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教案 >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评课稿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评课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7W 次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评课稿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游子吟》的意思,朗读中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游子吟》的意思,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谈话的题目就是“母亲”。母亲也就是妈妈?你的妈妈爱你吗?能举个例子说说,妈妈为你做了什么吗?

2、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母亲的恩情》。

恩这个字,是前鼻音,说说看,恩的部首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着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

3、 谁来读读课题?突出“恩情”两个字。指名读。齐读。

二、复习课文内容和诗歌

1、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2、这首诗你还会读吗?谁来试一试,要求读出诗歌的节奏、古诗的韵律来。

指名读。齐读。

2、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诗人永远铭记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恩情呢?小朋友你知道在哪里能找到答案吗?对,在文包诗的课文中,诗句的意思就藏在课文里。只要你认真读,仔细想,就一定能读明白。

三、感受母亲对孟郊的关爱

1、孟郊的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划出让你特别感动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课件出示

2、指名说

第一自然段

(1)出示:夜深了,

夜深了是什么时候。半夜以后,已经很晚很晚了

深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

1、距离大2、时间长 3、深度。夜深了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呢?

这么晚了,其他人都睡着了,母亲在做什么?

(2)比较

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着。

你觉得哪个句子好?指名有感情读

同学们真会品读词语。你看,咱们中国的语言文字多么神奇啊!这两个词看上去,只相差两个字,可是,细细一读,你会发现它们所传达出来的内涵却有很大的差异,太值得我们学习和品味了。

(3)母亲为什么要把针脚缝得又细又密呢?

补充:这还与我国古代流传的一个习俗有关。传说每当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总要为出门人做衣服。据说针脚缝得越细越密,外出的人就能早点回来。否则,出门人的归期就会延迟。

这正是我们诗中所说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意恐的意思是?害担心

(4)师动情小结:小朋友,你们看,夜深人静,这位头发花白、双眼模糊的老母亲,还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缝着……看着此情此景,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话,你把母亲缝衣的认真仔细给读出来吗?

指名读这句话。齐读

第二自然段

母亲的恩情不禁体现在母亲的行动上,还体现在她的语言上呢。小朋友,你还划出了哪句让你感动的句子?

课件出示送别图:

1、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母亲舍不得儿子走,希望他早点回来。

出示图:瞧,这就是他们母子分别的场面。看,年迈的母亲拉着儿子的手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走到小村口仍不愿松手。

谁能读好这句话,读出母亲的不舍和期盼,指名读

2、母亲还会对孟郊说些什么?生说

说的时候还可以加上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母亲_拉着孟郊的手对孟郊说:“-------------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眼含热泪对孟郊说:“-------------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对孟郊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行千里母担忧,总之,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齐读“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4、引读:孟郊听了——。他看到——,眼睛——。孟郊眼睛湿润了。

5、此时此刻,诗人他会说些什么来和母亲告别呢?

出示:孟郊说:

6、小结:母亲担心着儿子,儿子也牵挂着母亲。这正是骨肉之情,痛痒相关,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7、读到这里,我们就理解了《游子吟》中的两句话。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简简单单20个字,表达了感受一下母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四、感受孟郊对母亲的感激

1、孟郊穿着母亲缝补的衣裳,带着母亲的牵挂出发了。一路上,他看到了什么呢?读读课文,再看看插图。看谁找得最快。

看到的。太阳,小草,又细又密的针脚

(1)诗人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生机勃勃是什么意思?

小草为什么能长得这样生机勃勃呢?(有太阳的照耀)

(2)他还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

2、此情此景,孟郊不禁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这句话说什么意思呢。请默读第三自然段,用横线把表示诗句意思的句子画下来。再想一想,你读懂了吗?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

(2)指名读

(3)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句话?

(4)指名读第一句。这是什么句子?你能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吗?

反问句的语气更加强烈,你能把它读好吗?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太阳的光辉在诗中就是“春晖”,在这句中孟郊把用“太阳的光辉”比作什么?

