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教学设计 > 小学五年级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6W 次

一、设计理念:

小学五年级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语文是一种感悟的艺术,一些感性的文字的堆积,所以语文的学习就应该渗透过文字的躯干,透视文字的灵魂,体会作者真情的流淌。《梅花魂》是篇思乡爱国的文章,整篇课文设计:以生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交流,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同时,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在落实工具性的基础上体现人文性。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等词语。读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五、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思恋祖国和故乡的诗文读一读。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以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故事。

2、制作课件(内容:梅花图、赞梅诗,重点句,《乡愁》,背景音乐。)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等词语。读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等词语。

2、理解、体会梅花魂的“魂”的涵义。

3、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赏梅“韵”

1、课件出示:以《梅花三弄》曲为背景的梅花图,赞梅诗。让学生欣赏、吟诵。

2、根据诗句,说说梅花给你留下的印象。让学生欣赏梅花傲立风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初步感受梅花的品格,并通过吟诵赞梅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丰富经验储存,建立起与文本对话的基础。

(二)解题领悟,思梅“魂”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梅花魂”,教“魂”的书写。

2、理解“魂”意——(精神),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那么,梅花具有怎样的精神呢?“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梅花魂》的“魂”又是课题的题眼,抓住“魂”,为学生更好地走入文本而铺垫。

(三)通读课文,找梅“魂”

1、带着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解答我们心中的疑惑。

(1)快速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2)作者围绕梅花的精神讲述了哪些感人的故事?

(3)划出写梅花“魂”的句子?

2、反馈交流:

(1)直奔主题,出示重点句:

①寻梅魂(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谁来说说你划出了哪些写梅花“魂”的句子?梅花具有怎样的精神?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说说哪些词让你的感受特别强烈?(愈……愈……愈……愈……,最……有……有……。不管……从来……不肯……)

朗读升华:让我们一起读出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来。

②悟梅魂(梅花精神就是民族精神)

课件出示: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A他们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

B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课件出示:“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③品梅魂

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所以梅花的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做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把自己民族的魂读出来,齐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本文赞美梅花的品质与精神的目的是什么?(回忆一位有着梅花秉性的老人————一位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2)课文围绕《梅花魂》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生说,师板书: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娟。

(3)生字新词闯关

①出示生字新词:

颇(pō)负盛名细雨如愁(chou)泪落腮(sāi)边

不甚在意训斥玷(dian)污

风欺雪压低头折节秉(bǐng)性

凉飕(sōu)飕衰(shuāi)老手绢

②出示要求:

第一关: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第二关:读读每组词串,说说读后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它是文中的哪个感人故事?

带着问题读书,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尊重学生学习需求,顺应学生阅读心理,由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梅花具有怎样的精神”入手,抓住重点词句,采用对话与交流的方式,通过师生、生生间的思维碰撞,互相启迪,由寻梅魂,悟梅魂,到品梅魂,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走进文本,走出文本,一个层面一个层面的领悟到梅花精神就是民族精神,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具有的气节。

整体感知,并在老师的指引下,理清文章脉络。

抓住文中各种联系,将词语合理打包为立体结构,形成板块,创设与文相映的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想象创造、综合表达等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四)存疑祖父、思品行

1、总结: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是梅花的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具有的气节。课后再读读课文,思考:

(1)外祖父为什么爱梅?

(2)外祖父哪里像梅花的秉性?我们下节课再来探究体验。

2、抄写生字、新词。

据文设疑,引导学生课后读文、思文,并巩固字词,扎实双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导方位

1、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梅花魂》这篇优秀的课文,我们知道梅花的精神就是民族的精神,由梅花魂引出了一位有着浓浓爱国之情的老人,他爱梅花,且具有梅花一样的秉性,他对祖国的眷恋,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位老人——我的外祖父的心灵深处。

2、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1)写外祖父爱梅的哪几段?

(2)写外祖父像梅(具有梅花一样的秉性)的是哪几段?

3、交流。

(1)爱梅。(第3自然段)

(2)像梅。(2;4—11;14—15)

文本价值观的体现,教师的行为具有导向性,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阅读重点与阅读指向。

(二)走进祖父,悟品行

1、爱梅——寄托一片深情

(1)细细品读第3自然段,哪些地方写出了外祖父爱梅?划出让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交流:

①课件出示:“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你是从哪些词感受到外祖父爱梅?说说理由。

朗读指导:读出外祖父的这份“唯独”,这份“分外爱惜”!

