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

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3W 次

 教学重点

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

1、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介绍元杂剧的体制。

 教学方法

研究性阅读教学

 媒体设计

多媒体展示部分提示语句,以及结构框架,为加强理解、识记之用。

 学法指导

先了解元杂剧的常识,再理清:赴法场、别蔡婆、立誓愿三场戏的情节结构,依次分析三场戏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与作用,最后总结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一副对联: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这副对联明确地告诉我们,戏剧虽说是一门综合的表演艺术,但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来源于生活,尽情地展现生活,使我们感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感悟生活的真谛。今天,让我们学习一部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展现当时社会矛盾的作品: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

1.介绍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风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介绍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三、理清本文戏剧情节

第一部分:(开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

第二部分:(“(刽子云)快行动些”~“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写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部分:(“(刽子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结束)写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四、赏析第一部分

1.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学生齐读)。

2. 《端正好》一曲中哪些字词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

明确:“没来由”“不提防” 可见窦娥是冤枉的,是蒙冤。“动地惊天”表明她冤屈之深。

窦娥临刑前不禁要将天地生埋怨。

3、《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哪一句?

(提示:“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4、《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

(提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5、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

(提示: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6、《滚绣球》中窦娥对于天地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信赖(天地)——怀疑(天地)——控诉(天地)——悲愤。

从这一连串的感情变化中我们可以刊出窦娥是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窦娥。

 五、赏析第二部分

1、面对邪恶势力,窦娥敢于反抗,可为什么屈招?这样做的代价可是生命啊。

明确:屈招是怕婆婆受刑。真是一个善良的窦娥啊。

2、那么这种善良的性格还体现在什么样的情节安排上?

明确: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怕婆婆伤心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

3、作者为什么要表现窦娥善良的性格?

明确:激起了人们对窦娥的深切同情,也更加显示出冤屈之深,为下文的三桩誓愿作铺垫。

 六、赏析第三部分

1、那么,善良的窦娥在问斩之前为了表示自己的反抗与悲愤,她许下了哪三桩誓愿呢?

明确:第一桩誓愿:血溅白练

第二桩誓愿:六月飞雪

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

2、这三桩誓愿说明窦娥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 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3、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说说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

明确:浪漫主义手法;既能证明窦娥冤情实在是深,又能增强悲剧气氛。

  七、窦娥的人物形象(学生根据赏析概括)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他善良温顺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于严酷的腐败的封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

 八、概括主题思想:那么,作者想通过窦娥的故事要揭露什么呢?

明确:作者想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贪官污吏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窦娥的形象壮美动人,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九、作业

(1)请你给这位善良的女性献上一副挽联:

贞洁敬孝,哀怨 1 雪飞六月

2 争抗, 3 动地 4

填空:1、感天2、刚烈3、悲愤4、旱亢三年

(2)探究阅读:你喜欢明传奇《金锁记》的改动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