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推荐作文 > 日月山作文

日月山作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5W 次

日月山作文1

哎哟!哎哟!哎哟!终于爬到半山腰了,好累呀!

日月山作文

哎~!日月山海拔高,体型大,我费了好多力气才爬到半山腰。“哎~~,不爬了,就在这照油菜花吧!”我气喘吁吁的说,咔嚓!咔嚓!咔嚓!照完啦!

突然,一个老婆婆对我说:“小姑娘,要不要抱一下小绵羊?”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小绵羊说:“好啊!”然后,我就抱着可爱的小绵羊和表舅妈、表舅舅开心的照了几张。

油菜花也很漂亮,远看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近看像一堆油菜花在开会,很奇特。

呵呵,今天可真好玩啊!去看雄壮的日月山;抱可爱的小绵羊;拍漂亮的油菜花,太好玩了!

日月山作文2

我从会写字起就对一个个精妙、神奇的汉字很感兴趣,正因为如此,我对《汉字里的日月山川》这本书爱不释手。

这本书是用来介绍一些常用汉字的,介绍它们的起源、意义和与之相关的故事。

翻开这本书时,我立刻沉浸在了千变万化的汉字世界中,“焦”竟然起源于烧伤的小鸟,“灾”竟然起源于房屋着火,“零”的本意竟然是天上的雨徐徐而下,后来逐渐引申为“零碎、零散”……我不住地频频点头,忍不住地发出惊叹之声。

汉语,是世界上最奇妙、最复杂的语言。而汉字,是世界上最奇特、最精妙的文字。说实话,我真的十分佩服我国古人的智慧,他们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创造了一个拥有八万余个汉字成员的庞大汉字家族,其成员形态各异,高的,胖的,矮的,瘦的,代表的含义也各不相同。

如果你要认为汉字结构是杂乱无章的,汉字与汉字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根据它代表的含义,组成了一个个结构和偏旁,比如说“扌”旁的字一般都和用手做出的动作有关(扔、抓、投),“月”旁的字一般都和身体部位有关(肚、肠、肺)……这样,记汉字就方便多了。所以,不得不说,这样造字也是一种大智慧。

把汉字连成一串,就可以变成一段优美的文字。我难以想象古人是如何创造出这种近乎完美的文字来的,一个汉字就像一颗星星,在天空中发出耀眼的光芒,千百万颗星星,组成了星空,组成了天河,层出不穷,美丽绝伦!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日月山作文3

车近日月山,雷声隆隆,风狂雨骤。豆大的雨点击打得车窗玻璃砰砰作响,运师傅说,怎么会下雨了呢?我的心中闪过一丝怅惘,天不作美,这雨,来得可真不是时候。又想,既来之则安之,下吧下吧,雨中的青海湖,也许别有一番景致呢。

日月山,是我们这次行程中海拔最高的地方了,海拔高达3500米,年平均气温4℃。日月山山体呈红色,古代称为“赤岭”,因文成公主而得名。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行至此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取出随身携带的“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生长安的迷人景色。公主不禁悲从中来,思乡的泪水汇集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想到身负唐蕃联姻通好的重任,公主毅然摔碎了“日月宝镜”,形成了今天的日月山。

车过日月山,雨下得愈发猛烈,透过雨雾,文成公主的雕塑飘然挺立。隔着雨雾,我遥拜了美丽的公主,如果没有远古的她,今日的我们,还能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吗?

运师傅说,日月山所在的草原,就是著名的金银滩草原。1939年,26岁的西部歌王王洛宾来到这片草原,邂逅美丽的藏族姑娘卓玛,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辽阔的`草原,高远的天空,美丽的姑娘,在那遥远的地方。遥远的地方绿草如茵,花香沁脾,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人群的嘈杂。遥远的地方空气纯净,意境悠远,有爱在徘徊,在等待……

日月山作文4

从塔尔寺出来,我们向日月山进发。看公路修得挺好,远远的,两边的草原已经枯黄,但大地辽阔,别有一备风味。远远地看到几个亭子,心想,这就是了吧,在大西北有这样的明显标志,肯定是景区了。

开到门前停车场,下来购票,还四十元呢。有藏民招揽我们跟牦牛、小羊羔照相。买完票,景区的工作人员才打开那根挡在公路上的横杆。开了一小段路,我们停下车来,拍日月两亭的全景,看文成公主的雕像,也没再往下走,只是远远地看了一下。

待走到日月两亭之间,我下车去拍照,感觉风有些寒冷了。看藏民穿得厚厚的,脸也捂得严严的。看牦牛在那儿,看藏民躲在石头后面取暖,心里竟有些内疚,觉得没有骑牦牛,没有照顾他们的生意。

卫生间在下边的一片平地,去后,往上跑了几步,看到同伴们正往月亭上走,我突然感觉心口慌得难受,于是,赶紧坐下,心想,这是不是传说中的高原反应?

日月山,历来是内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这座海拔仅3200米的小山,在群山环绕中透出一个隘口,让骑马行走的民族便利地穿越青藏高原,成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重要隘口,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交马赤岭”,中原和吐蕃封建王国的使者必须在此换乘对方的马方可踏入异域土地。

我们开玩笑说,如果是现在,即使旅人们开的是再好的车,如果到达这里,这边如果是面包车,是不是也得换成他们的车呢?

站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我内心感慨万千:当年文成公主穿越青海远嫁西藏,从古都长安出发,沿着这条祖先拓展的古道,走向遥远的西部。作为告别中原的最后一站,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山上支起帐篷,在故乡境内做最后一梦,伫望故乡最后一眼的。那位美丽的大唐公主,在取出宝镜回望时,看不到故国山河,望不见慈爱双亲,而是满目苍凉、黄沙满天,对前路一片茫然,未来的丈夫又未曾谋面,她是怎样的悲恸和离愁,将眼泪流成那条柔肠百转、如低语似呜咽的倒淌河。想到自己远嫁和亲的重任,她毅然将日月宝镜抛下赤岭,摔在东的是日镜,摔在西的是月镜,摔碎的镜片让泪水和风沙掩埋,成为今天的日月二山。

虽然只是传说,但我内心依然不能平静,我和同伴们说:我也是一个女人,是一个母亲,要是我,我绝不同意把自己的女儿远嫁荒凉之地。同伴笑说:“那不是你自己能作得了主的,当年的唐太宗也做不了主。”

是啊,为了大唐的稳固,为了中原和西域的和平安宁,文成公主放弃京城的繁华,用一个女人柔弱的双肩担负起民族大团结的沉重担子。

山下的倒淌河,由于时间紧迫,我们没有再去。最早知道这个名字,是缘于严歌苓的小说《倒淌河》,描述的是一段放逐到西藏的城里人与当地藏民阿尕的爱情。如今,路过这里,却没有前往,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一想,也内心释然:全国那么大,我们走不完走不到的地方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