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精华】高一作文集锦六篇

【精华】高一作文集锦六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2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作文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高一作文集锦六篇

高一作文 篇1

文学,是铁马冰河入梦的豪情,是飞剑决浮云的潇洒,是烽火连三月的社稷忧心,它与中华武术相丝相融。在硝烟中,诗歌染上血气方刚,在古墨晕染中,君子路见不平而拔刀。文学,武术共同铸造了中国人的内心。

历史漫漫长河,若隐着刀光剑影。浪迹天涯,一袭清风,仗剑明月的是侠客。壮酒豪情,除恶扬义的失意英雄,造福一方黎民,形成了一方绿林。

自墨子,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侠客,他们的剑意划开了漫漫长夜。也自墨子的防守圣经《非攻》,中华武术的精髓集结成册,奉为典籍。文学成为武道的载体,记载了一招一式的精妙,孕育了一代代侠客的剑意拳风。一代代的侠骨道义也融入文学,武道大师的灵魂思想透过文学的大门,教导一个懵懂的少年塑造仗剑抗争天下的战魂。侠客也就在武道经典中,一代代传承,侠客精神也在文学中亘古,交融在历史长河中。

文学则给绿林好汉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水浒传》中的各路豪杰,深的武术真谛,一烈酒下肚,一飞剑夺魂。文学中的飞檐走壁,水上轻功给武术蒙上了层神秘的面纱,致使一大批中国人习武,也就促使了绿林的形成。但也的益于文学的古墨书香,仁也融进了武术,绿林才有了好汉,武术也不是害人之道,而是以武炼体,借武卫国,武术有了真正的用道。

武术像束成熟的蒲公英,在文学的春风下,传播在中国的五湖四海,扎根在中国人的内心,在灵魂上饹上了侠客的侠肝义胆,绿林的见义勇为。

而反观武隐喻的战争,也因战争,文学在战争血腥的压迫下,迸发出了新的生机。文学因染上武的血气,更益光彩。

辛弃疾练舞,一生梦想成为号令天下的大将军,赶跑外族,统一中原。得幸于历史,世界上没有多一个霍去病,而是成就了一名大诗人,一名流淌着中华武术魂的诗人,武术给他烙上热血豪情,他的诗歌中流露出的霸气于豪放来自他的习武经历,来自长期的外族入侵。武术造就了一种情怀——保家卫国,这种豪情丝丝缕缕融进文学,如金缕,也显得文学灿烂。

李白也自幼习武,他在江南烟雨中成长,也染上江南的温雅。他成了浪迹江湖的侠客。李白一身剑术也杀过人,但为铲恶。李白学的应是软剑吧,武术另一面的柔风细雨,温暖的孕育了李白,使李白如其诗,尽显江南的潇洒。

武术并不单一,他也有烂漫的一面,这如同太极的阴柔,也都一一融入文学。

武炼体,文养魂,魂融入体,就像有了遮风挡雨的屋檐,有了寄托,文的种子在武中生根发芽,也使武作为大地,更加坚固宽广,一拳中有了拳风,一生中有了武魂,一世中流传了传说,武,魂共同汇聚成了大中华。

文学,它承载了武道武魂,也深受武术的影响。金戈铁马丰富了文学,儒雅淡墨也墨染了一个习武者的内心。武术,文学如同两缕金丝缠绕一起,共同编制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乐土。

高一作文 篇2

入秋了,这天还落着细细的秋雨,厚重的绿叶上垂挂着无数个晶晶的雨珠儿。有风在动,雨珠便飘落在草丛里,到处滴滴答答的雨声。满园的绿丛中,不时地传出秋虫的鸣叫,有急促,有缓慢,也有清亮的,也有低沉的。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仔细听声,你会分辨出这叫声是油葫芦的,那是马三尾,这又是棺材傻,那是白娃娃,其实真叫得好听的就是蟋蟀了,我把它们都叫做蛐蛐,在这秋天落雨的时节,它们就叫的很响。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是玩过一阵蛐蛐的。那时不象现在,有电视、有电脑、有智力拼盘,有变形金刚,有机器猫……等等,少儿们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各种好玩的有益的玩物是应有尽有,而且还在不断地开发。六十年代前后,能有什么!听听广播,听听手摇的电唱机,看看小人书,玩玩洋片,打打弹球,滚滚铁环,要么就是大人给你讲故事,一个内容能给你讲七八遍,你听烦了就跑到外面自己玩,就去捉蛐蛐。

