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从猫耳洞诗人到民间文化使者的飞跃散文

从猫耳洞诗人到民间文化使者的飞跃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3W 次

听转业到江苏无锡的原师报道组岳有仁说,我们在云南老山前线时同一个部队的战友石晓良,退役后自主择业,在他的家乡江苏宜兴创办了一家集综合性、学术性、研究性和传播性于一体的民间组织机构————八面来风堂。经过近十年的奋力拼搏,他已成为赫赫有名的“民间文化使者”,他的文化艺术事业也蒸蒸日上,被艺术圈内外推崇为“当代曼生再现”。

从猫耳洞诗人到民间文化使者的飞跃散文

石晓良?那个初看起来不很健谈,又憨厚、老实、淳朴,却做梦都想当诗人的傻大兵?他是个典型的诗歌迷,特别爱写诗,在“猫儿洞”里也写了不少小诗歌,还自称是猫耳洞“诗人”。然而,十多年后他却变成了一个稍有名气的“文化使者”。在和石晓良取得联系后,粗略地翻了他开设的紫砂书画网,“壶画禅语”博客和特递来的一大摞书刊,才得知他现在笔名叫笑阳,艺名一壶道人,号民间陶夫。于是,我便产生了探究他从猫耳洞诗人到涉足书画,从军官到民间文化专业户,那段艰难而又曲折的人生演绎生涯。

军营圆梦,初露锋芒

1963年4月,石晓良出生在陶都宜兴宜城镇巷头大队东山堡小队一个贫寒的家庭。那时,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石晓良的父亲原来是宜城港区的搬运工人,1960年下放到生产队当小队长,他母亲则是地地道道的文盲农民。本该是城市户口的石晓良,也就这样成了乡下娃娃。当时,教育的环境很差,他从巷头小学,到巷头中学,到十里牌中学都没上过好的学校。因为没有校舍,初中时他在普通农民家上过课,也在窑洞里自带小板凳上过课。所以一直到高一,石晓良基本上是没读过多少书。读书期间,他还放过牛、插过秧。到了高二,随着高考的恢复,石晓良跳出农门的思想日益强烈,感觉在三分地里很难成就一番事业。读高二要走十几里地,早晨五点出发,七点到学校,冬天特别冷,没有像样的衣服裤子穿,只有一双半旧的布鞋,有时舍不得穿,只能赤着脚走到学校。那年头,脚上手上全部都是紫血。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石晓良学习十分刻苦,一直很想跳出农门,想走出农村。高考时,由于农村中学师资匮乏,教育质量比较差,加之他的基础没打牢,高考名落孙山了。但他却不因此而放弃,在苦苦寻找机会。

石晓良特别想再继续读书,但由于家庭压力很大,经济也比较困难,没有办法继续复读,眼看大学梦难圆,在这种情况之下,他选择了唯一的一条路:当兵,争取考军校。1981年10月,他应征入伍到山西。在部队,石晓良一边刻苦参加军事训练,一边偷偷地复习文化,很快得到一份好差事——给领导补习文化。在给领导补习文化的过程中,他的文化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真是一举多得啊!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级领导的鼓励下,他鼓起勇气报考了军校。通过他自己的刻苦努力,最终以高分考上了长沙炮兵学院,圆了进军校读大学的梦。198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石家庄某集团军任排长。当时,石晓良可得意啦!毕竟实现了从士兵到军官的跨越,他多想回到家乡让父老乡亲看看,自己已经出人头地啦!当上了军官,穿上了四个兜的干部服。他还默默发誓,要在部队好好摸爬滚打,干出一番事业,得到上级的提拔重用。

到老山参战给他提供了诗歌创作的平台和机遇。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后,中越边境的战事仍然十分紧张,中央军委出于锻炼部队的目的,把一大批部队拉到“两山”轮战,石晓良所在的部队也被列入轮战对象。当排长不到一年的他,随部队到了仍然充满战争火药味的老山前线。他算幸运,上级有给他选择的余地,他可以从事军事,也可以从事政工。是到司令部当军事参谋,还是到政治处当干事由他自己选择。他思忖再三,选择了当政治干事,他认为:政治干事可以写点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好出名,脑力劳动多一些,打仗的风险也小一些。于是,他就到政治处当了一名干事,随部队开赴老山前线。

