友年纪一样大的小女孩,她呀!正坐在沙滩上玩耍!

2、品读第二句。过渡:咦!听听,这时候谁来了?(浪花来了!)出示CAI,听听海浪的声音

(1)齐读第二句话。

(2)老师这里还有一组句子:出示:

a、“我坐在沙滩上玩耍,浪花看见了,悄悄地迈着轻轻的步子,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b、“我坐在沙滩上玩耍,浪花看见了,迈着步子,搔痒了我的小脚丫”指出两个句子的区别。(没有了“轻轻地”“悄悄地”)这都是说谁的?

(3)指名读第二句:怎样才叫做“轻轻地走来了”请一个同学来示范一下。

(4)浪花卷上沙滩的声音很小很小,而且啊,他还轻轻地践到了我的小脚丫上呢!

(5)读这句话,读出浪花的“轻轻”,浪花的“悄悄”,读得时候要轻要慢。

(6)自由练习,指名读,谁能读得更轻!齐读

3、品读第三句。

过渡:贪玩的小浪花,悄悄地涌上来,又悄悄地退回去,一次次地把小姑娘脚下的黄沙冲走,她的小脚丫痒痒的就好象被一条毛毛在瘙痒着!你们看小姑娘这时是什么样的?

(1)看图说说

(2)指名读第三句(出示第三句)

(3)它是指谁呀?它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啊?重点指导读好“哗哗哗”。“跑回家”是什么意思呢?

(4)浪花这个小调皮鬼把小女孩逗得很开心地笑了,同学们你们开心的时候也会笑吗?能笑一个给老师看吗?

(5)谁能笑着来读读这一句,读得时候注意把“笑得我”连起来读。

(6)自由练习

4、小结:小浪花呀轻轻地走来,悄悄地给我瘙痒,把小女孩逗乐了,又哗哗哗地笑着跑回大海妈妈的怀抱里跟我捉迷藏做游戏!你们觉得浪花怎么样啊?(板“可爱”)你们喜欢可爱的浪花吗?

5、齐读这一段

6、引导:老师有点不明白了,这可爱的浪花真能够迈着步子走来,真能够瘙痒我的小脚丫,还能够笑着跑回家吗?小女孩把浪花当作了一个和她玩耍的小娃娃啦!

第二段出示课件:又听这回海浪声大了一点

过渡:不久,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又来了。这回它还是悄悄地来吗?

1、指名读第二段,标出句子。

2、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浪花是怎样来呀?

(2)唱着笑着”,对唱着歌儿高兴地来,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3)找两个人对比读读

(4)齐读。

3、读第二句

过渡:可爱的小浪花唱着笑着跑来,给我带来了许多礼物。有些什么呀?

(1)、指名读第二句话。

(2)、这里有不懂的词语吗?“捧来”谁能做做动作,浪花真有礼貌

(3)、“捧来”了什么?请小朋友到沙滩上找找(贝壳小虾)

(4)、贴词丰富“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复合型的图片)

(5)、还可以是怎样的“贝壳”,怎样的“小虾”呢?(丰富他们的词汇,漂亮的贝壳可爱的小虾等)

4、读第三句。

看,浪花送她的礼物太多了,她兴奋地说了什么呀?指导注意“装不下啦”向上扬。男女生比赛读。

5、激情引导再读读这一段。

6、小结:你觉得浪花像什么?(板书:小娃娃)而且是一个可爱的小娃娃。哪些词语说明浪花像可爱的小娃娃?板书:唱、笑、跑、捧。

第三段。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不说像“一个”淘气的娃娃?(有很多浪花)

(三)寓学于练,积累语言。

1、读课文,要读出对大自然的爱,对浪花的爱,要读得亲切,充满感情。

2、课文中的“我”通过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写出了浪花淘气又可爱的动态,把浪花当成了一群淘气的娃娃。

出示句子:浪花象一群淘气的娃娃。

天上的白云像飞奔的马。

彩虹象一座美丽的拱桥。仿照这几个句子来说说话:小狗的脚印像__________。弯弯的月儿象___________。

__________象___________。

3、练一练。

(1)连一连,读一读。

(2)照样子,说一说。

蓝蓝的贝壳

金黄的小虾我坐在在沙滩上玩耍。

雪白的沙滩爸爸坐在沙发上。

青青的海水妈妈坐在。

五、总结升华:学完了这篇课文以后,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了?

板书设计:

18 、浪花

语文一年级《浪花》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 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稻穗、天涯、黑鲨、马鬃、海疆、金疙瘩、彩绸。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浪花的美丽。

3、 能仿照课文,想象说话、仿写诗歌。

4、培养阅读兴趣,能展开合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三个孩子看到浪花像什么,并体会他们的美好心愿;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诗句,仿写诗句。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什么花飘着开?什么花天上开?什么花走着开?

