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八年级教案 >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通用21篇)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通用21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6W 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通用21篇)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消息的基本特点。

2、掌握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3、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消息写作。

二、教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有关消息的文章了。我相信大家对消息有关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把知识学到手,用到手,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学习写消息”,一起浏览“学习写消息”的相关知识。(出示第一屏:学习写消息,展示教学目标)(学生看书后,对“消息”的有关知识进行回忆、对照、讨论、交流、复述)。明确:消息,就是新闻。它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地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的一种文体。(出示第二屏:消息的特点)

(二)讲解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1、知识讲座

消息的六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结果如何。

消息的结构: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2、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例,分析它的主体和导语,体会消息在结构安排上的特点。

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事实1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事实2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事实3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导语

次重要事实

再次重要事实

主体、更次重要事实

最次要

事实

(三)、写作实践

1、交流互动,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搜集的消息,进行“好消息奖”推选,评出一、二、三等奖。

2、就本活动撰写一则短消息。

评选标准:

1)、新闻要素完整,时效性强,角度新颖,内容充实。

2)、语言简练,100字以内。

(四)、作文

就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地社区,最近发生的有趣或特别的事,写一则消息。不少于500字。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

【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播放三峡风光片)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第二课时

四、拓展延伸:过渡: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xx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20xx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xx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作业:

1、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把握诗的情与景、事与情,感受。

品位诗歌的意境。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位诗歌的意境。

3、背诵这三首诗。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两首

《望岳》《春望》。

二、杜甫介绍: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像

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

4个时期。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

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望岳

一、课文导入: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俗语说有眼不识泰山,可见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你们见过泰山吗?如果没亲身见识过泰山也不要紧,下面来看一些泰山的风景图,领略一下它的壮丽风光吧。(大屏幕投影一系列图画,教师介绍)

下面学习杜甫的《望岳》,看看古人眼里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风景。

听范读,要求边听边注意读音,听完朗读一遍,

板书:曾ceng通 层 眦zi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问:结合照片及诗,你感觉泰山有什么特点?诗中哪里体现出来?

(板书:地域_、风景_、山势)

岱宗两句。

问:岱宗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尊称泰山为岱之宗?(投影第最后一页泰山居五岳之首,在古代被认为是最神圣的山。)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齐鲁怎么理解?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形象地用齐鲁地区代表泰山的广阔。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板书:地域广)

翻译:泰山是怎么样的呀?它在齐鲁大地上都是一片连绵无尽的青翠。

造化两句。

问:造化指什么?(大自然)为什么说天地神秀都聚集于泰山?说明泰山的什么特点?(山势高峻)

问: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提白云山作对比)

问:你觉得割字用得好吗?换成分、切行不行?(割的对象比分或切的更有硬度,力度较大。说明泰山阴阳差别明显,界线分明。)

(板书:风景美、山势峻)

修辞特点:对偶

荡胸两句。

问:请调换一下语序理解这句话:层云生荡胸,归鸟入决眦。(曾通层眦即眼睑接合处。)决眦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修辞特点:对偶夸张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面对这么一座雄伟的山,谁不想攀登上去成为勇者?

问:诗人的这句豪言壮语对你有什么启发?(泰山之颠象征人生的理想颠峰)

(背诵此句,2分钟抽三个同学以上背)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

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

【学习重点】:

1、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背影》是一支爱之曲,情之歌。她曾使多少人魂牵梦绕,又曾使多少人潸然泪下。文中处处都凝聚着爱,一种细致入微、无处不在的深沉而热烈的爱。

1、言行中看父亲

A纵观全文,找找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情,体会父亲对儿子细致入微的爱。

B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请问: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找出来并体味父亲言语里面蕴涵的深厚感情。

2、细节中悟父爱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要费事些。我要去,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帽子,穿着褂子和棉袍,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脚向上缩;他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流下来了。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课文背影预习教案第二课时

比较阅读,问:你认为文中哪些细节特别打动你,为什么?

3、感动中谈父爱

“背影”成了父亲最好的诠释,于是《背影》也成了最动人的篇章。看到这篇文章,我们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你也一定被父亲深深地打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份特别的礼物……请你叙述一次让你最为感动的事。

【课堂小结】:

教师赠言:

同学们,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如果你们对父母、亲人心存感激,就趁他们还健在的时候,趁他们还爱着我们并能接受我们的爱的时候,珍惜这份爱并好好地表达出来吧。哪怕只是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个浅浅的微笑,哪怕只是给父母端上一杯水,或盛上一碗饭……有关亲情,有关爱,老师没有确切的答案给你们,今天的课只能算是一块“砖”,抛给你们,希望引出你们对家人爱的“玉”来。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í) 西譬(pì) 喻糯(nu) 米蹲(dūn) 踞

忌讳(huì) 酬(chóu) 和铁箍(gū) 熹(xī)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二、导入新课

1.导语

云南的歌会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云南是聚居了最多少数民族的身份。他们能歌善舞,以此来赞美自己的生活,他们经常以唱歌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或者歌唱激发劳动热情、或者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

今天我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抒情美妙笔触一起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

2.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三、听课文录音范读,全班齐读

课文录音朗读

四、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课文分为四部分,总分结构

第一部分(1)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引起下文的叙述。

第二部分(2―3)描写山野对歌。

第三部分(4)描写山路漫歌。

第四部分(5)描写村寨传歌。

五、再次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山路漫歌——这是即兴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2.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学生自评、互评。

六、小结

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我们要反复品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课外收集有关云南民歌的音像资料及当地的民歌民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云南的歌会》,理清了文章脉络、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文章首先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然后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合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答)看来,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云南的歌会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那就让我们继续跟随文学大师沈从文,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吧!

二、赏析品读课文:

1.以不同形式朗读课文三个歌唱场面。

文章对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而在写法上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我们让男同学读第一个场面(第2、3自然段)、女同学读第二个场面(第4段)、最后全班齐读第三个场面(第5段)。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同学们要边做勾画批注。

学生读后,教师评价朗读并引导:虽然同是写唱歌,但侧重点、写法却各不相同,也正是因为这样,文章将云南歌会形式的多样、内容的丰富、个性的独特尽情展示了出来。我们不禁叹服作者的构思是多么精巧!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个场面——山野对歌,去感受那一股扑鼻而来的浓郁的乡土气息。

2.赏读“山野对歌”

教师导读:同学们注意,由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丛林里,所以对歌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这就是“山野对歌”。

我们先来听听“对调子”都唱些什么?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

(不能。“多”说明“对调子”多数以情歌为主,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内容。)

既然“对调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

(或见景生情、或提问、或互嘲互赞)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调子”都是什么大比拼?

(机智才能)

这里作者着重写了“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内容,看看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刻画这个年轻妇女?

(动作、神态、外貌)

其中第三段作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了人物的外貌,分别从面容、牙齿、衣饰特别是对衣着的描写,你觉得这个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性情开朗、活泼、聪明、手脚勤快)

在这个对歌场面中,作者侧重写了唱歌人,有什么作用呢?