火热的战地生活是军旅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当时,在前线的每一个连队的墙上和猫耳洞口,几乎都能看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诗句。对于从事宣传工作且酷爱诗歌的石晓良来说,自然会萌发写诗的欲望。那时,他的文学功底还很薄,但前线战斗生活是军旅创作的不竭源泉。加上亲临其境的意境,又有空余时间摸索磨砺。他开始利用战斗间隙读书、看报,并试着写诗。终于在猫耳洞写出了处女作《我是一颗流星》:我是一颗流星/没有脱离星系/为了——/南山群永远显示青春风姿/百灵鸟永远无忧无虑欢唱/海平面永远沿着视线延伸/从北星座向南星座滑行//我身穿国防绿滑行/留下一片绿色灿烂的世界/我佩戴三点红滑行/留下一道闪光永恒的轨迹//我是一颗流星/释放完最后一颗细胞的热量/轰轰烈烈倒下/和地平线平行……。1987年5月26日,这首处女诗终于发表在《文山报》上。处女作的发表,让他高兴不已,更增添了诗歌创作的动力。尔后,石晓良诗如泉涌,先后在《含笑花》诗报、《老山兰》、《文山报》、《宜兴报》、《战友报》、《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报》仅20家报刊发表了《士兵浪漫曲》、《猫耳洞回声》、《泥土》、《士兵?母亲?猫耳洞》等30多篇诗歌。虽然,他的诗称不上是划时代的经典,但毕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战友们的夸赞。这段时期的石晓良,还真的有大诗人、名作家的自豪感。对战友们封他为“猫耳洞诗人”,暗暗自喜。更让他高兴的是,由于他在前线表现突出,又创作了不少鼓舞士气的诗歌,多次立功受奖,为后来提拔重用,晋升中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他自己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无心插柳,竟然成荫

部队回到驻地石家庄后,石晓良拜现任全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著名诗人、书法家旭宇为师。那时,石晓良对书法一窍不通,没有任何感觉。当时拜师,完全是为发几首小诗。后来经常看旭宇老师写书法,又介绍他认识了河北画院有名的艺术大家韩羽、院长王怀骐、一级美术师钟长生,河北师大教授李明久、白云乡,河北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问雨(已故)、赵贵德等一批文化名人。利用工作之便,石晓良又到北京认识了吴冠中、沈鹏、尹瘦石(已故)、白雪石、秦岭云等著名画家。随着慢慢的交流,人际关系扩大以后,石晓良也就逐步喜欢上了书画,想通过收藏书画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一些工作,做一点贡献。实际上,石晓良的人生过程,就是在了解书画、逐步发展到对书画着迷的全过程,而且是从不熟悉到认知、喜欢,再到全身心投入研究,一发而不可收。

1992年5月,宜兴召开第二届陶瓷艺术节,石晓良邀请河北画院的江枫和钟长生参加,并结识了一批在宜兴的外地书画家,在其中既得到了乐趣,又增长了见识。1993年,石晓良从石家庄调到家乡驻军某炮兵师,一干又是8年,从新闻干事,到政治部秘书,到群联科长。1995年,石晓良把河北的著名山水画家钟长生和花鸟画家问雨及镇江画院院长李苇成三人请到宜兴,在徐悲鸿纪念馆办了一个展览,并出资把他们每个人二十几张画买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展览结束后,石晓良与钟长生联系,请他来画江南风光。他们两个人应邀赴约,如临其境,灵感倍发,创作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钟长生白天写生,晚上画画,石晓良白天欣赏大自然的风光,酝酿诗篇,于是成就了《钟长生山水画欣赏——江南园林水乡系列》的诗画集,国内很多电视台和报纸作了宣传。

