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的鞋子的故事的散文

我的鞋子的故事的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W 次

我的鞋子的故事的散文

前一阵子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心情不好,于是就去买鞋子。一双是斯凯奇的运动鞋,黑色反毛皮面,看了好多次,因为没有我能穿的码,商家答应调货,等了将近一个月鞋子才寄到。另外一双是天意美的白色高跟凉鞋,也看过两三次,是今年流行的新款式,但价钱比较贵,还好这次去的时候商家正好搞活动,我看中的鞋子打特价,少了一百块,一高兴就买了。等到两双鞋子都买回来,心中的郁闷之气也渐渐地消散了一些。

后来仔细想想,现在鞋子还真不少,二三十双,如果不数一数,我一下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双。今非昔比,现在冬天有棉皮鞋、厚厚的运动鞋、棉拖鞋;春秋有单皮鞋、靴子、薄的运动鞋;夏天有塑料拖鞋、洞洞鞋、皮凉鞋、皮拖鞋、网孔运动鞋。如果从搭配衣服的角度看,有搭配裙子的高跟鞋、有搭配裤子坡跟鞋,还有专门搭配休闲装的、搭配运动服的休闲鞋和运动鞋。林林总总,如果把鞋子全部收起来的话,估计两个鞋柜都放不下。即便是这样,我的鞋子还算是非常简单的,大体能和衣服马马虎虎地搭配就算了。我见过朋友的鞋子,她们光是搭配裙子的鞋子就有很多讲究:什么样式的裙子能搭配什么样式的鞋子,还有衣服和鞋子的颜色也要搭配;甚至还有朋友说,有时买鞋,看到一款喜欢的鞋子,不知道买哪种颜色,就买几种不同的颜色,这样搭配衣服就更方便,我不知道她们家的鞋柜有多大,也不知道她们家的鞋柜有几个,那么多的鞋子,每天选择穿哪一双,都是颇费心思的事情,这些事对我来说真是太麻烦了。

现在人们穿鞋,不只是为了走路保护脚,也不单是为了保暖,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精致的生活。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候穿不同的鞋子,一方面当然是为了更舒适更方便,但是不少人买好多鞋子搭配不同的衣服,更多的是为了穿着更美更得体,生活更有品位。

看着眼前的鞋子,自然地想起了我的鞋子的故事。

小的时候,一年四季也就只有两三双鞋子。冬天一双棉鞋,夏天一双单鞋,也许还有一双稍微干净的鞋子,是专门用来走亲戚或逢年过节才能穿的。这些鞋子,都是母亲和姐姐手工制作的,布底灯芯绒鞋面。平时穿的鞋子多数是姐姐穿过的,她们的脚长大了,小的才能轮到我穿。那个年代,做一双鞋子很不容易,一块破布、一根线头都是做鞋子的必要材料,还要费工费时。一双鞋子从开始做到完成,没有两三个月甚至半年是做不出来的。其实并不是鞋子要做多长时间,主要是没有专门做鞋子的时间,人们白天要下地干活,晚上或下雨天才可以抽空做一点点。

小时候喜欢玩跳房子的游戏,就是找一块巴掌大石头片或破瓦片,地上画一些长方形的方框,把石头或瓦片踢到一定的区域。母亲最不喜欢我玩这种游戏,主要原因当然是这种游戏太耗费鞋子,一双新鞋子穿不了多久就被踢破了。那个年代,特别是下地干活,穿的鞋子经常都是前面破个洞,脚丫子露在外面,只有鞋后跟的底也磨破了,才可以换一双鞋子穿。我们村子南边有一条煤渣公路,后来路面铺了沥青,下地干活时必须走公路,母亲总是说:“走边上的土路,不要走中间,中间路面费鞋底。”

