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有关高三作文集锦6篇

有关高三作文集锦6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58W 次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作文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高三作文集锦6篇

高三作文 篇1

今晨坐校车经过商厦时,一幅超大的化妆品广告牌吸引了我的注意。女明星光洁的脸蛋,真担得上《洛神赋》中那句“肌若白雪,齿若含贝”。广告牌上赫然大书“不朽的容颜”,更是让我唏嘘不已。

随着科技的发展,女人的青春靓丽似可永驻了。各种化妆品日益塞满了女人的口袋。为了追求不朽的容颜、不朽的青春,她们愿意打针,每天花许多时间保养,拍脸。

但,何为不朽?真正的青春是否只停留在皮相之上?

窃以为青春是一种情怀,一种状态。女人的青春,不是一场流水逐落红般转瞬即逝的游戏,应是清照未嫁时提鞋疾走的娇憨而腼腆的笑容;卓文君当垆美酒,半截藕臂轻露的勇气和坚持;昭君出塞面对未知的茫茫大漠的无畏与坚毅。青春,并非肤白貌美时期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美丽情怀的集合体,是每个女人在任何时期都可以拥有的不朽。

杜拉斯八十岁时仍能笑称:“我还年轻,青春正好,及时行乐!”我私下猜想,年轻导演欣赏她的绝不是皮相,也不是那种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而是杜拉斯的内在气质与精神涵养。正是这种美质,使杜拉斯青春不朽,魅力常存。

古人劝读时,总会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想,这句话用于女人身上倒是再合适不过了。高考满分作文见过许多年华正好容貌佳的女子,却眼神空洞、语言乏味、满腹稻草。她们通晓最新的时尚潮流,但对文采风骚、传统文化面色讪讪。画家陈丹青在《草草集》中,曾因林徽因中学时代的照片而无限感慨。当今域中所谓的“校花”们,如何与林相比?可惜林是早早去了的,否则,老年的她定是青春不朽、风韵常存的吧。

每个女人都是渴望爱与美好的天使。青春,是她们心中永恒不变的神话。她们追求着,从古时的胭脂水粉,到如今品种繁多的“欧莱雅”们,更有甚者竟去整容削骨。她们读错了“青春”。

青春不是只开一季的繁花,而是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三毛说过:读一本书,你自己尚无知觉,行行字字却已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你的容颜。

女人,多读书,多思考,随着日影飞去,诗入心田,你必能“青春作伴好还乡”!

高三作文 篇2

我抱着记忆入睡,期盼在梦里与你相拥,醒后的眼泪,模糊了梦里你清晰的面容。

——题记

又一次梦回那四季花开的城;又一次梦回那碧瓦白墙的街。生锈的门牌,暖暖的阳光,满街的绣品,还有领口别着的缅桂花的幽香……后街,在梦里清晰起来……

梦里的后街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每逢初三、初九,后街便成了周边小镇到县城赶集的重点之一。这里摆着“双蝶戏花”小手绢;那里放着刚纳好的绣花鞋。隔壁古董店里各式各样的古玩玉器;对面杂货店里五光十色的新奇玩意儿。彝族姑娘穿着绣了花的布裙,戴着银闪闪的首饰,叮叮当当的穿过人群;卖花老人推着满车五颜六色的鲜花,拖着浓浓的鼻音吆喝着,从街头挤到街尾。人群涌动,斑斓的色彩随之流动,后街便也跟着流动起来。后街,在梦里流动成一幅绚丽的油墨画。

梦里的后街又是一幅定格的旧照片。

夜幕下的后街宁静安详。街角的路灯下,一群扎着马尾的小丫头跳着皮筋。她们还未曾经历过别离,也还未曾正真有过失去,她们在后街的呵护下成长,她们的笑声在后街回荡,她们是夜里在后街跳舞的精灵。暗黄色的灯光,飞扬的马尾,欢畅的笑容,还有胸前别着的缅桂花……全都定格成一张泛黄的旧照片,在梦里散发着阵阵幽香。