出版这本书后,石晓良就特别想在这方面有所成就。在政治部秘书科长的位置上干了两年以后,他萌生了辞官的念头。

自主创业,腊梅吐香

石晓良是一个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1年部队军转干部首次实行双向选择,既转业安置又可自主择业。他抛弃了世俗偏见和亲朋好友的好言相劝,不图舒服,勇做自主择业第一人。“笑阳”这个笔名,是他决定自主择业,并决心走文化传播之路的时候取的。他说,因为选择了一个新起点,所以给自己起一个新笔名,开始一段新道路;其次,“笑阳”也是他的生活之道,一种笑对人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另外,“笑阳”跟他的本名“晓良”也有点谐音的味道。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不一样,所磨练的人生意志也不一样。刚开始出来的时候,石晓良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没有方向。在无锡呆了近一年的时间,石晓良筹备成立中新社无锡分社,但实践下来,他觉得空对空的楼台是很难搭建起来的,因为都是依附在别人身上,楼台如果一方塌了,可能整个就塌掉了。于是,他开始思考完善自己的方案。石晓良喜欢研究书画,虽说没有取得多大成果,但毕竟喜欢那么多年了。他想:中国书画有传统的民族精神,紫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品牌,如果家乡的紫砂能够和书画联姻结合,那是再好不过的。这样,对艺术家也好,对喜欢茶文化的人们也好,都具有很大的魅力。有这样的好土壤、好机遇,自己怎能不抓住呢?他毅然决定回自己的家乡扎扎实实地做这样一种事业呢?石晓良开始有了新的梦想。

过程是自己享受的,结果是给别人看的,别人一般只看到你的结果。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就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石晓良成功的欲望非常强,他当时转业费全部加起来只有13万多,加上家里的储蓄,一共有20多万。仅凭这点钱,是很难造就一个很大的阵地的。要干事业,就需要有敢于冒险的精神。抱着这样的想法,石晓良在宜兴骑着摩托车转了三十多圈,最后先中一个虽蜇不起眼,但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地方。就是还处于有点荒凉,基础设施沿不完善的解放广场。在他认为地点不错,可盘算起来还是令他头疼,尽管解放广场荆溪大厦一层的面积有近1100平方,房子和装修加起来要300万,他那来这么多钱?但他认定的事就从不放弃,他认为:解放广场建筑风水好,环境不错,价格也公道,是比较理想的位置,比较适合办一个文化艺术沙龙。要创业就需要有敢于冒险的勇气,于是,他卖掉老屋,向亲戚朋友借贷,再向银行贷款185万元,终于创建了江南首个民间文化沙龙。

开始的时候,石晓良对书画的感觉只是朦朦胧胧的喜欢。但真正喜欢,真正懂得中国书画,是在2002年底在宜兴美术馆自费办了一个展览——当代新文人画代表人物朱新建的个人画展和石晓良自己的一个收藏展。石晓良在石家庄喜欢书画的战友杨海宽,在很大程度上给他推荐了朱新建。当时,他对朱新建没什么感觉,对朱新建的画,不说讨厌,但也没有喜欢到现在这种程度。朱新建的画,拿过来的时候,墨是很臭的,但装裱挂出来以后,每天感觉不一样。那次展览,石晓良一个星期都呆在展览馆,一直在看朱新建的作品。一个星期看下来以后,石晓良感觉突然眼睛一亮,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至于以后的他太爱这个艺术了,中国画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和美的享受。

在石晓良没有过多接触书画以前,一直认为画就是写实的、漂亮的、完整的就好。朱新建的画,使他观点转了180度的弯子。他意识到,艺术应该是自然的、平淡的、直白的,更有味道,格调是放在第一位的,中国画的格调就是人的本质,人性的直白,那种人性直接在书画艺术上的表露是最好的艺术,它不表达官位、虚假的成分、夸张的程度,或者张扬的东西,它直接表达平平淡淡的、宁静致远的内心,让你心情平静下来,去欣赏,去享受。这也是石晓良为什么对朱新建这么偏爱,那么推崇,那么钟情,就是因为他得到了朱新建画里的内涵和精髓。朱新建的画作这对石晓良人格的修炼、个人艺术观的建立,审美情趣的提高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从此以后,石晓良更想做这样的事情。文化艺术沙龙应该办成什么样,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应该怎么走这条路,他胸有成竹。

展览还是寄托在别人身上的,石晓良毕竟还没有经济的、社会地位来支撑,只有靠他自己去勤奋地工作、劳动来取得自己一定的影响和成果。有一次他搬新家,宜兴广播电视报总编孙建平的父亲刚好住在他家的楼下,装修的时候他帮了一些忙。通过总编的父亲,石晓良和孙建平接上线。孙建平对他说,报社想办个关于艺术收藏方面的专栏,你如果承包下来,就稍微交一点版面费,你可以做些广告,还可以做宜兴收藏比较热的紫砂。当时,石晓良很想在报纸上、电视上有一个宣泄自己的主张、展示研究成果的`栏目。经和报社商量,专版定名为《阳羡典藏》,宗旨是四句话:崇尚传统,探讨艺术,引导收藏,力推新人。由此,石晓良接触了一些书画家、陶艺家,扩大了交流面和群众的认知度,踏上了与紫砂结缘之路。

