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教案 >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后反思3篇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后反思3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7W 次

导语: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它没有从科学成就的这一方面来介绍爱因斯坦,而是写了他与一个小姑娘之间发生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将从他与小姑娘的交往之中来感受爱因斯坦人性的伟大。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后反思3篇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后反思之一

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之后,教师随即提出一个问题:“读了课文,你觉得爱因斯坦究竟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问题一提出,有近十位同学举起了手,(这在平时已经是比较多的了),但我并没有立即请学生回答,因为这是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清晰认识的一个重点内容,于是,我说:“别忙着作答,请大家在四人小组中进行讨论,亮出你的观点,摆出你的理由,然后以“我认为爱因斯坦是个 的人”为开场白,进行一个简短的演讲。听了教师的提示,教室里顿时“活”了起来,学生们纷纷在自己的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因生活经验、个性感悟的不同,理解角度与深度的不同,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也必然不同。通过讨论使一些原本有答案的同学,观点更加鲜明,理由更加充分;使那些还处在模糊状态的学生也能明确认识,作出应有的判断。

五分钟后,我示意停止讨论,指名让学生来演讲,此时,班上举手的人已上升到一半左右。让人感到高兴的是平时理解能力平平的朱祺等人也把手举着,我赶紧有请。朱祺说“我认为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人,因为他一心扑在事业上,创造了伟大的业绩,生活上却一点也不讲究,还有一颗童心,我认为他很了不起!”平时不善言语的他虽回答简短但能把我课上讲的内容回答出来,说明他对课文内容已有一定理解,我赶紧肯定一番。再请其他同学回答。学生们看到朱祺都被赞扬,举手的人更多了,我又请了好几个同学进一步补充,完善,大家都认定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人,这是不容置疑的。此时,我有话题一转,大家都说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陷入了思考。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有时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仅仅满足于解决一些浅显的亦或略显深奥的问题,问题得以解决,教师以为我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则以为我都会了,然后,师生不再思维,不再探究,也不再有发现。我想这样的教学结果绝不是我们想要的。

这时下课的时间快到了,不可能和刚才一样来讨论探究,于是,我让学生们打开《补充习题》完成这样一道题目,“文中,小女孩的爸爸认为爱因斯坦是 的人,因为

,小女孩则认为爱因斯坦

的人,因为

我认为,爱因斯坦是 的人,因为 。

在批阅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对爱因斯坦做出了肯定的判断,但却有两个学生认为,爱因斯坦在学术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令人敬佩,但在生活上,他太不拘小节,甚至有些无能,应该改进。

我们的课堂,追求知识不应该是唯一目标,‘而是以知识教学为载体,致力于提高自我发展和主动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认识与理性的升华,放飞学生的心灵,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性。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后反思之二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文讲述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爱因斯坦是科学界的巨人,高高在上、不可企及。他是“伟大”的化身,世人崇拜的天才。他与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年龄、地位、名誉等悬殊甚远,但是他们之间却发生了如此有趣的故事。在文中,我们见识了他的另一面。在备课中,我花了很多心思。在不断地思考中,我觉得教学时要重在“悟”字,在读书中悟,在对话中悟,在讨论交流时悟,在悉心思考时悟,既要感悟语言文字本身,又要感悟实实在在的文本。既要感悟其内在的思想情感,又要感悟文本的价值追求。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感悟不同角度的描写来体会爱因斯坦的为人。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更为立体地了解人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扣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刻画进行揣摩,让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去认识一个“立体”的爱因斯坦。

一、反复读讲,感悟人物特点。

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齐读等等,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人物精神品格。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时的教学我主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的方式组织教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直接描写爱因斯坦语言、神态和动作的语句进行自读体会,交流感悟,让学生充分得自我解读文本,拥有自己个性化的观点与感受。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进而感悟人物伟大而平凡的品格,和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突破文本难点。

