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抱歉,我不是你的老师散文

抱歉,我不是你的老师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2W 次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孩子有不会的问我,还好,我还会,所以,可以帮助孩子讲一下。有的家长会羡慕,看看人家,距离这么多年,工作上用不到,居然还能记得,真是厉害。诚然,因为孩子需要,很多家长也确确实实拿起课本,顺着孩子的学习,来费劲地梳理自己记忆中残存的知识点。以期用这种相伴学习,来帮到孩子。

抱歉,我不是你的老师散文

说实话,我也曾这样过。

到大树四五年级之前,我还可以比较快速地想出答案,跟大树一起分析。四五年级之后,面对那些看似熟悉,却一时间说不出所以然的题目,我开始感觉很吃力。有时,会让大树去做其他题目,我通过查阅资料准备一下,再跟大树讲。本身我自己的消化需要时间,我给大树讲解的时候,又会多少绕一些弯路,造成一道题目,原本并不难,可能一来二去的,三十分钟都解决不了。

即便如此费劲,大树仍不领情说:妈妈,你所说到的,我还没学呢!不能用,必须用我现在学过的来做这道题目。

一句话,泼了我一盆凉水。有时抹不开面儿,我干脆说:抱歉,我又不是你的老师,你去问老师吧!这道题目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写错了没事,空着也没事,写作业难不成还不允许孩子不会呀!

大树倒也不反对,开着天窗就去上学了。有时,我若想起来,就问问大树,你们老师讲了吗?听懂了吗?大树说:讲了,听懂了。跟你讲的有点不一样,你的方法太笨了。开始我还不认同。想当初,上初中时,我的数学可是一直特别棒,高中虽然选的是文科,但数学也一直是所有分数的领头军呢!如此水平,大材小用来做一些小学生的.题目,竟然被大树嫌弃拖了他的后腿,真是心有不甘。

但静心想想,我曾经的知识,虽然从基础上来说,依然是正确的,但经过这么多年,肯定有了很多更新。简言之,确实如大树所说,我的方法太笨了。虽然同样可以抵达目的地,但我却并不是走的高速路,而是绕了乡间小路,貌似和大树风雨同舟了,实则是带着大树掉到了坑里。不仅不能打开他的思路,还会浪费他很多时间。同时,也因为有此依赖,而不能养成向老师及时问问题的习惯。

再绕回来,其实,当时逼急眼了,不经意说的一句话:你去问老师呀!却是一个切实可行的不错的办法。

四五年级后,除去偶尔跟大树沟通一下作文的书写,其它科目我均举双手投降。我跟大树说:我没能力帮你,你还是去找老师吧!再不行问问同学,反正我是爱莫能助。如此一来二去,大树也不问我了。同时,大树老师反馈回来很多消息:有时,下课了,大树和同学们一起将老师团团围住,你问我问,争着问。甚至有时,是最后一节课,愣是拖了老师晚下班不止十五分钟。还有时,大树会趁着大课间跑到老师办公室去问,自己的科任老师不在,还会问其它班级的老师。

当听到这些消息时,我心里暖暖的,不仅是因为大树终于知道主动去问了,还为了这些老师,尤其那些并非大树任课的老师们,无私地帮助了这个好学的大男孩。

从大树四五年级,到现在的高一,大树这种问问题的习惯,一直保持得很好。虽然,他不再问我,但我心里一点也不感觉空落。毕竟来说,我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

但现实中呢!却有很多家长一直为之。

当然,这个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全都不好。有一些家长本身就是老师,或者即便不是老师,一直从事与一些学科相关的工作,那么,本身是肯定有能力教孩子的。这样一来,可以跟孩子做一些学科知识的沟通。但我个人以为,沟通只限于引导,如果上来就说答案,还不如不说。这一点,我是从我最早的Q友天天爸爸和下雨天身上学习的。在和孩子平素的沟通中,如果孩子对一方面的事情有所困惑,他们肯定不会直接说答案,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自己去寻。当然,这个和平时的讲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虽说有区别,理念是相通的,也就是说:平时的沟通,可以涉及理念,但不要说到具体的题目。谈论时,可以天马行空,尽力拓展孩子的思维,万不可急于求成,直接说到结果。这就好像我们写小说一样,直接写出结尾,谁还看过程呢!好的小说,就是一直伏笔落地地痴缠着,抓着你看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若说到具体的题目,引导孩子自己去分析,再就是借助老师的教导。

诚然,这些习惯养成之后,并非是家长可以大松心,大撒把,虽然孩子不问,但并非可以不问他。有时,完全可以在聊天的时候,将自己的一些理念灌输给他。

比如树爸,常看一些金融书籍,有时会跟大树谈论一些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偏巧是大树正在学的,两个人你来我往地谈论,好像遇到了知己。比如,我常书写,有时会和大树探讨一些作文的书写。大树也会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时,我常故意绕着不说,让他自己去悟。这样沟通的前提,并非是具体的题目,而是一些日常的聊天。与此相当的是,一些英语老师,并非是给孩子多讲题目,而是将一些英语口语用到日常对话中。一些具有很强知识掌控能力的家长,也很少系统地给孩子讲解题目,而是在日常的沟通中,将其潜移默化地灌输过去。

现在大树异地求学,这种沟通更少,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一直依赖家长的讲解,那么,到了大树这样的情况,最不适应的,并非是家长不能照顾左右,而是少了家长这位全能老师。同时,还未能养成有问题随时问老师的习惯。话说回来,家长若将时间都放到孩子身上,势必会感觉很累,这种辛苦,会通过一些情绪表达,让孩子以为,他的学习是为了家长,而非为了自己。

我个人感觉,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家长一定不要失去自己,不要变成孩子的交通工具,书写工具,学习工具,生存工具,要是一个有自己精彩生活的家长。只有如此,孩子才更加愿意信服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也会更加顺畅。

抱歉,我不是你的老师。这句话的背景是独特的,这种拒绝,并非狠心,而是一种善意的引导。我和大树均从中受益很多。

不知,您家,是什么样的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