总是在秋天的夜里,你拿上手电,带上用纸卷做成的圆筒儿,顺着院子墙根儿往后院去,听到有蛐蛐儿的叫声,你蹲在那里,它便不叫了,非等一段时间,它听不到响动这才又叫了起来,你看准了洞口,打手电照去,那窄窄的砖缝里,就有着一块天地,感觉潮潮的,却很干净,那蛐蛐立在里面不动,你用草眉儿逗它,它便对着草眉儿发威,不停地晃动着脚腿.你逗急了它,它就张开钳状的嘴,咬那草儿,这阵你便引诱着它跑出洞口,速将叠好的纸筒张开,直罩着去,待它爬进筒里,将口封了,这蛐蛐儿就捉到了。若是罩的慢些,蛐蛐就常常逃脱,你就很难抓到它。

时常夜里能捉到两三个蛐蛐,回时放到买来的蛐蛐罐中。那是一个陶制的罐儿,里面放了一层潮润的土,用手压平它,再放一个火柴盒般大小的陶屋,那就是蛐蛐的家了。初玩蛐蛐时,经常捉来的蛐蛐就不是蟋蟀,个儿很大,叫声极响亮,大家都叫它油葫芦,很是凶猛的样子。也有捉来的,头部象用刀子平平切了下去,呈扁平状,我们又叫它棺材傻,有时捉来了三个尾巴的蟋蟀,就叫它马三尾,也有捉来白娃娃,它又胖又白,从不叫一声,却吃的很凶。捉到最后,就只想养蟋蟀了。

这个小生灵似乎很通人性,从捉回的第一天起,它似乎知道这便是它的家,从不乱跳胡蹦,你打开罐盖时,它就知道你要给它喂食了,从那里蹦出来,晃动着身子或把那长眉用前爪儿捋下来,放在嘴中清洗,你放进半截儿鲜辣子或几颗红莹莹的石榴籽,它就跑着过去,细细地嚼了起来,正吃着还欢快地叫几声,你慢慢地合上盖子,由透气孔还能看到它晃动着头儿有亮亮的光在闪动。

有同学说他最近捉到一只历害的蛐蛐,要与我的斗斗,我们便约好了时间,约好了几个爱蛐蛐的伙伴。那真是一个特别兴奋的时刻,大家都围着两只罐儿,慢慢地掀开罐盖;几双眼睛就盯着蛐蛐在瞅,从个头看到颜色,再用草眉儿挑逗着它们,一只在叫,另一只也跟着叫,似乎它们很想碰面了,便轻轻伸过手去,将一只捞到手心,又放在另一罐里,两只蛐蛐就开始见面,远远地碰着眉须,相互发威,颤抖着身体,翘起那薄羽,清脆地鸣叫起来,突地一只向前冲来,张开钳口,去咬对方的前腿,对方转身躲开了,这只便接着咬。一只在跑着,忽的就转回头来,张开大钳,反扑过去,钳住了对方的一只后腿,两只蛐蛐儿便撕打开来,几个翻转打斗,一只蛐蛐就掉了一只后腿,一跳一跳地跑开,胜利了的那只,便围着罐儿不停的在跑在叫,在宣布着自己的战绩,那只正是我的蛐蛐,我高兴地将它放回自己的罐里,又丢进几颗红莹莹的石榴籽儿,它高兴地在吸那个红红的水汁呢。

那是碑林孔庙的后街里,有一株几人围绕不住的古槐树,树下有一斜棚,是用油毡搭的,记得那棚里总坐着一个老翁,身边就摞着许多的瓦罐儿,有灰黑的,也有深红的。总是有蟋蟀在那里鸣叫,也总是吸引着孩子们整天围绕着那儿在看。我常常捉到了蛐蛐,有了几次胜绩,便带它去到那里,叫几声蛐蛐老爷,那老翁便帮我看看蛐蛐是好还是差的。若真是好了,他便不会放你,说用罐儿换蛐蛐的事,但十有八九,他只看一眼,就让你走了,因为好蛐蛐是不多见的。

这一次我就带着那只斗胜的蛐蛐,又叫了蛐蛐老爷一声,他半理不采地掀开了盖子,立即他的眼里就有束神光,那长长的寿星眉一挑一挑的,脸上有了兴奋劲儿,他仔细地看着那只小虫,又用手儿伸了过去,用个竹眉儿一逗,那蛐蛐便跳进他的手掌中,只见他用手托起,放在眼前又仔细观看,突的他另一只手往托蛐蛐的手臂上一拍,那个蛐蛐便弹出手掌,在空中翻着跟头,刚落回手心,又是一弹,蛐蛐又在空中翻转着,这么三四下,他便打开一个红色的罐儿,把蛐蛐丢了进去,那罐里就有一个蛐蛐,个儿很大。我想,这下可完了,个头差一半,光剩下咬断腿了。那老翁极有兴趣的玩起竹眉儿,这儿逗逗,那边扰扰,一群孩子便都伸过头去。