(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对,这是以人衬景的写法,表现出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乐。

3.赏读“山路漫歌”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赶马女孩,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

(悦耳好听的山歌)

她们的歌声充满一种什么样的美?

(淳朴本色美)

既然这样,但作者并不直接写赶马女孩唱歌,而是用许多笔墨去描写由呈贡进城一路的景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聆听一段录音,感受那一种离尘世很远,离心灵却很近的美。(学生听录音“这一条路……接着起飞”)

现在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同学们边勾画出好词好句,等会让大家分享一下。

(提示:我们可以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修辞手法来赏析好词好句)

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如,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修辞,显得活泼生动,它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又如,“最有意思的是云雀……”中,“起飞”“扶摇”“盘旋”“唱歌”“钻”等动词把云雀轻捷的身姿、悦耳的鸣叫描绘得栩栩如生。

在这个歌唱场面中,作者移步换景、从视觉听觉比喻拟人描景,侧重写唱歌的环境,请想想,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关系?

(甲生:这是写实。云南确实有如此美丽的风光,所以作者要一笔一笔,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图,然后再自然而然地写到“赶马女孩的歌唱”。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

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2分钟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2分钟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

三、朗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1.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①

(2)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1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第4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理清背诵思路

根据文章想象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选四位同学全班交流。

1.学生明确:第1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说一层层的悬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说明江面狭窄,两岸雄峰相连,峭壁对峙,只看见一线天。突出峰峦重迭,雄峻险拔的山势。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

学生齐读第1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

2.学生明确:第2、3、4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第2段写夏季三峡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天水涨,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突出大水猛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说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

学生齐读第2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3.学生明确:第3段写三峡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丽风光。“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山静、泉飞、柏怪、水奇,构成一幅挺拔超脱的画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总结全段。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春冬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

学生齐读第3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悠美。

4.学生明确:第4段写三峡秋景。“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是说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充满凄清肃杀的气氛。“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说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秋林寒涧肃高猿长啸

学生齐读第4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五、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个体抽查。

2.集体齐背。

二、根据课文内容,想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课文对照,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峡奇景,其余同学点评。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扣住山水,扣住季节,扣住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等。

2.提问: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述出来,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请结合文章试作分析。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

明确:作者描绘三峡奇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体现了作者欣赏赞叹的情感。他惊叹自然的神奇,盛赞夏日三峡的奔放美,春冬之时的清幽美,秋日三峡的凄婉美,“良多趣味”作者直抒其怀,体现其独特的审美观。特别是秋日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读来使人不觉潸然泪下,那悲凉的渔歌,使人觉得作者是在叹人生多舛,百姓艰难。总之,步入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似乎也走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揣摩语言,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生涵咏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明确:

1.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隐天蔽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3.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学生齐读这三句话,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

四、拓展阅读

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读诗,思考,明确:《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五、课堂小结

《三峡》向我们展示的是一轴三峡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读来令人神往。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奇险、清秀,我们仿佛置身于那险拔清幽的三峡盛地。郦道元用文笔装点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三峡,用自己的独特歌喉赞美三峡,将来,我相信,三峡古老的历史画卷上会留下属于我们的一笔的!

六、布置作业

A(学优生):完成练习册

B(中等生):背诵课文,理解内容

C(后三分之一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4、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地评价古人。

教学重点:

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大唐的历史上,有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三十四岁那年,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一觉醒来被赶出了朝廷。十年后,召回长安后,因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写了一首惹祸的诗:

紫陌红尘扶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因为这首诗,他又被贬到连州。一贬又是十四年,等他五十七岁再回到长安时,玄都观里的桃花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乱草。这不怕惹祸的诗人,又写了一首《再游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亦云。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这个人就是刘禹锡。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作品《陋室铭》。

二、初步感知全文:

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词读音、停顿等。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互相讨论。时间:5分钟。(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告诉学生: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所以大家在翻译时,不求十分精确,只求大致理解。)

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四、思考问题,理解中心、写法:

1、陋室,陋室,陋在何处?

明确:空间小、景致少、人来少、摆设少:房子很小,一个人坐着弹琴,室内就觉得拥挤,可见其小;文章内所提到的景致,只有“苔痕”、“草色”,可见其少;自古读书的穷人就少,能成为鸿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阶绿”了,更见来客少;室内陈设历历在目,其“少”一目了然。

2、陋室,陋室,真的陋吗?

(换角度想:同样一篇文章,刚才读,读出陋室简陋,现在却要读出不简陋。这不是自相矛盾,这需要换角度想。思维角度:主人、环境、客人、生活。)

3、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联系点:“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①(陋室简陋狭小,陈设简单,确实简陋,而斯是陋室,有景可观,安静清幽,有鸿儒谈笑来往,可抚琴读书,无乐音乱耳,无公文劳累身心,因此,作者身在陋室,却不觉陋室之陋。

②联系“铭”这种文体,一是警戒自己,二是称述功德。

(启发:抓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等句子,体会作者不愿追逐名利,光宗耀祖,扬名立万;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思想境界。)

中心意思: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③小结写法:托物言志

4、齐读,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五、探究:

1、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称颂的是:人品(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是高尚的。

批评的是:逃避世俗,脱离劳动人民,缺少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抵制腐败,不能培养自己的意志,这种人在现代生活中,简直不能生存。

小结:阅读古人的作品,要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因此,阅读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对古人的道德品质要批判地学习和接受,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我们学习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

2、师:请大家来看这样一则材料: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这则材料是针对我们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什么问题而言的?

3、师:同学们,你一定非常热爱自己的家吧!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你能不能学一下刘禹锡,为你的居室描上一笔,用来表达居住的感受?

六、总结:

师:短短的一节课,我们只能说是初步了解了作者的一些思想,这并不奇怪,因为至今老师也不敢说已经读懂了它,已经完全领会了刘禹锡的精神境界里的积极一面,并把这种精神带入到生活中。我们还有必要在课后熟读并背诵,使之成为影响我们修养的一部分。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8

1.桃花源记。

2.陋室铭爱莲说。

3.核舟记。

4.大道之行也。

5.望岳春望石壕吏。

兴趣情境导引

先请同学们读一则故事。

有人丢了一把斧子,心里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因此,看他走路的姿势,像是偷斧子的;看他脸上的表情,像是偷斧子的;看他说话,像是偷斧子的。总之,看他的一举一动、面目表情没有一样不象是个偷斧子的。没有多久,这人去山谷刨土,找到了失去的斧子。隔了几天又看到了那个邻居的儿子,看他的动作态度,就没有一样像是偷斧子的了。

师:有谁读不懂的吗?

生:没有。

师:再看下面这则故事,有谁读得懂吗?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生:我发现这两则故事说的是同一件事。

师:有多少人同意这一说法。

尽管第二段故事不能每个字都理解,但多读几遍还是有能读出大意的。

第一则故事就是根据第二段翻译过来的,那么第二段不也是汉字写成的吗?为什么读不懂呢?

