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七年级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材《大雁归来》优秀教案

七年级上册教材《大雁归来》优秀教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1W 次

  教学目标:

七年级上册教材《大雁归来》优秀教案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利奥波德及其作品《沙乡年鉴》;培养在快速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品味语言、理解关键词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文中描写性的语句感受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通过解剖关键词理解作者对自然万物的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雁、对自然万物的情怀,学着理性地去思考人类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自然,学做一名“大地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努力维护自然世界的和谐。

  教学重点:

1.感受情感:品味文中描写性的语句,感受大雁与大雁、大雁与自然、大雁与人类、人类与自然等关系者之间的情感和态度。

2.探究主题:解剖文中关键词,从而理解作者对大雁、对自然万物的情怀态度。

 教学难点:

从关键词的解剖中,深入地理解作者对待大雁以及自然万物的情怀态度。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作者,导入课文

二、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一说:在作者笔下,你看到(听到)了什么?

总结:看到了大雁的“飞翔”、听到了大雁的“叫声”。

 三、细读文本,感受情感。

(一)观赏大雁的飞翔

1.跳读课文,找出描写大雁飞翔动作的词句;

2.选择其中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进行品读,说说自己“观赏”时候的感受。

(二)聆听大雁的声音

1.找出自己关注到的描写大雁声音的词句,和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2.请几个小组的代表谈自己的感受(或想象、联想……)。

(三)感受大雁的心声

总结:快乐、自由、随意……

大雁与同伴:

大雁与人类:

大雁与土地:

 四、研读思考,探究主题。

解剖文中关键词,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情怀和态度,探究作品主题。

  五、寄语。

做一名 “大地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做一名维护自然和谐的“实践者”;

让这个世界更美好、更和谐。

  六、在理解基础上,自由朗读课文。

 对《大雁归来》一课的简要说明

《大雁归来》节选自《沙乡年鉴》,这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被誉为“大地的观察者和思考者”的利奥波德所著。

反复研读文本以后,有以下几点思考:

(1)《大雁归来》应定位为一篇“观察笔记式”的散文(随笔)作品而不是科学小品,由此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应该是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

(2)对《大雁归来》的主题有多种解读,我的看法是:“呼吁‘环保’”显然浅了一些;“呼唤‘野性’的回归”更多的带有“个性解读”痕迹;而教参中认定的“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则完全不符合作者的“土地伦理”观念,是一种误读。其实,只要结合作者的观念,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真正追求、一心向往的其实是自然万物之间平等、和谐的境界。如何使学生理解作者的这一观念,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层层推进。既体现了“语文”课的本色,又实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应该问谁要“温度”?

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干红姿

听童红霞的课少说也有几十节了,总是那么流畅舒展,不管是教学的推进,还是师生交流。也正基于此,此次衢州之行,红霞真可谓是集重托与厚望于一身。只可惜事与愿违,留下的是遗憾,幸而更多的是思考。更可喜的是,实践者已思考在先,她的《有“深度”,还须有“温度”》一文已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反思。这里接她的话茬,不妨一起来探讨一下:应该问谁要“温度”?

对于文本,笔者以为童红霞的解读不可谓不深刻。可能有一些同行甚至专家始终将《大雁归来》定位为科学小品文,并由此基本否定了童红霞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这是不公平的。确定教学定位前,童红霞基本通读了《沙乡年鉴》中其他的文章,发现作者一心向往的是自然万物之间平等、和谐的境界,由此决定通过对“大雁世界”的思考,引发对“土地”的思考,最后定为于一种全新的环保观念——“土地伦理”。这已经是一种独特的解读了,而教师最后还能捕捉住“我们”这一词,重锤敲击,层层追问,又是一种匠心独具,让人拍案叫好!

但是,在真正实施教学时,需要的不仅仅是正确甚至深刻的文本解读,还需要多种因素去催生一种理想的境界,那就是学生也能拥有这样深刻的感悟。此时,教师课堂情绪的适时调控是极为重要的。

就像童红霞在教学反思中所说:“《大雁归来》是该书中的一篇观察笔记,文章内容具体详实,描写生动细腻,情感真切动人,又包含有作者理性的思考。”这一分析是正确的。既如此,在教学中只是理性地去“观赏雁群翔集”、“聆听雁语心曲”、“走进雁儿世界”,而未将作者的情感放入,可能是最大的失误;也是课堂情绪始终调动不起来,课堂始终没有“温度”的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该涉及的内容,童红霞在教学设计中都基本涉及了;但这仅仅是理性的,文本中原本拥有的浓浓的情感被忽略了,也就是说教师本人也没能被文中的情感所感染,那么学生就更无法融合,更无从谈及激动了。看来,这“温度”首先建立在教师课前自我情绪的调控上,除了理性的认识,更需要感性的冲动。

