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清凉境今昔散文

清凉境今昔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78K 次

初识清凉境是几年前的事,并不是特意去的,只是有点事路过那里。起先也没在意那所小房子,太普通了,以为是住户的一间柴房。抬头看到门楣上“清凉境”三个字,便感觉这房子不普通了。字是刻在一块青白色的石块上,嵌在墙体里,字体刚劲稳练,沁人心脑。再细看那青褐色的墙砖,厚而大,透出一种古意;屋顶青灰色的弓形小瓦,一块块、一排排地咬合在一起,显现着以前江南民居的结构。揣度着这里肯定不是一般的居所;看到在小房子的旁边,还立有一块保护石碑,才知清凉境是一处古迹。碑后有些字迹已看不大清。向居在旁边的人家打听清凉境的历史,都不大清楚。他们都是解放后陆陆续续地从其他地方来这里安家的,只知以前这里草茂林深,只有一条路从城里通往杜坞;据说这是一条古道,道路是从小屋中间穿过,可供南来北往的行人作短暂的休息之所。猜想着,里面应该有石凳之类供人坐的物件,可惜没看见。另一头有住户的屋墙遮挡着光线,里面黯淡,稍微亮的地方,却见那黑漆漆的墙壁,像是被烟熏的迹象。想着清凉境也是在人间烟火的熏染下,有了生活味,却也失去了那些文人骚客们的吟风弄月的情怀。古道在民房的阻隔下断了,其实路没断,只不过是拐了个弯。有人的地方就有路,路何曾断过呢。

清凉境今昔散文

据史料记载,清凉境的前身为秋浦亭,早在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石城迁贵池,府县同城。为纪念南朝昭明太子,立祠于“郡廓之西”,俗称西庙。古时此地山岭纵横,山路蜿蜒,为便于往来西庙、杜坞的人们中途歇息,时人在路间建亭,因秋浦河在旁,也因贵池曾名秋浦,故亭名秋浦。从池州府城到秋浦亭有2.5里路,而再从秋浦亭至西庙,也正好是2.5里路,故乡人称之为“二里半亭”。

古时,在秋浦亭旁,有栖云庵座落在茂密的松林中,明月映辉,归鸟隐林,佛灯伴月,清心尼静。此景致便被列为古杏花村十二景之一——“栖云松月”。

宋人陈舜俞有《秋浦亭》诗一首:“牢落真秋浦,江山滞客舟;身同雁南去,心似水东流;鸥鸟荒烟里,渔人古渡头;只因山色好,来上九华楼。”

世间风风雨雨的侵蚀,兵荒马乱的岁月,秋浦亭几圮几建,终究是没离开过人们坎坎坷坷的'生活。

清光绪末,亭又一次倒塌,直到1914年,时贵池县临时议会议长胡子正率乡贤修复,并在两头门首嵌有石额,上刻“清凉境”三字。这是秋浦亭易名为清凉境之始。胡子正先生系池州本土名士,在战乱频繁的年代,仍编撰了《杏花村续志》,使杏花村的杏花又一次绽放在人们的心头。

最近,看到那一带建起一幢幢楼房,鳞次栉比,显见着一座现代化的小区又很快诞生。清凉境是否还在?是否还在坚守着那一份古远的清凉?

在一个周末,过西门大桥入杏花村大道,向右拐进一条水泥坡路,路不宽,再上一点,便是石子土路了。靠白洋河边有几户人家,还没有拆迁。到小坡顶上,路被挖土机挖出了一个大峭壁,旁边是杂草丛生,也有小块的菜园地,地里的菜青青葱葱。向前看,原是清凉境的地方,如今是一片喧嚣的大工地,渣土车装着黄土,一趟一趟地往来穿梭;工人们正在工地上紧张忙碌施工,一、二十层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我站在坡顶上,放眼四望,努力地寻找着那一处古迹——清凉境的踪影。怎么不在了,我的心在收紧,失望的情绪瞬间萦绕心头。不甘心,又仔细搜寻,蓦然瞥见,在一栋高楼下,还留有一处土墩,在土墩的上面有一座孤零零的小矮房子,这不就是清凉境吗。它完全被高楼的阴影遮盖住了,怪不得我一时没发现,我内心升起无比的喜悦。而此时,清凉境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佝偻着身子,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流露出满心的凄凉。人们在改变着曾经的容颜,无休无止。他无法阻挡人们向往繁华生活的步伐,他也不曾想去阻挡,因为这是人类进步的必然。而他只不过希望在人们繁华的身后,能有一片属于他的栖身之地,保留那一片历史的天空。

我走近他,感受到他苍老的身影在风中颤抖,仿若在寒冷的冬天里,一个无依无靠的老人在寒冻中瑟瑟。我触摸着他斑驳开裂的身体,受伤的身体里包裹着一个受伤的灵魂。望着眼前的一切,想着他曾经的好处,为过往的路人避风挡雨,遮日送凉。而今,又有谁能为他避风挡雨,送来烈日下的凄凉。想起清凉境建成后,捐修人胡子正在壁上题的一首诗:脩然撇尽人间热,此境人间竟有之;为甚纷纷名功客,到来只是不移时。

一位包工头模样的人,见我在拍清凉境,走过来对我说:“有关部门有意保护这片古迹,设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就地修复保护,一个是迁到正在建设的杏花村旅游区里。”

但愿如此,无论是就地保护,还是迁移别处,在人们的心中有了清凉境的位置,有了人们对历史古迹的尊重。而不仅仅是利益的驱使,才去做功利的保护。保护古迹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就是对我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最好担当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