生:它是文言文。

师:对,是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专用的语言。(古人说话与写文章用不同的语言。)

学文言文有什么用呢?这么深奥难懂,

因我们中国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这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文化遗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子孙,有责任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自觉学好文言文,换句话说,为传播文明就必须学好文言文。同时,现代语文是古语文的继承和延续。大量的古人语言仍存活在现代人的语言中,如成语就是明证。因此,要学好现代语文也必须学好文言文。但是要打开这一文化宝藏的大门,想不花力气可不行。其首要条件是必须掌握相当数量的古文,由此循序渐进,才能积累大量的语汇,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去阅读那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汲取中华文明的精华,进而做人类文明的承载者、传播者。

生:老师,我们都想学好文言文,不知你说的这“相当数量”是究竟有多少?

师:教育部规定初中生必须会背诵文言文20篇以上,古诗词120篇以上,这个数量

师:简单地说,学好文言的基本方法离不开“诵读文章,读懂文意,领会内涵”这十二个字。

生:怎么“诵读”,怎么才能“读懂”,怎么才能“领会”呢?

师:我们就结合第五单元的几篇课文谈吧。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读懂文意

师:古人学文言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个字:读,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学案》。他们认为“书读万遍其义自见”。

生: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文言文无异于天书,读读就懂了吗?

师:告诉大家,大量的事实已证明,这确实是学习古文的最好方法。但必须明确的是,我们现在主张的“读”不仅仅是张开口发出声音就行了,它有讲究,讲究会读和读的方法。

生;怎么才算“会读”?

师:“会读”是指:读准字音(读词典),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陈述、疑问、祁使、感叹),读出感情。

“会读”还指:不光读原文,还要读文下注释,读与原文有关的材料,读文言词典;

反复读原文:在读正确后,要读流畅,再要读出感情,最终成诵以至化为自己的语言;

读原文时,边读边悟,猜测词义、句意,领会上下文意,边读边悟,越读越透,直到领会全文内涵。

生:老师请结合本单元课文具体教教我们读文言文吧!

相关知识链接读文言文的方法

正确地读原文读准字音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读出节奏停顿正确

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读出韵味熟读成诵

读相关的材料读注释读作者介绍读写作背景

读古汉语词典读文史常识等

范例1怎样读《桃花源记》?

解答:

1.扫清语言障碍,把文章读顺畅。注意几个词的读音:仿佛俨然阡陌髫要诣骥

2.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中速,读一遍约2.5分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如:“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用陈述语气,平静的叙述故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用感叹语气,读出惊讶;“不足为外人到也”用祁使语气,读出诚恳的希望。

4.边读边猜边查边理解,读十遍要基本成诵。

范例2怎样解释《桃花源记》中有些文言词句、整体把握文意?

分析:

第一段:写渔人忽逢桃花林。

①晋太元中:古代用皇帝年号或天干地支法纪年(如有同学想了解得更详细请查阅有关古文化知识资料),“晋太元中”即东晋孝武皇帝太元年间。

②缘: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可能是“沿着、顺着”。再查词典验证。《古汉语常用词词典》解释为“循、沿”。确定猜测正确。

下面几个词请你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异:认为……奇异之:它指前述美景即“桃花村……缤纷”

复:又境:地方

③芳:a香(气),b花(草)。词典有两个义项,选哪个义项合适呢?选“花”,从词的结构上看更好些,“花、草”都是名词,后面的“鲜、美”都是形容词。尽管“香”的意思放在“草”的前面也说得通,但考虑到后面的“鲜、美”是形容词,就不太好了。

④鲜美:现代汉语中有这个现成的词,但它一般是用来形容食品的味道好的,用这个词义来修饰芳香,显然不通。怎么回事?这就要追究文言文的特点了。在文言文中每一个字都叫文言词,一般讲,一个文言词也应对应现代的一个词。即“鲜”对应“鲜艳”或“鲜嫩”,“美”对应“美丽”。这种解释文言词的方法不妨叫它扩充组词法。

下面的许多词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释。

穷:穷尽绝:(与世)隔绝通:通过

开朗:开阔、明朗交通:交错、相通

解题方法链接

解释文言实词的一个便捷的方法:组词法(一个字常可以组成若干个词,词组好了,选择哪一个呢?带入句中,能使上下文意贯通的那个词最合适)

相关知识链接

知道文言词义的手段:猜、看、查

猜: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根据对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测关键词的意思。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3、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二、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2、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3、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法,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4、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

6、初步学习推销的方法,增强竞争意识。

三、情感目标

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3、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

【教学难点】

1、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2、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上网查找。如果学生家中有屏的小艺术品,也可借来一用,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一组屏风的图片,并辅以简单介绍。(课件展示)

2、这些图片很漂亮,有谁知道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也许我们有的同学家中还在使用,但对于我们大数同学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它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走近作者

陈从周:(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通过预习说说你对作者感兴趣的地方。)

三、检查预习

四、整体感知

1、在生活中,你见过屏风吗?在哪里?

2、教师配古筝乐曲,学生听音乐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

⑴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⑵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3、读后学习小组讨论明确:

⑴“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⑵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五、研读赏析

1、请你来当设计师:了解屏的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2、但是,你能告诉我,我应该买什么样的屏风呢?它有什么样的分类吗?

明确: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3、你们能告诉我,总的说来,屏风的设置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呢?

明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4、所以,难怪作者说,“屏风”,是一个很富有诗意的名词?可见,作者对“屏”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提示:抓住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5、文中引用了不少与“屏”相关的诗句,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⑴“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作用是……)

⑵“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放在屏风定义后是起了……的作用)

⑶“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

(放在文章结尾是为了说明……)

6、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本文多处引用古诗词,为文章增加了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和所介绍的古色古香的屏风相称,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由此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古典诗歌的深厚底蕴。

7、赏析归纳

⑴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⑵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①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②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六、总结拓展

1、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2、拓展延伸: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七、课堂拓展活动:“屏风”推销会

1、根据文中所介绍的关于屏风的知识,每个学习小组设计一座屏风并向同学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2、分组准备发言材料:画好设计图、写好发言提纲。

3、学生听完介绍后投票评出最具创意设计奖,并谈谈本次活动的收获。

八、布置作业

思考:是否也有一些如屏风一样,曾牵动过古人丝丝情怀,但已经在今天这个主流生活中逐渐退却的物品呢?请以“说?”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提示:可以写扇、铜镜、绣、瓷、墨、砚、陶……)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10

教学重点:

一、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

二、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四、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进而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理解结构。

二、在把握全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对说明文的分析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说明文知识。

2、作者简介及写作缘由。

3、字词。

4、朗读课文,找出说明对象。

5、理清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找出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并分析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突出这几个特点的。

2、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3、以课文第4、5节为例,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重点。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苏州园林》,那么请大家先看两段影片,请你们猜一猜哪段影片是苏州园林?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你认为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看看他是

怎样抓住苏州园林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

二、朗读第一段,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分析。

明确:标本——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三、朗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提问: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明确:四个讲究。

四、分析第三自然段

提问:本段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哪个特点?

