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难忘那年去援川散文

难忘那年去援川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W 次

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的“5?12”汶川地震,短短80秒,天府之国,山崩地裂,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难忘那年去援川散文

灾情紧急,救人是天!大爱无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场重大的灾难面前,全国各大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火线手术”、搜救伤员、转移群众……与时间赛跑,与生命抗争,与死神展开激烈的生命抢夺战,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们来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城市,针对灾区实际,派人给物,不惜一切代价驰援汶川震灾区。主动请缨的外科医生、研究生小王,是死缠硬磨随医院派出支援救灾医疗救护小组中最年轻的一位成员。

大敌当前,容不得半点疏漏,来不得丝毫麻痹,救治伤员的责任感和神圣使命,已经深深地烙在小王心里。

回首往事,小王说:“在强烈的余震中,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的外科医生,我和医疗救护小组的战友们临危受命,牢记使命,不顾千辛万险,克服重重困难,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是我们‘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只要有一线生的希望,我们都会竭尽全力抢救伤病员。”

余震频频,他们医疗救护小组跋山涉水行走在山间小路、在滚石下、残垣断壁间,与生命赛跑;大雨滂沱中、驻地的帐篷里,处处险象环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除了抢救别人,医疗救护小组还要应对随时而来的各种危险。六月二十六日凌晨,一幕幕悲情与感动的画面,闪现在连续作战、疲惫不堪小王的梦乡:“……绿树覆盖的青山绿水变得满目苍夷,宁静美丽的村镇化为一片废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顷刻间被淹埋在瓦砾之中,数十万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数百万百姓一时无家可归。全国各地的解放军、医护人员在强烈余震中搜救着废墟中的生命……”

凌晨五时许,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夹杂着豆大的.暴雨,袭向赴川医疗救护小组驻地。撕裂天地般肆虐怒吼的狂风,惊醒了小王的梦。

“啊!有危险。队友们,快起来!”他大声呼喊着叫醒队友,最后一个冲出帐篷外。

此时,天空中飞舞着树枝、纸片,旁边建筑物上不时掉落下装修的木板、铁皮。医疗救护小组队员的帐篷像在狂风暴雨中航行的小船,不停地摇晃、战栗着;固定帐篷的绳子发出“嗡嗡”的声音,随时都会有绷断的危险;一些脱离了石头固定的帐篷角,在这风雨交加的夜色中,黑色的幽灵般张牙舞爪,像是要极力获取自由、甩掉一切羁绊飞上自由的天空。

熟睡中被小王叫醒的队友,顾不上穿御寒的衣物,迅速跑出帐篷对驻地展开全力抢救。晾晒衣物的绳子用来加固帐篷,旁边工地上几十斤的石头搬来压住帐篷的角落,各种坚固的铁管、木棍对帐篷的框架进行紧急加固,随风雨四处“奔逃”的锅碗瓢盆,被队员一一追赶回来。

可,似乎是被激怒的狂风,夹杂着越来越密集的雨水,与医疗救护小组队员们拼命抗争。刚刚栓牢帐篷的绳子又被撕扯断了,怎么办?

困难危险面前,没有一个人畏难退缩,几个身强力壮的队员,毫不犹豫直接用血肉之躯叠压在上面,一直坚持到队友完全用石头固牢压实帐篷。

突然,“呼隆隆”一阵响,是帐篷旁边一块银行装修用的、约五平方米左右的一块大铁皮呼啸着向驻地中央砸过来。

快闪开!队长老张声音嘶哑、大声呼叫着,却忽视了自己还在扯着帐篷角、身处万分危急之中,小王不顾安危一个箭步冲过去,两人同时扑倒在泥水里,仅仅几厘米只差,他和队长躲过了一场灾难。

医疗救护小组驻地的中央,有一颗地震前不久移植过来而且缠满光缆、电线的大树,用于固定大树的四棵碗口粗大木桩突然被狂风带离了地面,连接的铆钉也已分离,如果倒下,后果不堪设想。

风雨中,小王等几名队员毫不犹豫,用身体形成一面人墙,用力顶住不停摇摆的大树,宛如一座“众志成城、战天斗地”的雕塑,顽强挺立在暴风雨中。

狂风暴雨更猛烈了,不时能听到有滚石落下的猛烈撞击声,雨水浇透了他们全身、浇的得他们睁不开双眼。

为了医疗救护小组队员生命安全和驻地财产不受损失,与肆虐的狂风暴雨奋战僵持的过程中,小王突然感觉到负重背部的树身有异常,危急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左右用尽全力推开身旁的战友,缺少根基的大树瞬间倒下,他的右腿却被重重地压在了下面……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为小王等二名优秀队员火线入党仪式的现场上,医疗救护小组组长张教授高度评价铿锵有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有小王这样的同志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党的事业需要更多这样的共产党员。”

那年,在汶川抗震救灾那场没有硝烟的的战场上,感人的事迹不绝于耳,历史将永远记着那些精彩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