2、相应板书:“浪花”。

3、揭示课题,读课题——看浪花。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孩子喜欢玩游戏,游戏能激起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扫清障碍。

1.按要求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

(1)读准字音。

(2)读读、找找浪花像什么。

2.认读词语,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脚丫、稻穗、潜水服、黑鲨、马鬃、彩绸

马鬃:马脖子上的毛。

黑鲨:海里凶猛的一种鲨鱼。

通过直观图片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形象的图片,帮助孩子直观理解词意,迅速解开质疑,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学习课文,理解小诗。

衔接浪花话题,顺流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跟三个孩子去看浪花,朗读第一句。说说看浪花是怎么样的心情? 指导情感朗读,读出快乐的心情。

2.请听——,播放浪花声音,触发孩子的听觉感受。

3.指明读第二句,说说浪花像什么?

4.用波浪线划下“一束束浪花像问号”,读句子。

5.小朋友眼中的浪花还像什么,自由读,找到句子画下来。

一束束浪花像问号

一束束浪花像稻穗

一束束浪花像马鬃

一束束浪花像彩绸

一束束浪花像小手

6.男女生轮读。

【设计意图】通过心情体验,听觉感受,触发孩子的快乐学习热情,示范重点句子 ,为下面的学习作下铺垫。

四、学习小诗,读中感悟。

导语:这些浪花都有很多美好的心愿,想到大海里去干什么呢?你想做哪束浪花?

【设计意图】以主问题切入,连贯全诗,体现一条主线,抓住重点。

学生任意选读自己喜欢的一节小诗,展开学习。

1.课件展示课文活动画面,如:万马奔腾的场景,万里海疆铺彩霞的情景。

2.多种形式朗读。重点理解“金疙瘩”

3.指导带着自己的情感朗读。

第二小节学习要点:

1.为什么孩子想让海水变淡水?

2.理解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的意思。

第三小节学习要点:

1.去海里探险,这是怎么样的孩子?

2.理解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的意思。

第四小节学习要点:

1.抱出了哪些金疙瘩?

2.理解浪花像彩绸,万里海疆铺彩霞的意思。

听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小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五、说说自己美好的心愿,仿写小诗。

导语:知道了小朋友的美好心愿,你想到大海去干什么,你有什么美好心愿呢?

1.生自由说自己的美好心愿。

2.老师示范仿写的小诗。

3.学生根据课文,仿写小诗。

【设计意图】说写结合,举一反三,抛砖引玉,激发孩子的发散、创新思维。

六、分享小诗。

指名读自己创作的小诗,老师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只有分享才能更大地撞击出智慧的火花,才能更好提升语文的素养。

板书设计:

看浪花

去探险 浪花像问号

去采矿 浪花像彩绸

变淡水 浪花像稻穗

语文一年级《浪花》教学设计 篇4

本文文质兼美,想象丰富,充满韵律美。在教学时,应充分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入情入景,感受诗中描述的情景和乐趣,在读中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识字教学重在让孩子们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激发识字的兴趣,在互动学习和游戏中快乐识字;写字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字,模仿例字,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按正确的笔顺写好字。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正确、工整地书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大海,想象浪花像什么。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感情朗读,激发想象。

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关于大海、海岸、海滩的图片或录像,本课的生字卡片、生字魔方。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大海。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导入新课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或放映有关大海的录像。

2、师:海水哗哗地唱着歌儿,拍打着海岸,卷起朵朵浪花,孩子们光着脚丫在海边追赶着浪花(播放浪花拍打沙滩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到美丽的大海边,和诗中的三个孩子一道,在海边愉快地玩耍,让海风吹拂我们的头发,让海水抚摸我们的脚丫,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看那一朵朵可爱的小浪花。

3、出示课题:看浪花。(齐读。)

二、自主识字,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先把生字勾画出来,自己借助拼音认读,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的认识情况。

方法一:

(1)生字魔方游戏:出示生字魔方,口中念:生字魔方转转转。学生叫:停。这时可抽生,也可齐读出面向学生的生字,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2)送词语娃娃回家:字卡或电脑课件出示词语,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读,读对即可将词语娃娃送回家。

方法二:

(1)利用生字卡片,带拼音抽读—去拼音分组读—容易读错的字,如“金”,小老师教读。

(2)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哪个字?你能用哪个字连词说话?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音乐和图像的背景下,学生自由读文,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想一想诗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情景。

三、自读自悟,合作学习

1、自己读课文,同桌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

2、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句子或词语,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组汇报还不明白的地方,全班共同释疑,师抓出重点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1)浪花像什么?为什么说浪花像问号?

(2)孩子们看到浪花想到些什么?

(3)浪花还像什么?孩子们还会想些什么?

4、师小结:孩子们,大海美吗?(海边风景优美,海里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在大海边玩得快乐吗?让我们带着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再一次地来细细读这一课吧!