小时候还发生过一件事,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不知是上二年级还是三年级时,我的一双棉鞋找不到了,母亲就问我棉鞋去哪里了,我也不知道,母亲怀疑我把鞋子弄丢了,骂我看不住东西,丢三落四。后来放暑假,有一天,父亲笑着对我说:“告诉你一件怪事,你妈把你的棉鞋又找回来了!”父亲一边说,一边回头看母亲,母亲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双鞋放在门房柴火间的木板上,不知道谁把鞋放在那里,我还以为你把鞋丢了,新新的一双鞋,还可以再穿一个冬天呢!”我知道,母亲其实是告诉我,她错怪我了,而我觉得鞋子失而复得,也是很开心的。

穿破的鞋子,不是丢掉而是要留着,等到下雨天,没有雨鞋穿,就穿那种破洞了的鞋子踩雨水。一直穿到鞋子挂不到脚上,或者小得根本不能再穿了,才把破鞋子积攒起来,等到村子里来了那种挑着担子换针线的货郎,我们才拿积攒的破鞋子、剪的头发、破铜烂铁等废旧的东西,换一两个米花糖或缝衣服的针、顶针等。

这种情况持续到上高中时有所改变。高二的时候,父母为了说服正在上初中的弟弟继续上学,花了十多块钱给他买了一双黑色半高筒的雨鞋,可是有了新雨鞋,弟弟还是坚决不上学了,父母就对弟弟说:“如果你不上学,那双新雨鞋就不给你穿了,给你姐姐穿。”而我就意外地得到了一双崭新的雨鞋了。那个时候,秋季有一场连阴雨,下起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也许一个月,也许四十天,直到许多房屋漏雨、土墙不断坍塌。自从有了雨鞋,下雨天我就再也不用发愁鞋子湿漉漉的。在百良中学上高中的日子里,雨鞋是我特别爱惜的物品之一,每次穿过之后,我都要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包括鞋底的泥巴都要洗掉,放在通风处晾干,然后收起来以备下次再穿。当时的同学有雨鞋的人没有几个,绝大多数同学下雨时还是穿着布鞋,能有一双黄胶鞋穿都是很难得的。

那双雨鞋,我上大学也带着,一直到大学毕业工作两三年之后,雨鞋漏水了,也变的破旧不堪了,我才重新给自己买了一双紫色的半高筒的雨鞋。

上高中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外面有塑料鞋底卖,我们叫皮底。二姐很热心,给我买了一双黑色的塑料鞋底,做了一双样式很新的棉鞋,当时叫三片鞋,和现在的运动鞋样式差不多。为了搭配那双时尚的新鞋子,二姐又扯了两块布,给我做了一件绿色的的卡上衣,一条褐色涤纶裤子。那一年,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穿着新衣服新鞋子过年,那种快乐那份骄傲,直到现在想起来都格外的温暖,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在父母姐姐的眼里不再是小孩子了!特别是那双塑料底的棉鞋,走路时还有点响声,不管走到那里,我都能看到同学眼神中的羡慕之情。

85年考上大学后,父母筹划着我上大学的事,给我做了新被子新褥子,做了一套新衣服,再也没有多余的钱了给我买鞋子了。三姐七九年考上大学,穿的家里做的布鞋,可布鞋一到水房鞋底就湿了,就到外面找修鞋匠给鞋底钉了一层轮胎,鞋子就变得非常沉重。冬天下雪时,她的棉鞋从底到面都湿透了。后来实在不行,三姐就在学校商店买了一双人造革的鞋子下雨下雪时穿,那种鞋子样式像单皮鞋,但是比雨鞋便宜,三姐说她们宿舍只有她一个人穿的是家里做的布鞋。因此,母亲发愁说家里做的布鞋上大学不能穿,大学里的.水房洗手间经常是湿的,布鞋不能踩水;又担心布鞋在水泥路面上磨损太快,一双鞋穿不了几天鞋底就磨透了;还担心我穿着家里做的布鞋被同学笑话。正在我们左右为难的时候,我的好朋友斌阁说:“我有一双新买的鞋子,送给你穿,我在家里上学,换你一双布鞋穿,怎样?”她把自己的新鞋子拿来了,是咖啡色布面纯黑塑料底的鞋子,看样子比手工做的布鞋精致多了,我告诉了母亲,母亲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后来给她拿了两双新做的布鞋。还有一位要好的朋友西京,她知道我上大学家里困难,也特意送给我一双蓝色的塑料底鞋子。加上雨鞋,还有暑假时三姐从学校回来,特意给我买了一双泡沫塑料半高跟鞋,我一共有了四双鞋子。

