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六年级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后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后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2W 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后反思一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很有规律,基本上每一学期要安排两次古诗的教学,一次在第一单元,另一次在最后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一首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另一首是陆游的《示儿》。这两位都是著名的爱国诗人,然而这两首诗的情感基调却是截然相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大快诗,诗中处处透着喜;而《示儿》却是陆游病重离世之际留下的遗言,诗中字字含着泪。在教学中,我发现这两首诗的诗意其实并不特别难理解,然而对于古诗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是远远不够的,重点必须体悟作者所含的情。而每一首诗的创作与诗人的生平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了解了古诗的创作背景,才能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与之产生共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后反思

在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前,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有个文人来到长安,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可是由于奸臣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他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他终于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可就在那一年,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了,此时他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亲。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即位的肃宗。可途中却被叛军所俘,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整整八年后,他突然听到一个消息,唐朝官军战胜了叛军。讲完这个故事后,我问:“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这个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听到这样消息,心情会如何呢?”有了具体的内容作支撑,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情境,体会了诗作的情感基调。“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紧接着又由此问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杜甫、了解杜甫。“这首诗,就是他游离家乡多年,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听说家乡被收复,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慷慨而作。”

诗文总有眼,本诗的诗眼缘自一个字“喜”,找到诗眼,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去找,去品,哪些地方能表现出这个“喜”字,首联除了交代喜的原因外,还看出了初听喜讯的真实心情。满衣裳让我们看到了杜甫内心的真情流露,那是喜极而泣的表现。“初闻”从“初”中,我们能洞察出杜甫盼收复的由来已久的心情与急切之情,试想,刚听到收复这一消息,也不去考证其真实与否便喜极而泣,这便是杜甫压抑内心情意的一种真实反应。诗文不光从自身,而且关注身边的反映,留心“妻子愁何在”,自己更是“漫巻诗书”还大声唱着歌大口喝着酒,这反常的表现正是“喜欲狂”的最佳写照。然后,乘着大好春光把家还,岂不快哉!尾联,连设想的路线都安排好了。可想回家对他来说是梦牵魂绕,期待已久。这两句除队看出急切的心情外,那种高兴的劲不言而喻,恰似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知道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他们就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诗人的内心,得到诗人的真实情感,学得很有滋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后反思二

5月9号,张春霞老师带领工作室的成员来到山坡碧云小学开展南部乡镇小学语文的教研活动,我和樊丽老师分别上了一节课。工作室的同伴个个都很优秀,我也很想把这节课上好,于是两星期前我就精心准备。可我上完课后,效果不尽人意,与工作室同伴樊丽老师的课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张老师说:“这节课你留下了一处败笔……”这句话始终在我耳边萦绕,我仿佛一瞬间跌入了万丈深渊,羞愧不已……细想原因,由以下几点造成的:

一是轻过程,重结果。我上课的内容是六年级诗词诵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试讲两次,教学任务都没完成,其中最耗时的环节是对诗意的理解和情景的想象,这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为了呈现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为了节省时间,为了上课成功,我就提前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诗意,把诗中的情景描述出来。我认为是学生自己的思考,老师又没有告诉他们,再说曾经培训时有个老师说过:“学生预习什么,课堂上老师就教什么。”没想到这一举措弄巧成拙,造成了这节课的失败。课堂上很顺畅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特别是情景的描述,学生的语言生动连贯,妙语连珠,让听课的老师难以置信。整堂课没有体现老师导的过程,教学环节走过场,就像是放电影似的,给人失真的感觉。而樊老师的课借助优美的画面,配上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讲述,适时的巧妙引导,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滋有味,学得兴趣盎然,樊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智慧,富有情趣,给我们呈现的是一节完美而真实的课。课后张老师也批评了我:学生预习过度了,预习内容应该有选择性,不是什么内容都可以预习,否则课堂上缺乏生成……听了张老师的一番话,我深感惭愧,同时如梦初醒:预习也是有讲究的。

二是学生朗诵古诗的情感不到位。在课堂中我努力践行“以读为本,熟读成诵”的做法,但学生始终没有读出诗中的味来,诗中的情来。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轻情感体验,忽视了个性化朗读。整堂课我给了学生朗读的时间,但读的形式单一,齐读现象很严重,学生没有真正地进入诗人那高兴的'情景中去,所以学生读起来还是一个调,装腔作势罢了。(2)韵律节奏划死了,模式化的解读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把孩子捆死了,只能用规定的模式去读,读不出自己的个性来。(3)补充的资料太理性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我是以一段概括性的文字告诉学生的,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很难理解诗人那段苦难的历史,不能深刻体会诗人那份喜悦,假如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讲述给学生听,学生就很容易走进诗人的内心,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也许就能读出诗中情。(4)老师有激情但欠煽情。教学中我激情高昂,放声高歌,但仍然没有调动学生的情感,因为我不能像樊老师那样讲课时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何以煽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呢?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要提高个人的素质,将自己的情来感染学生。

这节课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如评价不及时 ,没有关注学生学的过程,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语言不生动不规范,缺乏教学智慧,教学基本功、个人素质都有待于提高。虽然这节课很不成功,但听了各位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张老师的悉心指导,对我启发很大,收获很多,我相信在张老师的指导与工作室同伴的帮助下,本人定会快速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