5、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出这些诗节,体会感情。

四、美读美悟,展开想象

1、配上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领略诗歌的美好意境。

2、生闭上眼睛,听大海的声音录音或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大海的美景,展开想象。

五、画一画,说一说

动手画出美丽的大海,加上你想说的话,向同学介绍你画出的大海。

六、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

加一加讠+上扌+包

换一换弯→变

部件记:宀+豕→家月+去+卩→脚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出难写的字(家、脚),并指导描红。

4、生描红,书写。

5、找出写得好的字展评,并介绍写好这个字的秘诀,提醒大家关键要注意哪里。

语文一年级《浪花》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有三个自然段,通过“我”感到的,看到的,讲浪花涌来退去的样子,声音和它给“我”带来的欢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一类生字,12个二类生字。掌握“走”字的笔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海边玩耍时愉快的心情。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所学的一、二类生字。学习四个一类字,掌握“走”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哪些小朋友去过大海,你觉得海边怎么样?今天,有一个小朋友去海边玩了,她还和浪花成为了好朋友呢!请同学把书翻到第75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教师泛读课文,请同学注意字音和语气。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为自然段标序号,画出一、二类生字。指读课文,齐读课文。

三、认识一、二类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反复认读。

2、同桌互相认读。

四、学习四个一类字

1、学习“走、贝”

(1)根据图片猜字。

(2)演示“走”的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它的字理。

(3)学习它的笔顺。

(4)扩词:走路、行走、走马观花、走南闯北。

(5)“贝”字的学法同“走”,可以让学生按老师的方法自己讲。可以实物演示。

(6)“贝”字的扩词;贝壳、宝贝。

2、学习“丫”。

(1)教师用手势做“丫”字请同学猜。

(2)书空。

(3)扩词:脚丫、丫头。

3、学习“泪”。

(1)怎样记住这个字呢?(眼睛里流出的水就是泪)

(2)扩词:泪水、眼泪、泪珠。

(3)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流泪呢?

五、复习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两个一类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课文。

2、认读所学生字。

二、学习两个一类生字。

1、学习“才”“去”两字。

(1)书空,注意“去”的笔画。

(2)扩词:刚才、才华、回去、去年、去世。

2、复习巩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你觉得这个小朋友在玩耍时心情怎么样?

2、带着愉快的心情分段来读课文。

3、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浪花送给了小女孩什么礼物?(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注意雪白和青青都是表示颜色的词。

四、处理书后习题:

1、读一读:开火车读。

2、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注意先领读一下这些短语,在让学生说一些如( )的苹果,xx的香蕉……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填,如红红的苹果,好吃的苹果,大大的苹果,甜甜的苹果等。

3、提问题:读完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快把你们的问题提出来吧!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质疑,问题的解决可以在课上,也可以让学生回家之后查找资料解决。

语文一年级《浪花》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会认12个生字,读通课文,理解词语:稻穗、身着、黑鲨、马鬃、海疆、金疙瘩、彩绸。(全体学生)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浪花的美丽。能仿照课文,想象说话。(大比例学生)

德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应该树立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全体学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孩子看到浪花所想的内容,并体会他们的志向;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浪花像什么及孩子们玩耍的乐趣。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朗读感悟等。

【实验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预习设计】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圈画生字,标注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的?想跟老师去海边看看吗?请闭上眼睛,我们就要出发了。(播放海边的声音)

2、来到了海边。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全体学生)

二、初读感知,扫除障碍

1、是啊,大海无边无际,海水哗哗地唱着歌,拍打着海岸,卷起朵朵浪花,(出示图)有三个孩子光脚丫,也来到了海边,坐在海滩看浪花。有位作者把孩子们看到的想到的编成了一首诗歌《看浪花》,一起来听听吧!(播放课文录音)

2、诗歌这么动听,想不想读?下面就请大家自已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全体学生)

3、现在诗歌里的词娃娃跑出来和你们见面了,看看你认识吗?

(1)、现在哪个自信的小老师愿意带大家读一读?(指2、3名当小老师带读)(优势学生)

(2)、大家自己能读了吗?(直接读)(全体学生)

(3)、去掉拼音能读吗?(分组读,开火车读)随机理解“稻穗、马鬃、彩绸”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里的稻谷已经熟了,沉甸甸的稻穗压得稻杆抬不起头来。马鬃是在马的什么地方?彩绸是布料的一种,柔软滑爽、高雅华丽、色泽鲜艳、光彩夺目。

(4)、这首诗里还有几个四字词特别好,谁找出来了?(大比例学生)

(5)、指导朗读“哗--哗”(听,浪花在唱歌,怎么唱的,读一读)

4、诗歌中最难的词语我们都会了,相信再读诗歌肯定会更加流利了

5、指名分节读,注意正音。

三、研读重点段落感悟诗歌童趣

学习第一小节

1、生活在海边的小朋友真幸福,他们经常去海边玩,瞧,他们光着脚丫,正坐在海滩上看浪花呢,“哗--哗”他们看到了什么呀?(全体学生)

