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活动总结 > 2017同课异 文章标题: 构教研活动总结

2017同课异 文章标题: 构教研活动总结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57W 次

“同课异构” 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下面是本站网为大家带来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17同课异 文章标题: 构教研活动总结

  2017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

为了青年教师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我校、沙溪实验中学和金浪中学开展了三校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各所学校派出了一名青年教师上一节公开课,所上内容是7A Reading I,我们各位青年教师能通过听课、评课,从中汲取长处,消化在自己的课堂中去。我就三位老师的课,谈谈我的一点点想法。

首先,是我们学校的赵静老师的课。赵老师的课,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听者感觉十分的扎实,上课时节奏适中,而且又是在自己的班里上课,学生们习惯了老师的上课方法,所以这节课让人感觉,学生掌握情况很好。赵老师的教学思路适合我们学校的学生情况,课件设计的很到位,而且她很花小心思,让课件更吸引人眼球。就是在填单词部分,提到颜色的词汇,她都用各种各样的颜色标记出来,比如,填的是yellow,她用黄色把答案标记出来;填的是blue,她用蓝色把答案标记出来;特别是填到 colourful的时候,她用五颜六色的颜色把单词标出来,让一些学生能够很直观的看到什么颜色,很清晰。对于知识点的传授方便,赵老师做到了从简到难,重难点突出,一步步引导,注重培养学生朗读,对于学生读错的地方,及时纠错,很注重细节。对于课文理解的操练和课后练习,赵老师大多采取的是提问和填单词的方法,或许想一些多样化的方法会更好。在文章情感升华的部分,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做,如果在多5分钟,讲情感目标体现出来的话,这堂课就是一堂非常好的课了。

然后,是金浪中学的王丹老师的课。王丹跟我是同一年成为老师,因为跟她是朋友,所以,她的性格我了解,她是温婉的小女人的感觉。这样的性格,使她的上课时候的感觉也让人感觉很舒服。上课之前,她发到我们老师手里的两份东西,一份是教案,一份是学生的学案,这两份东西,让我惊讶不已,密密麻麻的都是字,说明了王丹花了好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做这件事情,她想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好。上课的时候,王丹表现出了良好的个人素质,口语非常流利,但是对于教学口令方面,她讲的太复杂太多,让人感觉,整个一堂课,她讲的太多。还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不习惯老师的教学,很多时候,有冷场的时候。分析文章的时候,有一个环节让学生找到各段文章的主旨大意,这一点,培养了学生的整体阅读的能力,做的很到位。但是在课文操练和课后练习的部分,王丹可能没注意到,设置的练习有好多是重复的,并且题型是一样的,可能学生会觉得很枯燥。在情感升华的部分,本来是个Dicussion,讲到了个Project Hope,其实,学生对于希望工程还是了解很多的,不需要解释太多,可是王丹却花了时间去解释这个词,解释后效果也不好,有些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可能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在讨论的过程中,王丹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也有举手的人。可是王丹却没有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而是自己在那边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讨论是失败的。在讨论后,王丹设置了一个Extension Reading,开了个头,但是这个环节没来的做,给学生做家庭作业了。其实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省掉,或者完全把它作为家庭作业来做,而把上一个环节的Dicussion扩展出来,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情感升华的环节。

最后,是沙溪实验中学的蒋克挺老师的课。蒋克挺跟我是好朋友,他经常跟我提到在他班里,他的课基本上是学生自己在学,自己稍微点拨一下就好,可以说仅仅做到的是点到为止。他的教学方法,也就是现在推行的“生本教育”,在他的班里,“生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的班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蒋克挺的课,脱离了课本本身,整堂课,我没见他拿过书,完全是学生跟他的互动的感觉,当然这需要学生的能力强,适合他的学生,但是在我们学校的学生看来,这堂课,有些人就不知道要做什么。这堂课是堂好课,但是如果他在课前能够做到备好学生的话,这堂课可能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学生能力问题,这堂课感觉好难调动学生的气氛,而且学生因为不习惯老师上课,连老师的命令都听不懂,甚至,蒋克挺在上课的时候,不得不说中文了。在成员交流和小组讨论的部分,很少学生真正做到了认真在讨论,大多数是在浑水摸鱼,小组讨论的效果甚微。“生本教育”真的需要学生的能力强一点,才能有成效。

三节课下来,我的发现,存在的问题还是几点:第一,在备学生方面。借班上课的缺点就是学生的能力问题实在是不好掌握,这就需要老师的一些经验了,这点是青年教师最把握不好的地方。第二,在Reading课的练习形式要多样化。学生很容易兴趣疲劳,要不断变化形式才可能让他们的注意力保持长时间的集中,并且要做到难易度适中,由简入难,给各个层面的学生挑战和展现自己的机会。第三,教学过程要注重细节。学生极可能犯错,所以需要老师及时纠错,学生的哪怕一点点的小错也要抓出来,及时纠正,不能让其变成影响学生成绩的错误。老师在上课时候,要抓住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小关键,有时候说不定只是颜色上的小变化,但是也会让学生关注到。第四,小组讨论很重要,但是要注重成效。小组讨论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没有在讨论,甚至在弄别的东西,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要有很强的课堂控制能力,并且提出的'问题不能太难了,让学生没有办法去讨论,也不能太简单,没有讨论的必要性,问题的难易度要适中。

