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记叙文作文 > 记叙文的作文3篇(精华)

记叙文的作文3篇(精华)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9W 次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叙文的作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叙文的作文3篇(精华)

记叙文的作文 篇1

回想起我的童年就伤感!在我的童年里,充满了悲伤、痛苦,我就是这样痛苦地长大,在逆境中成长。

记得我七岁那一年,我放学回家,见其他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奔向小卖部,随后手拿着小吃,有滋有味地吃着出来。那一幕幕在我脑海回放,我十分眼馋,好想吃!

那天回家,我看见抽屉上有一些零钱,就拿了两元钱。第二天……我被父母抓起来严刑拷打,当时,我很想说:“为什么我就不能有零花钱,咱家又不是缺钱,别人家的小孩,每天五六元钱,而我呢!”从那以后,父母仍就不给我一分钱,我一提钱,又要受到父亲一顿打。

在我十一岁上五年级时,我能在田中插秧,也能在地里挖土背玉米……而同龄小伙伴却能在屋里嬉戏,看电视。那一阵阵欢笑,与我的一把汗水,一滴滴眼泪相比,想象都叫人心寒。更令我心寒的,是插秧时我挨了一巴掌。在那天,我一次插三列走在前头,笔直的三列秧到了转角处,我不知怎么拐弯,胡乱插几株秧苗,父亲走过来二话没说,“啪”的一声就是一个耳光,火辣辣的,打得我头昏眼花,差点倒在田里,只听他说:“看你有啥用,一个弯儿都转不过,打个楔子不就就过了!”我那时怎么知道打楔子?别人都说我父亲太严厉了,而我父亲却说,小孩从小就该严格要求,要多锻炼。

不仅生活上是如此,学习方面也是这样。这次半期考试,那种不幸、痛苦的事又发生在我的'身上。

这次考试,我考得很不理想,班主任对我改变了看法,重重地惩罚了我。我的父母对我更是痛加斥责,破口大骂,也难怪,因为我从前十名一下子滑到三十多名。

那天晚上,我就被思想教育了。“你自己看看你的成绩,真不知道你成天在学校学了啥子。下降二十多名,不晓得你在想什么!”我父母轮番骂我,他们说到气愤之处,就会对我拳脚相加,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就独自跪在板凳上,任他们骂,任他们打,而我只能一个人默默流泪!

为什么我的成长道路充满痛苦?为什么老天要让我在痛苦地长大?我的童年,充满悲伤、痛苦……这种思想一直占据着我的心灵……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课外书上看到司马迁经历,他在遭受人生最大的痛苦后仍能写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而我,只是在父母不理解我的情况下遭受打骂,我这痛苦和他的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呢?想到这里,我的心情豁然开朗了,我要把这种痛苦当成人生的磨练。

“一切痛苦能够毁灭人,然而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消灭!”我也要把痛苦毁灭,我要把它当作前进的动力!

记叙文的作文 篇2

今天,带着自己泡的咖啡独自到天地(我给一座山取的名字)去了。

坐在山上,品着那又苦又涩的咖啡,闻着那香浓的味道,看着那即将坠落的夕阳,我想到了那常遭不幸的女作家温庭筠,她的一生坎坷不平,那么我的呢?我的是怎么样的?

人的一生都在高潮与低潮沉浮,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也有波澜壮阔的时候,但是却不可能一帆风顺。还记得妈妈给我讲小时候的故事:

3岁,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或许都已经能到处乱跑了,可是,对于我来说,不是这样的,我只能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别说叫我学走路了,就连站都站不稳,只要稍稍多站一会儿,就会摔倒。这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家人所希望看到的。没办法,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就往医院里送钱,知道我的人都说我是用钱“堆”起来的,钱比人重。对这些,我只能付之一笑。家里人那时也挺着急的,他们为了能让我快点能走路,想尽各种办法,到出求神拜佛,护身符也求了不少,他们好担心我就这样永远不能走路了,就算能走,也很可能会变得一瘸一拐了。而我就更不用说了,成天咿咿哑哑地吵着要学走路,可是我站都站不久,站不稳,成天摔跤,于是,便呜哇一声哭了起来,我是在哭自己的不争气,哭够了,哭完了,便又咿哑地吵着要走路。我就这样每天不灰心地学着,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然后爬起来,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艰难训练。大概上天被我感动了,终于有一天,奇迹出现了。我可以走路了。那天大家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而我也在那手舞足蹈地为自己庆贺。

然而,到了小学,我走起路来,仍然有时会无故摔倒,不过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已经能够走了。还让我学会了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这件事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失败了不要紧,要紧的是要知道擦干眼泪,开始新一轮的挑战。

想到这里,我发现我的眼角已经湿润了,在斜晖的映衬下,两行伴着成功喜悦的结晶晶莹地挂在脸上了……

记叙文的作文 篇3

说到青春期大家一定会想到很多:什么青春豆啦,变声啦,成长啦,总之有很多很多变化。但我们最大的问题还是变得独立了,不愿意与家长沟通了,有事宁可跟朋友说也不愿与父母说了。

确实,家长进入了更年期,而我们进入了青春期,两期交锋,必然会引起一些矛盾。家长不再是孩子心中的hero+supperman,孩子也没有了小时的那份可爱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陌生感。

我们与家长生长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年代,这样,我们与父母的性格就会显得天差地别:我们好辩论,喜欢钻牛角尖,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敢于挑战老师和家长,呈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充满热情和抱负,富于理想主义,由于抱负和理想,使我们有一点好高骛远,想入非非。性格也很“两极性”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这时的我们以为自己已经长大,急着想离开父母的管制,想用自己那还没长成的翅膀飞到属于自己的天空……但是,父母显得更保守,更稳重,更现实,更富有经验,于是沉着冷静,因此,我们与家长之间出现了代沟,遇事想法不同,有时,我们看着很有趣的事家长却觉得无聊透顶,这是我们觉得家长没有人情味,太过于现实,于是便渐渐地与家长疏远起来。

这时的我们以为自己已经长大,急着想离开父母的管制,想用自己那还没长成的`翅膀飞到属于自己的天空……随着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我们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已不满足于父母、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这样,对父母的顶撞在所难免,这又疏远了我们与家长的距离。

我们总觉得成年人容易满足于已得到的利益,趋于保持现状,不思进取,而我们则事事正在有待解决之中,常常是满怀希望,乐于开拓。就像梁启超所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未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之皆其所以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我们已经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采,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非常希望有单独的住宿房间,有个人的抽屉,并喜欢把抽屉锁起来,好像有什么秘密的东西不愿让别人知道,其实里面并无什么要紧的东西。我们变得爱写日记,就是这种闭锁性的表现。记日记既可倾吐心声,又可保守秘密。但这样使我们很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想的强烈愿望,这使得我们我们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找“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对知心朋友能坦率地说出内心的秘密。但是,对家长却守口如瓶,绝口不提。

青春期的我们,显得独立了,需要自己的空间了。变得独立了,真心的希望家长多多理解我们,给我们一点空间,我想这样我们与家长一定能够拉近距离,亲情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