梦里的后街是如此清晰,仿佛我只要微微一嗅就能闻阳光的味道。

鲜红的大枣,淡红的枸杞子,还有门口边晾晒着的桂圆——几家干货店坐落在街头,里面散发出阳光甜甜的味道。往里走,里面是旧式的居民楼,碧色的瓦,灰白的墙,全都笼罩在阳光下。再往里走两三分钟,就到家了。锈迹斑斑的门牌上隐约可见“后街29号”的字样。入门去,只见阳光暖暖的洒在花坛上,洒在雕了花的楼板上,洒在楼下正在绣花的妈妈身上。那时的妈妈还未长出皱纹,还未受到病痛的折磨,还有那双纤长灵巧的手。坐在那,低着头,那么安详,那么美,浑身洋溢着阳光的味道。门外路过的三轮车,在阳光下叮叮铃铃地响着;门槛边的野雏菊,在阳光下洋洋洒洒地开着。街角的零食店里,随着阳光传来阵阵打闹声;街尾的中药店里,和着阳光飘来淡淡药草香……后街,在梦里清晰地散发着阳光的味道。

梦里的后街却又是那么模糊,仿佛是下雨天的挥手别离。

我被车拉着往前走,后街的29号模糊了,后街的碧瓦白墙模糊了,后街的店铺和味道也模糊了,整条后街在我的眼中渐渐模糊成一条线,一个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问妈什么时候回来,妈哭着回答:“再也不回来了。”顷刻间,我的眼睛和后街一起下起了雨,整条后街都被大雨淹没,连同妈妈的面容一起褪了色。后街,在梦里下着雨,她挥一挥手,变得模糊不清。

梦里的后街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轻轻响起;梦里的后街又是一只孤独的鬼,总在没月亮的夜里喃喃自语。

梦里的后街缠绕成一个结,解不开,也放不下;梦里的后街拉伸成一条线,牵着我夜夜在梦里往南走。

多少次梦回弥城,多少次梦回后街。抹不去的后街记忆,流不完的相思眼泪。后街,在梦醒后模糊起来……

高三作文 篇3

你一定不会忘记五月的母亲节,但你却很可能把六月的父亲节忘掉;你一定不会忘记母亲的生日,但你却很可能把父亲的生日忘掉。在我们赞扬母爱的歌声中,父亲的爱就像被忽略的空气一样,默默地执掌着这个世界,成为永恒。

也许是馋月饼了吧!和同学们一起聊天,盼望着中秋节。猛地,我的心仿佛被什么触动了一下,感觉是那样的急躁。翻找着日历,心中却在一遍又一遍地祈祷,不经意间眼泪又从脸颊滑落,我知道,上天又和我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我看日历,我惊呆了,但我宁愿相信是看花了眼,于是,我擦干泪水,慢慢地,轻轻地,手指微微地移动着,但是,却依旧让我失望——农历八月初九。霎时间,头脑一片空白,抬头仰望轮悬在苍空的太阳,它既然如此的刺眼,像一位发怒的雄狮,令人生畏。八月初九,仅仅过了一天呀!离八月初八——我最爱的父亲的生日,仅差一天。而我,作为他的女儿,却忘记了这么一天,忘记了这样一个可以让长年奔波在外的父亲得有一丝欣慰的日子。这样一个诺大的失误,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轰隆隆……”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走出一看,刚才发怒的雄狮已不见了踪影,它的家园笼罩了一层灰暗的色彩,它请来了风婆婆,这个风婆婆似有千股仇恨,无情地卷起漫天灰尘,与灰暗的天“相辅相成”,难以想像这位雄狮有多少后盾,送走风婆婆,又迎来了雨仙,它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将豆大的雨点洒入地面;那份恐怖,那份惊恐,一步步地深入我的内心。这时,朋友却开玩笑似的说:“这时候响雷,一定有什么冤案。”也许果真如朋友所说吧!这真的是一声冤案,做父亲的辛苦劳累大半生,竟然未换来女儿的一声“生日快乐”。也许老天都在为他鸣不平吧!