以上是我对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的总结。同时,感谢学校领导为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所作的努力。

  2017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2】

根据教研室的通知精神,依据制定的《王常中心校同课异构活动实施方案》,我如期举行了同课异构竞赛活动,现总结如下:

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抄袭之嫌,很多是对现成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删减,缺少独立思维的成分。

对同课异构的理解不到位,部分教师只是为了不同而不同,不能很好地将自身优势,教学内容的特色,学生的特点有机的处理好。所以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参与的积极性差。部分教师因为年龄较大,缺乏求新上进的思想,只是穷于应付。

活动反思:

1.让教研回归常态

有效教研,使教研课回归常态,变表演课为实验课、研究课。常态课与公开有着明显的区别,公开课上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就变现的很突出,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素质的培养。一旦回归常态,便应试教育方法占据上风,教师便成了课堂的主宰。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中间找一个契合点,是今后教研的一个要点。

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充分利用集体教研的优势,在课文内涵分析上下功夫,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此,今后其他学科的公开(教研)课也拟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将同课异构进行到底。

2.正确看待同课异构中的“同”和“异”

在“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判断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不同教师的“异”与“同”孰多孰少,而是在于教师在这一教学研讨活动中,能否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不同年级甚至不同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差距是比较大的,这样在教学上,及课后练习上,就要加大区分度。同课异构更应贴近学生个性及知识基础,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无论怎样的“异构”,最后还是“殊途同归”,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是“同”的。

综上,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赛课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收获很多,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同时,同课异构的实施也优化了我们的教育教研方式,也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做了有益的探讨。

  2017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3】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我校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结合新学期教研室工作重点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在全校语数12个教研组内举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下面将这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进行简单总结:

一、本次活动的几大亮点:

1、各教研组高度重视,教师能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开展扎实有效。

本次语数教研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与上周落下了帷幕,前后共用了6周时间,有59名教师参加(除刘砚民老师1人超年龄),做到了全员参与。此次活动中,各教研组重视程度高,教研组长能身先士卒,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其他教师参与热情高。各教研组能提前一周依进度共同商定课题,各老师在课前能认真解读教材,广泛地搜集资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自制教学课件,还有的多次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由于大家思想重视,准备充分,在本次活动中展示出了一节节具有个人风格、个性特点的课堂教学,为本教研组的老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展示了新课程改革中我校教师的精神风貌。其次,各教研组的老师都能坚持按时听课,虚心学习,同时边听课边思考,对比自己的课堂寻找着差距。每节课结束后,各教研组都能就本节课在一起进行热烈的研讨、坦诚的交流,既肯定教学中的亮点,又能很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每位讲课教师能根据其他教师的意见及时修改教学设计,撰写教后反思。及时地反馈,有效地总结,使本次教研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讲课教师风采各异,形式多样,展现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旨在让每位教师在备课时都秉着“立足教材,优化教材,超越教材”的理念,发挥群体智慧,广泛搜集资料,深入研讨教材,有效整合资源,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提高。

如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四位教师同授《赵州桥》一课,但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孙晓霞老师由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桥”的资料导入,引人入胜,学生兴趣盎然。教学中她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读中感悟赵州桥的特点;吴晓竹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对照,让学生直观感受赵州桥的独特结构,又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这种设计的好处,自然地突破了难点;古春兰老师课堂上富有激情,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通过品词析句体会赵州桥的特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陈姣娟老师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读题质疑,然后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让学生自主读书释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四位教师的授课构思不同,方法各异,各具特色。

再如:五年级数学教研组五位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几位老师,在教学中注重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颐和园的美景,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语感,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二年级3班的畅爱平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即时评价非常到位,在教师恰如其分的鼓励评价中学生兴趣高涨,学得轻松愉快。

当然,在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有59位老师参与其中,登台展示,像这样的智慧火花和闪光的亮点,还有许多许多。但由于时间关系,不再一一赘述。

3、课上得实在,突出了常态化课堂的“实”。

所谓“实”,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花架子少了,展示了各自朴实的教学风格,是实实在在的常态课。大多数教师的课堂上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条理清晰,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教师被动地“教”知识,变为学生主动地“学”知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有明显变化的就是语文课堂上,繁琐的内容分析现象少了,课堂上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多了;数学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的多了。这说明了新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已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扎根、开花、结果。

4、合理、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这次活动中,多数教师使用了多媒体,由此看出教师们已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电脑、网络的发展对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课堂上能看出现在大多数老师已能熟练地自制、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的去学习、感受,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他们的课件画面精美,配乐优美动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

二、问题探讨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为:

1、有的老师在教学时间把握上不是很准,有的提前下课,有的教学环节拖拉,出现了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现象。

2、有的课堂使用多媒体过于频繁,有些喧宾夺主,华而不实;还有的课件中出现明显错误,容易误导学生。

3、有的教师没有很好解决课堂上的生成的问题,没有充分预设课堂,教学机智不够,课堂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是教研组内开展教研活动的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本次“同课异构”研讨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强化了教师之间的互动和经验交流、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希望各教研组在今后多开展这样的教学研讨活动,加强学习与交流,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我们南小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