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四年级试题 > 四年级期末语文分课练习

四年级期末语文分课练习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2W 次
四年级期末语文分课练习
w.5 十七 长城
一、读课文段落回答问题。

)在长城上,(
)着脚下的方砖,(
)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形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长城》一课中是按
的顺序写的,第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

2、第一自然段作者是站在
看长城的,突出长城的
,第二自然段作者是站在
看长城的。 突出长城的

3、“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突出了长城
, 与开头的
互相呼应。
4、给下面的词换上另一个相近的词。
盘旋(???)?气魄雄伟(???)?平整(???)?呼应(???)?凝结(???)
坚固(???)?蜿蜒盘旋(???)?多少(???)?智慧(???)?陡峭(???)
5、“才”在这里表示

6、长城东起
,西到
,有

7、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1)给“呼应”换上另一个词语。
(2)给这句话换另一种说法,(改为反问句)但意思不变
8、文中那几句话体现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9、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我也能举出这样的例子来
10、“
”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11、作者以( )为例,从四方面想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时的艰难。这四方面是:修筑长城用的( )多;( )重;( )难;修筑在( )上。
13、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1、修筑在八达岭上的这一段长城,特点是

2、以下建筑有什么作用。
(1)垛子:
瞭望口
(2)城台:
射口
十八 颐和园
1、《颐和园》一课按
的顺序写的。主要写了



2、“北京的颐和圊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给这句话换另一种说法,但意思不变
3、近义词
神清气爽(???)耸立(???)葱郁(???)几乎(???)眺望(???)
隐隐约约(???)金碧辉煌(
???)观赏(???

4、作者写长廊主要写了长廊的




5、“
”突出佛香阁的高。“
”突出排云殿的面积大。
6、回答问题。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圆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望,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划出比喻句。把
比作
,把
比作

(2)带点的词的近义词分别是(
???)、(
???)、(
???)、(
???)。
(3)从“滑”我体会到
,从“几乎不留”我又体会到
1、 这一段景物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2、“掩映”一词说明什么?对的打“ⅴ”
(1)绿树十分茂盛,看不见其它景物。


(2)绿树十分茂盛,只能看见景物的一角。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隐约(

古老(

(1)、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
)绿得像(
)。游船、画舫在湖面(
)几乎(
)。向东(
),(
)可以望见几座(
)和(
)。
△、作者先介绍了正前面的_________以及湖面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再介绍东边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这是按照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的。
(2)、抬头一看,一座(
)的三层建筑(
)在半山腰上,(
)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
),就是排云殿。
△、作者先介绍了在____________的佛香阁,又介绍了在____________的排云殿,这是按照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的。 十九 秦 兵 马 俑
1、根据解释写上词语。
(1)形容转战各地,经历了许多战斗。 ( )
(2)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作战经验丰富。 (

(3)神态安详、镇定,充满必胜的信心。 ( )
(4)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一试,在文中是形容战马准备出征的样子。 ( )
(5)打仗时拼着性命,竭尽全力。 ( )
(6)世界罕见,在全世界没有第二处。 ( )
2、有一个游客在山东济南大明湖看到了一副对联
他回来后写了一幅自然景观对联,上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下联:
二十 古诗二首
1、《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是
朝诗人
写的,诗中写了
站在

的情景,其中写景的诗句是

。叙事的诗句是

。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诗中的 “ ”、 “ ” 将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驻神驰的情形巧妙地展现出来。
2、《送元二使安西》是 朝诗人 写的,诗中写了 送
。诗中写的时间是 ,地点是
,环境气氛是

诗中的“ ”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尽了多杯,这依依惜别之情虽只字未提,但都见于言外。
3、我还能写出课外读的一首表现人间真情的古诗词。
4、“不识________真面目,________身在________。”诗中“不识”的意思是________,“缘”的意思是________。“真面目”是指________。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
送别诗几首
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十一 搭石
1、《搭石》一课讲的一句俗语是
。文中写了
这四件事赞颂了乡亲们无私奉
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2、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句子含义深刻 这正是乡亲们 、
的写照,也是乡亲们
、 情感的纽带。
二十二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的“生命桥”指的是
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是
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出现了两个“静静的躺在”。“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和“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前一个“静静的躺在”的意思是
后一个“静静的躺在”的意思是
4、《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中,如果两人相遇,他们会说什么?
5、如果 你遇到小钱,你会说什么?
6、如果 你遇到台湾青年,你会说什么?
文章来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