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什么?

为了什么这一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

五、阅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学生思考、讨论)

(1)用“||”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

(2)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其中又以为主。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5)分几个方面介绍池沼?

(6)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7)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8)文中“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的“艺术”和“技术”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互换?

六、配合图片,简要分析第五、六自然段,回答问题:

(1)概括本段的段意

(2)指出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

(3)这段文字除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还用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4)本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七、提问: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后,为何又写了7、8、9段?

这三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

八、整理说明顺序:概括——具体主要——次要

九、归纳说明文阅读的重点:

(1)明确说明对象

(2)弄清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

(3)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4)了解使用的说明方法

(5)明确说明顺序

(6)把握说明文的结构

(7)在说明文中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

(8)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十、本课小结

十一、布置作业:作文《我们的校园》

要求:

1、认真观察,抓准特点。

2、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

3、用3~4种说明方法。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活动重点】

学生准备过程中的合作性和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课前准备】

1、搜集以“爱”为话题的歌曲,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

3、整理所搜集的资料。

【设计说明】没有爱的世界是死寂的,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没有了亲情与友情,缺少了真诚与倾心。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多自私自利,对周围的人与世界漠不关心,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通过本次学习,呼唤他们的爱心,让他们懂得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是一种幸福,给他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方法指导】(课前指导)

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子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冲卷上岸的小鱼。当太阳升起后,水会被蒸发,鱼儿只有死路一条。一个小男孩正一条条的将小鱼捡起来,扔进大海。他一边做一边对旁边惊异的男子说:“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是的,靠一个孩子的力量,不可能改变海滩上所有小鱼的命运,但是,他挽救了自己身边那些小鱼的生命。小男孩的爱心令人肃然起敬。爱是一种博大的情感……

二、唱响“爱”曲

学生展示自己的所选曲目并谈感悟。

教师推荐曲目:《父亲》《爱的奉献》《歌唱祖国》

三、我来话“爱”

1、爱父母(幻灯片:一组对比的图片)

引发学生思考,学会感恩父母。

2、爱他人(幻灯片:一组对比的图片)

需我们关心的朋友;奉献爱心的令人敬佩的人群;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爱心故事。

3、爱祖国(幻灯片:一组对比的图片)

四、小结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地狱与天堂的区别。在地狱中众人(灵魂)围着大桌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无法放到自己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可是在天堂之中,众人(天使)也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的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就放进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互帮互助中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我们的世界也才会更加美好。

五、积累拓展

1、交流自己积累的以“爱”为话题的古诗,名言警句。

2、说话练习:爱心是——可以——。

3、写作:(作业)

请赶快拿起你的笔,把发生在你周围的“爱”的故事真实的描述出来,让“爱”的主题永驻人间,让人们体会到人间的那一份真情吧!

教学反思:

《让世界充满爱》导学案

【学习目的】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推荐资料】

1、歌曲:郭峰《让世界充满爱》、韦唯《爱的奉献》、周华健或臧天朔《朋友》。

2、书籍:《爱的教育》《泰戈尔诗选》。

【使用说明】

1、有目的的搜集整理资料,认真研究学案。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交流,大胆阐述意见。

【自学导航】

一、倾诉爱心

1、写出以“爱”为话题的名言警句、歌词、诗句等。

2、访问、收集给亲人、给他人、给社会送温暖、关爱的感人事迹,并说说对这些事迹的感受。

3、准备好有关“爱”的影像资料。

4、调查、采访生活中的人们因环境被污染和被破坏的忧虑、痛苦。

5、列举反面现象,说感受、说策略。

丢弃亲子、虐待老人、家庭暴力、多个惨案还时有发生,你目睹、亲听过这些事吗?当你看到或听到这些事时,你想说点什么呢?你认为应该如何制止这些事件的发生。

二、关爱广泛

1、讲述人们在优美环境中愉快晨练、散步、谈心、工作等场面,“留下一片绿荫”“保洁一汪潭水”“纯净一片蓝天”这也是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的一片关爱,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你有怎样的感受?

2、讲述被污染、被破坏的镜头:河水在变黑、垃圾在乱扔、树木在砍伐、动物在被猎你做过哪些?你看见别人做过哪些?你认为这样做为别人带来些什么?

3、假如你是市长或是环保局长,你会怎么治理?写下你的设想。

三、爱的永恒

1、听《让爱住我家》《神奇的九寨》《爱的奉献》,感受充满爱的世界是多么美好。

2、写作:

(1)命题:《这就是爱》或《这也是爱》

(2)话题:博大的爱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顷刻、面颊、喷嚏、激荡、嘈杂、过滤”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掌握“唠唠叨叨、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我们生活的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用心感受其丰富多彩;认识声音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学会倾听声音。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把握内容要点,学习筛选和概括主要信息。

2.欣赏本文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初步培养对美文的解读和鉴赏能力。

3.通过课堂游戏,听想结合,听写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德育目标

通过对声音和生活关系的探讨,激发学生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倾听,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让自己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更充实。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蕴。

教学难点

1.探究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2.通过仿写句子和课堂游戏,学习运用本文的语言技巧,激发学生联想和想像,用“耳朵”细致地体味生活。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本文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巧用辞格、善用整句,很适合十几岁的少年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含义,感受其语言的精美,为全方位的品评鉴赏奠定基础。

2.美点寻踪法。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阅读的主体,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品评文章的美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其独特的美,语言表达能力、品评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同步提高。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音乐带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美点追寻,赏析课文的美;课堂游戏,引导学生用心倾听。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多媒体显示冬雪纷飞的图景。

同学们,你听过雪花的声音吗?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你一定听见过,用心听,你一定会听见的,今天,我们学习《你一定会听见的》这篇课文,走进那神奇美妙的声音世界。

设计(二)

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学拉小提琴,孩子年幼,精力不易集中。老师教育她“用心听”,孩子满脸狐疑,稚气地问道:“老师,人是用耳朵听声音的,用心听怎么能听得见呢?”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孩子,用心听,你一定会听见的!”今天,就让我们用心倾听奇妙万千的声音。

设计(三)

眼睛,给了我们色彩,把我们领进绚丽多姿的大千世界;耳朵,给了我们声音,让我们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可是,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用心听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悠扬动听的乐声中感觉课文?的美。?

教师强调一些需要积累的词语。

2.学生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3.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积极参与。

5.各小组选代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课文描述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对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了可贵的探讨,强调声音对我们的意义,促使我们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倾听。

全文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8段):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

第二部分(9~13段):探讨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声音伴随着我们成长,声音构成了丰富奇妙的世界(9~10段);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声音对我们的意义:声音充实人的生活,使人得到很多乐趣,并增长知识(11~12段)。13段用一连串发问,促使我们关注声音世界。

第三部分(14~20段):以游戏的方式引领我们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再次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第二课时

三、美点追寻,赏析课文的美

1.学生齐读课文

2.提问: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

文章的语言特别美,就像一首诗……

文章的想象丰富、细微,把“声音”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文章的内容很别致,聚焦无所不在的声音世界,引领我们去感受声音的奇妙无穷,读文章,仿佛沐浴在作者智慧的光辉中……

文章的结构特别美,开头和结尾很有特色,开头列举6种声音,结尾又巧设5种游戏,新颖独特……

文章的标题很有特点,设置悬念,诱人猜想……

3.教师分类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深入品评课文的美点。

教师总结:这篇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语言美、意蕴美、结构美。

(1)赏析课文的语言美。

提问:课文的语言美,美在哪里?

