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六年级教案 > 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教学案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57K 次

  片段1

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教学案例

师: 课题《负荆请罪》本身就是一个成语,这篇课文中也出现了很多成语,我们要注意积累,老师将它们整理出来了,(出示):

针锋相对 深明大义

唇枪舌剑 宽容大度

寸步不让

师: 谁来请读一读这些成语。

一生:(个别读)

师: 刚才这位同学是横着读的,谁来竖着读一读。

另一生:(竖着读。)

师: 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组成语都是形容谁的?

生: 都是形容蔺相如的。

师: 那蔺相如对谁是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呢?

生: 对秦王。

师: 对谁又是深明大义、宽容大度呢?

生:对廉颇。

  片段2:

韩勃 (不满地)……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

师:韩勃提起当年,想到蔺相如对付秦王的画面觉得特别解气,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个别读。

师:你觉得读得“解气”吗?自己在试着读读。

生:(练读后)个别读

师:你的朗读让我们对这句中的成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要抓住这些成语来读呢?

生:因为“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寸步不让”这几个成语让我感到蔺相如面对秦王一点也不害怕,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所以朗读的时候我抓住了这几个词。

生:我想补充,这几个成语不仅让我感到蔺相如的勇敢,还让我觉得他十分有智慧、口才很好!

师:说得太好了,奖励你也来读一读。、

生:(投入地)读。

师:作者在这里用了一连串的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突出塑造了蔺相如为赵国的利益敢于抗争的形象,读的时候要一气呵成,读出气势。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文字浅显易懂,怎样上出语文味来呢?这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时,深入挖掘课文中的语言因素。这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成语故事,文中成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所以成语教学可以作为落脚点,将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表达整合在一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片段1中,教师将成语的朗读与课文内容的理解巧妙融合,不但疏通了生词,而且把握了文脉,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蔺相如对人对事的不同态度,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为后面探究人物形象做好了铺垫。

在片段2中教师将成语放置在具体的语境中朗读,让学生感悟到蔺相如面对秦王时的那份另人敬佩的勇气。同时也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领悟这些成语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起到的强化作用。

  教学再设计:

师:看图,谁能简单说说这幅图上画了什么?

生:图中,廉颇身背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师:背着荆条请求惩罚,这就是负荆请罪。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为故事的主人公蔺相如、廉颇写过列传,“负荆请罪” 的故事出自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