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推荐作文 > 关于预习课文的方法作文

关于预习课文的方法作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8W 次

预习课文的方法作文(一)

关于预习课文的方法作文

《我发现了预习课文的好方法》我发现了预习课文的好方法 认真做好课前预习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学习环节。课前预习的好坏,对听课质量,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我发现了一种预习课文的好方法。现在,我就把我的预习方法和大家分享吧! 我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先粗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用横线画出词语,然后再细读几遍。在细读时,要边读边思考,可以在课本上勾划出重点。难点。标出疑难问题。再结合,《课堂全解》掌握段意和中心思想,还有词语解释,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然后合上课本,思考几个问题;老师上课会讲哪些内容,重点是什么?老师要讲哪些新知识?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是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需要听课时特别注意的是什么?然后再完成老师布置的几个预习要求。这样预习的好处很多。首先,扫除听课中障碍。就像农民种地要准备农具,工人生产要准备工具,解放军叔叔打仗要有武器一样,我们学生学习就要主动预习。预习就像打仗前的火力侦察一样,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上课前及时补上。其次通过预习能提高自学能力。预习是独立地去理解,掌握要学的新知识,读课文中,在思考中,在探索中自学能力必然会提高。三是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的水平。凡是课文上和《课堂全解》有的笔记就可以不记了,而对老师超出课文的新内容,就要集中精力,重点记录下来。这样既可提高听课效率,又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 我发现了这一预习课文的好方法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检验,使我的语文成绩有很大提高。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想办法,我们就能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预习课文的方法作文(二)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教师备课时在备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操练巩固等教学环节的同时,也必须抓好课前预习。中年级,重在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上,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进行课前预习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反复训练。

一、明确预习目的,注重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学习的素质得到相应提高了。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观主义的倾向。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学,效果也就会更好了。因此首要的就是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1、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好处。

通过班队会、口语交际课等方式记性学习方法交流会,通过典型引路,让预习做得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想。还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宣传预习的好处,使其他同学认识到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是学习更轻松。

2、通过激励机制激发预习兴趣

在班级里对于完成预习的同学奖励奖励一颗星星,预习充分,做得出色的再加一颗星星,根据个人的得星数,每月评出“预习之星”。连续两次获得“预习之星”的同学可以收到老师神秘的礼物。

3、分层布置预习作业

对于一篇课文的'预习要求要有递进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作业时,更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对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只提出这样的要求:认真读课文,划出生字,查字典认生字,标自然段,划出不懂的词句;对中等生,增加给课文分段,按照课后思考练习,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对学习较好的学生再增加思考课后问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看看你能读懂哪些内容。

这样布置预习要求使一类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保证了二类学生的基本训练,也照顾了三类学生能力低的弱点,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各类学生的智力都得到了发展。

二、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因素性。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中年级的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强,要想让学生具有更强的自学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

(一)、分阶段实施预习方案

我分三个阶段来让学生逐步掌握预习的方法:

(第一阶段)课堂指导:师生一起预习,摸索预习步骤。 1、阅读课题,粗知课文

我要求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先要阅读课文的课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来揣摩一下文本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用回答问题来印证自己的判断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

如在学习《小蝴蝶花》这一课时,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问题:小蝴蝶花是什么样子?课文写了关于她的什么事情?课文为什么要以“小蝴蝶花”为题目???这些问题,能够及时引起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此时指导学生填写预习卡:这是一篇( )的文章,通过阅读课题我知道了( ),我还想了解( )。

2、查阅资料,了解背景

如果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很难引起共鸣。此时我就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小蝴蝶花》这一课,课前先让学生了解本文的作者,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小蝴蝶花》的原文与课文内容是否有变化,有什么样的改变等,既做到了解课文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容。

此时指导学生填写预习卡:这是(作者姓名)的文章,我知道了他的其他作品有( 其他作品名称 ),我了解到(作者的简要介绍 )。

3、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学生在完成前两步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及多音字,然后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参照拼音,读准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对于读不准或不认

反复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文章告诉我们的内容;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

此时完成的预习卡内容为:

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不同体裁,完成下面内容:

这是一篇( )的文章,主要人物是( ),还写了( )等人,课文主要写了( )。

这是一篇( )的文章,事件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

这是一首( ),描写的是( )

学生在前面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对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例如:学生在预习《小蝴蝶花》这一课后,我在课堂上检查这一环节预习情况,发现学生能够理出作者行文的思路:自以为了不起→渺小、寒碜、自馁→心情舒畅,但是有的批注的内容较为罗嗦,有的批注的没有抓住要点,完成的预习卡中学生的表述有所不同,为此我及时安排预习评价,同学经过修正,基本把握了要点,悟出作者的思路。

5、细读课文,质疑问难

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活动奠定基础。

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在对课文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思考一下,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及时记录下来。预习时还需要多用心分析,找出疑问,可以记在预习笔记上,这样才能在上课时带着疑问听讲,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此时完成的预习卡内容为:

1.我认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是( ),我对它的理解为( ),

我对这句话的疑惑是( )。

2.我认为课文中的( )这个句子写得好,它写出了( )。

3.我喜欢课文中的(全文、一段、几段、几句 ),它们是( )。(摘抄在预习本里或读书笔记本中)。

4.通过阅读课文,我没有解决的问题有

(1)

(2)

在这一阶段,教师有计划地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教会学生多渠道积累资料,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主动积累课文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优美片断。

(第二阶段)预习卡提示:制定预习提纲,掌握预习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我给学生打印出第一阶段总结出来的预习步骤,这样有利于帮助课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

(第三阶段)个性化预习:学生自己预习,总结预习方法。

(二)、常规和特色预习相结合。

当预习成为常态的语文学习环节后,必须进一步做好常规预习和特色预习的引导。 所谓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