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六年级教案 > 鞋匠的儿子评课稿

鞋匠的儿子评课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2W 次

《鞋匠的儿子》评课稿

鞋匠的儿子评课稿

《鞋匠的儿子》一文改编自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鞋匠与总统》,改编后的文章删除了佛教六祖慧能的故事及揭示中心的两段话,增加了最后一部分林肯的演讲。无论是原文还是课文,突出的都是林肯的形象,表现的都是林肯高超的语言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今天,听了焦春秀老师的研究课,受益匪浅,给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善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体验文本。在教学林肯的第一次讲话时,师提问“通过朗读,你了解了什么?”在学生读了林肯的第三次讲话时,师提问“能读出什么来?”引导学生零距离地触摸、品味、揣摩人物语言,让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这一举措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阅读是本节课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者重点抓住林肯的演讲辞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能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用心去感受人物的内心和言行。在分步学完林肯的演讲后,杨老师又让学生整体读演讲辞,去解读林肯这个人物,学生自由表达,并把领悟到林肯的什么品质写到黑板上,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不断丰满起来,在语言文字的背后,学生感悟到了一位宽容、仁爱、谦和、自信的林肯,学生就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纵观整堂课,老师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让学生畅游在自主阅读、自我感悟、自我构建的空间里。听、说、读、写、思等能力训练到位扎实,把感悟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内容简约,程序简化,方法简便,呈现出本色语文的特质。课堂成了真正意义上学生的舞台。

三、善抓课文的主线,全面铺开教学。让学生读文,在文中找出议员们态度发生变化的词句。这个问题的设计覆盖面大、穿透力强,导出议员们由“尴尬——羞辱——嘲笑——静默——赞叹”这一心态变化的线索,拎出了课文的主线,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铺开教学……在本课的教学中,杨老师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进行换位思考,因而文本的语言就会自然地流入学生的内心。①在指导朗读议员羞辱林肯的话语时,师描述:“假如你就是上流社会优越的议员,你面对的是鞋匠的儿子,你会怎说?”②“面对议员的羞辱,假如你是当时的林肯,你会怎么做?”③“如果你是参议员,听了林肯的演讲辞,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用心去感受人物的内心和言行,人物形象就会立在学生心中,在语言文字的背后,学生就会看到一群傲慢的参议员和一位处乱不惊、宽宏大度、才思敏捷的林肯。当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就会在感受与体验中与文本及其作者产生情感的沟通、心灵的问答、和意识的遇合。所以,课文言语所负载的思想与情感、心灵与生命、精神与灵魂在对话、交流、沟通中复活了;人物伟大的人格魅力也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功不是一蹴而就,上课更是如此。焦春秀老师的这一课是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精心打磨、研习,融集体之智慧,备课组浓厚的研讨氛围感染着我,带动着每位老师的成长提高、敬业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