学生明确:美在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美在排比句的运用;

美在多种多样的问句;

美在人称的选用;

……

①揣摩文中活泼风趣、优美形象的语句。

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1、2、3段,其余同学听读,体味文句的诗情画意。

②品读文中的排比句,排比段,体味其表达效果。

女同学齐读1、2、3段,用心品味细微的难以觉察的声音,并展开联想和想像,再现画面。

男同学齐读5、6、7段,感觉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体味排比句富有节奏和气势的表达效果。

教师要求学生模仿5、6、7段,仿写三个段落,以生活中习以为常,不被留意的声音为描写对象,三个段落应呈排比段,每段基本上均由排比句构成。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③找出文中各具特色的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生明确:文中的问句形式多样,有提问、设问、反问等多种问句。如“你听过……的声音吗?”“如果你问,这都是想像的声音吧?我怎么听不出来呢?那么我再说清楚一点……”“你总听过……的声音吧?……你总听到些什么吧?”“你怎么会听不见呢?”“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些问句,不断引起读音的注意,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思考。

④提问:全文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改为第一人称“我们”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读者容易获得认同感,读时,仿佛作者就坐在我们对面和颜悦色、亲切随和地和我们谈心。

(2)赏析课文的意蕴美。

提问:文章的内容很别致,请说出其独特的意蕴。

学生明确:声音,无时不在,无所不在。

但由于感觉的迟钝,心的冷漠,如此神妙奇特的世界竟被我们忽略。作者用充满诗意的笔调为我们展示了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引领我们去倾听,去感受。声音可以怡情,可以益智,让我们伴随着声音一同成长,在美妙声音的陪伴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情趣。

(3)赏析课文的结构美。

①提问:文章的标题很有特点,如把标题“你一定会听见的”改为“用心倾听”或“奇妙的声音世界”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原标题“你一定会听见的”寄予作者对读者的无限期冀和信赖,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②提问:文章开头共写了六种声音,前三种声音极细微,难以听见。课文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去掉前三个段落行不行?

学生明确:开头描写“蒲公英梳头”“80只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的“声音”,这些所谓的声音我们一般是听不见的。但如果承认“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这个定义是正确的,那么也就应该承认“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响的,只不过这声响太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的“无声”写起,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

如果去掉前三个段落,文意就略显单薄。用“耳朵”听,无人不能,但用“心”倾听,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这恰是文章的精彩之笔,倾听心音,倾听天籁,从每一种声音里,感受喜怒哀乐,领悟其内涵。

③提问:文章的结尾有何特色?

学生明确:结尾部分新颖别致,作者没有像惯常行文那样总结或引申,而是别出心裁地建议你做做“声音游戏”,通过游戏,我们将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而听见自己的心音,由此“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得到很多乐趣”,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4.学生齐读课文,再次品味作品的美。

四、设计声音游戏,引导学生用心倾听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好的磁带,可以是一首音乐,也可以是冬日的风声、夏日的蝉鸣、春日的燕语呢喃,也可以是雄鸡的报晓声、深巷中狗的狂吠声等等,要求学生用心听,然后把自己的感觉记录下来。

学生交流。

教师宜以表扬为主,对感觉灵敏、思维敏捷,感受细腻的同学予以肯定,给予他们较高的评价,鼓励他们用心倾听。

五、课堂小结

本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神奇美妙、其乐无穷的声音世界,启发我们用心听,用心感受,体会生活中令人醉心的奇妙。让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学会欣赏,学会微笑,成为一个生机蓬勃、活力四射、内涵丰富的生命体,让世界因我们而更加精彩。

六、布置作业

1.听一首喜爱的音乐,把它编成一个故事。

(提示:由乐声得到启发,展开联想和想像,写成一篇有较强抒情色彩的记叙文)

2.模仿课文前三段的写法,写一组排比段,描摹细微的声音。

第三课时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设计

1.课文中写了多种“声音”,你用心听过哪些?说说你的感受。

(提示:不是随意地用“耳朵”听,而是有意识地用“心”去听,从中感受喜怒哀乐,汲取有益的知识。切忌泛泛空谈)

2.“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请写出你的成长中最动听的声音,好吗?

3.课文结尾处写了5种声音游戏,请选择其中两种,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4.俗话说:“眼观六方,耳听八方”用心听,用心看,用心想,构成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请描绘一下你眼中的丰富奇妙的世界,好吗?

二、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询有关自然界各种声音的资料,较全面地了解这个奇妙万千的声音世界。

三、开放探究

阅读《“筷子”趣谈》,谈谈本文的“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筷子”趣谈

黄丽春

偶尔想起曾经听人说过,在中国,人人具有三种博士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嗑瓜子博士。至于吹煤头纸,现在早已销声匿迹了。半个多世纪前,丰子恺老先生曾犀利地调侃国人嗑瓜子之劣迹,把光阴嬉耗在“咯嘣”声中,这不是民族性的衰退吗?难怪老先生要痛心疾首地感慨自己一见瓜子就害怕。历史写到今天,这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已被埋没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旋律里。惟有筷子,风风雨雨了两千多年,还是经历不衰。“民以食为天”,对于国人,筷子是进食的工具,少不得。

古时筷子称“箸”,闽南话至今沿用此音。后来,据说吴人为了避忌“箸”与“住”同音,使行船搁浅,便改“箸”为“筷儿”。也就是船行得快,一帆风顺。汉代筷子又称为“挟提”,意思是挟住再提起,这倒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筷子的使用功能。

当我们的祖先结束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时,筷子便与文明一起诞生了。据一位筷子收藏家的资料得知,迄今筷子已有600多种。有商朝时的铜筷,春秋时的铁筷、玉制犀头筷等。到唐朝,筷子还曾被用来象征人的刚直不阿。唐玄宗有一回就曾赐过宰相宋璟一双金箸,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这也就是“赐箸表直”的典故。其实最为普遍的还是竹制筷子和木制筷子,还有现代的塑料筷子。它们既不像金属筷子笨重,也不及金属筷子名贵,做工简便,易于就地取材。相传,有一种叫做“箸竹”的竹子,产生于广西平乐府一带,“其小如箸,坚结如象牙,作箸甚佳。”可见国人对筷子还有一定的讲究。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使用的是江安竹筷。明知尼克松总统惯于使用刀叉,而总理却安排了筷子,这确令人纳闷。其实这正是我们总理的良苦用心。他根据筷子的寓意来招待客人,寓意两国和平相处,不动干戈。难怪一位加拿大记者连忙把这双筷子收起珍藏。