一轮、两轮、三轮,我那蛐蛐竟不示弱,看着被挤到罐边里,忽的一跳就立在了罐中,不停地鸣叫着,再往后,我那蛐蛐就有了强势,咬的大个子开始窜逃,最终是跳出了罐儿,让老翁收到另一罐里。我原是想用它来换个罐子的,可看到这时,却不想换了,我想带它回去。老翁满脸笑纹,长长的寿星眉搭拉着下来,他捋了一下胡须,笑着让我坐在他的身边,问我是在什么地方捉的,平时喂什么给它吃。说着他拿出一个崭新的罐子,要与我交换,我有些舍不得了,他又笑着找出一个用砖雕刻而成的小屋,放进罐里。我被诱惑着,突然就想,好蛐蛐还能再捉来的。我竟然毫不犹豫地抱着那罐儿就往回跑。之后的好多天里,我上课都在想着晚上去什么地方捉蛐蛐,也一连数日,我几乎天天捉到半夜。说来也怪,自从有了这只心仪的罐儿,就怎么也捉不到满意的蛐蛐了。

记得第二年的夏末,我捉到了一只上好的蛐蛐,个头很大,通体泛着红光,薄羽的下面,有着两个金黄的小点子,特别喜欢鸣叫,而音色很特别,极清亮又有一种铜铃儿般的金属感。我喜欢极子,便叫它金籽儿蟋蟀,我很想带去让老翁瞧瞧,在我心中,他是一位蛐蛐专家,一个蛐蛐老爷。不巧的是,那日下午这城里就起了大风,满天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如注般的落了几个小时,过后又是一夜的中雨,这座古城象是被水淹透了,老人都说:几十年没有见过这种暴雨,大的怕人。

两日后,天空有着朗朗的阳光,我带着那只罐儿满心欢喜地去找老翁。快到那棵老树跟前时,我就感觉那树有些怪,枝叶好象少了许多,树的主杆儿似乎是断了一样,当我靠近时,才发现那个树下的棚子不在了,蛐蛐的罐儿没有了,那蛐蛐老爷也不见了。我很纳闷,便去打听,有人告诉我:前两天那场大雨,电闪雷鸣,把老汉的蛐蛐棚都吹倒了,老汉冒着雨去支撑他的棚子,蛐蛐没有损失,他便守在这棚里过夜,说来也怪,那夜这雷电响的不停,老汉的儿子劝老汉回去,他就是要守这蛐蛐棚,头一阵雷雨过去,又来了第二阵,那电闪得极怕人,就是最利害的那道雷电一下击到孔庙的大殿上,大殿的一角都起了火,又一下电闪雷击,就击中那棵老槐树,槐树被击穿了,冒了很大的烟,当人们围着过去看时,老汉被雷击倒了,斜躺在树杆上,已经咽了气,衣服都被烧焦了一片。听了这话,我心一阵寒颤,一阵哀伤。想起那蛐蛐老爷的样子,我抱着罐儿回到家。

这只金籽蛐蛐我整整养了一冬,最冷的时候,我把它放在暖炉旁,它时不时的在叫,眼看着春暖花开的时节到来了,不想在一天清晨,当我掀起罐儿盖子时,它却静静地躺在那里,不再动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就不再捉蛐蛐玩,但这段记忆却永远忘不了,特别是那蛐蛐老爷,那兴奋时不停跳动的寿星眉,那红色的、灰色的蛐蛐罐儿,我真就忘不掉。

高一作文 篇3

好友说:高二太无聊,高三太累,只有高一才有我们的笑声。好友又说:高二太平淡,高三太黑暗,只有高一才有我们精彩的一面。高一,我们会把难题留给老师,接着团团将他围住探出个究竟来。

然而更多的时间我们会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稀里糊涂地背着不知东南西北的单词和数学公式。初中的同学见了,显出一脸的百思不得其解:何必那么自讨苦吃呢?高二、高三的哥姐们更是一副“过来人”的模样:这算得了什么呢……

