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推荐作文 > 以什么的姿态前行的作文

以什么的姿态前行的作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7W 次

  篇一:以自信的姿态前行作文

九月份,天空是干净的蓝。初秋的风吹开了棉花一样大片大片的云朵,柔和而又纯净。它轻抚掌心时暖暖的感觉,带给人一种想要翱翔蓝天的冲动。初次踏入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校园,洋溢在脸上自信的微笑,我始终铭记于心。

以什么的姿态前行的作文

高中生活紧张但有序,期中考试如期而至,我把自己丢在考场里,这样的考试,似乎只是单调生活的调味剂。然而几天后,当试卷纷纷而至,课桌上铺开的“满江红”大概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我沉默的看着那些红色数字发呆,无奈地接受一次又一次的失落,而被这些失落刺痛的心狠狠的下坠,就这样凉到透彻。当初的自信被吞噬得无影无踪。

好友察觉到了我的萎靡不振,静静的陪在我身边;而我,只是沉默。漆黑的夜晚,月亮被秋风吹落了;华灯的映射在我眼中一点点的黯淡。街边的霓虹放弃了我,把我留在黑暗里,我拿出了随身听,我怕世界太安静。

漫无目的地徘徊在校园里,不觉来到那一方水潭前。我凝视着夜晚的潭水,死一般的寂静。可是古老的传说,秋天的潭水里时常住着骄傲的龙。我只是看着,默不作声。好友把一本杂志放在我面前,扉页上是一棵扎根于陡立石壁的树。她缓缓地说:“你看着这棵树,它要经历多少次暴风骤雨的洗礼,根系才能艰难的在石壁的缝隙中延伸,最终长成一颗巍巍青松。绝境尚有生命的奇迹,你又怎么能够因为这点微不足道的挫折而消沉?这棵树,每前进一毫米,都是一次壮烈的进军,而在逆境中前行的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绝境”、“消沉”那个曾经熟识而今犀利的声音直指心灵深处,使我为逃避失落而筑起的围墙在她掷地有声的话语中瞬间坍塌,仿佛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突然触动了。我回过头,凝视她的眼眸,清澈如潭水。我看到那一双眸子里有一个我熟悉的坚毅的身影正一字一顿地说:“所以,你要我成为一棵屹立于逆境中的树,要我振作,带上自信继续前行!”她笑了,默许着点头;拉过我的手,当冰冷和温暖交汇,那来自手心的温度,一直暖到我心里。温柔似乎凝结了千年,融化了夜的寒冷。黑暗中我握紧了双手,告诉自己希望还会有;只要坚持,终会迎来黎明的曙光,天会亮!第二天,当太阳初升的时候,我会紧握着我的自信与张扬,继续坚定而执着地前行!

而今,我平静的回忆着那些近乎惨淡的日子,思绪像断了线的风筝,被风吹起,漫天飞舞。在这样温暖的午后,我坐在高大的落地窗前,品一盏清茶,看阳光肆无忌惮的洒进屋内,透过手中精致的玻璃杯,闪耀着明亮的色彩;我体味着这种明亮,在经历了黯淡之后,它变得如此弥足珍贵。

我始终相信那棵悬崖上的树带给我的决不仅仅是震慑。在经历了一次华美的蜕变之后,那为我插上一双翅膀,带我飞翔的怒放的生命,在我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它不屑做一株精致的盆景,屈身百花丛中,更不愿委身皇家园林,在呵护和庇荫下长大。它将生命的尊严张扬到极至,把自身的价值诠释得如此彻底!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生命之路,它以一种坚毅的姿态前进,从不退缩,更不曾放弃!而我知道自己必须像它一样:坚持一种强者才能涉足的高度,固守一份弱者望而却步的贫瘠。那么终有一天,当我沿着人生簌簌的小径,感受着生命画卷中永不褪色的风景时,我也可以泰然自若,宠辱不惊。彼时,徜徉在人生阡陌中的我,定会像那棵峭壁上的树,在逆境中前行,永不止步!

十一月,已入深秋。我细细聆听心中花开的声音,风吹过掌心有着些许的寒意,不变的,依旧是那种让人想要翱翔蓝天的冲动……

  篇二:以奉献的姿态前行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主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龋寓言中猪抱怨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获得人对它的赞扬。恰恰相反,奉献的本质在于它的无私性。现在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奉献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猪在生存之时,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积极地劳作奉献,死后实现同猪一样的贡献。因此,它得到人们更多的称赞,同时也将它喻为勤劳、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时,它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献,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献。

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我们常把老师的奉献比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间最伟大的奉献也在于此。教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奔赴社会建设的洪流。当老师们放下手中的粉笔,满头银丝时候,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触到奉献之后的欣慰。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革命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笼、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