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蒙学 > 国学常识 > 古人是如何搞“简化字”的

古人是如何搞“简化字”的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54W 次

简化字近年来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使汉字的内涵和魅力一扫而光!”其实,汉字简化运动在两千年前就已出现,如今议论最多的“国”、“爱”、“亲”等字都是古人率先简化的。比如“亲”字,西周时期伯簋上的金文便写作“”……

古人是如何搞“简化字”的

“无”字从甲骨文到小篆、篆字的演变

  小篆是中国最早一批“简化字”

宋徽宗赵佶将“無”写成简化字 其御书碑被戏称为“无”字碑

笔划被减少的繁体字,称为“简化字”。一般认为,汉字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等多个阶段,而这其中每一进程,或多或少都是对前一种字体的简化。

汉字史上第一波简化热出现于先秦,但在秦统一六国后才开始全面铺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是这样交代的:“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苍天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以这么说,小篆是中国最早一批“简化字”。

  “无”字的第一次简化变形,便发生在这个时候。

在一期甲2858片上,曾发现了两个“无”字,写作、,像一个人伸展手臂、手拿东西在舞动。就此字形,《甲骨文辞典》解字称,“甲骨文‘无’字乃‘舞’之本字。”在秦朝的文字简化运动中,由丞相李斯主持的“文字改革小组”,将“无”字改成,甲骨文、金文的繁琐、复杂结构,由此变得线条流畅,字感突出。

在李斯《会稽刻中》便有“无”字——,此时的“无”字结构还颇复杂。到了东汉时,篆字“无”已出现截然不同的外形,写成,与现代简化字“无”很接近。

“无”为何会这么简化?考释专家许慎可能也没搞懂。他认为此字“从亡”,通于“元”字。这个解释越发令人糊涂,许慎自己或许也觉得有问题,又补充称“奇字无”。意思是,这是“无”字的奇怪写法。

汉字发生质的变化起于隶体字的出现,完全由过去的象形文字变成了笔画文字,标准繁体字“無”,就是由隶书定型的。随后流行的魏碑体,则在简化字上做出进一步的探索,与现代简化字无二的“无”字,就是随魏碑体而出现的。

刻于北魏的《比丘道匠造像题记》中就出现了两个“无”字,“应合无方”中的“无”是简化字;下文“三宝无点”中的“无”则仍使用当时通行的繁体字。在稍后刻成的《比丘道匠造像题记》中,也出现了简化字“无”。

古代最权威的简化字“无”,出于北宋皇帝徽宗、瘦金体创立者赵佶之手。在海南省海口市五公祠“拜亭”内,立有赵佶御书《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诏文中“統御神霄,監視萬國,无疆之休”、“摹勒立石,以垂无窮”两句中的“无”字,均是简化字。此碑因“无”字出名,被戏称为“‘无’字碑”。

北宋白釉文字枕“家国永安”中“国”字已简化

古代认同度最高的简化字“国”

赵佶写简化字与北宋出现的又一波汉字简化热不无关系。这一波以简化楷体字为目标,由印刷业的工人推动。

继魏碑体后,又兴起了楷体字,规矩整齐的方块特征在楷书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楷书又叫“正楷”、“真书”、“正书”,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得名。楷书是至今印刷业仍在使用的标准字,这种字在汉末已出现,但成熟于隋唐,欧体、柳体、颜体等代表汉字书法最高水准的楷体书法,都出现于这一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后,繁体字笔划太多的弊端在刻写时便凸显了出来,一些刻工出于方便开始使用民间笔划较少的“俗体字”。俗体字并非全是简化字,有的笔划还增加,如苹果的“果”字,俗体字写作“菓”,多了“艹”头。

俗体字的流行为宋代的楷书简化运动提供了群众基础。由刘复、李家瑞编撰、于民国十九年出版的《宋元以来俗字谱》一书,共收录古代俗体字6240个,对应繁体字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俗体字。这些俗体字绝大部分是简化字,其中与现代简化字结构完全相同的有330多个。在宋代简化字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字当属“”字。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中国北宋时期的“白釉文字枕”,上面有“家国永安”四字,其中的“国”字便简写作“”。

宋代简化字“”,在古今所有“国”的简化字中,是民间认同度最高的一个字,其比现代简化字还少一点,字意思也相当明了:方圆之中有“王”才是“国”。而繁体字“國”,强调疆域的重要,但疆域再大,如果没了“王”,只能亡国。

此后,“”字为民间普遍使用。如在南京溧水出土的清代《永禁赌博碑》中,立碑人之一高国武名字中的“国”,便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