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八年级教案 >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2W 次

 教学设想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田园诗的把握。理清由“归”字折射出的几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从而深入体会陶渊明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境。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 正确解读诗歌意象,把握作品的意境,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过程与方法

1.引导法,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学习。

2. 通过讨论,对诗歌意象进行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3.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家园,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世外桃源”。这个代名词缘自一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记》,在这篇美文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和平安宁的社会。那么这么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的世界是源自于哪位大家之笔呢?没错,就是源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世外桃源的理想世界一经陶渊明笔下流出便成了人类文明共有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陶渊明以及他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来欣赏他的作品,再次感受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文学魅力。

  二、知人论世

1、回顾初中所学习过的出自陶渊明笔下的诗文

(《归园田居其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2、通过图片猜诗句的形式再次回顾所学诗文进入诗歌情景的学习。

(其三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饮酒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桃花源记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五柳先生传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通过资料补充完整的形式将陶渊明的介绍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时期杰出的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语言清新自然。他开创了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意境,因此陶渊明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补充)同时陶渊明还有一个称号,大家知道是什么吗?(隐逸诗人)一直在官僚与隐士的角色中徘徊,他29岁出仕,不久又回家了,五六年后又出来做官,但时间都不长,直到41岁时,他才担任彭泽县令,在任仅八十余天,就辞官归田,直到63岁去世,再也没有出来做官了。试问:陶渊明归隐后真的快乐吗?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首诗——《归园田居》,一同追寻他的心路历程。

  三、诵读指导

齐读,纠字音,指导、提醒把握五言诗的节奏后再次诵读。

(拙zhuō、荫:Уìn)

 四、文本解读

1、疏通字词(先请学生回答以下加粗、较为难以理解的字词,老师再做补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适:适应,迎合;韵:气质、本性;羁鸟:笼中鸟;拙:愚拙;荫:遮盖;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缓慢地上升;墟:村落;自然: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

2、解题

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好比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它往往能传达或者暗示许多有效信息。从题目当中我们看出此诗的诗眼是什么?明确:“归”

3、由题目可知“归”字是诗眼,是明示的条件,但“归”字之下还有许多暗含条件,而这些暗含条件向我们展示出了下面四个问题:

“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问题:从何而归?

明确:从尘网中归,尘网指官场,污浊、混浊的官场。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此处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尘网与官场中有什么相似的特点?

明确:比较束缚。(对人的本性具有约束作用)

诗句中还有其他词可以反映他从官场中归来的吗?

明确:樊笼。

从这两个比喻句中可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问题:“为何而归”?

明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性爱田园)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

(小结:作者直接表明自己的本性的同时用羁鸟、池鱼指代自己,说明由于官场的黑暗、污浊、腐败使得自己失去了自由的本性,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

作者在官场当中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和本性,所以使得作者对怎么样的生活?田园生活

作者向往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作者归向了何处?归去如何?大家相互讨论下,找出描写归后生活情境的句子并加以赏析(意象、手法、情感等)。

明确:归向园田,诗人归隐后是快乐自足的。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学生自由发挥)

艺术手法:远近结合 以动衬静 白描 情景交融

幻灯片显示:

爱丘山 所见: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远人村、墟里烟 由近及远

归园田 所闻:狗吠、鸡鸣 白描

以动衬静

落尘网 所感:无尘杂、有余闲

情景交融

樊笼→自然

总结:全诗以追悔始,以庆幸终,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田园”“复得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的表达了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怡然陶醉之情。

4、拓展探究

问题预设:有人说陶渊明的归隐是志趣高洁、洁身自好的,也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的隐逸道路?假如你是陶渊明,你会怎么选择呢?

总结:学习陶渊明对于今时今日的人们能来说我觉得最大的意义不在于他的选择,而在于他的舍弃,他选择了归隐,也就舍弃了名利;选择了归隐,也就舍弃了富贵;他能在浑浊的现实中追求自己的原则;能在一尘不染的现实里关照自己的本性;能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能够“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这一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需要足够的勇气,足够对自己的真实,足够独立思考的精神,足够独立人格的支撑才能够做到的。所以,无论时代怎么改变,世事怎么变迁,陶渊明和他文如其人的淳朴诗作都不会褪色,他一直是并永远是永恒的经典。

5、布置作业

1.默写《归园田居(其一)》。

2、以你们聪明及日常的积累为画笔,丰富的想象为颜料将诗句中美好的田园风光描绘出来

附: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情 由近及远

仕——隐 景 以动衬静

巧——拙 交 (动静结合)

融 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