从此,我们会开始嘴角飞沫地谈论起罗纳尔多在绿茵场上如何地疯狂,开始感叹乔丹那巨人般的身躯让人望而生畏,也会开始研究中国的足球为何进军不了世界市场……

我们珍惜上天给予我们的一分一秒。我们爱一路小跑着去上学,我们爱着那黑夜里昏暗的灯光,我们同样爱着那不是星期天的星期天;我们会去寻找三毛到底流浪到了哪里;会“资源优化配置”地利用所剩无几的一点课间来扯些关于某个女生漂亮

而慕意不断,某个男生长得帅气而赏看不绝……

我们喜欢阴天特别是阴雨绵绵的日子,更喜欢打伞不打伞都没关系地在雨中漫步,不去理会这是老天在哭泣在发泄还是在干什么,只要自己有一片晴朗的天空就ok了。

见面永不说“同乡”或“同学”,因为在我们的世界里,仅有的永远是“同类”;我们不喜欢口口声声叫“老师,老师”,而是用咸涩不通的蚯蚓文拼出,“mr”和“miss”来。这或许就叫做“飘的一代”吧……

从不对任何人发誓。做得到搞定它,做不到拉倒。友情是不需要承诺的。在“飘的一代”里更不需要。

我们喜欢拥有梦也喜欢发梦——无论黑夜或者白天;我们会去寻觅小鸟留下的喜怒哀乐,会去翻译雨水写在玻璃窗上的故事;一会让风儿告诉我们前面的路,会让时间印证自己的心……

高一,我们可以什么都做什么都来个第一次,因为我们读高一。 高一,我们可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闻不问,还是因为我们读高一……

高一作文 篇4

这一周发生了很多的事,感觉过的还是很与意义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和给我快乐的还是要属星期四那天。

星期四下午,班主任老师走进了教室,对同学们说:“明天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演出”,我们都议论要上哪里演出啊?又不是过节,同学们的心理都产生了种种疑问。老师接着说:“我们不是要到哪里演出,也不是因为过节演出,而是要演我们课本上学到的第十二课《半截蜡烛》”,哦…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都非常惊讶,也非常高兴。

老师把我们班分成了几个小组,两个女生四个男生六人一个小组,一个演伯诺德夫人,一个演她的儿子杰克,一个演她的女儿杰奎琳,剩下三个一个演德国少校,两个演中尉。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各个小组都在讨论着并开始分配角色,我们小组自己都报上了自己喜欢的角色,我要演的是中尉甲。分配完了等放学回家后都各自准备自己要演的角色。

我在家里反复把课文读了几遍,心里琢磨怎么能演好那个中尉。到了第二天下午,我们班的节目开始上演了。一个小组接一个小组的演,当看到他们演的都很好时,我的心里变得越来越紧张,怀里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一样,“嘭嘭”乱跳,又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又像一口吃了二十五只小老鼠————百爪挠心。临到我们组了,我特别紧张地出了教室,在门外,心想“要是我念错了词,就会给我们小组丢脸啊!我一定要演得像德国佬那样的气势来”于是我尽力调整了一下紧张的心情。我鼓足勇气“嘭嘭嘭嘭”敲响了门走了进去。结果,念得一字不差,表演的.都出乎我自己的预料,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我感到非常高兴,也感到有一股力量向我冲来。

演完后,我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心里还一直在跳,不知是紧张还是激动。

高一作文 篇5

“唉,命苦啊!”咦?是谁在哀声叹气?噢,原来是一本被遗弃的作业本。作业本有什么命苦的事呢?

我走近它,把它捡起,抚平它的皱纹,拍掉它身上的灰尘,亲切地问它:“你怎么拉,怎么会在这。又怎么苦命?”

它一边抽泣,一边诉说着它命苦的事:你是不知道,我这本作业本实在是太命苦了。第一,我的主人,一把我买回家就在上面乱涂乱画,等要做作业之时,就把涂过的纸页撕掉了,那可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哪!在他撕的时候,也不顾我的感受,那可是心如刀绞的滋味啊!

第二,我的主人做作业粗心不说,而且特别吊儿郎当。就拿昨天的事来说吧:前天,主人一回到家就玩,一直玩到八点多钟才急急忙忙拿出作业本,也不知他在上面乱写些什么。到昨天,老师批好,发给他时,一打开——我身上几乎全是大大的“×”!他不觉得丢人,我还嫌他丢人呢!“订正!”老师一声斥责,他又“嘶哩哗啦”拼命地用透明胶将我“毁容”。啊,我那……那光洁的皮肤,现在已成了粗糙黝黑的“烂相”。我那心里真不是滋味啊。

第三,有时主人把我当折纸,一有空闲就“哗哗”地撕下几张纸来折这折那。如果折得好那倒无所谓,可是他却折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而且,三折两折就撕成碎片扔进垃圾筒。唉,那一刻啊,就连垃圾筒都为我感到伤心难过。你说,这样的主人是个合格的少先队员吗?