直到现在,只要说到鞋子,我一定会想到斌阁和西京送给我鞋子的情形,常常都会感谢好朋友的一片情谊。

到了学校后,那两双布鞋换着穿,可惜穿了没有多久,前面就破了个洞,天气热时还可以穿凉鞋,可十月份以后,西安的天气渐渐冷了,我的鞋子又成了问题。我去西工大找正在上研究生的三姐商量。三姐说,干脆买一双皮鞋,布鞋都不结实,这样可以穿的久一点。于是我和姐姐上街,左挑右选,看中了一款枣红色的丁字中跟猪皮皮鞋,十三块多,三姐用她上研究生时的助学金帮我买了。从此以后,我就开始进入了穿皮鞋的阶段了。

那双枣红色皮鞋,我特别喜爱,特别珍惜。课余时间经常擦拭,经常给它擦鞋油,走路时都小心翼翼,以防不小心损坏了。说到擦皮鞋,得感谢舍友宋文霞,一开始我根本不会擦鞋油,是细致耐心的她教会了我:先用破布擦掉鞋上的浮灰,然后把鞋油涂上,注意鞋油要少,用鞋刷子把鞋油刷均匀,过五六分钟后,再用鞋刷子轻轻地来回刷,慢慢地看到皮子越来越光亮,最后再用破布擦拭,直到皮子变得光鲜如新时就大功告成了。这双皮鞋伴随我走过了四年美好而难忘的大学生活,直到大学毕业那年,枣红色的皮鞋穿坏了,我又买了一双黑色皮鞋。在大学阶段,除了皮鞋,我还有一双塑料拖鞋、一双运动鞋,应该是三五块那一种,是从学校小商店买的,那也是我的第一双拖鞋和第一双运动鞋。

工作之后,自己有了工资,可刚毕业那一阵子,工资不多,因为我父母接连去世、弟弟结婚等几件大事过后,我们的欠款竟然有两三千,加上结婚生孩子家庭建设,还要给公公婆婆生活费,经济还是相当紧张。那时,我们夫妻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两三百,还要慢慢地还欠款。没有办法,自己的衣服鞋子能省则省,虽然赚钱了,但穿鞋子的情形和上大学时候差不多:一双皮鞋,一双塑料拖鞋,不同的是多了一双棉皮鞋,北方的冬天很冷,办公室教室都没有暖气,没有棉鞋冬天还真是不好过。至于鞋子的质量,没有要求,都是到小店买最便宜的,我曾经有一双鞋子没有穿多久,鞋跟就歪到了一边,连正常的走路都受到影响。但鞋子的数量没有增加,大学毕业了,不上体育课了,甚至连运动鞋都省了。那时候年轻不怕累,出去走路、逛街都是穿皮鞋,当然穿皮鞋走路时也很累,但总觉得没有多余钱给自己花,能将就一下总算是节省一点。

直到96年到东莞工作,还是这种情形。从老家出来,换了个地方工作,把在韩城工作时刚刚买好的家具,包括洗衣机电视沙发还有锅碗瓢盆等全都运回老家,又要重新建设一个小家庭了。学校组织出去旅游,我依然只有一双皮鞋,就是那双皮鞋,还是刚到厚街时,跨日鞋店过教师节时搞活动,花了六十块钱买的。那双黑皮鞋,上班下班星期天,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是穿着它,甚至是打球跑步我都是穿着它。2001年暑假出去玩,我穿着是皮凉鞋登上了万里长城的居庸关,也曾穿着皮鞋爬上了肇庆的七星岩,回到老家走十几里凹凸不平的土路,也是穿着高跟的皮凉鞋。后来有一年回老家去韩城,在小摊上发现了回力鞋,非常高兴,花了十八块钱买了一双,算是对自己奢侈了一回。