(出示第一自然段)自由读(看到了浪花)

2、一束束浪花像问号,海面上有多少问号呀,无数的浪花都在问什么呀,谁来当小浪花问一问?(指名多个读)(大比例学生)

齐读(我们一起来问一问)

学习第二小节

1、那孩子们是怎么告诉浪花的呢?(全体学生)

a、出示前两句(自由读,生说)

板书:变淡水,浇庄稼

哎呀,庄稼有水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把海水变淡水呢?(海水是咸的,浇了庄稼,庄稼就会死)(大比例学生)

b、老师告诉同学们啊,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百分之九十七五的水是咸水,无法饮用,余下只有百分之二点五的淡水,目前我们的地球面临的严重的缺水危机

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裂开的土地干枯的禾苗……)

c、那么多的海水,如果变成了淡水,哗啦哗啦浇庄稼,庄稼会长得怎么样?庄稼长得好了,农民伯伯心情会怎样?(大比例学生)

浪花听了这个孩子的想法后,可激动了!不住地欢叫着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哗——哗——

看着,想着,听着,孩子眼前的一束束浪花像什么?(出示图)庄稼长得这么好,绿浪滚滚连天涯。这两句你会怎么读?(优势学生)

2、那么这一小节你想怎么读呢?(自由读,指名读、女同学读、齐读)

小结:引读。三个孩子光脚丫,坐在海滩看浪花。哗——哗——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想什么呀?——“我想让海水变淡水,哗啦哗啦浇庄稼!”哗——哗——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

(过渡:看着,说着,想着,孩子们还在想什么呢?)

学习第三、四小节

出示:“我想到海底去探险,身着潜水服装戏黑鲨!”

1、同学们,你们见过鲨鱼吗?(全体学生)

孩子想到海底去探险,身着潜水服装戏黑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大比例学生)(勇敢的,不怕冒险的,自信的,)你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的?(优势学生)在这个勇敢的敢于冒险的孩子眼里,此时的浪花又是怎样的呢?(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全体学生)

2、是啊在这个勇敢的,敢于冒险的孩子眼里,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海水不停地翻滚着,此时海水的哗哗声又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读(哗——哗——)(全体学生)

3、这一小节你又会怎么读呢?(自由读,指名引读,男同学读、齐读)

小结:三个孩子光脚丫,坐在海滩看浪花。哗——哗——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孩子们,你在想什么呀?(全体学生)——“我想到海底去探险,身着潜水服装戏黑鲨!”哗——哗—---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

过渡:看着,说着,说着,想着,孩子们还想些什么呢?

出示:“我想到海底去采矿,抱出万千金疙瘩!”

(1)(出示课件)同学们,就在这浩瀚无边和深不可测的大海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动物、植物、矿物和其他资源,目前已经发现的海洋动物,就多达十五万多种。那数不清的鱼、虾、蟹、蚌,都是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的食物。在海底深处,还有更重要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去开发呢。所以“金疙瘩”指海里那无穷无尽的资源。

(2)如果这么多的资源被开发利用起来了,对我们的祖国来说,这将会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呀。当孩子们成为征服大海的勇士,运用了科学知识到海底去采矿,抱出万千金疙瘩时,大海成了欢乐的海洋,披上了彩带,洋溢着欢庆的气氛。(读)哗——哗——一束束浪花像彩绸,万里海疆铺彩霞。

(3)指名引读: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孩子们,你们还想什么呀?“我想到海底去采矿,抱出万千金疙瘩!”哗——哗——一束束浪花像彩绸,万里海疆铺彩霞。

四、美读全文

1、引读第五小节:三个孩子看浪花,说说笑笑忘回家。哗——哗——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抚摩孩子的小脚丫。

2、孩子们说说笑笑,那么开心,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看浪花。

读整节诗歌

五、拓展延伸,小练笔

同学们,孩子们的这些想法是为了他们自己吗?是为了谁?(全体学生)

他们说说笑笑都忘了回家,他们一定还有更多的幻想。如果你也是看浪花的孩子,此时你就站在海滩上,望着蔚蓝的大海,欢跳的浪花,你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幻想呢?你想让海水变什么,想到海底干什么呢?下面就请大家发挥想象,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全体学生)

出示:我想( )

再瞧瞧这一束束浪花像( )

看,只要把同学们刚才说的填上去,老师再加上“哗哗”浪花的声音,这就成了和课文中一样的一节小诗了,小朋友们也是个小诗人了。

六、总结升华

今天我们一起去海边看了美丽的浪花,知道了三个小朋友那些美丽、有趣的愿望,还当了一回小诗人呢,高兴吗?感谢这一朵朵美丽可爱的小浪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学习的大门,让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同学们,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让我们用自已的聪明才智,去欣赏她,发现她,并利用她,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绚丽多姿!就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理想去努力吧!

