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大灵岩寺散文

大灵岩寺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3W 次

五月的清晨。随着逶迤的山路,车窗外云雾朦胧、峰峦叠翠,奔赴两旁,走进了传说中的济南灵岩寺。

大灵岩寺散文

古寺始建于晋代,位于泰山西北麓。寺门外广场赫然立有楷体“大灵岩寺”碑,碑阴说明是元代所立。也许正因了此地独特的山水自然景观,依山而建蕴育着悠久的佛学文化。才引得乾隆帝对这里情有独钟,遥想当年该是怎样的场面,有感于斯,题诗于此,而今的御碑崖上,书法别具一格,端庄大气,从中也显示出其才气横溢的一面。

漫步于大殿庭院中,钟楼于东鼓楼于西,晨钟暮鼓,可以想象一下“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韵味,听说钟声响起的时候,在林壑幽谷间悠悠回荡,不决于耳。

随着导游的指引,远方山上,像是有一位手持禅杖的禅师,不由得让人感叹这个由松石形成的自然奇观。

墓塔林,石塔庄严肃穆,雕刻精美,不同时代风格迥异,据说电影少林寺曾在这里取景。也曾有如花女子在此拍摄写真,如各位高僧地下有知,该是怎样地情何以堪。

古柏已历阅多少沧桑,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碑碣诉说着诸如李白梁启超等时人名士的的到访,飘逸洒脱的行书也显示出昔日无名工匠不凡的功力。石碑镌刻着苏辙登临后写下了诗句:岩高日气薄,秀色如新洗。也许只有身临其境,才可以体会到此地风景的清流峻峭。

彩塑首位是达摩,面容黝黑,和山寺创始人朗公一样也是来自天竺,看来古印度是中国佛教渊源由来已久。佛学注重自身修养,与人向善。

泥塑生动而细致,最不同凡响的就是它们不是一贯的端庄古板,而是像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更加平易近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古池泉边,黄蕊兰花,木栈临水。泉水从石涧中冒出,注入石池中,宛如明镜,“镜池春晓”即出于此。“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李白在此挥毫留下了《题灵岩寺泉池》。

千年银杏,汉柏古檀,记取了千古岁月,辟支塔前,飞鸟争鸣,抬头望向树梢间,更觉的鸟鸣山更幽。辟支塔应该是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了,辟支塔来自于音译,意译为自己修炼得道的意思。始建于宋代,距今千年的建筑依然屹立不倒,在一九零几年至一九三几年的照片中,塔顶是倾斜欲坠的,杂草附着,七十年代重修,为保持原貌所用都是古砖,并且于顶层开始穿木架,然后逐级往下修葺,这一创举体现出了工匠们聪明才智。塔顶的构件分为八个铁链由铁人手牵住,引到塔底,可以起到避雷的作用,美观又科学。

曾巩曾有“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的诗句,但而今,为保护古塔已不能再驻足塔内了。

辟支塔浮雕据说描写的是古印度佛经故事。九十年代在清理泥沙时才被发现,人物图案刻工细腻,经年风蚀仍保持比较完好。但有些浮雕内容显示的是唐代风貌,比如朝拜图中官帽翅形状弯垂而不像宋时的那样横直。面容丰满,服饰特点以及妇女的高髻发式也有唐代特征,所持宝剑也是中国传统样式。

蓦然走过青衫僧人的背影,提醒着我们还有别样的生活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