办报过程中酸甜苦辣什么都有。刚开始办第一期报纸专版,石晓良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办成什么样的版面,心中没底。承包专版,一要交给报社一定的费用,二要办得有品位,写出有格调的文章,推出有力量的栏目。直到现在,石晓良办了128期,看了这个版面的很多读者给他来信来电,说这是宜兴的《中国文化报》,《中国文化报》应该办成这样的。那时,石晓良基本上是每天加班,白天跑陶艺家,晚上加班写稿子校对,一遍一遍地修正,争取丝毫不差,高质量,高品位。这张报纸,对石晓良影响最深的就是积累了很多资料,交了很多朋友,写了一批文章,提高了自己的鉴赏眼光。

八面来风,声名远播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为世界文明之瑰宝。特别是中国画,是直指内心的,只有在灵魂相撞、感情对流时才能深切领会到画的魅力和诱惑。2004年9月19日,身居江南繁华闹市的宜兴市解放广场张灯结彩,集文化艺术研究与收藏(中国新文人画与文人紫砂陶艺方向)、编著出版、艺展论坛、设计创作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性、研究性和传播性的民间组织机构———八面来风堂在这里成立了。

10年来,石晓良的八面来风堂组织策划了一百多次展览和论坛,编著出版了《宜兴陶与文人画》五卷、《朱新建国画?八面来风堂藏画》、《中国当代紫砂中青年十二家》,协助宜兴市农林局出刊《阳羡茶》一、二卷等百余种书刊画册,与宜兴广播电视报合办专版《阳羡典藏》128期、与福建省南平市闽北日报社合办“品茗论壶”专栏二百余期,与香港《大公报》、《大周刊》合开“紫砂陶与文人画”专题五十期;收藏了包括当代新文人画家朱新建、范扬等以及当代紫砂陶艺名家的上万件书画作品和紫砂陶艺作品,会同香港大公报、福建闽北日报、以及无锡日报、宜兴日报等主流媒体,建立自己的宣传平台,策划宣传了全国三百多位文人画家和紫砂陶艺家。免费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近五十万人次,向全国艺术爱好者免费赠阅书刊价值逾百万元。八面来风堂,成了江南乃至全国新文人画界和紫砂陶艺界关注的焦点。同福建省南平市宣传部、闽北日报社联合研究开发大武夷文化名家紫砂壶系列,品茗论壶,壶茶同誉,相映生辉,影响空前。至2012年4月14日,“品茗论壶”走进福建厦门,11月18日,“大武夷文化壶”又走进武夷山第六届海峡茶博会,短短四年里,石晓良已成功在全国近二十个城市成功举办了二十六次(场)“品茗论壶”主题系列活动。

石晓良的成功和八面来风堂的系列举措,受到当地、境内外主流媒体的强势关注。2006年《转业军官》第11期刊发“为了艺术的梦想”访谈;江苏卫视2007年建军节期间拍摄播出“八面来风翰墨香”专题片;2007年4月13日,香港《大公报》刊登《八面来风以陶为媒传播传统文化》一文;2008年3月31日,《无锡日报》二版头条发表了《从军人到“民间文化大使”——石晓良推介传播本土文化记事》一文;2008年9月23日《现代家庭报》15版头条刊发《一位军转干部开创的文化事业》通讯;2009年《转业军官》第四期刊发了他自撰的文章《小沙龙里做出大文章》;其自主创业经历和业绩入编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江苏转业军官风采录》一书;2010年《高尔夫旅游》杂志创刊号刊发了《有形天地,无形乾坤——释笑阳<合和天下>紫砂套壶》一文,9月,该刊又发表了《“民间文化大使”石晓良,五行属“睿”》一文;2010年5月20日,石晓良应邀协办“军转干部创业论坛暨《转业军官》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2011年,高铁《let’sgo》海南专刊第五期,发表了《三智:传承紫砂文化,开启觉悟之门》一文等等。