七、板书设计:

看浪花

变淡水浇庄稼美好

去探险戏黑鲨勇敢

去采矿抱金疙瘩

语文一年级《浪花》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了解大海,想像在海边玩耍的'乐趣。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大海、海岸、海滩的图片或录像,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一些关于火山的资料。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大海。

教学设计参考

一、放映录像,激趣引入

1、放映有关大海的录像或者出示挂图。

2、同时播放欢快优美的音乐,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二、配乐范读,图文结合

1、在音乐和图像的背景下,教师范读全诗。

2、孩子们听教师范读,随文展开丰富的想像,初步感知全文。

3、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有诗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情景。

2、把自己不大明白的地方找出来,多读几遍,看能否弄明白。

3、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和同桌议论一下,看能不能弄懂。

四、再读课文,师生共同解疑

1、按自己的理解全班朗读课文。

2、提出同桌没有弄明白的地方。

3、教师和同学共同理解不明白的地方。

4、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这些诗节。

五、美读美悟,展开想像

1、教师配上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领略诗歌美好的意境。

2、在音乐声中让孩子们进入陶醉的境地,然后,启发他们自由想像。

3、把自己的想像说给大家听,教师要及时地给以评价和鼓励。

六、评比激励,朗读训练

1、以各种方式开展朗读,同学进行评价。

2、以评价为契机,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

3、再次美读全诗。

语文一年级《浪花》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透过语言的美来感受浪花的美,领悟到三个孩子愿望的美好。

3、通过朗读诗歌,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仿照课文,想象说话。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孩子看到浪花所想到的内容,体会他们的理想。

2、品味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浪花像什么及孩子们玩耍的乐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猜猜这个地方是哪儿?(播放海浪声音)

2、看,浪花正唱着动听的歌在欢迎我们呢!

3.看着这些浪花,你想说什么?

二、初读感知,扫除障碍

1、是啊,大海无边无际,海水哗哗地唱着歌,拍打着海岸,卷起朵朵浪花,人们光着脚丫在海边追赶浪花,别提有多快乐!现在,让我们做好准备,闭上眼睛,老师马上带你们去看浪花了。出示课题(教师有感情地读课文,初步感知全文)

2.听完了,你最想说什么呢?

3、诗歌这么动听,想不想读?下面就请大家自已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读不来的字怎么办?(问同学或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现在诗歌里的词娃娃跑出来和你们见面了,看看你认识吗?

(脚丫稻穗连天涯潜水服黑鲨马鬃彩绸抚摩甩尾巴金疙瘩)

(1)现在哪个自信的小老师愿意带大家读一读?(指2、3名当小老师带读)

(2)大家自己能读了吗?(直接读)

(3)指名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再结合图片随机理解“稻穗、马鬃、彩绸”等词的意思: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里的稻谷已经熟了,沉甸甸的稻穗压得稻杆抬不起头来。马鬃是在马的什么地方?彩绸是布料的一种,柔软滑爽、高雅华丽、色泽鲜艳、光彩夺目。

(4)指导朗读“哗--哗”(听,浪花在唱歌,怎么唱的,读一读)让我们加上动作再读浪花的响声。来,它奔跑起来了(哗—哗—),它像美丽的彩绸(哗—哗—),它又像孩子那轻柔的小手(哗—哗—)

4、诗歌中最难的词语我们都会了,相信再读诗歌肯定会更加流利了。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不过这次的朗读老师还有个要求。(出示朗读要求:在这3个孩子眼里,一束束浪花像什么呢?请用铅笔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5.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

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

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

一束束浪花像彩绸,万里海疆铺彩霞。

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抚摩孩子的小脚丫。

三、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浪花的美丽和孩子愿望的美好。

(一)“一束束浪花像问号”

1.老师想先选一束我最喜欢的浪花送给大家。(师范读)

2.因为老师很喜欢这束爱提问题的小浪花,同样也喜欢爱提问题、认真学习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3.听着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听见无数的浪花都争着跑过来用它们特有的语言在提问呢!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小浪花的声音好吗?(生模仿)我还想听听浪花由远而近的声音,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吗?(指导朗读“哗—哗—”)

4.看老师手势分组朗读,读出浪花由远到近,一浪接一浪的感觉。

5.让我们开开心心地把第一小节连起来读读吧!

过渡:下面老师想听你们来读,选一束你最喜欢的浪花吧!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二)“一束束浪花像稻穗”

1.一起读读这句话。

2.“连天涯”说明什么呢?形容什么也能用“连天涯”呢?(沙漠、草原……)能通过朗读把“连天涯”的感觉读出来吗?

