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石城的散文

石城的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2W 次

我在看戴明贤的《安顺旧事:一种城记》。安顺,这个有着“石城”之称的贵州小城,亦是我的家乡。

石城的散文

我是在图书馆偶然看到这本书的,原想着借一本散文集,刚刚翻开一本《舒婷散文》,抬头思考着什么问题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原以为是哪位作者碰了巧起了这样的一个名儿,他或许也不知道有安顺这样的小城吧。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放下手中的书,把它取了下来,不想它说的就是我心里的那个安顺,却也不是那个安顺。

“安顺,是一座莹白的石头城。小城居民一生一世、每时每刻,没有离开过石头。”这是文中的第一句话,但是,在我的记忆里,城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石头。但是去安顺的话,会看到一路的石山。

我的家乡是安顺关岭县城的一个小村子,在大山里。每年我们至少会回去一次,回老家过年。我们是步行回去,要翻过一片高山,在六盘水市与安顺市的交界处,就会感受到安顺之所以被称为“石城”,就是因为那连绵不断的石山。站在山岭上向远处望,六盘水的土山和安顺的石山,就不是一样的面容。越往家的方向走,看到的就越是石头。

我也记得人家说安顺有很多石板房,但我也没有看到过,即使在老家,我也不觉得老家的房子能称为石板房。直到后来我能够和父亲一起在清明节回家祭祖,从老祖那里到祖太那里,路上会经过一处破落的老村子,村里早已没人居住。父亲跟我说,这里就是当年他们和老祖生活的地方,因为后来没有水了,全村都搬到了现在的村子里。我从长满杂草的屋基上走过,在高过膝盖的草丛里寻找那条石子路,看到旁边一间保存得还好的小屋,那被人工修过的石板搭砌成的屋顶,有几块已经掉落下来,也埋在了草丛里,只露出几个角。这时我才知道,原来真的有石板房。

后来,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每年的祭祖我一定会回去,但也只是走到老祖和祖太那里,会经过那个祖辈们生活过的旧村,却没有走进山下的村子里。

有一次,家族里有事,父亲带我一同回去,我长年不回家,族里的人大都不认识了,看着一张张得觉熟悉的脸,我努力回想着:小时候是在哪里见过他们呢?父亲领着我一一认了长辈:“你现在大了,以后家族里有事儿你就得常来,你记着,什么东西都大不过家族,你做事没有家族在后面顶着什么都做不成。现在爸爸还能扛,我来走,以后就得你来走了。”我认真地记着各位长辈该怎么称呼,记着同辈兄弟姐妹的名字,也记着父亲的话。父亲去忙了,我一个人没事儿做,随手取了大舅家里一根木棍,便往自己家的老屋走去(在老家的老屋子,因为只来两天,在老屋里重新铺床不方便就住在了大舅家里)。

坐在老屋前的一块大石头上往下看,老屋前有一块倾斜的大石。与其说是大石,不如说是老屋所在的这座山外露的一部分,这块石头的表面坑坑洼洼的,但它不是这里一个坑,那里一个坑,可以说它的表面没有一块是平整的,坑与坑相接,会有一条条石刃或尖儿,我最喜欢的就是上去踩一踩,感受那股通透全身的力量。向着它倾斜的方向,中部有两个较大的坑,底部有一个最大的坑,父亲他们将长竹竖着划开,将各节打通搭在石头上,下雨时雨水顺着竹流进坑里,如此我们家便有了全村最大的蓄水池。我是一直这样认为的,至少这样的蓄水池在其他人家我都没有看到过。

我脚下的这块大石,也不只是石头那么简单,将它翻过来,会发现中间已被掏空并且打磨光滑了,这是一个过年时用来打粑的石臼,一年只用一次。平时过小年需要打粑的时候,用的都是小的石臼,小的石臼用处特别多,做辣椒面、花椒粉这些都要用到它。大石臼不用的时候就被翻过来,到用的时候就用热水里外刷干净了。老屋后面,有一间小石屋,那是我们家的磨房,磨盘就在屋外,记得那里是一小块平整的地,边缘用小石头垒起来,背后有几棵长得极好的小树。现在想想,若将那磨盘换成棋盘,倒真有一番修仙的感觉。长年不在老家生活,我从来没有看到爷爷奶奶是怎么使用那个磨盘的,现在只能在母亲做豆腐时听她说起,以前在老家婆婆用磨盘磨的豆粉做出来的豆腐是多么好,然后在脑海里努力想象着。那时我竟然没有走过去推一推那个磨盘,看看是不是真的很费力,现在想来,真是一大遗憾了。

我从家门口的石阶走下去,那石阶也是用很多不规整的石头堆砌而成的,然而,每一层的'表面都能使其平整。我也不知当年搬到这里,父辈下了多少功夫,却也能从中看出其中的不易。走到村子里人家较多的地方,这时我才发现大部分人家已经建起了新房,是那种两三层的平房。房前依旧是一块平地,平地下方是一两间小屋,用来养猪养牛。可我总觉得没有从前的感觉了,水泥的砖块砌成的房屋,没有了曾经的味道。

老家的人们新建的平房,离自己的老屋不会太远,有些人家的新屋,就建在自家的老屋旁,我看着那一间间老屋,那根据每一块石头的形状,用我不知道的东西使它们黏在一起砌成的石墙,我想,我以前是多么的错误。谁说这不是石板房?谁说这里不是石城?

是的,变了。可是有什么理由不改变呢?总是要往前走的。从老村到这里,从老屋到新屋,村子变了,屋子变了,山没变,人没变,人在石头上留下的痕迹没有变。就像那句话说的:“一生一世、每时每刻,没有离开过石头。”

这里,我的家确实是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