10年来,八面来风堂备受社会各界名流青睐和赞叹。原上海国画院副院长、著名篆刻家韩天衡全面考察八面来风堂后中肯地说:“想不到,民间文化艺术沙龙,我的学生开一个倒闭一个,八面来风堂是一个军转干部开办的,竟能办成如此规模和气度,堪称‘江南文化艺术沙龙第一家’”;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经常到八面来风堂看看,他看到八面来风堂越来越兴旺,感到非常吃惊地说:“一个纯粹的民间文化艺术沙龙,能够在宜兴这个特殊的土壤生存与发展,一定有它的独道之处,在我所见北京许多民办、公办的博物馆、艺术馆等,开展日常活动举步维艰,有的甚至靠出租门面维持,八面来风堂能够把紫砂和书画结合起来,一直研究并不断出刊,的确是一个奇迹”;中国书画网总版主王子庸发帖:批评家贾方舟说,第一次听朱新建谈话以后,就有一个感想,如果朱新建带一个研究生,这个研究生每天跟着他记录他说的话,然后汇集成一本小册子,就像罗丹的那本书一样,就像歌德的那本书一样,最后会成为经典。如今,已有人这样做了;著名美术批评家李小山来到八面来风堂后看了十分钟,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想不到,想不到,实在想不到,小小的一个宜兴居然有专门收藏和研究朱新建画作的地方。李小山又说:“八面来风堂因为研究和收藏朱新建的作品,具有相当深远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书画家杨海宽说:“八面来风堂堂主石晓良,五年问业大丰,终于汇集成《大丰谈艺》,似可称当代的《五灯会元》。”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丰谈艺》,成为2007年度美术类畅销书之一。

八面来风堂从石晓良一个人开始:从“猫耳洞诗人”开始;从拜访上千位书画家和紫砂陶艺家开始;从带回来的一件件艺术作品开始;从中新社无锡支社开始;从购买著名画家朱新建的一百张画开始;从第一次策划展出开始;从太湖文化艺术传媒中心开始;从2004年9月19日八面来风堂诞生开始……。八面来风堂从“以文养文,以藏养藏”经营理念开始;从“归零”和“摘苦”思想开始;从一百多次展出及论坛开始;从《大丰谈艺》、《阳羡茶》、典藏《朱新建国画》开始;从《阳羡典藏》、《大公报》、《闽北日报》开始;从以文人紫砂陶艺与当代新文人画相结合的《宜兴陶与文人画》系列开始;从首开“壶画论坛”开始;从“大武夷文化名家紫砂壶”系列活动开始……。石晓良从处女作《我是一颗流星》开始;从放弃官场开始;从拜访书画家开始;从第一次收藏开始;从军转自主择业开始;从购房设堂开始;从一系列有关文化艺术观察的文章开始;从采访朱新建的一百多万文字记录开始;从主编一系列文化艺术画册丛书开始……。从民间文化艺术大使开始:从对民间美术观察与研究开始;从沿袭清代陈曼生紫砂文化传承开始;从新文人画与紫砂陶艺相结合开始;从紫砂壶与武夷山岩茶绝配联姻及其系列活动开始;从连绵不断的壶画论坛茶话会开始;从在武夷山拜会儒释道三教泰斗与之当面品壶论道开始;从陶都宜兴?茶乡武夷“壶茶同誉”系列活动开始;从百所大学讲学开始,从甘当文化“蚁工”开始,从“文人陶瓷”研究开始;从行走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福建武夷山——浙江龙泉,建立四省四市民间文化艺术圈开始……。每一个开始都是石晓良敢于突破常规的策划主题;每一个开始都是八面来风堂八年丰硕的见证;每一个开始对新文人画界和紫砂陶艺界而言,所产生的意义都为空前。

从猫耳洞诗迷到民间文化使者,石晓良成功地完成了从军人到商人的角色转移;从想出人头地到为大众造福、继承发扬和传播民间文化,石晓良实现了儿时成名的梦想。一个喜欢而且被艺术氛围和魅力强烈吸引住的人,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艺术并吸取更多的营养,修炼比自身更重要的内心世界。正确地面对人生,面对各种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实,应该是所有追求自我发展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