3.其实,在这一束束的浪花里,还包含着一个孩子美好的愿望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个孩子的愿望。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想让海水变淡水,哗啦哗啦浇庄稼!”)为什么让海水变淡水?(因为我们地球上的淡水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海水变淡水,庄稼就有了充足的水分可以吸取,那时庄稼会长得更加茂盛,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农民伯伯也会有更大的丰收。)

5.这个孩子的愿望是多么美好啊!浪花听了可高兴了,不住地欢叫着(引读“哗—哗—”)能把浪花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

6.这个孩子想着想着,眼里一束束的浪花仿佛变成了一束束沉甸甸的稻穗,一大片一大片,一直连到了天涯。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句话——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

7.谁愿意带上孩子美好的愿望来读这一节。(指名读—女生读)

(三)“一束束浪花像马鬃”

1.为什么喜欢这束浪花呢?

2.让我们来看看“万马奔腾”的场面吧!(出示图片)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哪个小朋友能读出万马奔腾的气势呢?(刚才xx读得很好,但老师怎么听都只是一匹马在奔跑啊。谁来出出主意,怎样读才能有“万马奔腾”的气势呢?)

4.生齐读。

5.在这束气势澎湃的浪花里又藏着孩子怎样的愿望呢?谁来替这个孩子告诉大家?(出示句子)

6.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勇敢、敢于冒险、自信)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探险、戏、黑鲨)我们勇敢地来读读这句话吧!

7.这个“戏”字也道出了孩子心底另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有一天动物和人类也能像朋友一样一起友好地玩耍。

8.让我们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和万马奔腾的气势来读读这一小节。

(四)“一束束浪花像彩绸”

1.自由读读这句话,你脑中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2.这里的“金疙瘩”指什么呢?(其实海底就像一个金库,等着我们运用科学技术去开启,那里不仅有许多的鱼类,藻类,还有石油,天然气、煤……像这里的“金疙瘩”就是指海里无穷无尽的资源。)

3.听了孩子的愿望,海浪也和人们一起来欢庆,听,它又一次唱起了欢快的歌(出示“哗—哗—”)

4.请喜欢这些浪花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这一段。

(五)“一束束浪花像小手”

1.你觉得这是一束怎样的小浪花?(温柔)从哪里看出来的?(抚摩)

2.请女生一起来当当温柔的小浪花吧!(指导朗读)

四、感受比喻的美

1.(再次出示5句话)读一读,说说你发现这5句话有什么特点?(比喻句)它们分别把浪花比作什么?

2.是啊,用了比喻,浪花在我们眼里就更可爱,更美丽了。

五、有感情朗读,再次感受浪花的美和孩子愿望的美好

千资百态的浪花,多么美好;三个孩子的愿望,多么美好。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浪花,再来听听这些孩子美好的愿望吧。(伴乐有感情朗读整首诗)

六、拓展

1.老师很想知道在我们班小朋友的眼里,浪花又像什么呢?(说不出,看图片提示)谁来说说?(出示句式:一束束浪花像______,_________。)

2.看,只要把同学们刚才说的填上去,再加上“哗哗”浪花的声音,这就成了和课文中一样的一节小诗了,小朋友们也是个小诗人了。

我想_______,

_________。

哗------哗------

一束束浪花像____,

_________。

六、小结

今天我们去海边玩了一趟,欣赏了美丽的浪花。你们开心吗?那就让我们开开心心地回家吧。

语文一年级《浪花》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和3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音,有些形近字容易混淆。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

2、投影片。

3、海边风光录像片。

4、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大海吗?有没有在松软的沙滩上玩耍过?(让到过大海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观看海边风光录像片。

2、今天,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看金色的海滩和美丽的大海中的浪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楚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2、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浪”的声母是舌边音,“次”的声母是平舌音。“这”、“唱”声母是翘舌音。“玩”的韵母是前鼻音,“浪”、“唱”的韵母是后鼻音。读“一会儿”时,在“会”后加一个卷舌动作。“步子”、“篮子”中的“子”和“了、的、地、着啦“都要读轻声。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一、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①提问:“我”是在哪儿玩耍?(出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理解“沙滩”:沙子堆积成的海边陆地。)

②指导朗读。 小朋友,你们要把自己当作课文里的“我”,怀着喜爱浪花的感情来朗读课文。“轻轻的”、“悄悄地”要读轻一些,慢一些。“哗哗哗”要读得响一些。(学生自由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二、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①为什么说浪花唱着笑着跑来了?(既说浪花卷上海滩发出的声音,又表达出“我”欢快的心情)。

②为什么用“捧来”,不用“卷来”?(把浪花比作淘气的娃娃,他好像用双手托着贝壳和小虾)。 让我们带着喜爱浪花、非常兴奋的心情朗读第二自然段。(齐读、个别读)。

三、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指导学生带着对浪花非常喜爱的感情朗读这一段。(齐读、个别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字形,重点指导分析以下几个字。 浪:右边是“良”,不能少一点。 “贝”和“见”字形相近。看一看有点像,比一比不一样。“贝”第四笔是点,“见”的第四笔是竖弯钩。

