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浅淡高考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论文大纲

浅淡高考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论文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8W 次

  摘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文化的原始记录以诗歌的方式开始。诗歌贯穿了中国人5000多年的文化生活,诗歌也走进了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语文试卷。

浅淡高考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论文

  关键词:高考诗歌鉴赏;方法;技巧

诗歌鉴赏因为需要丰厚的文化底蕴而成为高考语文的一个难点。从应试的角度讲,让学生具备一些操作性强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势在必行。结合学生的实际和高三教学的经验笔者总结了以下两种鉴赏方法:

  1 借诗读诗法

借诗读诗法,是利用诗歌自身的信息——题目、注释、作者、内容等,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完成鉴赏题目的一种方法。

1.1 利用题目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会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揭示诗歌的内容。读懂题目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内容体式,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之时,要留心诗歌标题,要学会分析题目所传达的点滴信息,要学会把握题目与诗歌内容问的关系。

例如宋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由题目可知,两首词均为怀古词。怀古的作品往往是落笔于古人古事,着眼于今人今事,从而达到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的目的。通过分析题目我们把握了诗歌的体式,在进一步的鉴赏时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再如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春夜喜雨》,两首诗标题中的“愤”字和“喜”字,鲜明地透露了作者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1.2 利用注释

我们所鉴赏的诗歌大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注释,充分地利用注释对我们鉴赏诗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苏轼的《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本篇是苏轼于元丰5年(1082)12月在黄州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3年(1080)2月至黄州,到元丰7年6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4年多。

这首词后面有这样一道鉴赏题目:本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结合注释我们很容易回答出来:本词表达了作者被贬之后孤独凄凉的心境。

词的`注释交代了诗歌的诞生背景,它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基调。

1.3 利用作者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熟悉诗人的陌生诗歌,这种情况下,要充分调动与诗人有关的知识储备,联系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诗人作品中一般表达的主旨、情感,用诗作的一般风格去欣赏诗歌,同样会有省时省力的功效,所以日常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与梳理。

1.4 利用内容

诗歌内容主要指诗歌中选择的意象,描绘的场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等。例如南宋张辑的《月上瓜洲》: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新秋”和“塞草连天”表明诗歌描绘的是秋景,古人写秋一般都是“悲”的笔调,这一内容提示对我们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很有帮助。

总之,诗歌的所有信息都会给鉴赏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学会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就能准确地把握诗作内涵,有效地完成鉴赏题目。

  2 调动储备法

高三学生必定拥有相应的诗歌知识储备。调动储备法就是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与诗歌有关的所有知识,完成诗歌鉴赏活动的一种方法。

2.1 文学知识储备

如果所鉴赏的诗歌作者是熟悉的诗人,我们就要充分调动作家生平、创作风格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陆游为例,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大都表达了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欣赏陆游的诗作,我们可以从其生平和诗风推测其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2.2 史学知识储备

同一时代的诗人会有着某种共同性,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诗人又有着某种不同之处,因为历史影响着文学的创作。从文学的角度积累史学知识,联系史学的知识鉴赏文学作品,既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风格,也有助于准确欣赏诗歌。

2.3 诗歌知识储备

诗歌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最主要的是诗歌的意象、典故、抒情主人公形象等,这一点在以诗读诗法中已有所涉及。

再以《月上瓜洲》为例,“渔竿明月上瓜洲”翅造了一个“渔翁”的形象,我们所熟悉的柳宗元的《江雪》也塑造了一个渔翁形象,虽然张词中的渔翁非柳诗中的渔翁,但两个渔翁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如果在阅读时,能联系已知的柳宗元《江雪》中的渔翁形象,就容易回答出“‘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中塑造的渔翁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这一问题了。

知识储备可以利用的内容很多,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勤于积累、勤于归纳、勤于总结。陆游有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无论学诗还是赏诗功夫都在诗外、在平时。

最后,还有一点应该提到,“知人论世”一直以来都是鉴赏诗歌最推崇的一种方法。但现在的高考鉴于公正的原则选择诗歌避免名家名作,对于陌生诗人的陌生作品,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并非易事。在连续几年的高三语文教学中,笔者归纳了“以诗赏诗”的方法。实践证明,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取性。其实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善于发现知识内部的规律,善于总结教与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