第四,主人把我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瞧我不顺眼了,便“嗖”的一下把我扔进了垃圾筒里。就这样,我最终成了废品。原本是为人民服务的,到头来却沦落到这种地步。“哇哇……”

你听了我的诉说,你知道为什么喊命苦了吧!我这本作业本是投胎没投好,愿下辈子投胎投个好人家。

听了作业本的诉说,我们真是不该啊,想想作业本是为我们服务的,不是我们的折磨品。我们真应该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了!

高一作文 篇6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霜雪未融,暖阳依旧,桃花十里,逢故人,迎新年。此情此景,年味儿依旧,我心所向。

春节将至,我们一家便“抄起家伙”搬移回到老家衡阳,探望亲人,体会年味。这不,正值腊八,大街小巷便已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一眼望去,一条街都是些年货、杂拌,以及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别提多有意思了。这一天里,老人们还会捣鼓些瓶瓶罐罐,将腊八蒜呐,蒜蓉呐,都统统倒入罐中,再放上些醋,拌匀了,密封起来,以求入味。等到过年了,再取出来,那时蒜味儿淡了,醋味也淡了,少了呛鼻的气味,却添了些许香味,那味道才是赞不绝口。不过,我们时常会耐不住性子,好奇地戳破密封条,在被辣椒熏的“潸然泪下”后被长辈训斥一顿。即便如此,那时的我们依然乐此不疲。

看着大人们为了筹备吃穿用度的年货而忙得焦头烂额。最高兴的恐怕就是我们这些孩子了,大人无暇顾及我们,我们便上街撒野,捉迷藏,猜灯谜,甩响炮,偷吃蜜饯,都令我们不亦乐乎。在欢声笑语中,迎接盛大的春节。那啊,是年味儿。

清晨的第一炮将我们从梦中唤醒,仿佛宣告着着“年”的降临,又仿佛象征着忙碌的一天的到来。天微亮,晚辈们便将包饺子、包子材料准备好,肉馅啦,韭菜啦,红豆啦,摆的满满一桌。一家人熟练地揉捏着面团,不出一会儿,几百个鼓鼓囊囊的“白肉球”便成形了。我们不会包,到也依葫芦画瓢,捏出了几个怪模怪样的“扁豆”。不过终究耐不住性子,在收了红包后,便上午成群的跑没影了。直到暮色垂帘,油香四溢,我们才循着香味。回到家中。那儿,是年味儿。

刚进门,扑鼻而来的糖味儿便馋得我们“口水直下三千尺”。可那些糕点,甜食是用来供奉灶神的,我们只能眼馋的看着。外婆见人齐了,笑咧咧的,将大家聚于供台前,亲自点上香,开始拜佛祷告,祈求安康。一缕缕,烟香缭绕,静人心扉,虔诚安详,那是年味儿。

经过虔诚的祈福,终于开始吃团圆饭了,大家围坐在桌前,只见几盘鱼肉,几笼包子,一碟晶莹饺子等佳肴,摆的满满一桌,还有一大锅老火汤。大家动筷子,互相敬酒,其乐融融。外婆将腊肉啦,青菜啦,蔬果啦,“哗啦”一声,全倒入老火汤中,一锅端。霎时,老火汤沸腾了起来,那气势活像“鸿门宴”一般,蘸上自家拌的辣椒,那味道,也真是堪比《舌尖上的中国》!余香缭绕舌尖,那啊,便是年味儿。

吃完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温情脉脉的谈笑风生,陈年旧事,鸡毛蒜皮,过得去的,过不去的往事,似乎都成了谈资。远在他乡的儿女,为这一场团聚,千里而来,独守空房的父母,为这一场团聚,喜笑颜开。年味儿,何尝不是家人团聚之乐。

不过,我们可没这闲情雅致,撒开脚丫跑向屋外,看着千家万户所燃放的烟花,交织缭绕,看着火花星子在天空中绽放一轮月圆,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若群星璀璨,将沉寂的夜色照亮如同白昼。幕幕绚烂,倒映在孩子们的眼眸中,那,是童年的倒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年月更迭,年味儿却是久久不散的,徘徊于心,我们颠簸一生,所寻的,何尝不是,久违的年味,遥远的故乡,熟悉的故人,一段温暖的过往。

年味儿,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