筷子不但有其象征意义,还有其特殊的作用呢。人们所说的“筹算”,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用筷子来计算的一种方法。汉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也曾提到过利用“筹算”来计算体积和容积。总之,“筹”的应用使我国古代的数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筷子最大的功用是用来吃饭的。“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就像中国人惯于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善于使用刀叉,从中体现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正如蔡元培先生答西方人问时所说:“中国人从来是崇尚文明,而不尚武力,从餐桌上就可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

参考答案:

本文是科学小品。“趣”表现在三个方面:

1.本文使用了一些理趣兼得的掌故;

2.语言调皮诙谐;

3.揭示了筷子所具有的深广的文化内涵。

板书设计:

蒲公英梳头的声音

你一定会听见的蚂蚁小跑步的声音用心听你会发现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

雪花飘落的声音

教学后记:学生对认真听,用心听感悟很深。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⑵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⑶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2、能力目标:

⑴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⑵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3、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

设计(二):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1、辨音:

遗骸褶皱劫难追溯

2、释义:

遗骸褶皱劫难

致密追溯天衣无缝

选四名同学回答,

明确:

⑴hái zhě nàn sù

⑵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学生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两文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三、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多媒体显示:

教师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填写上表。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教师巡视各组,掌握讨论情况,随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然后选交流成功的两个小组介绍阅读成果。

明确:

1、《恐龙无处不在》,说明对象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角度为: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文章的思路简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在是大陆在漂移。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2、《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为“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为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文章的写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教师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需要创新!

四、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多媒体显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明确: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号里。

教师点拨: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学生明确:

1、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是指哪些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2、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3、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4、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5、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教师总结: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14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2.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二)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三)情感目标

1.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教学难点:

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自己的故事与父亲的故事导入,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读不懂,直到他们真正长大,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它时,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一同感受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现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共同体会父子深情。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识记字词写法。

交(jiāo)卸(xiè)奔(bēn)丧(sāng)狼(láng)藉(jí)簌(sù)簌(sù)典(diǎn)质(zhì)赋(fù)闲(xián)颓(tuí)唐(táng)琐(suǒ)屑(xiè)差(chāi)使(shi)亏(kuī)空(kong)

勾(gōu)留(liú)拣(jiǎn)搀(chān)蹒(pán)跚(shān)

2、看意思说出词语

1.乱七八糟的样子()

2.纷纷落下的样子()

3.凄惨暗淡,不景气()

4.失业在家()

5.短时间停留()

6.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7.衰颓败落()

8.看到某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9.感情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10.细小而繁多(的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和感情)

质疑探究

1、文中四次出现“背影”,请你在“背影”前加上一个动词,以便理解四处“背影”的不同含义。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2、四次出现“背影”,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

重点赏读第六段。圈点勾画出对父亲进行描写的语句。分析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挚感情。

注意父亲穿着、动作、语言以及背后的深厚感情。也可以不限制让学生品读,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与学生展开对话,

a、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b、走路的姿势蹒跚年龄大,腿脚不便

c、爬月台时的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艰难。

四、再读首尾,领悟深情,既而把握主旨。

再读首尾段,引导学生谈自己感受,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所饱含的真挚的父子之情。

五、聆听《父亲》,感悟艰辛。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过程与方法

1、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

2、通过私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赏析课文重点语句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

导入新课

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哪些?

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

(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

(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

(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

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学生了解文章体裁介绍时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指导预习

1、做到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楚明白的了解,为研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2、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赞扬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贵品质,怎样来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说说各部分的大意。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教师巡回辅导,学生自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学生阅读的时间与速度。)

进行研讨

1、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提问,补充书中没有的注释。

(1)绯(fēi)红:鲜红。

(2)宛如:好像。

(3)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机构。

进行研讨

(4)遗民:

①留下的在国外的人;

②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5)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6)陌(mò)生:不熟悉。

(7)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8)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9)匿名(nì):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10)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11)杳(yǎo):远得不见踪影;无影无声。

(12)瞥(piē)见:很快地看一下。

(13)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14)喝(hè)彩:大声叫好。

(15)决意:拿定主意,。

(17)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并掌握补充注释进行研讨

2、(1)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2)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3)变换了三个地点:

①“我”在东京;

②“我”在仙台;

③“我”离开仙台后。

(4)与藤野先生相处写了他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认真负责、正直热情、严谨求实的精神。还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5)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

可分成三个部分(全文共有38段):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6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弄清左边的这些问题和内容教学后记:学生能联系社会背景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能通过私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能对课文中重点语句进行赏析。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16

一、课文的类型: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3)初步学会欣赏叙事散文。

2、方法与过程:合作探究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深切的父爱,净化自身,净化灵魂。

4、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心存爱意,理解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三、教学重点:

1、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的描写作用。

2、感受深切的父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文中父爱的体会及主旨的体现

五、课前的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电脑、投影仪

六、教学课时的安排:共3课时(其中机动1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入题:课件投影1

同学们!我想你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唱一歌唱母爱的歌,你们说是哪一首歌呀?(《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是最伟大的,可你们知道吗,父爱也是最了不起的。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父爱如山”,到底这句话是对还是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二)起近作者学点文学知识:(课件投影2)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名篇有《绿》、《春》、《荷塘月色》。作品收在

《朱自清全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学习时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目标呢?

(三)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3: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二、检查预习:(投影4)

2、指学生导读准字音:(投影5)

3、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1)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

(2)纷纷落下的样子。(簌簌)

(3)乱七八糟的样子。(狼籍)

(4)细小而繁多(的事)。(琐屑)

(5)衰颓败落。(颓唐)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朗读课文:——播放朗读

(二)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投影7—9: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父子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

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 惦记背影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

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

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3、为什么要多次描父亲的背影呢?(为了突出父疼子)哪一次写背影最具体呢?(第二次)

让学生齐读课文第六段

4、本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父亲?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呢?

归纳:投影10—13

四、小结:

在你的生命过程中,父母的关爱一直陪伴在身旁,请你随时留意,一定会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

五、作业的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一1”

2、熟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觉得写得精彩的文段,并说说理由。

六、板书设计:

四 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 惦记背影 父疼子

次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 背

描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 影 子爱父

写 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

七、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主要内容: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了朱自清的《背影》,感知了文中的内容,了解文中对背影的描写,本节课我们再继续来学习。

二、旧课复习:

请根据课文填空:(投影9)

我看见他 着黑布小帽, 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下来了。

归纳段意:买桔子送别

三、问题探讨:(投影)

1、朗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本段从哪些方而来描写父亲?先勾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再想一思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投影11—23):

(1)外貌:

1、父亲的穿戴:黑、深青 。 作用:表明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2、父亲的体态:肥胖。 作用:表明行动不便,艰难。

(2)动作:

1、走路的姿势:蹒跚 作用:年纪较大、腿脚不便

2、爬月台时的动作:攀、缩、倾 作用:行动不便、步履艰难

(2)语言:

老师点评:这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这样简短平常的话是否缺乏感情?不是,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意;平淡的话语里往往隐藏着不平静的心情。

内 容 包含的感情

儿子

上车

前“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儿了

上车

后“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进去吧,里边没人。”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老师赠言:真理是朴素的。

小结:同学们写作时,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写出深挚的情感;选材时,也要善于选择那些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

过渡语:

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下面我们再一同来感悟一下作者所写的“父亲送我上车”时的情形。

2、质疑:(投影24)

(1)父亲在怎样的情况下送我上车的?