我想他肯定也忘记了自己的生日,他肯定依旧如往常一样在炎炎烈日下与钢筋“握手”,与水泥“谈话”,小时候,感觉那双手好大,总能握住我胖乎乎的小手在乡间小路上散步;感觉那双肩膀好有力,总是担着一担水从乡间小路上走过。忘不了他慈爱的笑容,永远熠熠生辉;忘不了他给我讲题时严肃,永远犹如严师;忘不了他温暖的怀抱,永远亲切舒畅;忘不了他留给我的点滴记忆,一丝丝,一缕缕,柔情地深入我的内心。爸爸,女儿的心布满了自责与悔恨的阴云,女儿的心憧憬着你的原谅,向往着你的快乐。此刻,我多想时间能倒走48小时,那时,我定会珍惜我所拥有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也不会让我悔恨,我一定不会留下今天这么大的遗憾,一定不会。

父爱如空气,但它却时常被人们忽略,有谁会真正在意过父亲的心,那颗已孤独至今的心,那颗永远在你身后默默的为你撑起蓝天的心,那颗受尽苦难而又听不到一声安慰的心又有谁能体会。

朋友们,如果你们也和我一样,请不要再犯傻,用我们的真心与父亲交流,展现一派无与伦比的亲情。

高三作文 篇4

某大学四年级学生于同学的高龄祖母身患癌症病情加重,于同学向老师请假欲回家探望。老师不仅强力拒绝准假,还劝其将生死置之度外,投入学习。于同学将此事公布网络引起广泛热议。

在我看来,于同学的想法与投身学习并无矛盾,老师的劝说太过于生硬,无情,以学业未满作为理由拒绝请假未免有些“趋利避害”了。但同时我认为于同学后来的做法也略有炒作的嫌疑。

首先可以看出于同学的孝心,高龄祖母日薄西山,于同学回家探望本就无可非议,奈何老师一番苦心的反对。于同学已经读大四,按理来说课业应该不重。若说学习的话也应该是在社会中实践,并非在象牙塔内一味地沉浸于课本理论,因此老师一言就无理可据了。再者说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学习态度并不正确,至少在当今时代之下是如此。这位老师用"旷课"作为威胁于同学的理由,显然就有违常理规定。所谓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支持学习的人生态度也与道德绑架无异。似乎从哪一方面看都有可能觉得这位老师的言语行为都不合情理,太生硬无情。

当然,这其中也能体现出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也许是出于善意,关心学生,毕竟老师和学生还是有过交流,也可能是因作文为老师的过度关心使得老师的言语行为显得生硬无情,令人一下子无法理解。不过,仔细想想则不尽然,高龄祖母日薄西山,不敬地说一句,可能是时日不多了,而于同学学业未成,来日方长,这显然是会有矛盾的,这位老师的行为则体现了这个矛盾。很明显,矛盾如何产生?无疑就是功利性在作怪,这位老师过于功利了,于是忽视了这世间珍贵的人情。

周国平曾在书中感叹过人情淡漠是人性中的一个巨大弱点,想必这位大学老师,正是如此吧。社会的高速发展之下,人情逐渐被淡化,人的功利性则越来越重,很容易忽视人情,如此“趋利避害"不可为。联想到李密的《陈情表》,李密上表国君拒绝任用,选择留家照看"日薄西山"的祖母。这等孝心应该感化了许多人的心吧,难道这位大学老师还会无法理解吗?孝作为中华传统美德,难道抵不过"生死度外"的学习态度吗?答案都很明显,那位大学老师被功利心蒙蔽了,孝心孝行都被"趋利避害"的功利心给蒙蔽了。

正确的学习态度绝非将生死度外地投入学习,那一个个被功利蒙蔽双眼,真情淡漠的人需要静下心来好好学习,那一颗颗"趋利避害"的功利心需要在充满真情之水的河中荡涤。

高三作文 篇5

天还泛着鱼肚白,晨星隐秘在重重叠叠的雾霭,父女俩就上路了。他们住在偏远的山村里,连绵不绝的山像一座座屏障,挡住了外面的世界。生长在这的每个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这座大山。女孩家在村里是最卑微的,一间破烂的.泥屋,家里就只种了些大豆,没人和他们是一家。自打记事起,她就没见过妈妈,爸爸是个哑巴,家里靠卖豆腐养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她身上的衣服都是别人穿不要的,是她爸爸晚上偷偷找回来的。这天,她又极不情愿的跟父亲到集市上卖豆腐。

到了集市,太阳已经完全出来了,父亲是个老实人,本想占个好摊位,被那妇女恶狠狠地瞪一眼,便不敢上前,只能选个偏僻角落。女孩坐在旁边,背对着父亲。转眼一个钟头过去,买豆腐的人少得可怜。父亲是哑巴,说不出话,集市的卖叫声此起彼伏,唯有他们这冷冷清清。父亲望向女儿,做着口型,女儿看见了,把脸别过去,心想:我才不喊呢。她讨厌极了她的父亲,正因为他,才使得自己如此卑微。