2、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中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重点指导书写以下几个字。 “浪”、“玩”“跑”、“次”、“给”5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笑:下面不能写成“天”。 唱:口字旁位置偏上,但汪能高于右上面的“曰”。右边两个“曰”相叠,上窄下宽。

三、课堂练习

一、课后练习第3题,照样子口头填词语。可以填“雪白的”、“青青的”、“淘气的”、“美丽的”、“凶猛的”。

二、课后练习第4题。

①同提问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句子。浪花像什么?天上的白去像什么?彩虹像什么?(齐读、个别读)

②启发学生说比喻句。

A:中秋节的月亮像什么?(中秋节的月亮像一个又大又圆的白玉盘。)

B:孔雀的尾巴像什么?(孔雀的尾巴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

语文一年级《浪花》教学设计 篇10

一、课前设想

玩具是每个小朋友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亲密伙伴,那些奇妙而有趣的玩具,能开启小朋友的智力,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许多聪明而调皮的小朋友都喜欢拆装玩具,这些在大人眼中的“劣行”,恰是同学探索知识的火花。如何将同学的这些行为引上科学探究的道路呢?《玩具里的科学》一课给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现自我的空间。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随便玩,随便说,随便拆……整堂课气氛很活跃,同学玩的积极性特别高涨,40分钟的时间匆匆而过。然而课后留给我的反思是:这样的课是不是有点华而不实呢?只注重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同学的动手玩,似乎缺少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堂课同学在快乐的玩中收获的是什么呢?他们只能交流玩具的名称和玩法,至于这些玩具的制作原理,里面含有哪些科学价值,同学没有深入去探究?怎样才干让同学在玩中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呢?一阵冥思苦想之后,我决定根据本课的拓展活动,上一节科学探究课,即让同学自身动手制作喜欢的玩具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培养同学的科学素养,即科学态度、认识过程和价值观。

二、教学实施过程

在学了《玩具的科学》一课后,我安排了一个课后创新性作业。让同学设计制作一个自身喜欢的玩具。要求设计新颖、玩法有趣、制作美观,且含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家长也可参与指导、协助。到了星期二的科学课,教室里可热闹了。小朋友们带来了自身动手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玩具,有“万花筒”、“小风扇”、“小汽车”、“飞机模型”、“轮船模型”、“气垫飞碟”、“风车”等等。

上课伊始,我安排了学习任务: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玩玩具,不过这次的玩和上次的玩不一样,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玩,玩的时候不但要向你的同学介绍玩具的名称、构造、玩法(演示),还要说出是用什么资料制作的,怎样制作的,里面含有什么科学原理等。每小组选出最佳作品,在班里进行交流。全体同学参与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这个玩具设计、制作得是否合理、新颖、有趣、好玩?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

在全班交流时,有一个组的玩具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生:我们组的这个玩具叫“气垫飞碟”。制作资料有硬纸板、塑料管、气球、透明胶布等。制作时,先把硬纸板剪成圆形,中间打个圆孔插上塑料管,再套上气球,最后在接口处,用透明胶布缠紧。下面,我玩给大家看看。

(生演示,将飞碟充分气,直接松手,“噌”飞碟飞上了天,同学的反应不一,有的发出赞叹声,有的嗤之以鼻,有的表情惊讶,也有的哄堂大笑。)

我和时抓住这一契机问全班同学:“看到这种现象,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有,”一个同学问:“为什么飞碟飞上了天?”

生:因为气球有弹性,当把充溢气的气球松手后,气球会往回收缩,气球的气体就向下冲了出去,气球就会向上飞。我从网上查到了这种现象叫气体的反冲现象。

“我有问题。”这时又有同学举手。

“既然飞碟冲向天空时依靠的是反冲力,应该叫反冲飞碟,你们为什么叫它气垫飞碟?”

又有一个同学问道:“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气垫船,它能在陆地、水面、冰面上航行,你们的气垫飞碟都能在哪里跑?”

生:我们气垫飞碟也可以在桌子上移动。

(同学演示,把飞碟充分气, 平放到桌子上,飞碟在桌子上直打转,飞不起来。)

“哈哈,太有趣了。”有的同学下了位,后面的同学甚至站到了板凳上。有几个同学嚷道:“飞碟为什么飞不起来了呢?”

生:我们小组研究过了,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因为气球里的空气出来之后,沿着桌子跑了,所以飞不起来。

其他同学纷纷反驳:“不对吧,气球的空气跑出来之后,冲向桌子,给桌子一个向下的力,反过来,桌子也会给气球一个向上的力,就像弹簧,使劲向下压它,松手后,它会向上弹起。所以,我们觉得从道理上讲,这个飞碟是应该飞起来的。至于它飞不起来,是不是因为它太重了。”

生:不是这个原因。我们飞碟虽然在桌面上飞不起来,但离开桌面就能飞起来。不信,我再给大家玩一玩。

(生演示,把充溢气的飞碟放在桌子的边缘,一开始,飞碟在桌面打转,离开桌面却飞了起来。)

“咦?这是怎么回事?”刚才乱哄哄的教室,霎时恬静了许多。

生:我们组也不明白……

“对呀,这是怎么回事?”我心中也疑惑疑惑,“不如先把这个问题放给同学,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于是,我插了一句:“大家想一想,这是怎么回事?”