大概是02、03以后,日子才渐渐地好了一点,鞋子买得多一点了。这个阶段,鞋子主要在超市买,质量比小店里买的稍好一些,价钱也要贵一点,经常穿的鞋子有时会多买一双,方便换着穿,运动鞋也是在超市买,有的质量还不错,一双鞋子穿两三年还是可以的。从那时起,我们的消费观念就慢慢地改变了,买东西不是说要买最便宜的,而是要挑选性价比比较高的,这样买东西消费更实惠。

渐渐地,女儿长大了,她的脚经常出汗,鞋子要有两三双换着穿,而且不愿意再穿超市买的鞋子,我们就去安踏之类的鞋店给她买,她穿过之后说比超市买的好,渐渐地我们自己也都买安踏鞋子穿,感觉确实比从超市买的运动鞋好多了。但是没有高兴多久,女儿又说安踏鞋子不好,下雨天总是打滑,她曾经滑倒过两次,同学都穿的阿迪达斯或耐克,我们就给她在搞活动打折时买了两双。此后,我们也去这两个品牌店去逛,看见打折时给自己也买,穿过之后才发现的确是物有所值,品牌自有品牌的优点。

渐渐地,周围的朋友互相交流,说鞋子要去专卖店去买,鞋子的质量会好得多。于是鞋子的档次又提高了,鞋子的数量、品种也在不断地增加。现在,对鞋子的要求就更高了,要质量好,穿着舒适,而经常买两到三双,以便换着穿。

最近几年,对鞋子的要求又不一样了,一般情况是要买品牌。2015年去美国旅游,去的时候我们说准备买运动鞋,同事就笑我们,说你现在不用买鞋子,把自己的旧鞋子穿上,到美国买鞋,质量又好,价钱又实惠,别人专门到美国带好多双鞋子回来。我们听从了他们的建议,穿着旧鞋子去,在美国各自买了好几双鞋:北方的脸、斯凯奇、耐克、阿迪达斯,直到现在,那几双鞋子还在穿,确实是价钱实惠穿着舒适。

我的先生有时会说:“鞋子吗,你喜欢就买。”其实,如果不是嫌太多没有地方放,收拾起来太麻烦,可能还真会买更多的回来。当然,我是经历了太多的苦日子,还不至于浪费。而那些从小就没有吃过苦家境稍好的一些人,就可能高兴了就买,不高兴了就扔,还有90后、00后的孩子们,有的人真是买鞋和扔掉鞋子都是一念之间,不用想那么多。

以上就是我的鞋子的故事。其实,鞋子的不断变化,也代表着生活的不断进步。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许多事情,见识了太多的社会发展和变化。小时候过的是传统农业时代的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那那时的生活,是以节约为本,一滴水、一滴油、一粒粮食、一块碎布、一段线头、一棵草、一片树叶、一根树枝、甚至是一堆牛粪都要爱惜,这些都是生活必须品,人人都要勤俭持家。从种棉花,纺线织布到做成衣服,全部是手工制作,油、醋、辣子花椒都是自己种的,除了盐、火柴、纸张等少数物品是需要买的,而现在进入吃穿用度都要买的现代社会,甚至连吃的水、用的电都是要花钱买的商品经济社会。那个时候,出门基本上是走路,最多骑自行车,但自行车一个村子都没有几辆,那是奢侈品。昨天还不可思议的事情,今天就出现了,互联网、手机、微信、导航、飞机、高铁等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际方式和思维方式,一日三秋的漫长的等待没有了,有的是微信和视频,即使在天涯海角都可以随时联系。方便快捷、生产过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人们再也不用爱物惜物了,而是要不断地消费,不断地淘汰,物资极大的丰富,国家也在提倡消费,生产过剩。无论走到那里,都会有人向你推销员各种东西,总会有人拉着你去消费。每天都会接到两三个电话:“我是XXX银行,请问你要贷款吗?”大街小巷,贴满了打折促销的广告,叫人目不暇接。

鞋子虽小,却可以看出来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人们对于鞋子,不仅追求它的实用功能,更多的时候,是追求时尚、追求美好精致生活的体现,从中折射出了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迁。

二〇一七年十月十六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