不难发现,童红霞所采用的板块式的课堂设计,从理论上讲固然有着由浅入深、由文字到思想、由感性到理性的层次性,但在操作调控的过程中,这些理想化的层次恰恰是互相割裂的,他们之间缺少内在的流动的“场”的吸引;再加上,每一板块的教学又缺少形式上的变化,不管是“观赏雁群翔集”,还是“聆听雁语心曲”,所采用的无非就是“找一找,说一说”的方式。就这样,而去期望学生在较长时间的一尘不变的教学模式下有何精彩表现,这又谈何容易。同样是为了达到让学生感悟的目的,杨聪的《云南的歌会》就见其匠心了。比如:讲到“戴胜鸟”时,教师随口一问:想对戴胜鸟说些什么?引发的是学生的精彩之语;讲到年青妇女时,教师要求学生的即兴朗读及点评,推动的是学生积极、投入的感悟……诸如此类的精彩的课堂生成,使得课堂流光溢彩。可见,这第二个可以提升课堂“温度”的,则是执教者在课堂上采用多变而充满机智的教学手段去传递自身的“温度”,让学生拥有共鸣而自然而然地“热”起来。这时,何愁课堂没有“温度”?

课堂上,既有了必须的情感投入,又有了充满机智而多变的教学手段,可还是缺少“温度”,此时该自问:我的心胸打开了吗?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但凡喜欢喝酒的人都会发现自己的酒量其实并不固定。为什么?喝酒与太多的因素有关,比如自己的心境。上课何尝不是如此。可见,课堂上,教师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打开学生的心胸。这样,才不至于出现,课堂上只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个个木然;纵然有人讲话,也只是这么几个。此时,教师讲得再精彩也是徒然。课堂上,同样一句话,教师讲来如果可以颔首称是,那么学生讲来就可以拍案叫绝了。杨聪老师的课上,讲到了“天人合一”,而且是出自一学生之口,能不叫人欣喜若狂吗?何以有如此之效?我想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此时,教师、学生、文本在课堂上已是合一。就这一点而言,童红霞的课的确有较大的遗憾。

有遗憾不要紧,关键是我们已经明白,学生的心胸是需要老师去开启的,课堂的“温度”最终是需要问我们自己要的。

有“深度”,还须有“温度”

 ——对《大雁归来》的教学反思

一、 教学设计思想:

1.轻知识,重文理

《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被誉为“大地的观

察者和思考者”的利奥波德所著。《大雁归来》是该书中的一篇观察笔记,文章内容具体详实,描写生动细腻,情感真切动人,又包含有作者理性的思考。

有些人把这篇文章定位为科学小品文,这显然是一种严重的误读。因为文中虽然也涉及

到一些有关大雁的知识,但作者本意并非在介绍大雁,而是要描写“沙乡”这块“世外桃源”里,自然万物(包括人类)之间平等、自由、美妙、和谐的境界,并借此表达自己“土地伦理”的观点:人与土地是一个共同体,人只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为了获得这个共同体的平衡和长远发展,人类必须学会尊重共同体中的所有成员,以及这个共同体本身——这就是“土地伦理学”。

基于以上认识,这篇课文应定位为一篇“观察笔记式”的散文(随笔)作品,由此确定

教学重点应该是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而非讲授大雁的知识。

2.浅阅读,深感悟

语文课程的目标包含有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

虑到《大雁归来》为翻译作品,其语言文字已经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译者的“个性解读”,显

然不可能全然以语言文字为依据去理解作者的主题思想,但又不能离开课文空谈作者的思想

观念,所以就定下了“重感悟”的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和作者一起去“观察”和“思考”,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整体性品味和理解,深层次地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真正理解作者“土地共同体”的思想。这无疑是有难度的,但也正因为此,才能够让我们的语文课有点思想深度,而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结构中,设计的是从“观察”(大雁的飞翔、声音)到“思考”(大雁世界给予我们人类的启示、作者的思想观念),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文字到思想、由感性到理性的层次性,最终从“我们”一词突破,期望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悟到作者看待自然万物时的多角度和大视野,获得一种全新的环保观念——“土地伦理”。