(5)指名读第二句。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感叹号也让句子的语气更加强烈。你能读好吗?指名读

(6)小结:课文第三自然段,孟郊触景生情,由生机勃勃的小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联想到慈爱的母亲给自己的关怀。太阳无私地把光辉洒向了小草,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母亲把自己的慈爱全献给了——,所以,儿女们也报答不了——。于是写出了,他写出了,出示《游子吟》最后一句话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深深地表达了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7)如果说,孟郊把太阳的光辉看做是母亲的慈爱,那么谁是沐浴着阳光的小草呢?(儿女)

是啊,只有在母亲的关爱下儿女们才能幸福地成长。

五、理解诗意

现在你理解这首小诗的意思了吗?跟着老师的提示,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吧。

提示:孟郊就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为他__________,夜深了,母亲还在_________________,盼望着儿子早点回来。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______________,作为儿女,我们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

在孟郊心中,母亲的恩情是太阳的光辉。在我们小朋友的心里,母亲的恩情又是什么呢?

出示:母亲的恩情是早晨妈妈端上的热腾腾的早饭,

母亲的恩情是雨天妈妈送来的 ,

母亲的恩情是冬天 ,

母亲的恩情是

说话训练。

七、作业

母爱情深似水,父爱恩重如山。课文学到这儿,小朋友一定有很多话想和你的爸爸妈妈说,你可以他们说说感激的话,可以把我们今天学到的古诗背给他们听,还可以送给他们自己亲手做的小礼品。现在,就请你去寻找自己的爸爸妈妈吧。

妈妈,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

板书:

母亲的恩情

母爱 感恩

  《母亲的恩情》评课稿

《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课文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游子吟》。文章语言质朴,意境纯美,感情真挚。全文用一个感人的故事,一首动人的诗,歌颂母爱,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教者通过语言渲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联系自身的感受,体会母爱,感悟亲情。

一、语言渲染,感悟母爱

文中充满浓浓的母爱。教者从诗文入手,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恩情,字典上的解释是深厚的情义。这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不能理解,还得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母亲的恩情,体现在哪儿?体现在母亲的行动中、母亲的心理活动中,母亲的语言上。

师: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让你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那片慈爱。把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同桌相互说说,各自的理解。

生: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师:这句话为什么特别感动我们?请同学们一边看图,一边把这句话好好的读一读。看看是哪些词语特别地打动了你!

生:我从“夜深了”体会到天已经很晚很晚了,可是母亲还没有休息,在帮孟郊缝衣服。

生:我从“一针针一线线”中知道,母亲缝衣服缝得很细心。

生:我知道油灯的光线很暗。

……

接着,教者引导学生观察图画,通过图文对照指导朗读和紧扣内心指导朗读:从“孩儿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母亲心里怎么样?(担心、难过、期盼、祈祷)。自然而然的让学生感受到这就是母亲的恩情,母亲的恩情就体现在深夜为儿缝衣这一行动中,体现在对儿子的深深担忧中。再通过朗读,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到这就叫恩情。这时学生便很容易领悟到古诗中母亲对儿子的恩情了。

二、朗读指导,入情入文

教者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可谓不露痕迹,丝丝入扣。而有感情朗读的最佳途径就是引领孩子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意,丰富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师:你还从哪里体会到母亲对孟郊的关爱?

生: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儿子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师:为什么这里能让你体会到母亲的慈爱?

生:“第二天清早”说明母亲为了送儿子,老早就起床了。

生:母亲睡得那么晚,可是老早就起来了。

……

指导朗读

师:送儿送到村子口,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就要去远行,母亲有千言万语在心头。再听,她还会对儿子说什么?

指导想象说话。她( )说:“ 郊儿,( )”。

生:……

师:是啊,孩儿还未离开,母亲已经在盼着他早日归来。母亲舍不得孩子,儿子又何曾放心得下母亲呢!如此这般的母子深情,让你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依依不舍

生:骨肉情深,恩重如山、情深似海,痛痒相关

师: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课文第一第二段,感受孟郊和母亲之间那似大海一般的深情。(配乐朗读)

通过朗读,学生初步触摸文本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有前面的铺垫,再加上文字本身的情感和语言的魅力,通过朗读,在字里行间中,无一不拨动着学生内心深处的那根爱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