②课件出示: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从祖父的神情、话语中,你又体会到什么?谈谈你的独特感受。(梅花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在外祖父的眼里,玷污梅花就是玷污什么?(民族精神)

指导朗读。

③课件出示: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哪些词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爱惜?(轻轻、慢慢)

(3)朗读升华:

①引读:

师:正因为梅花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我在他家玩,可以偶尔摆弄他的古玩,惟独……

生接读: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师:正因为梅花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

生接读: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师:正因为梅花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训罢……

生: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②齐读:

这是一份多么深沉的爱梅之情哪!也是一颗多么挚热的爱国心。(板书:爱梅=爱国)让我们深情的读读第3自然段。

2、像梅——追求梅的秉性

过渡: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外祖父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同时,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

(1)请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具体事例中体会到他对祖国的眷恋。

(2)交流。(教念古诗,悲伤落泪;无法回国,失声痛哭;思归难归)

①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A自由读第二段,谈谈自己对这些唐诗宋词的理解。

B外祖父为何一遍又一遍的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常落泪?(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渗透着民族精神,外祖父是让我从小就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诗句里不绝的乡音、无边的愁絮,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情。)

C你们懂外祖父的心吗?

D朗读体会。

②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A默读第4——11自然段,

B谁来说说从外祖父的“呜呜呜”地哭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C学生交流。

D你能理解外祖父的心情吗?

是呀,看到自己的儿孙要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可是自己却无法回去,那是一种怎样痛呀!读出那份痛!

③送别亲人,思归难归。

A细细品读14、15两段,找出让你伤怀的词、句。

B交流:

课件出示:“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让你伤怀?为什么会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3)朗读升华: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更体会到他对中华民族的爱,对祖国的深深眷恋。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这几段。

3、升华——我们和外祖父心连心

(1)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借我之手把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祖国,让他也能“魂”归故里,同时也让我向梅花学习,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2)小练笔

①载着无尽的思念,船儿越飘越远,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华侨老人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唤:,。课件

播放:《绿叶对根的情意》

②交流。

③我想,此刻,不仅是我,还有你,还有他,我们所有人的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震撼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板书:)

(3)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再一次感情朗读这两段。

(4)是呀,小莺也跟我们一样,引读首尾两段:

师:每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芳香的梅花,总让他想起……”

生接读: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师: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

生接读: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师:多少年后,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芳香的梅花,还让他想起……

生接读: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师: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

生接读: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反复品读,感受文字的灵性,抓住“惟独”、“分外爱惜”这两个词语,体会他的爱梅之情。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自己的体验,注重了个人的感悟,同时在老师的提示、补充下,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向更深层次拓展。

通过引读,让学生进一步地内化文中的外祖父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通过齐读,又一次深化,使“情”高潮迭起,师生情情相融,到处回荡着“爱梅=爱国”。

抓住文章的生长点“一遍又一遍、常常”,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感悟文本。

抓住“呜、呜、呜”,让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品读,句子的内涵就会留在学生的心田,文本就会和学生产生共鸣。

抓住学生对词语“衰老”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

通过音乐渲染情感,把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衬托到了高潮。同时,挖掘教材中的延伸之处,读写结合,提升语文素养,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情。

通过教师的引读,将首尾连贯,再次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突出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如梅花一样坚贞不移,并深深的影响着下一代。

(四)总结谈话,深化“魂”

1、是呀,“故乡、祖国”让多少游子魂牵梦萦,看,余光中的《乡愁》(课件出示)。

(1)引导学生朗读,想象意境,感受游子思恋祖国和故乡的情怀。

(2)你还会吟诵哪些“思乡爱国”的诗篇。

2、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外祖父就是那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缩影,你能例举一些像外祖父这样的人吗?

3、小结:梅花是祖国的象征,他们把浓浓的爱国情寄托在梅花的身上,他们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播放课件)。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架起课堂与课外的桥梁,丰满思乡之情、爱国之情,让学生对情感有更全面的理解。同时,由点到面,从外祖父一个人拓宽到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爱国心,最后,在歌声中升华爱国情感。

积累语言,品味语言,实现人文与工具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