同学再次玩手中的气垫飞碟,边玩边把发现的问题记录到学习单上,在交流时纷纷发表自身的见解。

“我想,飞碟在桌面上移动,是因为桌子有吸引力,把它给吸住了,离开桌面后,桌子不给它吸引力了,它就会利用自身的反冲力飞向天空。”

“不同意,离开桌面,地球还有吸引力呢?我觉得飞碟在桌面上运动时,好像有什么东西压着它飞不起来。”

“是空气给它一个向下的力,压得它飞不起来。”

“不同意,难道离开桌面,空气就不给它一个向下的力了吗?”

同学们议论纷纷……

听了同学们的议论,我心中顿悟,灵机一动,拿过一块纸板,把它卷成拱形放在桌面上,说道:“同学们,老师想给大家作个小实验,你们想看吗?”同学异口同声“想”。我贴近桌面,往拱形纸板里吹气,弯曲的纸板变平了,贴到了桌面上。“同学们,看看发生了什么现象?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师,因为你往拱形纸板里吹气,纸板下面的空气被吹走了,纸板上面的空气就把纸板压平了。”

“是因为纸板下面的空气稀薄,上面的大气压力把纸板压平的。”

……

“根据刚才这个小实验,请大家再想一想,为什么气垫飞碟在桌面上飞不起来呢?”

“我知道了,当气垫飞碟充溢气放到桌面上,气球里的空气沿着桌子向四处喷散,圆盘下面的空气压力小,圆盘上面的空气压力大,所以飞碟飞不起来。”

“嗯,有道理……”

同学的脸上绽露出了发现后的喜悦。

“能不能让气垫飞碟平行着飞一小会儿呢?”我又把一个问题抛给了同学。“要想这样做,需要把飞碟做哪些改造呢?”

在同学的议论声中,课在继续……

三、教学后的反思

这堂课,使我欣喜不已,收获最大的就是我的同学,他们是那么全身心的投入,即使打了下课铃,同学们仍是兴趣盎然,争论不休。这节课胜利了,那么课胜利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认真总结了一下,认为有以下两点:

1. 把玩的权利还给同学,让他们“玩中学”。

儿童的天性就是玩,这节课近一半的时间都在满足小朋友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当然,这里的玩不是看热闹,而是有目的的去玩。当一个有趣的玩具出现在小朋友面前时,往往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当同学对观察的现象感兴趣而提出问题时,这时便是探究的开始,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同学便可进行系统地科学探究过程,从而感受玩具里的科学。像今天同学们在玩气垫飞碟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的科学秘密,“反冲现象”、“大气压力”等等,许多初中要学到的物理知识都在这节课中被同学提出,也许有的问题同学们现在不甚明了,但是这堂课小朋友们在玩中发生的疑问会激励他们不时探索,这种探索意识的树立,对同学的科学观、价值观乃至人生观都会发生重要的影响。

2. 把“难题”交给同学,让他们自身解决。

由于科学课倡议同学“探究”和“研讨”,因此,在同学探究的这段时间里,我没有满足于在各小组之间走一走,看一看,而是对同学实施影响,促进他们不时有所发现,营造了和谐的科学探究和研究氛围,在同学探究过程中把自身作为一名参与者,和同学打成一片去了解同学,敏锐的观察他们发现了什么?还准备怎样去发现?等。玩具里的科学无穷无尽,有些玩具的科学是同学目前无法解释的,甚至老师也是不甚明白,这时怎么办?我觉得无妨把这些问题留给同学。现代同学的知识面很广,阅读的科普读物也很多,再加上电脑网络等现代媒体的便利,都为同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当然有时一些问题的答案同学是找不出来的,在课堂上教师不用急于把所有答案告诉同学,无妨告诉同学现在我们的确有些秘密解决不了,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继续探索。新的课程规范提倡的不再是教会同学什么知识,而是提倡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同学的一种探索意识。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课堂就应该是同学的天地,就应该让同学在这块天地中自由憧憬,充沛张扬自身的个性,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可以互相争论、 辩白,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也许他们争论的问题在大人的心目中多么幼稚,也许他们争论的问题最终都没获得准确答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互相交流,互相研讨的过程,动手操作,科学探究的过程,当然也并不是要同学天马行空,任意思维,而是鼓励他们在一定范围内,从多方面考虑问题的全部,作为教师是应该掌握一定的尺度的。这种探究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教师的不时引导与鼓励,支持与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