(2)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聪明”?

(3)父亲穿的是用什么做的衣服?我穿的又是用什么做的大衣?从这穿的衣服说明了什么?

(4)作者这样写父亲送我上车有什么意义?(为写背影作铺垫)

3、阅读最后一段后,探讨:(投影25、26)

(1)课文结尾写父亲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这是为什么?

父亲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说明他的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作者不禁泪如泉涌。

(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能与他相见!”

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这个“背影”寄托着作者对父亲的深沉的思念,写思念,是为了烘托父亲的爱子之情,深化文章主题。

4、文中到底写到几次流泪?这几次的所流之泪有何不同?

投影27:

(四次流泪:悲哀之泪;感动之泪;感伤之泪;伤心之泪)

四、小结:

从这一文我们可以感受到:

世间的爱千万种,

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

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

但带不走父母的爱。

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

溶入我们的血液。

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

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处处都流露出浓浓的父子之新,难怪朱自清父亲读《背影》有言: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请同学们课后,再去认认真真地反复阅读,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五、作业的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

2、写你父亲(或母亲)送你上学的一个“背影”或一个场面。

3、课外阅读几篇写父爱,母爱的好文章,写一篇读书笔记、

六、板书设计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重点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教学难点

课文2、3两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介绍相关文学常识。

2、检查预习情况,初步感知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在大屏幕里放事先用FLASH做好的《父亲》这首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激发情感,创设氛围)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首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板书课题〗

二、解题

1、《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

2、作者简介(看投影片)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

三、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给加点的字注音(出示课件)

奔(bēn)丧(sāng) 差(chāi)使(shi) 狼(láng)藉(jí) 簌(sù)簌(sù) 妥(tuǒ)贴(tiē) 踌(chóu)躇(chú) 迂(yū) 蹒(pán)跚(shān) 箸(zhù) 拭(shì) 琐(suǒ)屑(xiè) 晶(jīng)莹(yíng)

3、朗读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6段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教学内容和步骤:

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师】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中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稍停)找几位同学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讨论讲解全文。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重点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教学难点

课文2、3两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介绍相关文学常识。

2、检查预习情况,初步感知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在大屏幕里放事先用FLASH做好的《父亲》这首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激发情感,创设氛围)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首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板书课题〗

二、解题

1、《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

2、作者简介(看投影片)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

三、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给加点的字注音(出示课件)

奔(bēn)丧(sāng) 差(chāi)使(shi) 狼(láng)藉(jí) 簌(sù)簌(sù) 妥(tuǒ)贴(tiē) 踌(chóu)躇(chú) 迂(yū) 蹒(pán)跚(shān) 箸(zhù) 拭(shì) 琐(suǒ)屑(xiè) 晶(jīng)莹(yíng)

3、朗读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6段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教学内容和步骤:

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师】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中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稍停)找几位同学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讨论讲解全文。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论讨讲解

【讨论】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分析〗

(理解记叙的要素)

【讨论】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分析〗

①祖母死了

②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设置惨淡环境,渲染悲凉气氛,与父亲在此困境下仍不辞劳苦,为儿子奔波,与父亲对儿子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父爱崇高。

【讨论】3、文中一共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给每一次的背影起一个名字。

〖分析〗

①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情念旧事,思念父亲。

〖板书〗惦记背影

②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亲子之爱,情真意切。(为了儿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买着老迈的步子去儿子买橘子)

〖板书〗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③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离情别绪,摧人泪下。(黯然销魂者,惟别离也,可以举两个古人的例子:古人荆克刺王前,燕子丹给他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送英雄的别离;再有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挚之这间的别离。而我们这些课文则是亲人之别离,更是感人)

〖板书〗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④第七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别后怀念,追思往事,寄托思念。

〖板书〗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讨论】4、面对着父亲苍老的背影,作者也不禁簌簌流下了眼泪,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

〖分析〗

①课文第二段,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这是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板书〗悲哀之泪

②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

这是感动之泪,望父买橘。

〖板书〗感动之泪

③第六段,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是不舍之泪,父子即将离别。

〖板书〗不舍之泪

④第七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

读到父亲的来信,触目伤怀,又想起了往昔父亲的背影,这是伤心之泪。

〖板书〗伤心之泪

【讨论】4、这篇文章的重心在6、7两段,那么2、3、4、5段写的是什么?不写不可以吗?

〖分析〗2、3段介绍惨淡的家境,为了营造一种悲凉的气氛。

4、5段介绍父亲对我无微无致的照顾,为了铺垫我对父亲的感情,也就是铺垫背影。

二、小结

(以讨论的方式进行)

【讨论】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

A、表现父亲疼爱儿子

B、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

C、表现儿子体谅父亲

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板书〗父子情深

三、布置作业

1、将预习提示中的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作业本上。

2、思考课后第一题。

课后心得:

1、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的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中心与段落的关系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2、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永久的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难点:

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教学突破: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可通过演讲,引导学生自己明白体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阅资料,掌握作者情况及作品背景。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从文题入手,创建情景,导入课文(1.)讲述让自己悔恨的往事,进入新课学习

2.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3.朗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研读l、2自然段

4.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5.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思考相关问题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19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肇zho嘹lio望彷徨pnghung

2、解释下列词语。

(1)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_的知识。

(2)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4)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3)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2、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于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3、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丁肇中,是美国的物理学家。

2、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

语文八年级相关知识点2

1、课后复习法:所谓课后复习法就是我们刚听完老师的讲课之后,利用下课的10分钟来消化和吸收刚刚讲过的知识,因为老师刚讲完,所以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达到了巅峰的状态,此时我们只要稍加的复习巩固,就能牢牢的记住所学知识。

2、睡前复习法: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一天中早晨醒来和晚上临睡前记东西的效果最好。早晨可能大家没有时间,但是晚上一定有,既然我们错过了早晨当然不能错过晚上,在临睡觉前我们需要把今天所学的所有知识系统的过滤一遍,虽然是一天的知识,但是也花费不了很多时间,而且记忆的效果很好。

3、最重要的是提高你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这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秘诀。曾经我也是学习成绩不好,常常参加补习班。直到朋友让我下载一套潜能训练的课程,我的学习成绩才开始发生改变。经过潜能训练,我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提高了。因为这套课程的训练,我掌握了各种高效率使用大脑的技巧,自学对我来说非常轻松,给我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最终考上了大学。

语文八年级相关知识点3

对于学习来讲,除了要对未来一年的高考复习的时间要统筹安排外,更要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复习时间的协调。合理安排每日时间,最大效率得提高复习效果最为重要。