二、引领学生多角度认识人物特点。

认识一个人需要多种不同的角度吗?在生活中,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本课学习中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大板块:“小女孩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 读者眼中的爱因斯坦”,让学生多角度地、全面地认识爱因斯坦这一人物。从小女孩父亲眼中,我们读出了爱因斯坦的伟大,他在科学领域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世人心中的巨大影响。从天真、率直的小女孩眼中,我们读出了爱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不拘小节。从读者的眼中,我们读出了更多:他谦虚、宽容、有礼貌、平易近人、诚实幽默知错就改、热情友好、童心未泯……透过文本,透过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透过一双双充满童真的眼睛,我们走近了生活中的爱因斯坦,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体会到了他的平凡中的伟大。

另外,在本课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朗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读书时添字漏字、结结巴巴、字序颠倒等情况时有发生,今后需要我在教学中不断地努力加强引导。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后反思之三

  一、对教材的认识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写的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童心。

课文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着力刻画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鲜明。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读好人物对话,以读促讲,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感受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体会他在平凡中的伟大。

  二、对学情的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对文字内部的含义难以形成深切体会,可是也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而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学习他谦虚好学的美德,即“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人?”整堂课教师应围绕这一中心,由易而难设置坡度,变换不同的问法(如“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此时的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你读出了爱因斯坦怎样的品质?”)改变学习方式(从扶到放),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领悟爱因斯坦的伟大。

  三、对课堂的把握

  1.扣题导入,初读感知

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谈谈对爱因斯坦的了解,老师进行介绍,学生对其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贡献伟大”上,认识是极其肤浅的。通过课题中两个反差极大的人物——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引发学生的疑问,为后面的学习铺垫,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思考:他们初次见面,爱因斯坦给小女孩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后来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视野碰撞,把握形象

初读课文后,直接引入描写爱因斯坦外貌的两段话,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让学生体会在初次交往中,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一个衣衫不整、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的人。从而设下疑问: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伟大的人?

  3.关注细节,揣摩人物

爱因斯坦的伟大恰是体现在他与小女孩的交往之中,这是学生很难一下子体会到的,因此应从他们的第二次交往,即课文的重点段落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4—6自然段,画出有关描写爱因斯坦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并进行思考: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

  4.回归原点,提升认识

在学生体会到了爱因斯坦是一个谦逊诚恳、富有童趣、潜心研究的人之后,返回初始: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呢?先让学生分组群学内化,再组织课堂辩论。让学生认识到,爱因斯坦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贡献,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最后让学生用一句话谈谈对伟大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感悟水到渠成:伟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断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

  四、对教学的反思

  1.主动参与,营造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应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

例如在辩论爱因斯坦是否伟大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爱因斯坦很伟大,其实这里含有思维定势。有个别学生认为爱因斯坦并不伟大,老师一下子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与少数学生同为一个阵营,参与辩论之中,平等地全班同学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因此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能创设“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自由飞翔。

  2.“二次开发”,挖掘合理的教材教学资源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中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因为教师善于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设置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挑战智慧。

文章讲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交往。教学时不必面面俱到,而应选取第一次交往中,对爱因斯坦的外貌描写;第二次交往中,对爱因斯坦语言、神态、动作的刻画,组织课堂互动。而第三次交往,则一带而过。这样的“长文短教”则更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度”,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以学定教”,创设生成的有效课堂教学

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才是适合的教育;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才能增强教与学的协同度;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及时捕捉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才是生成和灵动的课堂。

如果在教学一开始,就探讨“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学生往往会陷入思维的混乱。只有抓住学生心理需求和教材重点,引导探讨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并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画出有关描写爱因斯坦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来进行思考,才能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在质疑问难和合作学习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

  4.善待差异,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学生学业参差不齐、兴趣爱好有别、个性价值多元,才使得我们的教育色彩斑斓,纷繁复杂。若用同一标准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评价学生,每位学生都会被过早地贴上标签。多元智能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因此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要学会善待、宽容、欣赏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他们学习过程中微小进步,让每位学生在激励中超越自我,获得身心发展的增值。

在教材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应进行由易到难的设置,让学生像登山一样,靠自己的努力登上山顶。因此,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每个学生就有收获;老师认真倾听,就能及时发现生成性资源,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同样的道理,当教育适合学生时,学生就会忘记自己在学习,甚至忘记了学习中的艰辛,会用自己的生命和激情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