父亲知道她不肯,只是叹息,拍拍手中的灰,去拦住路人,努力向他们做口型。有些人一把甩开,嫌恶地拍了拍,一脸鄙夷地望父亲,父亲只是尴尬的站着,手指绞着,满脸通红。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问,别无他法。偶然瞥见女儿,她也只是满脸鄙视,怎么这么没尊严。此时,他可管不了什么尊严。只是盘算着如何把豆腐卖完,女儿又要交学费了。他从没有走出过大山,他只希望女儿有一天能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不怪女儿对自己的厌恶,只是自责为什么没有给女儿好的生活。

女孩去上学了,她没有书包只是用捡来的报纸裹了下书。她身穿大红棉袄,上面还有很多污渍,裤子不知怎么的,膝口破了个洞,寒风一吹,刮得生痛。不知哪个男孩顽皮,一不小心把她的棉袄划了个口,白白的棉花从红色的夹袄里一点一点掉出,全班哄堂大笑。她的脸通红,低头望着地板,她跑回了家。朝父亲大声吼:“就是你,就是你害的,为什么我的爸爸是你……父亲手足无措地看着她,半晌,父亲从口袋里摸索出钱,一毛钱一毛钱数着,数一张沾点唾沫,很仔细。

他把钱放到女儿手上,做口型说要她去买衣服,可最终只有“啊啊”的叫唤。女孩紧紧攥着钱,那钱上还有着豆腐的清香。她没有用,把她放在箱子的最底层。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

多年后,女孩考起了大学,走出了大山,成了全村最有出息的人。但她仍陪着父亲出去卖豆腐,与以前不同的是,集市里回荡着那清脆的吆喝……

高三作文 篇6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喧嚣与繁杂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旋律。人与人之间的碰撞,物与物之间的摩擦,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音符。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多样化的娱乐给我们带来欢乐与精彩的同时,我们也被揉搓得倍感空虚和倦怠。唯有在心灵深处辟一静隅,方得“清明在躬,志气如神”。

方寸之地,守一静隅,能使人懂得成熟,超然物外。

厌倦了官场明争暗斗的纷扰,远离了京华熙熙攘攘的喧嚣,如今的你与幽壑的蛟龙共舞,恰似羽化登仙,遨游于斗牛之间。一片愀然,一片落寞。心有不甘的你终于走出漫长的蜇伏,走向心灵早已归属的超然与洒脱。苏轼,你于喧嚣中将笔墨浸入心灵,书写“静”的温润,顿悟“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于方寸之地开辟属于自己的一方静隅。

方寸之地,守一静隅,能使人笑对苦难,甘之如饴。

著名翻译家穆旦在文革动乱中曾被下放,在喧闹中饱受打击,但他守望心灵的净土,不让身外之污水染了心中之芳田,故能“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故能翻译出《唐璜》等优秀文学作品,在学术和修养上获得提升。有了心灵的宁静,日子便会平静,所以甘之如饴,所以不惧“颠沛流离,十丈软红”之苦,所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方寸之地,守一静隅,能使人不为私利,奉献他人。

台东人的心灵,从诚品书店进驻的一瞬间就变得富足起来。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原来是有口皆碑的一位商人,早年打拼中积累了巨额财富。“生命是什么?事业又是什么?存在又是什么?”他开始从书中寻找答案,随后开办并于喧嚣中以一颗宁静坚守起“赔钱”的诚品书店,让自己在静寂的书海遨游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只需要花费少许便可品咂经典的场所,顿时将读书风尚在全台蔚然铺陈。

所有的浮华终会归于尘土,就像烟花一样,即使绚烂了整片夜空,须臾便会消失在黑夜中。然而,支持我们度过黑夜的那束微光是超然物外的洒脱,是我们心中那方精神的静隅。即使岁月的车轮碾碎了万物,我们心灵中始终有属于自己的那方静隅,亘古不变。如此,我们便不会迷惘,不会易辙,就能战胜空虚,穿透虚无,以淡泊之心明淡泊之志。

让我们在方寸之地,坚守一片静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