以下可适用于每日学习计划安排,考生可以参考进行。语文的学习计划也直接加在其中!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可以早读语文必背古诗词或文言文,也可早读英语,应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

早上8点-9点: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主要也可放在语文或英语这两块。

正午13点-14点:中午应有一定的休息或娱乐放松时间。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最好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切莫过长。

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可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

以下分享一位高考优秀考生的每日作息时间表,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每天6:00起床,6:30-7:30复习英语,7:40-9:40复习数学,9:50-11:50机动安排;

中午午休;下午2:00-4:00复习化学,4:10-6:10复习物理;

晚上2个小时复习语文;其余时间机动。在每一门课的复习中,不同阶段以不同内容为主,多看课本或多做习题,要掌握好。

总之,在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注意小块的时间安排,既要抓紧时间,又该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以一个较好、较正常的心态去参加高考,才能考好!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20

要求

1、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相关的光学知识,让学生能够说出落日的幻觉的科学依据。

2、让学生明白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了解掌握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融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哲理性于一体的科普文。文章的开始部分通过日出与日落的对比手法,描绘了日落的壮丽与神秘色彩,接着笔锋一转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奇异景象都是由幻觉造成的。从而阐明了大千世界有很多奥妙,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一个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博大。但落日真是这样吗?(展示图片)——落日是扁的!落日怎么会是扁的?难道古人观察错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落日的幻觉》,走进美丽梦幻的夕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让学生朗读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字

幻huan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没有外在的刺激而出现的虚假的感觉。

吟咏yinyong: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绮qi丽:颜色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绚xuan丽:灿烂美丽。

殷yan红:带黑的红色。殷yin勤殷殷yin

变化多端:变化多种多样。端,方面、项目。

2、课文题目是“落日的幻觉”,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明确。

三、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

明确要点:第二段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告诉我们日落的景象同样壮观、美丽、神秘而迷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也像变成扁的了。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

2、第4——7段是怎样阐述各种日落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的?

明确要点:第4段:落日颜色深黄、殷红,是因为日落时大气层增厚,而波光较短的黄色和红色光则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这是光线散射原理。

第5段:暗弧和亮弧的产生,既有光线散射原理,同时也是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高层和低层密度不同,从而造成了光线的暗和亮;而美丽的紫光,则是人眼的叠合效应造成的。

第6段:日落时肉眼看见的太阳是扁的,这是光线折射原理。

第7段:说明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很多。这一段没有说明原理,而是用仪器观察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照相证明,所谓变大其实也是一种幻觉,而不是太阳真的变大了。

师生共同完成课后表格填写。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

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3、在介绍幻觉现象时,按照“体积变大,颜色殷红,形状变扁,背后有暗弧亮弧,有时有紫光出现,”这样的顺序介绍的,但是,原理介绍中却不是这样的顺序介绍的,这样行文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要点:文章说明部分的顺序,既照顾了第二段的描写顺序,同时也遵循“由主到次的顺序,由复杂到简单”的规律来介绍,所以是从颜色以及与颜色有关的暗弧、亮弧,说到太阳的外形以及大小。

4、再读课文4--7段,思考在这一部分中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明确要点:

1)、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准确生动形象说明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

2)、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打比方、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由于幻觉,人们看到黄昏的太阳远大于中午的太阳,把黄昏的太阳比作巨大的玉盘,形象说明黄昏太阳的巨大形状。

5、朗读课文第1——3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段从人们观注日出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要点: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

2)、第2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写日落时的种种景观。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要点:描写、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在内容上起着的作用。点明这种奇异的景象其实是人的一种幻觉,引出下文对这种幻觉产生原因的说明。

明确要点:过渡段、承上启下

6、本文是说明文,文章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关于落日描写语句的品读

1、导入:

观察提供的一幅有关落日的图片,请学生略作思考,说一句话。

用抒情的方法讲一下自己看了这幅画后的感受

用描写的方法讲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用说明的方法讲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引出关于《落日的幻觉》中描写落日语段的学习

2、品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

(2)正音,全班齐读

(3)请学生讲讲这样的描写落日,美在何处?

(4)根据理解,再次有感情的朗读第二段

由“幻觉”一词过渡到课文内容的学习

第二:关于说明文主体语段的阅读

1、概括4~7各段说明的主体,提炼各段的中心句

快速默读课文第4~7段。思考:

示例:第7段作者从利用科学仪器观测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并没有真正变大的原因。

第4段作者从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的原因。

第5段作者从这些角度,说明了太阳的原因。

第6段作者从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的原因。

2、根据4~7段中心的提炼,概括全文说明的中心

用以下句式概括:《落日的幻觉》一文,作者分别从、、、四个方面,说明了这一事理。

3、研读课文第5段,打乱顺序排序,体会说明文语言和结构的严谨性

排序(5241637)为什么这么排序?你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可否互换顺序?为什么?能不能根据全文来找出必须这样排序的理由

第三:关于审美世界和科学世界

学习本文,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引导学生认识审美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不同?

第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这篇文章对日落产生的自然景象缘于幻觉以及产生幻觉的原因的说明,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引导学生要用心去感知身边的世界,培养学生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第五:布置作业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21

教学目标

1、了解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的新颖构思。

3、抓住作者重点介绍丽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它的魅力所在。(重点)

4、体会作者化身一滴水经过丽,介绍丽的新颖构思。(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作者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就让我们来赏读这篇佳作。

二、作者简介

三、关于丽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1、文章标题有什么意义?

一滴水实际上是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历丽,向人们介绍丽这座古城。

2、文章标题中“经过丽”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成水车转轮慢慢升高,看到了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经过——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三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边,跃入流,奔向大海。”这些语句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来安排的。

3、再读课文,画出文中重点词句,搞清作者在文中介绍了丽哪些景观?作者介绍了丽的四方街。

五、课文精读

1、文章的这一滴水在形体上有什么变化?

开始是玉龙雪山上的一片雪,又化成冰成为冰川的一部分,然后融化成一滴水。作者开始交代一滴水的来源,实际上是介绍丽源头及地理位置——玉龙雪山

2、这一滴水到丽经历了哪些曲折?

先是玉龙雪山顶上的形体的演变,再是奔入丽却跌入水洞中,经历漫长黑暗与等待才冒出来,后又经历水车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终来到丽,穿行于最美丽的四方街。

3、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怎样介绍四方街的?作者在文中对它进行了三处介绍。

一是第三自然段,简单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扬名天下。二是第十自然段,作者化作一滴水在水车上眺望,苍劲的老柏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三是第十三,十四自然段具体而详细的介绍,有银器小店,玉器店,字画店,纳西人家以及黄昏时的茶楼酒吧,喧哗的夜景,等等。

4、第8段有什么作用?

5、第13段中作者为什么介绍东巴文的水字?

6、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安排时间这一线索的?

7、作者为什么让自己化作一滴水游历丽?

8、我们能否以其他身份介绍自己曾游览的地方?

六、据以上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写自己是玉龙雪山的雪化成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的经过,重点是四方街。

七、拓展延伸

八、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