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嘴大吃四方散文

嘴大吃四方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3W 次

“嘴大吃四方”是一句坊间俚语,我拿来作为文章的题目,却又在后面加上一个问号,这不明摆着对这种说法的不认同吗?

嘴大吃四方散文

请稍安勿躁,容我慢慢禀报。

在我看来,之所以有“嘴大吃四方”这么一种说法,很可能与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有关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评价人、尤其是评价女人的容貌,历来是推崇小嘴的,即所谓的“樱桃小嘴一点点”是也。嘴小的人、特别是嘴小的女人被人待见,那嘴大的女人、男人,岂不是就会气不顺了吗?这显然影响社会和谐(因为,和谐社会的第一要素,就是必须让五花八门的人都觉得有盼头,不会因走投无路奋起造反),“嘴大吃四方”的俚语,显然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应运而生,其功能,无疑是用来抚慰嘴大者的心灵——别气馁,嘴小固然漂亮,嘴大却更实惠,不信请看,摆在家里招财进宝的吉祥物貔貅,不就是长着一张大嘴吗?嘴大的朋友们,别自卑,尽管扯开自己的大嘴吃!只是别像没长屁股眼儿的貔貅一般只吃不拉,那会憋出病来的!

作为食物的入口,在“吃香的,喝辣的”之时,比起小嘴来,大嘴确实优势明显。但我要问的是,仅仅嘴大,就可以得心应口地“吃四方”吗?什么叫做“吃四方”?总不会是年复一年地呆在一个地方、日复一日地吃这个地方的饭食吧!“吃四方”的前提必须是“走四方”,也就是要能够或远或近地南北纵行、或快或慢地东西横走,一路行走一路吃,饿了停下吃,饱了接着走,东西美食进大嘴,南北风味满肚皮——这才是实至名归的“吃四方”呢!所以,没有四通八达的路,没有沿着路四方行走的可能,嘴再大,也无法风卷残云般扫荡四方美食。埋没“嘴才”啊,在那个缺乏完善的'道路系统、人无法便捷地四方行走的时代。

不妨以我的人生经历为例。20岁以前,西安城以外,只去过本省的泾阳县(有亲戚在仪祉农校当校长,好几年,我都去那儿过寒、暑假),接触到了当地的一些美食。“文革”期间,一次去北京“串联”,两次赴延安“朝圣”。在北京,倒是去全聚德吃了烤鸭(一位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的长辈请客)。可在延安,正值缺吃少穿的年代,美食云云,无从谈起;特别是当时去延安的路,显得崎岖且漫长,一路上饱受颠簸和风沙扑面之苦,想来就是真有美食享用,怕也会少了许多朵颐之快吧!

一晃3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走四方”,又是怎样的呢?出省、出国这里不说,单讲在省内转悠,高速公路已经四通八达,早晨从西安出发,中午时分就可以抵达毗邻四川的宁强、毗邻湖北的白河;去北边与内蒙接壤的神木县路途要远一些,但也无须披星戴月地朝发夕至。我就有过一大早吃过羊肉泡馍以后,打着饱嗝驱车北上,天没黑即在红碱涝畔吃刚刚捞上来的鲜鱼的经历,那叫一个“爽”啊!

近年退休以后,尽管总有干不完的活儿,但毕竟成了“自由身”,不用向单位头头请假,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外出云游。当然,说“随心所欲”有点儿夸张。有权人、有钱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打飞的”去夏威夷度周末、去巴黎买时装,你商某人能吗?不能不能。不过,乘坐高速公路大巴,游览秦岭南北、关中东西,享用各地美食的经济实力,我还是具备的。回忆了一下,刚刚过去的2012年里,我“走四方”、“吃四方”的记录如下——

两次去石泉县,吃油炸汉江小虾,吃石锅汉江鱼,吃血粑粑,吃农家“泡汤”(在宰杀年猪后用新鲜猪肉烹制的大烩菜)……

去凤县,吃洋芋煎饼,吃洋芋搅团,吃干脚棒(用腊肉和干豆角焖制的佳肴)……

去宁强县,吃核桃饼,吃根面角(用蕨根淀粉制皮,以新鲜蔬菜为馅的蒸饺),吃假鱼(用豆腐皮包裹剁碎的黄豆芽、竹笋、豆腐上笼蒸制的鱼形美食)……

去紫阳县,吃蒸盆子,吃浆巴馍(用桐叶包裹包谷浆和新麦面蒸成)……

去汉阴县,吃炕炕馍,吃蕨粉皮子,吃白火石汆汤(把滚烫的小石子放进加有肉、菜的清汤中,是早期人类石烹技艺的遗存)……

去柞水县,吃腊肉炒粉皮,吃洋芋糍粑,吃神仙豆腐(用当地一种树的叶,榨出汁水制成)……

去太白县,吃豆豉炒肉,吃金丝南瓜,吃生菜,吃甘蓝,吃菜花(太白县的无公害蔬菜,遐迩知名)……

去蒲城县,吃面辣子,吃豆面糊糊,吃水盆羊肉……

去铜川市耀州区,吃咸汤面……

去宝鸡市,吃岐山臊子面、吃擀面皮、吃豆花泡馍,吃豆腐包子,吃酥锅盔……

……

就这样,“路阔走四方”,我沿着四通八达、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北上南下、东奔西走;“嘴张吃四方”,我面对五花八门、美不胜吃的各地美食细细品尝、声声赞叹!每逢其时,感恩之情总会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感恩陕南陕北东府西府还有关中平原这块养育着三秦儿女的热土,感恩创制出如此丰富多彩佳肴美味的父老乡亲,感恩让通衢大道延伸到四面八方的道路建设者……

不过,在感恩的同时,也稍稍有恨。这就是:一恨自己嘴巴不够大,二恨自己肚皮实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