3.小课堂,大世界

一堂语文课,由于执教者在教材理解和处理上的差异,带给学生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大雁归来》,一直有多种主题解读,我的看法是:“呼吁‘环保’”显然粗浅了些;“呼唤‘野性’的回归”更多的带有“个性解读”痕迹;而教参中认定的“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则完全不符合作者的“土地伦理”观念,是一种误读。其实,只要结合作者《沙乡年鉴》中的其它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真正追求、一心向往的是自然万物之间平等、和谐的境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雁世界”其实也正代表了“动物世界”、“植物世界”、“人类世界”等等……并且启迪着我们对“土地”的思考。假如能在这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不仅让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界美好和谐的画面,且能给予他们一种思想上的“碰撞”,让他们改变人们一贯以自然的“主宰者”身份居高临下审视“自然”的视角,学得一种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我以为,这节课就已经可以说是成功了。

二、 课后反思:

这节课,从教学的出发点上来说,是希望能够引起同行们对语文教材“思想性”的关注,让我们的语文课有语文课该有的“本色”,有语文课该有的“深度”,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积极、和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如何正确、深入,也不管这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有多么严谨有序,从最终的课堂呈现来看,教学效果却很不尽人意,最为明显的一个表现是“温度”不够,课堂气氛比较低落。反思一下原因,不能排除一些客观因素造成的评分偏低,如有些专家评委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有不同看法、绝大多数群众评委更看重课堂气氛的热热闹闹等等,但客观原因毕竟不是最主要的,更应该反思的还是主观上的不足。

1.教学设计不够“活”

如果仅仅从学生的实际获得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谦虚地说,这节课已经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老师一步步的引领下,学生跟着作者的脚步进行了“观察和思考”,从观察“大雁”的世界到思考“土地共同体”的问题,最终真正理解了“我们”这个关键词中所包含的作者的平等、博爱、和谐的环保观念,这也是教学这堂课真正的目的所在。可惜的是,这是通过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最终以一部分同学的思考、发言来呈现的,而不是在一种有实效性的教学活动中由学生“顿悟”,不是在一种非常融洽和谐的师生交流中“豁然开朗”而得到的,这就不能不让人反思在学情预估和教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这样一篇在大量感性的描写中蕴涵着深刻理性的随笔,这样一种有高度有难度的环保观念——“土地伦理”,要想让初二学生真正深入理解,确实是有难度的,还是应该寻找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又能够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作为载体来实现教学,而不是像这堂课中所采用的研读、讨论等如此“家常”化的教学形式,这里就暴露出对学情预估的不足。

如果能够解决这一个关键问题,那么就完全可以达到王曜君老师提出的“三有”要求——有序、有趣、有效。而现在的这节课,尽管在“有序”上做得不错,但“有效”毕竟不足,原因就是因为整个教学设计上缺乏一个吸引学生的“活动点”、“亮点”,所以“有趣”还差得远。

2.教师调控不够“灵”

在这堂课中,始终有一种感觉,就是台上学生们的表现有些紧张。这种紧张,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语言的流畅度,也间接影响到老师在课堂上的情绪,最终导致课堂气氛低落,不够活跃。王曜君老师把课堂不足归咎于教师的亲和力不够,而事实上,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自认为在学生面前还是很有亲和力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是学生的紧张造成了我的紧张,以致发挥失常了吗?

正在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俞建祥老师的一句话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惊醒了我。“学生的紧张是谁造成的?就是老师造成的!”是啊,课堂上,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老师不是应该努力用自己的情绪、调控手段去影响学生的状态吗?怎么可以反过来让学生影响你呢?如果当时能够多一些自身情绪的良好调控,多一些学生活动和心理方面的良性调控,这堂课不是就精彩得多了吗?毕竟,那一部分敢于表现自己的学生的发言其实还是相当出彩的,缺少的,正是老师在语言、行动、情绪方面的灵活“调控”啊!看来下一步,在本身课堂情绪的调控方面、在学生活动的调控方面,还应该多多锻炼自己,努力让自己的课堂调控更加成熟。

3.课堂气氛不够“和”

得出了上两条“不足”后,这个不足的存在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了。

看来,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要有“深度”,还应该有它最佳、最合适的“温度”,才能够使课堂更加和谐、美好。最后,真诚地希望得到各位老师更多的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