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一年级教案 > 语文一上:《比尾巴》教学设计与反思

语文一上:《比尾巴》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5W 次

  《比尾巴》教学设计

语文一上:《比尾巴》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简说:

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

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教学难点是读好文中的问句。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1种笔画“”,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猜谜擂台赛,看看哪位同学猜得又对又快?(教师出谜学生猜,给猜对的同学戴上动物头饰。)

红花头上戴,彩衣不用裁,清晨唱只歌,千门万户开。(公鸡)

脚像小扇子,嘴像小铲子,下水捉鱼虾,不湿小花褂。(鸭子)

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兔子)

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猴子)

花冠头上戴,锦袍披身上,尾巴像扇子,展开很漂亮。(孔雀)

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松鼠)

  2.这么多的小动物聚集在一起,谁能猜出它们要干什么?(板书:比尾巴,引导学生认识这三个字。)

  (二)趣味对读,熟读成诵

1.请大家找一个朋友,你问我答地来读一读课文吧。(同桌或者自由选择伙伴进行一问一答对读,一边读一边做动作。)

2.分组对读或男女生对读,可一边读一边拍手。

  (三)做“找尾巴”游戏,随机认识生字

1.(出示没有尾巴的小动物图片和它们的尾巴)瞧,这些贪玩的小动物,玩得把尾巴也掉了,谁能帮帮它们,给它们把尾巴找回来?

2.(在找到一种动物的尾巴后,说说这种动物尾巴的特点,随机出示要学习的生字。)兔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学习“短”)

  (四)写字。

(1)本课的新笔画“”,可采用书空的方式让学生加强形象记忆。

(2)在指导书写“云、公、车”三个字时要注意字的书写笔顺,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写好这三个字的关键之处:“云”字第二笔横要比第一笔长,落在横中线上;“公”上面“八”的开口度要适中;“车”的最后一笔是“丨”,要写在竖中线上。

  (五)朗读感悟

1.本文语言通俗易懂,以三问三答形式出现,让我们仿佛看到两个小朋友正在做猜谜游戏。因此,在朗读时,可安排学生用多种形式对读。

2.在朗读指导中,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可先引导学生读准句子中易错的字,如“谁”,再提醒学生读好轻声词“尾巴”。

3.让学生看图读(背)课文,加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一边读一边想象,或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读出活泼的语气。

  (六)课后练习

给六种动物添上尾巴。

1.说说这些动物的名称,复习已学的生字。

2.说说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主要特点,如,牛的尾巴又细又长,马的尾巴像人的长发。

3.添画动物的尾巴,画好之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看一看,夸夸别人的画。还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说说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比尾巴》教学反思

  一、收获:

在情境中快乐识字。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所以生字的学习应该贯穿始终。比如在本课一开始,让学生先说说动物的名称,这样可以复习学过的部分生字。然后,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本课生字的兴趣,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一编”)由于本课生字较多,而且个别字很难识记,所以我就把本课12个生字分成三部分识记:题目中认识三个字“比、尾、巴”、说说小动物名字的过程中认识5个字“猴、松、鼠、公、鸭”、读课文时认识认识剩下的4个字“短、把、扁、最”,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会读到会认,由简到难地进行学习。比如抓住识字规律,把几个相似的生字“爸、巴、把、公、松”放在一起,让学生发现识字规律,渗透识字方法。同时有层次地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情境中,与认识的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学到方法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这样分散识字既降低了识字难度又避免了聚堆识字引起学生的厌倦。

 二、反思:

朗读指导不够扎实有效

虽然在创设情境识字这一块教下来还是比较顺手的,但是学习课文时还是有一些遗憾。这一课的难点是读好问句的语气,因为问句不是第一次接触,以前也进行了很深入的指导,所以这节课上就重点指导了读好6个句子: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强调结尾的语气上扬,但是却忽略了强调在这6个问句中应该重读哪些字,怎样读出问的语气,所以虽然指导了很多遍,但学生读的仍然不够理想。虽然整堂课在读的方面也采用了不少形式:指名读、生生对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比赛读等,但是都不够深入扎实,学生读的感情还不够,没有凸显出欢快、有趣的课文特点,这是指导朗读方面的一个失败之处。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这次讲课让我清楚了自己的不足,也更清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今后,我会继续向同年级组的老师请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